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措施论文_吕继锋

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措施论文_吕继锋

武汉创高建装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 430014

摘要:在当前的建筑市场中,建筑企业如果提升其竞争力,需要立足于施工技术运用与施工现场的管理环节,借助先进的施工技术理念改善现有的建筑施工现状。同时应用科学、缜密的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模式,提升建筑施工项目的管理效率。因此,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当中的技术管理水平,将会影响到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建筑的质量,是今后建筑施工企业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房屋的居住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房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重视。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能够直接影响房屋建筑的质量,所以需要从多个方面出发,不断引进房屋建筑的新技术,从而确保房屋建筑的质量。

1、当前我国建筑施工技术应用以及管理现状

1.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现状

当前,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技术应用中主要表现在三方面:(1)工程施工图纸技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图纸技术是项目开展的基础工程,在实际施工中,当施工图纸设计技术欠妥的情况下,将会导致项目工程难以开展比较全面、细致的项目审查,同时在项目进行中也会出现较为严重的技术漏洞。在施工设计技术不到位时将会导致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严重下降;(2)建筑工程施工预算技术;建筑工程施工预算技术决定着建筑施工的成本投入以及后期的建筑施工管理。如,施工预算与实际工程项目投入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偏差的情况下,项目施工成本大幅度增加,后期工程成本投入不够,有可能出现工程延期或者烂尾;(3)工程材料与技术设备准备;工程材料和设备技术准备工作是建筑工程项目技术保障工作,当工程设备、技术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难以对施工材料应用、技术应用进行较为全面化的审核,导致项目工程缺乏比较全面的技术维护。当建筑工程设备出现故障的情况下,项目工程质量也随即下降。

1.2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现状

施工现场环境十分复杂,需要科学的施工管理体系,针对具体的项目工程进行一对一细化管理。当施工现场管理缺乏科学的施工管理体系约束,将会导致实际施工与计划施工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偏差。另外,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在缺乏施工管理体系约束的情况下,无从管理意识比较淡薄,会出现一些违反操作的行为,而该种违约行为对于整个建筑施工项目而言是致命的伤害。除了制度的管理,施工安全的管理也比较关键,但是在建筑现场施工管理中,施工安全管理意识比较薄弱,导致很多施工技术以及施工项目存在着安全隐患。

2、优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效措施

2.1及时组织图纸交底和审查工作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图纸是企业对于工程建设的基础目标,它同时也是现场施工过程当中的参考和指导依据,通过图纸当中的各项数据,施工人员能够了解如何根据图纸的要求进行规范化的施工。但往往因为建设单位未能及时进行设计图纸的会审工作,因而对现代建设采用的新技术和新指标缺乏认识,不能及时发现图纸设计上的问题并有效的指导承包方的工作,同时也会使业主对施工采用的设备、方法、进度等知之甚少。除此以外,各个设计单位水平参差不齐,设计图纸也常常会出现设计错误而不能满足现代施工的技术需要,如果业主不能及时发现图纸与现场施工不符合的地方,将会因为设计返工而浪费大量的时间。针对这种情况,在今后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上应当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建设单位应该及时要求设计单位进行施工图纸的设计技术交底,对建筑设计的构思、采用的结构、使用的材料和设备以及施工过程需要注意到的问题有着全面的认识,应当做到不能遗漏图纸当中的每一个细节,确保施工图纸上的设计要求能够满足现场施工需要,对于设计图纸不符合施工现场要求的地方,应当向设计人员反映,并经过调查、计算和分析重新进行图纸的编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二,针对设计单位可能在设计图纸上出现差错,在进行设计技术交底的同时,建设单位也应当与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一同对图纸进行会审,对于图纸设计出现差错的地方能够及时发现,避免因为返工而延误施工的正常进行。

2.2重视对施工文件的审查施工文件

当中包含了建筑施工过程当中重要的施工组织设计资料和施工方案资料,如果建设单位对于施工组织设计资料不重视,那么施工组织设计当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就会影响到后续工程的开展以及审计工作。而在现场施工过程当中,建设单位如果不能对监理人员进行严格的监督,就有可能会造成不负责任的监理对施工方案审查工作的缺失,影响施工质量。为了提高施工技术的管理水平,保证建设工程能够顺利的开展,建设单位需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督促监理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审查工作。首先,建设单位从签订施工承包合同开始,就应当指出对于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查具有相应的权利,其次,在正式施工前,应该让监理单位对施工的周期安排、人员布置、机械用具等进行审查,排除施工组织设计的不妥之处,确保施工组织计划的可行性达到现场施工的要求。第二,督促监理人员进行现场施工方案的审查。为了避免监理人员在施工现场对施工方案草率签字的情况发生,建设单位应该指定相关的技术人员督促监理完成详细的施工方案,这其中重点包括基坑支护施工方案、土方开挖施工方案等,找出施工方案当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对不妥当的地方进行改正,从而达到控制施工周期和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

2.3建立明确的责任分配制度责任

分配制度是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水平非常重要的手段。在施工建筑过程中,施工种类非常多,所以施工技术非常复杂,不同施工技术设计的施工人员各不相同,其中设计的施工数据更是数不胜数,资料管理人员也非常多。加上不同的施工阶段在结束之后都需要进行施工交接,这样一来,施工责任管理上就非常困难,若是出现各种问题,不能准确寻找到责任人,不能及时解决问题。因此建立明确的责任分配制度,将技术数据的管理以及应用落实到个人,对每种技术的管理人员都进行责任明确,这样就能提升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集中工作人员的注意力,能够深入参与到建筑施工中,提高整体的施工技术管理水平。

2.4提高施工技术交底的准确性

施工的不同阶段应用不同的施工技术,在施工阶段结束之后,需要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在施工技术交底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施工技术相关数据的准确性以及施工技术的及时性进行考虑研究,保证在每个阶段中相关工作人员都能够对施工技术的情况详细掌握,施工技术交底是施工建筑过程中非常关键的步骤,所以在这方面一定要注意。

2.5强化施工建筑后期工作管理力度

很多施工建筑企业在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都是前期管理非常严谨,但是到施工后期就会放松警惕,但是往往是施工最后的收尾阶段非常容易出现问题。在施工竣工之后阶段中,技术管理千万不能放松,技术人员需要对施工建筑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及时将施工数据进行管理保存,与此同时,还要对施工建筑进行一次性的分析检验,保证施工工程不存在任何不良之处,从基础上提升管理质量。

结束语

对于施工建筑来讲,施工管理技术的管理非常关键。尤其是在城市化建设逐渐成熟基础上,施工技术的复杂性不断提升,只有不断提升对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视,增强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完善其中存在的不足,才能推动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谢进军.超高层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6.

[2]潘晔.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控制要点与质量控制[J].低碳世界,2014,No.4503:183-184.

[3]滕建军,徐庆,袁新国.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分析[J].门窗,2014,05:189.

[4]李志敏.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5,16:69-71.

论文作者:吕继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1

标签:;  ;  ;  ;  ;  ;  ;  ;  

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措施论文_吕继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