论学校心理教育_心理学论文

论学校心理教育_心理学论文

论学校中的心理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心理论文,学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心理教育应该在当代的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发挥积极而有效的作用。它不仅仅应该直接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包括学生的心理危机,而且应该在一种更为广泛的意义上,来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同时,它也应该在一种更为广泛的意义上,在当代的学校教育中发挥其自身潜在的作用。

关键词 心理教育 心理健康 心理素质

“心理教育”是当代心理学的一种新的发展,也是当代学校教育的一种新的发展,同时也是当代社会对心理学和学校教育所提出的新的要求。纵观目前的学校教育,虽然“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就实际的教育状况而言,仍然是以知识和智能教育为核心,为主体,为主要的内容;人们仍然是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为衡量和评价学生甚至是衡量与评价学校的主要标尺。在我们的理解中,心理教育应该在当代的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发挥积极而有效的作用。它不仅仅应该直接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包括学生的心理危机,而且应该在一种更为广泛的意义上,来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一、心理教育的位置

在我国实际的学校教育中,尤其是就基础教育而言,仍然是以“德——智——体——美”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模式,目前也已经加上了“劳”(劳动教育),但是尚未有明确的“心”,也即尚未有心理教育的位置。严格来说,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不是没有“心理教育”,而是没有系统与独立的心理教育,“心育”多被纳入了“德育”的范畴。而实际上,就德智体美劳等教育分类而言,都在包含着心理教育的内容和意义。但是,就当代社会的发展,当代教育的发展,以及当代人的发展而言,应该有体系分明和独立的心理教育,或者说心理教育应该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因为,心理教育的一些内容和目标,心理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是其它几种教育所不能取代的。对此,我们可以来比较与分析以下心理教育与其它各育的关系,及其不同的内涵。

(一)心理教育与德育

毫无疑问,德育的实施包含着心理教育的内容,因为不管是道德品质的教育还是道德行为的教育,都必然与心理学,以及心理教育发生关系。但是,我们不但可以从德育来理解心理教育,也可以从心理学或心理教育来理解德育。

实际上,就我们汉语中的“德”字而言,其最初的象征字形便有“二人同心”的含义,以后也就发展演变为“二人相见以心”或“二人以心相见”的内含。这是从字形与字意的解释,也可作为“德”与“心”的内在关联。在我们现代的道德教育中,其基本内容也是侧重于人之社会化的教育;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也包含着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交往中的伦理准则。而从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来说,诸如人格心理学与人格培养,人的社会化过程及规律,临床心理学与心理辅导,健康心理学与心理教育等,都应该对实际的道德教育产生积极而有效的帮助。若是有独立的心理教育,那么它与道德教育是可以相辅相成的;其共同之处在于对人格的培养,对人之发展的促进;其不同之处,在于心理教育所侧重的是个体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而道德教育所侧重的是个体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

我们认为,心理教育与德育可相辅相成,但却不应相互替代。由于德育与心育的实施各有其不同的背景,不同的侧重,不同的目标,不同的手段,所以,就实际的教育过程而言,它们也无法相互替代。

(二)心理教育与智育

在实际的智力教育或知识教育中,心理学本来就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智力的结构与功能,智力的获得与发展等等,一直都是心理学和心理学家所致力研究的主要方面。在智育中应该充分运用心理学的规律,也已经是既成的事实。

另一方面,我们大家都已经知道,在知识的学习与教育中,“非智力因素”往往在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例如: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者的意志、毅力,学习者的个性品质,以及教育者与学习者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等等,这些诸多的心理学方面的问题,都在实际的智育过程中发生着实在的影响。

心理教育侧重于对人之自我认识的提高,侧重于对人之心理素质的培养,其中既涉及知识的培养与教育,也必然涉及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和“个性品质”的问题。就此而言,心理教育与智育,已经可作为其基础来理解与对待了。二者可相辅相成,而不应相互取代。

(三)心理教育与体育

体育之主要目的在于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尤其是在实际的体育实施过程中,增强学生的体质是其主要的目标。同时,在体育的过程中,也可锻炼人的意志,培养人的个性。这样一来,体育中是已经包含了某些心理教育的内容。

