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科学路径_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

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科学路径_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

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科学路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科建设论文,思想政治论文,路径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28 (2014) 04-0016-003

      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设立30周年之际,《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召开座谈会,总结学科发展历程和成就,研究和推动学科建设与实践创新,很有必要,很有意义。设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重要意义,是同思想政治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联系在一起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深刻阐明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也深刻阐明了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重要意义。在我们国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我们尤其要高度重视和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

      一、总结30年发展历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历史传承与时代创新中开启了日渐成熟的建设与发展之路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建设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自1984年设立以来,在教育部门以及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形成了学科定位明确、学科体系日趋完整、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的良好发展态势,为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切实解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提供了丰厚的理论依据、极大的实践指导和有力的人才支持,也为学科的进一步建设和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是学科定位逐步明确。学科定位涉及学科属性问题,其对于学科建设和发展至关重要。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定位,学界曾经有不同意见,有的认为应属于教育学,有的认为应属于政治学。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发展过程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定位逐步清晰和明确。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的《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明确提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二级学科隶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并归于法学门类内。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是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以及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大举措。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列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姓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学科培养的人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正如《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其所属二级学科简介》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培养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科”。按照这样的学科属性来定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就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推进学科建设。

      二是学科体系日趋完善。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已经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等多个体现前瞻性、规律性的研究领域。在合理融合政治学、教育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自身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发展夯实理论基础,并逐步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研究范式和话语体系。值得提出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现实追踪研究等分支学科体系和研究范围逐步得到规范,这些分支正在共同构建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完备、结构合理、动态开放的系统化的学科体系。

      三是人才培养日趋优化。人才培养体系的建构及其实现,是衡量学科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才培养以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为重要指向,培养的专门人才在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还要能够从事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密切相关的宣传思想工作和党政工作。3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的规格、层次、目标等不断完善和拓展。人才培养的目标、内容、结构也在进一步深化细化,研究方向和专业设置更加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内在逻辑,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是相互促进的,学科的发展将提升专业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而专业人才的培养又进一步推动了学科的不断发展。

      四是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作为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队伍主要有理论研究队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参与实践工作的党政干部。党和国家一直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队伍建设。以辅导员队伍建设为例,2006年教育部颁发《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对辅导员的工作职责、配备选聘、培养发展、管理考核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建立了21个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广泛开展辅导员岗前培训、专题培训、国内外考察等活动。选拔优秀辅导员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这些举措,加快推进了队伍的专业化进程,有效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化发展。

      二、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对象、范围、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都面临诸多考验和挑战

      

      在经历了初始创立和快速发展以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进入深化成熟期。此阶段的学科建设既要有学科自信,通过走内涵发展道路,在实践层面有力回应“该不该有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有没有效果”等质疑,又要在理论分析中科学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想的关系”、“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增强针对性实效性”等重大问题,破解学科发展难题,更好地应对学科面临的时代命题。

      学科建设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是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有着较强的实践特征,学科的发展必须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为基础,在实践中推进和深化。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必须以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及重大理论创新为核心,必须关切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探讨回应大学生关心的思想理论热点难点问题,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方式方法、教育效果、过程规律等作为研究重点。对于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建立什么样的长效机制,把学科建设与实践工作有机结合等问题,也需要深入研究。

      三、以学科设立30周年为新的起点,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科学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党的理论创新、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培养要求等各个方面。其创新发展要在充分尊重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科建设规律的基础上,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为基础,以规范和标准为保障,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科学路径。

      要着力完善学科架构,对学科建设与发展进行整体设计和系统规划。一是要研究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国内、国际、多学科等视野下总体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社会需要、历史文化、实践经验、政策支持等方面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条件,进而逐步优化和调整学科建设的节奏和步伐。二是要把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均衡发展作为重要方向,整合力量,科学布局,帮强扶弱,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三是要以规范学科设置等要素为突破,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发展。要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切实解决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和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科建设资源配置的有效整合,学科的研究领域、研究边界、研究话语协调统一。

      要着力建设协同创新平台,推进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的有机结合。一是要探索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队伍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机制和平台,建立理论队伍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问题进行跟踪研究的常态长效机制,营造广大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参与实践、关注实践、研究实践的良好氛围。二是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工作队伍的理论素养和研究能力,鼓励引导广大实践工作者主持和参与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攻关研究,积极学习宣传、转化应用理论成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提供实践土壤。三是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协同发展纳入到学校的整体规划和战略布局中,从机构整合、队伍建设、资源配置上进行统筹管理,努力形成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合实践开展理论研究,学生工作部门结合理论开展实践创新,学校其他部门支持和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格局。

      要着力优化学科建设环境,发挥学科阵地、学术平台的导向和引领功能。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进入“而立之年”,由“增量发展期”转入“存量提升期”的历史时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阵地、学术平台在推进学科发展中的导向和引领功能将举足轻重。一是要大力优化学科建设的环境和氛围,建立健全学科领域不同平台之间的研讨交流、合作分享机制,构建全国范围内的学科学术平台建设联动模式,努力形成共识、转化成果。二是要逐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研究活动,探索形成相对规范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组织平台、学科会议平台、学术期刊平台、网络学术平台,推动形成学科建设的合力。三是要突破地域界限,建立理论研究机构与实践培养基地、理论研究机构之间的定期交流制度,形成对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开展攻关的长期协作体系。

      要着力提升学科发展质量,正确处理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学科的互动关系。一是要把握世界眼光、中国情怀和时代特征三个维度。一方面学科建设要纳入国际视野进行思考与规划,对国外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借鉴国外好的经验和做法;一方面学科建设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深刻体现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风格和气派;同时,学科建设还要紧跟时代步伐,体现时代要求,不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二是要合理吸收借鉴其他学科科学的研究思维、研究范式、研究方法,在学习和借鉴相关学科建构和发展经验的过程中,找到符合自身特点的学科建设途径,实现自身的创新发展。三是要在坚守学科自信,保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独立性的基础上,坚持学科建设的多学科视野,科学实现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保持与其他学科之间的适度张力,形成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思想政治工作司是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业务司局。我们将以更大的力度支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推动学科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标签:;  ;  ;  ;  

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科学路径_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