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公路工程中的填石路基施工技术论文_李国法

李国法

武义县公路管理段 浙江金华武义 321200

摘要:填石路基作为一种特殊结构型式的路基,目前在山区公路建设中正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实际应用中,应该不断对填石路基技术进行改进,充分发挥其优势,尽量避免出现填石路基施工技术的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填石路基施工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粗略的探讨了其施工工艺要求及质量控制。

关键词:填石路基;施工技术;公路施工

1 引言

作为公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部分,路基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它与路面紧密结合,共同承担路面上的压力。填石路基作为结构型式较为特殊的一种路基,它是根据道路和桥梁对建设需要的要求相应材料进行填充,完成项目的建设,具有明显的优势,用石质填料填筑路堤不仅可以减少大量借土填筑路堤,节省大量费用,而且避免了对土地的大量侵占,因此被普遍应用在当前公路桥梁施工中。路基施工质量的好坏是影响公路使用寿命的直接因素,而公路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在很大程度是由路基填料的性质及其压实的程度所决定的。由于填料粒径更大,抗剪强度高、透水性强,孔隙度大等工程性质,与传统填充路基的施工技术有很大的不同。但在施工过程中,应该考虑物料的性质、施工要求等综合因素,针对不同的地理环境选用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与技术,保证路基的质量和承载力满足施工要求,为社会和谐发展提供坚实的交通运输保障。

2 填石路基施工技术的特点

在进行施工前首先要对山区公路填石路基施工的技术特征进行分析。由于采取填石路基施工技术的工程多半处于地势险峻以及山岭路段地区,受到地形和地貌因素的影响,导致施工建设的整体路堤较高,填方量也相对较大,这就造成了填石料本身重量较大,施工中对于路堤的承载的负荷强度要求就会随之增加,一旦操作失误就导致施工现场的事故发生。由于这一技术在施工时大多使用粒径比较大的碎石,此类就很容易产生离析的现象,自身的均匀性比较差。对于不恰当的操作可能会造成路基出现密度不均匀、承载力不强等情况。

3公路施工中填石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

3.1 分层填筑

在填石路基材料选择过程中一般会偏向于选择那些粒径较大的材料,从而有效的减少石块彼此之间粘聚力的存在,能够有效的使得填料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嵌挤摩擦力,增强路基的整体稳定性。在土层的填筑过程中,为了保证软基处理后的砂垫层能够拥有较好的排水效果,那么此时就需要填筑30cm 厚的填土层,而后才可以进行石料的填筑。对于石料的填筑,需要利用分层建筑的方式进行填筑。

3.2 坡码砌处理技术

边坡码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石方路基的稳定性。边坡码砌在施工中有两种方法:先码后填和先填后码,而在形式上则有单坡码砌和台阶码砌,而在边坡码砌过程中,需要采取台阶式的码砌工作。填方高度影响着台阶码砌的厚度,一般情况下当填方的高度小于5m 时,边坡码砌的厚度就应该高于1m;而填方的高度在5~12m之间时,边坡码砌的厚度就需要高于1.5m;当填方的高度大于12m 时,边坡码砌的厚度则要高于2m。且在采取台阶式的码砌工作需要注意的是,此时的基底层必须是在压实的状态下,且码砌石块的粒径不得小于30cm,在石块的选择方面要尽量选择形状规整的石块,以保证粘贴的密实性。

3.3 填石路基的摊铺技术

对于填石路基的摊铺应采用渐进式摊铺方法,同时摊铺过程中必须使用大功率推土机进行填料的推铺。针对公路以及需要铺设高级路面的公路应该采取逐层填砌以及压实路基的措施。而对于二级包括低于二级的公路,在坡度较大的地段作业时,可以使用倾填的方式把石料填筑在路堤之下。在对初平填石料表面进行摊铺时,应将碎石和石屑料铺撒一层,且其用量在大粒径石料的15%~20%之间,并确保大粒径料间的缝隙被碎石和石屑料填满。摊铺过程中,可以安排专门人员去进行找平局部,补充局部细料。当填充过程中石块的级配比较差以及粒径比较大时,或者存在填层较厚以及石块间空隙很的现象时,就需要利用体积较小的石渣石屑以及中粗砂扫入每层空隙里,最后通过压力水把砂石冲到路基下部去,多次采用此方法,从而保证孔隙被填满。

