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内科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与针对性护理对策刘海燕论文_刘海燕 杨丽

肾内科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与针对性护理对策刘海燕论文_刘海燕 杨丽

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刘海燕 杨丽【摘要】 目的 探讨肾内科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与针对性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120例肾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肾内科护理风险相关因素分析,并给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4.1%,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7.6%,显著低于2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内科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与针对性护理对策对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更佳,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关键词】:肾内科;护理风险;针对性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16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1F

患者在医院护理过程中会发生的一系列的安全事件都属于护理风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患者的维权意识,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人们对关乎个人医疗护理过程中的自身利益关注度更高,而在肾内科患者护理过程中,有诸多的安全因素存在,严重时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护理人员要强化个人的风险意识,对护理过程中涉及到的风险因素要仔细分析,尽可能的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性[1]。本次研究对肾内科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肾内科收治的患者中选取1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60例,年龄25~50岁,平均年龄(30.15±7.12)岁,包括38例男患者,22例女患者,肾内科疾病类型:肾小球炎20例,肾病综合征9例,尿路感染31例;研究组患者60例,年龄28~52岁,平均年龄(30.78±8.45)岁,有45例男患者,15例女患者,肾内科疾病类型:肾小球炎24例,肾病综合征18例,尿路感染18例。比较分析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P>0.05,统计学差异不明显,符合临床研究要求。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基础的健康指导和护理,研究组进行针对性护理,要对该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必要的分析,才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提高护理安全性[2]。

1.2.1 护理风险因素

由于某些患者的病情较为复杂和严重,出现轻微精神障碍;患者的年龄太大,身体较为虚弱,有很大的感染风险,患者透析治疗过程中,会有出血现象,药物复杂,风险性较高[3];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不好,缺乏职业责任高和专业医疗素质,没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这些都是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1.2.2 针对性护理对策

患者初到医院对环境等因素缺乏了解,容易有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产生,护理人员要对该类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要及时与患者沟通,了解他们的诉求,给予恰当的鼓励和支持[4];要嘱咐患者根据医嘱用药,用药过程中有不适情况要及时反映,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细切关注,如果患者有腹痛情况发生或者腹膜透析液混浊,都要与医生及时联系,针对老年患者给药时,要根据医嘱每天每次服药,避免出现多服、遗忘等情况[5];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肯定会存在较多风险,护理人员要加强自身的法律意识,提高自身道德观念,不断加强专业护理技能的学习,积极扩展专业知识,更快的掌握新技术的使用,熟悉掌握各个科室的护理要求,每个科室也要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加强护理人员的道德观念和责任意识,尽可能地降低护理风险。

1.3 判断依据

比较两组患者住院过程中压疮、内瘘出血、血肿、感染等并发症的情况,对120例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共100分,超过90分为满意,60~80分为基本满意,低于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计量数据用 (x±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由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基础护理水平都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 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例,%)

组别 例数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 60 18(26.5) 24(41.2) 18(32.4) 67.6% 研究组 60 25(47.1) 20(47.1) 15(5.9) 94.1% X2 / 5.394 1.391 6.125 4.935 P /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护理风险存在于不同的环节中,为了有效降低护理风险,针对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各种护理风险进行合理分析,并依据相关护理结果制定合适的护理干预对策[6]。风险管理是一种常见的管理程序,对潜在的医疗护理风险进行识别、评价和处理,进而减少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

肾内科就诊的大部分患者没有实质性的脏器损伤状况发生,一般表现为肾功能衰竭、酸中毒、肾炎等,主要的治疗方法为肾代替疗法。肾内科疾病患者的病情变化较快,并发症多,治疗后恢复较慢,护理人员的工作十分繁杂,不同的护理环节都可能存在护理风险因素,因此,肾内科的护理要求特别苛刻,护理风险后果较为严重,不确定性高。

本次研究就近两年来在我院肾内科治疗的120例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研究结果显示,护理风险对策实施后,肾内科的基础护理、消毒隔离、病房管理、患者护理满意度等数据比较,研究组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针对性护理对策的实行,对肾内科护理质量的提高有显著作用,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对医患关系有一定地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要不断加强医院的肾内科护理风险管理,要对其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进行细致分析,并给出对应的针对性护理对策,尽可能的减少风险事件的产生和降低风险发生率,进而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要根据肾内科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合适的护理方法,对患者开展个性化护理,并根据针对性护理对策来有效防止护理风险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植萍, 贵兴琴, 祁芳. 肾内科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针对性护理效果评价[J]. 医学信息, 2016, 29(10):280-281.

[2]常淑铃, 王骅. 骨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16):3082-3083.

[3]于风叶, 陈贞敏, 齐秀娟. 护理风险管理在肾脏疾病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16, 22(11):114-115.

[4]刘少娟, 俞慧琴. 护理风险管理提高肾内科患者安全管理的效果分析[J].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6, 14(2):234-236.

[5]王婷婷. 护理风险管理在肾内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心理医生, 2016, 22(1):163-164.

[6]李延玲, 王鑫钰, 牛瑞雪. 在肾内科护理管理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的价值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 2018, 15(1):82-83.

论文作者:刘海燕 杨丽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9年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5/7

标签:;  ;  ;  ;  ;  ;  ;  ;  

肾内科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与针对性护理对策刘海燕论文_刘海燕 杨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