但是,体育却不能取代心理教育,这正如人的身体健康,而不能等同于人的心理健康一样。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对人的心理健康的维护,本质上还要靠心理教育的实施与实践。而就对于“健康”的理解和促进健康的实际效果来说,体育之增强体质,只能是保证了健康的一个方面,也即其身体的素质方面;但是,现代的健康观念则是包括“心理因素”和“心理素质”的;而对于后者,则需要心理教育的介入和实施。

因而,就为了达到体育的目标,人的健康和健全的体质而言,体育和心理教育也是相辅相成的,但同样也是不能相互取代。

(四)心理教育与美育

在我们目前实际的教育过程中,美育基本上是以音乐教学和美术教学为主。当然,作为“美育”,不管是音乐教育、美术教育,还是艺术教育,其内涵及所涵盖的内容,应该是更为全面一些。

在我个人的理解中,心理教育也应该是美育的基础,美育应该为心理教育服务;没有心理教育的美育,会带有明显的不足与缺陷。对此,我们可以来对美育之本质作一种分析和理解。在《礼记·乐记》中,开宗明义地指出:“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也就是说,音乐之本质,在于对人心之理解;人心是音乐之内在的基础。按照《礼记·乐记》中的解释:诗言志,歌咏声,舞动容,而三者之本质皆属于心。而实际上,当舜帝命夔负责典乐的时候,所赋予夔的任务不仅仅从事典乐的形式,而更为重要的是让夔利用典乐,来达到一种“人格教育”,实质上也可说是心理教育的目的。这也就是《尚书·舜典第二》中所记录的帝舜对夔的安排和指示:“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因而,就美育的效果来说,应该有一种心理教育的基础,这种心理教育不单单是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的问题;而且通过心理教育,能够使人对自己和自我有深刻的理解,对自己的心灵更为敏感,对自己内在的心理感受更为积极和主动。

同样,心理教育与美育也是相辅相成的,不管是在音乐教育还是在美术教育,或艺术教育中,都可增加人的内在体验,陶冶人的性情及情操,都有助于人的情感教育,都包含了心理教育的意义。但是同样,心理教育与美育也各有不同的教育意义,同样是不能相互取代的。

通过以上对心理教育与德智体美四育关系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种结论:心理教育有其自身的内涵,也应该有其自身的位置,它至少应该成为与德智体美并列的基础教育范畴。虽然心理教育曾被或仍然被包融在其它“四育”之中,但实际上“心理教育”的意义与作用是不能被全部代替的,唯有体系分明而独立的“心理教育”,才能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实际上也是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

二、心理教育与心理健康

在心理教育的实践中,包含了涉及我们每个人具体心理生活的内容,我们的心理感受,我们的心理困惑,我们的心理健康;包含了作为一种现代教育形式的认同,它可以在符合“教育”之根本目的的前提下,在现代的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尤其是在素质培养的过程中,发挥其有效的和无可取代的作用;同时,在心理教育之中,还包含了更为广泛的社会意义,一种超越了学校的教育,一种面向社会的教育。

(一)心理健康的观念

“心理健康”已经被接受为一种“现代的观念”,在我们现代人的实际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不仅仅是因为人们对“健康”本身的理解已经是加入了“心理健康”的成份,而且是因为现代人的生活态度和生活观念中,以及在现代人的实际生活中,都已经渗透了心理健康的精神和内容。

早在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前苏联的阿拉木图召开国际会议,重点讨论了与“健康观念”有关的问题,发表了著名的“阿拉木图宣言”。宣言声明,到2000年,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应该获得“卫生保健”。而从那以后,各国政府都分别作出了响应,把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作为对本国人民和联合国的承诺。就在“阿拉木图宣言”中,还有如下重要的内容——会议重申,健康是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适应的完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缺陷。健康是一项基本人权,获得最高水平的健康,是全世界重要的社会目标。从此,心理健康,已经属于“健康”概念和范畴中的必然而重要的因素。

与此相应,健康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日益发挥着其重要的作用和影响。通过健康心理学的不懈努力,已经为人们对“心理健康”的理解,提供了实验和理论的基础。一般来说,目前被人们所普遍接受的“心理健康”的标准,大致包含以下具体的内容:1.正常的智力发展水平;2.基本的自我认识能力;3.基本的人格协调能力;4.基本的自主与独立性;5.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6.基本的生活适应能力;7.基本的社会交往能力等。

