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千点大关将跃行情仍有反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仍有论文,大关论文,二千论文,行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年的大盘就这样不依不饶地不断向历史新高冲击,突破2000点大关应在意料之中。但是,市场对2000点之后的行情却有着较为明显的分化:跨上新的台阶的大盘究竟是今年终点,还是又一轮升势的起点?
笔者认为,今年以来,证券市场在基本面上的一些根本性变化使市场的发展基础更为坚实,出现长期牛市的条件已经成熟。
1.新经济为股市带来了良好的成长预期。今年以来,网络概念的登峰造极使不少市场人士大呼“股市泡沫”,但是这正反映了市场对新经济增长的热切期盼。诚然,新经济的代表行业目前还是处于高负债、高风险的亏损经营,企业价值的评估也很难用传统的市盈率、现金流折现法加以衡量,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新经济时代的来临使传统的社会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没有理由因为火车刚刚发明的时候没有马跑得快而对新兴行业的未来前景抱悲观的态度。随着这些行业未来业态的成熟,行业高成长性也能够从一些上市公司的业绩中得到体现,新经济的观点将能被市场所广泛接受,从而使股市的上涨基础更为坚实。
2.国内经济的重大转机是基础产业也同样面临着价值回归的重大机遇。朱镕基总理在向欧洲企业和金融界人士发表的演讲中指出,中国经济已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困难和影响,今年上半年经济出现了重大转机,中国经济完全可以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确,今年以来各行业景气状况明显回升,钢铁、水泥、石油等一些受经济周期的影响较大的基础产业状况出现好转,产销状况也呈恢复性增长,因此对这些传统行业的上市公司来说,公司价值随着业绩的增长而被低估, 在客观上需要有一个价值回归的过程。
3.市场主力坚守不出的操作策略充分表明了对中国股市发展的坚定信心。从今年的行情来看,不少市场观点认为今年股市跌不下去的原因是主力介入程度太深出不了货的缘故,是出于市场结构的问题而非市场基本面的好转。但是,从个股的表现来看,大部分科技股在大幅上扬后的调整中成交量维持在较低的水平,锁仓的迹象较为明显;主流机构之所以有决心重仓持股,将股价拉高到100元的高价, 并不是没有考虑到退出的问题,这些大机构甘冒风险实际上出自于对中国股市发展的坚定信心,并不是着眼于一时投机炒作。今年在股指上扬过程中没有出现过较深的回档、在冲击2000点的过程成交量无法放出的重要原因。可以说,机构投资者理念的变化实际上标志着中国股市由短线投资市场向投资市场的转变。中国股市的长牛历程中,这些主力才是真正的赢家。
不过,笔者认为,虽然股市长期走牛的格局已经确立, 但是冲破2000点大关之后,从市场面的情况来看,7-8月股指的运行将以反复震荡整理的格局进行:
1.板块带动指数上涨的能力开始减弱。本次冲击2000点大关的过程中,石化、钢铁、汽车板块轮番上涨对股指上扬和市场人气维护起到了较为关键的作用,但从这些板块的情况来看,由于前期多头能力得到了较为集中的释放,特别是钢铁板块在7月中旬出现放量震荡的走势, 出货迹象较为明显;而其他板块虽然继续保持强势,但客观上需要一个充分整理蓄势的阶段清理较为丰厚的获利筹码,这些板块继续整体上涨推动指数的能力逐步减弱。
2.中报披露将对市场走势产生直接影响。从今年中报的情况来看,市场普遍对上市公司业绩抱乐观态度,但是从目前披露的预亏公司数量来看,与去年并没有减少,说明宏观经济转好体现在上市公司的经营中还尚需时日,估计公司整体业绩提升的幅度不会很大。因此,市场预期与业绩的实际体现的差距将对股指持续上扬构成一定的压力。
3.市场扩容压力增大,大盘在缺乏有效资金推动的情况下可能选择“自我缩容”的方式进行调整。7月以来, 新股发行上市的速度明显加快,而采用市场化方式发行的新股平均市盈率普遍较高,这些新股的集中上市对市场资金的影响不容小视;同时,国有股流通也正在讨论之中,这些存量巨大、成本较低的国有股在市盈率达55倍的沪深股市上市将使市场承载能力遭受严峻的考验。因此,市场在资金面不足的情况下可能会以平均股价水平下调来用于化解市场扩容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