3.4松铺厚度

用各种不同方法摊铺任何一种混合料时,其密实度经常显著小于碾压后达到的规定密实度。这种未经压实的材料层厚度称为松铺厚度。松铺厚度的确定应根据现场试验段结果,并结合填料的工程特性、压实机械、碾压遍数等压实条件,还要考虑经济性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初步提出不同岩性填料的填石路基松铺厚度的建议值,见表1。松铺系数应在正式施工前通过填筑试验段来加以确定,松铺系数的参考范围建议值是1.10~1.20。

3.5 填石路基压实技术

填石路基的压实作为填石路基施工中的重要步骤之一,压实技术的良好实施有利于增强填料之间的嵌锁作用,增大摩擦力,能够均匀分布不同粒径的填料使其能够良好铺置,有利于路面的稳定性。在施工过程中应该适时选择压实的强度,争取做到在充分使填料压实的情况下又能避免出现由于过分压实而导致的填料破碎现象出现。对填石路基填料的破碎特性要高度重视在压实过程中,石料在压碎的状态下,会改变其粒径组成,从而对密度、路基强度和稳定性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4公路施工中填石路基的质量控制

4.1 填料的质量要求

根据抗压强度,岩石填料可以划分为硬质岩和软质岩两种,其强度可以利用尺寸为50x5Ox50mm的立方体试件饱水抗压强度试验来进行确认,如表1所示:

在路基填方过程中所使用的岩石,可按照施工要求通过饱水抗压试验确定填料的强度标准,一般应不低于15Mpa,而当它抗压强度没能达到规定的标准时,就应该进行CBR试验,CBR不低于15%,没有达到要求时,就需要根据填土的要求来进行检测和监控,填料过程中石料的含量小于50%时,根据填土路堤施工,当石料含量大于70%时,则按照填石路堤施工,在石料含量在50~70%之间时,就依照土石混填路堤施工。

4.2 施工质量控制

在填石路基工程施工过程中,控制施工质量的内容主要包括:控制填石层厚度和压实操作的质量。要求监工做好相应的施工记录,向工程质量监控提供分析数据。施工记录包括:高程压路机型号、填石里程层次厚度、碾压次数、石方路基监测项目、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填石路基施工分为分层铺筑和压实,分层铺筑中每一层的压实质量就算不能通过取样试验测出,也要完成施工记录,便于质量的评定。施工质量监控的关键点在于压实过程中的质量把控。压实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材料来源的质量监控和压实沉降率的质量监控。料源质量控制主要根据控制料源石料的强度、级配、视比重、吸水率。压实沉降率的控制是通过不同石料级配和设计压实度来实现的。

5 结束语

路基的建设是整个公路工程建设中的关键部分,路基的建设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填石路基具有较大的优势,它可以有效地减少大量借土填筑路堤,节约施工成本,同时可以防止大量弃方对土地的侵占现象出现。但因其目前没有统一的施工标准,因此,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其施工技术的研究和控制要结合施工实际情况,依据不同地形特色修筑不同地基,从而提高路基的整体强度和施工质量,以及公路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参考文献:

[1]喻永华,侯烈.高速公路填石路基施工与质量控制 北方交通,2009--06-28.

[2]王仲.对公路施工中填石路基处理技术的探讨[J].科学与财富,2011,15(9):172~173.

[3]董育初,谢雄.公路工程路基质量控制分析[J].山西建筑,2011,37(9):144-145

作者简介:

李国法,男,1960年出生,毕业于长沙交通学院,公路工程与养护管理专业,工程师,主要从事公路工程建设与养护管理工作。

论文作者:李国法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

标签:;  ;  ;  ;  ;  ;  ;  ;  

探析公路工程中的填石路基施工技术论文_李国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