(二)心理健康的维护

心理学家可以根据标准化的心理测验,来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作出有效的评定。这样,就象身体不适可由医生作出诊断一样,心理上的问题也有了客观的评价标准。同时,若是诊断出心理健康方面的缺陷或障碍,那么心理学家也同样可以作出及时的咨询、辅导和治疗,起到维护心理健康的实际作用和效果。

比如,以标准化的“智商”概念为基础,正常的智力发展水平应该是在90—109之间,若是使用标准化的智力测验工具,一个人所得到的智商分数是低于这个标准的,那么就说明其智力发展受到了障碍,出现了问题。一般来说,在标准的智力测验工具中,不但能够测定出实际的智力发展水平,而且还能够具体分析出被试智力的结构情况和各因素的发展状况。这样,也就为下一步对智力的培养、提高和训练,提供了有力的根据和有效的途径。除了基因或遗传方面的原因之外,都可能通过适当的智力训练和心理辅导,来达到提高和促进智力发展的作用。

就“基本的自我认识能力”而言,它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核心因素之一;同时,也是影响一个人日常生活与实际工作的重要因素。我们的许多心理问题,许多工作与生活中的烦恼,都与我们的“自我认识”有着密切的关联。不管是“自卑”,自我贬低;还是“自大”,自我夸张,都是我们心理生活中的缺陷和障碍,都是由于缺乏基本的自我认识能力所导致的。心理学家的研究还表明,基本的自我认识能力,也是一个人智力发展的必要因素;基本的自我认识能力,将影响着一个人整体能力的表现与发挥。在90年代的美国,流行着这样一个公式:“成功=自我认识+动机”。这是心理学对于社会生活的贡献,这也是社会公众对于心理学的认同和接受。而其中所突出的,正是自我认识的意义和价值。

“基本的人格协调能力”,所突出的是健全的人格对于心理健康的意义和作用。人格障碍是常见的心理问题,也是较为严重的变态心理表现。患有人格障碍或人格发展不健全的人,大都会表现出心理社会功能的失调,偏执怀疑,很难与人相处;盲目自恋,无视他人的存在;行为怪僻,背离社会常规和规范。在传统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已经把人格障碍列为主要的工作对象。通过心理学家的帮助,有希望使患有人格障碍者,恢复正常的心理生活。但是,在心理教育的意义上,所强调与突出的是“教育”,我们可以称其为“人格教育”。人们目前一般把人格障碍的根源,追溯到一个人人格发展过程中的畸变或不成熟;那么,从儿童起,就可以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技术,运用心理学的观念和思想,对他们作一种个性心理品质的训练和培养,作一种人格发展的培养和教育。这样,也就会起到维护心理健康的作用,保证人们人格的健全和身心的协调发展。

在这种意义上,心理健康的其它一些基本因素,如“基本的自主与独立性”,“基本的情绪控制能力”,“基本的生活适应能力”和“基本的社会交往能力”等,也都具有类似的维护心理健康的作用,也都具有类似的运用与实施心理教育效果。同样,通过心理教育,也就可促进我们心理生活的健康和谐,促进我们心理品质的完善与充实。

三、心理教育与素质培养

近几年来,我们国内教育界以及社会各界,都在广泛讨论有关“素质教育”的问题,其中已涉及到如何才能对学生做一种深层的品质培养,实际上,也即是在要求一种实质性的心理教育的介入。就“教育”本身所包含的意义及其目的而言,人的发展,其潜能的发挥和人格的完善应受到足够的重视,应该有其核心的位置。而在这里所涉及到的,都已不只是知识传授的问题,而是心理教育,是心理素质和心理品质的培养与提高的问题。

不管是在学校教育的范畴中,还是在大的社会教育的范畴中,心理素质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或者也可以说是现代教育所面临的关键与核心的问题。而对于心理素质的培养,则是心理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

在一般的理解中,心理素质可包括以下基本内容:个性品质、心理健康状况、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自信心和自我认识能力……等等。虽然心理素质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概念,或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工作,但是,对于“心理素质”的理解宣传,对它的培养与提高,更为主要的还是要通过心理学的工作;而在这种对于心理素质的培养中,也正是心理教育的基本内涵和意义之所在。

