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艺术的发展及社会功效论文_毛富贵

戏曲艺术的发展及社会功效论文_毛富贵

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柳林中学 毛富贵

一、中国戏曲的发展历程

中国戏曲历史悠久,剧种种类繁多,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京剧、昆剧、越剧、豫剧、黄梅戏、评剧、粤剧、庐剧、徽剧、淮剧、湘剧、陇剧、汉剧、楚剧、苏剧等等。中国戏曲产生的时间可追溯到远古时代,在古代,人们相信在人和神之间有一种特殊的人,他们是神的使者,可以传达神的意志,这些使者就是巫,其为了取悦神灵,就用跳舞和口唱的形式表达他们的情感,这可以说是戏剧产生的雏形,后来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了专职的人员用说笑话、讲故事以及舞蹈和杂技形式在国王或国王客人面前献艺来取乐的事情。在当时来说,这种形式是音乐和表演相结合,也可以说是最古老的戏曲了。

二、中国戏曲的艺术特点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一门综合艺术,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综合,它的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更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戏曲综合了文学、绘画、音乐、舞蹈、建筑等多种艺术要素,它通过多种艺术成分,给观众造成一种综合感受,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沧桑变化,我们观赏一出戏,从直感上看到的是演员的表演,但只要你稍加注意就会发现,舞台的设计和布景有建筑、绘画、雕塑的艺术;歌唱和乐队伴奏,有音乐艺术,人物的动作、身段、表情有舞蹈艺术;舞台形象的塑造依据着剧本,有语言艺术。总之,它吸收了各种艺术之长,来塑造各式各样的舞台形象,反映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表达复杂多变的思想感情,在戏剧中的各种艺术的成分尽管还呈现着自己的某些特点,但它们已不再是独立的艺术。中国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它拥有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不是某个天才艺术家一时一地的发明创造,而是中国各民族长期的共同创造,是千百年来由许多知名的和不知名艺术家一点一滴创造积累起来的。

三、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是中国戏曲的主要艺术特征。

(一)综合性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的民族艺术,这种综合性不仅表现在它融汇各个艺术门类而出以新意方面,而且还体现在它精湛涵厚的表演艺术上,各种不同的艺术因素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通过演员的表演实现戏曲的全的部功能,其中,唱念做打在演员身上的有机结合,便是戏曲的综合性的最集中、最突出的体现。中国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富有形式美的戏剧形式。

(二)虚拟性虚拟是戏曲反映生活的基本手法,它是指以演员的表演,用一种变形的方式来比拟现实环境或对象,借以表现生活。中国戏曲的虚拟性首先表现为对舞台时间和空间处理的灵活性方面,其次是在具体的舞台气氛调度和演员对某些生活动作的模拟方面。

(三)程序性程序是戏曲反映生活的表现形式,它是指对生活动作的规范化、舞蹈化表演并被重复使用,程式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生活,但它又是按照一定的规范对生活经过提炼、概括、美化而形成的。此中凝聚着古往今来艺术家们的心血,它又成为新一代演员进行艺术在创造的起点,因而戏曲表演艺术才得以代代相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些特征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构成了独特的戏剧观,是中国戏曲在文化的大舞台上闪耀着它的艺术光辉。

四、戏曲艺术审美的时代性:

(一)戏曲艺术以其特有的表现手段,充分展示艺术审美的丰富性和综合性。戏曲美的丰富性首先体现在戏曲艺术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段,音乐化的演唱和伴奏,虚拟化的舞蹈,程式化的动作和表演,以及抑扬顿挫的艺术念白等起着突出作用。

(二)舞台表演过程中的直观性,使观众直接感知和体验剧中所传达的人物情感。舞台上通过演员的表演集中展现的是戏曲特有的表演美、造型美、综合美,舞台表演的直观性就是让一切发生在观众面前,使观众直接感知和亲身体验戏中所反映的生活,成为戏中生活的一个积极参与者,演员戏曲表演通过表演感动观众,观众则以情绪影响台上的演员,台上台下进行面对面的直接交流。

(三)戏曲艺术通过千百年历史的沉淀,形成完整而成熟的程式化表演。进过音乐化、舞蹈化、装饰化提炼,概括的规范化、定格化的中国戏曲,程式化已是自己特有的艺术语言;视觉形象的美感,形式美的相对独立,假定性和规范性的明显,戏曲程式化使艺术既反映生活,又与生活保持一定距离,使剧中人物形象比生活更夸张、更集中、更精炼、更美。

(四)戏曲情节的曲折婉转,是戏曲艺术巨大感染力的重要审美元素。戏曲通过人物行为和动作所建构的具有强烈的戏剧性生活场景来推进剧情的展示,充分演绎具有丰富性格表现力的人物之间、人物与戏剧人物所生存的典型环境之间,人物内心的激烈矛盾冲突,最终把剧情推向高潮。

(五)戏曲艺术的空灵写意,给观众带来无穷的诗意想象空间。细腻生动、内在精神强调由外部形象传达,表达主体来表达感情,戏曲表演讲究点到即止,不重形式,讲究传达神韵,创造出一种空灵、超脱、古朴、高雅的审美境界,具有撼动人心的感染力量,夸张、变形、追求超乎常行之上的艺术真实是戏曲表现手法的突出特点。

五、戏曲艺术的现实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素养。戏曲脸谱是戏曲艺术中面部化妆表演的一种独有的程式化方式,其不仅色彩绚丽夺目,而且也具有特殊的符号意义,用以象征人物的善恶、好坏、性格特点,这种指代的功能,把色彩象征作为手段,使人一眼便能辨别出善恶美丑,聪慧愚蠢。

(二)激发学生的创造想象力。在戏曲演出中,有些舞台动作并不能被大多学生观众所理解,这正体现了戏曲的艺术特征之一,其虚无主义的传神表演,突破了舞台对时空的限制,正是戏曲艺术的高明之处,它体现了中国古典美学以虚为实、虚实相生的特点,能够让当代学生培养一种创造性思维,对学生的思维习惯的育化有着积极影响。

(三)增进大学生的文学修养,陶冶情操。优美的唱词不仅对演员的表演起着衬托作用,而且对大学生文学内涵的提升也有很大帮助,此外,戏曲当中也有很多动听的曲牌和特有的唱腔,在当下这种文本阅读严重弱化的互联网时代,它们在带给观众听觉享受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的陶冶观众的性情。

(四)宣扬传统美德,教化观众。戏曲中所宣扬的优秀传统美德虽然有因果色彩,却朴实的反映了中华民族深刻的恪守孝道的观念,观众也从台上的故事当中寻找到感情的共鸣,这些孝道观念正是我们今天倡导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一脉相承的,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仍然有着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现实意义,值得青年学生去继承发扬。

论文作者:毛富贵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  ;  ;  ;  ;  ;  ;  ;  

戏曲艺术的发展及社会功效论文_毛富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