比如,关于智力问题,这本来是一个经典性的问题,常规的教育也都将其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但是,若是从心理教育的观点来看智力,那么它便具有了新的教育内容和意义。传统的心理学理论,将智力的基本因素理解为:记忆、思维、逻辑、语言和数学等能力,因而,这也就是传统教育课程设置与实施的理论基础之一。但是,随着心理学本身的发展,对智力的理解已经得到了加深与扩展。按照新的心理学智力理论,除了传统的记忆、思维、逻辑、语文和数学能力之外,人们的自我认识能力,与人相处的能力,音乐和艺术的感受力,身体的感受性与灵活性等,也都是智力的基本因素。也就是说,对以上这些方面的培养,也都会促进人的智力的发展,因为它们本身也都是智力的基本因素。这样,在心理教育的意义上,对智力的培养也就应该增加新的内容。同时,就这些所增加的有关智力培养的新的内容而言,它们的作用不但在于提高表面的智力,同时也在于拓宽与优化智力发展,同时也是人的整体发展的素质或基础。或者说,从自我认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音美艺术能力和身体感受协调能力等方面所进行的培养和教育,已经是深化了的智力教育,已经是在传统智力教育的基础上,在进行人的整体素质的培养和教育。

而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心理教育就担负了更为直接的教育作用。人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期望,以及人的个性品质等,都是智力教育和学校教育,以及受教育者自身发展中所不能忽视的方面。同时它们也都是心理学研究的主题,通过历代心理学家的努力,已经在这些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而心理教育所面临的任务之一,则是如何体现心理学已有的研究成果的教育意义,如何将理论的成果体现为具体的教育实践,如何通过具体的教育手段和具体的教育过程,来提高学习者的非智力因素,以促进学习者整体心智的发展。前面已经提到,在美国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曾有过较普遍的“成就动机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和国民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和内容。因为心理学家认为,个体乃至社会群体的“成就动机”的提高,将会促进个体和社会整体水平的发展。而这种“成就动机教育”,正是心理教育的一种形式,也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具体体现。同样的例子还有关于“欲求水准”的研究与教育。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成功与失败,以及对成功与失败的感受,与其本人的“欲求水准”有关,甚至是由其本人的“欲求水准”所决定的。在对欲求水准研究的基础上,便可以进行有关欲求水准的心理教育。其直接的教育目的和效果,表现在通过提高学习者的欲求水准,便可以提高其学习的动机和学习的效率。同时,通过提高学习者的欲求水准,还可以提高其对生活的态度和感受,还可以提高其自信心。

在我个人看来,自信心是一个人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之一,同样它也将是心理教育的重要内容。心理教育之对心理素质培养的作用,既是理论的需要也是实际的需要。比如,在目前国内的幼儿教育中,尽管“身心健康、个性培养”早已被提了出来,但是远远未能落实,远远未能得到实际的体现。即使是在幼儿园,教育者所最为关心的仍然是“知识的传授”,往往给人一种“缩小”了的书本教育的感觉,幼儿的心理素质培养多少是被忽视的。几乎尚未有任何课程,是针对培养儿童的心理素质来设计的。但是,在心理教育的考虑之中,确实可以把基本的心理素质的培养,纳入实际(直接或间接)的教学课程。就拿关于自信心的培养来说,自信是一个人个性发展中的核心问题,也是一个人心理生活中的关键问题。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帮助儿童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内心体验,认识自己的情绪情感,认识自己的能力和发展;设计一些具体的活动让儿童感受和体验自己的能力,感受和体验努力与成功,也感受和体验失败与挫折,借以增加对自己的认识和对自己的信心。这样,在具体的实践中,心理教育就能够为心理素质的培养,提供实际的教学活动和教育课程,也能够起到实际的培养心理素质的效果和作用。

当然,在维护心理健康和培养心理素质之外,心理教育还具有许多更为广泛的意义。在我们的理解中,心理教育应该在当代的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发挥积极而有效的作用。同时,在心理教育之中,还包含了更为广泛的社会意义,一种超越了学校的教育,一种面向社会的教育。我们希望心理教育也能够象基本的健康教育,或基本的伦理教育一样,在我们当代的生活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本文1996年3月收到。

标签:;  ;  ;  ;  ;  ;  ;  ;  ;  ;  ;  

论学校心理教育_心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