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梗阻肝功能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论文_牟代勇

(南充市中心医院 四川 南充 6370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肝功能检测在胆道梗阻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期间所收治的共计100名胆道结石患者作为临床的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为单纯胆囊结石;观察组患者额为胆总管结石。结果:观察组50名患者当中所选择的数据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检查结果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敏感度最高的为丙氨酸转氨酶。结论:综合上文所述,肝功能检查过程中丙氨酸转氨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以及直接胆红素三项指标对于胆道梗阻的诊断价值较高,具有临床诊断意义。[1]

【关键词】 肝功能;胆道梗阻;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6-0069-02

胆道梗阻性疾病在当前主要是指由于患者自身胆道的病变或者由于受到了胆道外部组织的压迫而出现的管腔阻塞等现象,最终出现胆汁排泄受到阻碍等问题。胆总管结石在当前这一类疾病当中属于常见的病因,同时胆囊结石需要结合胆总管结石病变,外科医生在临床的诊断过程中还会结合肝功能检测来分析其病因等。本次课题研究笔者主要对肝功能检测在当前胆道梗阻诊断方面的临床价值,希望能够从理论意义上为更好的治疗胆道梗阻提供理论价值。

具体资料数据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5年期间所收治的共计100名胆道结石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为诊断为常规单纯胆囊结石的患者,患者当中男性人数为24名,女性人数26名;观察组全部诊断为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其中男性人数26名,女性人数24名,两组的平均年龄分别为52.4岁以及55.1岁,在一般资料如体重、性别以及年龄方面两组均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住院之后早晨空腹环境之下对患者的外周血进行提取,进而进行血液的检查和指标的统计等工作。在住院之后对常规手术的实施要求进行一定的制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手术准备工作,对本组患者选择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方式对患者进行结石的消除工作,并且采用胆道镜探查手术进行后续的检查工作,患者在出院之后的一段时间之内保持定期的检查,应当保证随访工作持续六个月以上的时间。

对照组在实际的准备过程中仍然采用早晨空腹环境下外周血的取样后,然后进行数据指标的检查和分析,并且做好常规手术的准备工作,对患者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同时患者出院之后进行定期的随访检查工作,保证随访工作在6个月以上时间。[2]

1.3 观察指标以及诊断指标

将患者所收集的外周血的样本进行指标的检测,将丙氨酸转氨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以及直接胆红素等数据指标的含量等进行反馈,同时观察患者在实施胆道镜探查手术之后的临床结果。在手术完成之后针对胆道镜的检查如果没有出现结石存在,则诊断为胆总管结石病。同时在手术完成之后对患者随访持续6个月以上时间,若患者病情没有出现复发,并且疾病痊愈,则可以初步诊断为单纯胆囊结石疾病。

1.4 统计学意义

采用SPSS15.0进行统计学软件的处理和分析,数据采用组间比较的方式,同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肝功能检查结果分析

将所收集的有关样本血清的数据指标进行分析,同时将丙氨酸转氨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以及直接胆红素等数据指标进行统计,具体结果如下所示。

表1 肝功能各项指标分析

  

3.讨论

胆道梗阻塞性疾病在当前的划分来看可以基本将其划分为良性以及恶性。良性主要是指胆道结石等疾病,同时也有胆管炎、胆总管囊肿以及十二直肠乳头狭窄等。恶性胆道阻塞性疾病则主要是指胰头癌、胆管癌等。良性疾病的胆道梗塞的临床症状一般是发热、腹部绞痛等,而且病程时间较长,往往会反复发作等。同时恶性胆道梗阻往往由于肿瘤生长速度较慢,在初期的阶段下无法有效的进行检查,患者自身仅仅出现上腹部的疼痛以及食欲的下降等,这些慢性疾病如果不加以重视,很难有效的确诊患者患有恶性肿瘤。[4]

目前,在临床上针对胆道梗阻的患者一般都采用CT成像的方式来进行诊断,主要的原因便是其操作过程简单,并且耗费时间较短,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往往花费较少的成本就能够对患者的疾病进行确诊,但是在临床的诊断过程中往往采用影像学方式存在一定的缺点,最大的缺点便是在超声监测的过程中如果患者体内存在一定的胀气现象,往往会大大影响到图像成像的效果,胀气会使得图像出现一定的阴影,进而影响到医生诊断的效果。而且CT检查对于空腔脏器的检查效果较差。

根据临床的数据指标研究发现,一旦患者出现胆道梗阻等现象之后,往往患者的肝脏等功能会出现一定的改变,最为明显的便是患者的肝功能,肝细胞在胆道梗塞的环境之下往往会出现坏死等现象,进而造成肝功能下降,肝功能指标如天门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以及γ-GT数据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而且这些数据指标的变化可能会为胆道梗塞的确诊奠定一定的基础。因此本文笔者主要选取我院在2015年期间所收治的共计100名胆道梗塞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疾病种类方式分为两组,同时对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进行数据的分析和统计,在实际的检查和指标的分析过程中发现,胆道梗阻的患者肝功能的相关数据指标与正常条件下存在较大的差异,而且远远超过正常数值,并且不同指标在临床上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不同的。从本次课题研究的数据分析当中发现,敏感度最高的是丙氨酸转氨酶、直接胆红素,最低的为碱性磷酸酶,同时从特异度来看,丙氨酸转氨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直接胆红素三项数据指标在特异度方面相差不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因此可以说明在临床上对这三项数据指标的分析能够作为胆道梗阻的临床确诊数据。

因此综合上文所述,对丙氨酸转氨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以及直接胆红素的肝功能数据指标的分析对临床胆道梗阻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旭姣,刘兆玉.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扩散加权成像及两者联合在胆道梗阻性疾病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7,14(05):318-321.

[2]马业模. 经皮肝穿刺胆道腔内射频消融联合支架植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7.

[3]胡剑峰,申爱强,丁洪彬.MRI多序列结合MRCP对肝内胆管结石并胆道梗阻的诊断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12):83-84+113.

[4]马琳.胆道梗阻肝功能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J].河北医学,2015,21(09):1564-1567.

论文作者:牟代勇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6月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6

标签:;  ;  ;  ;  ;  ;  ;  ;  

胆道梗阻肝功能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论文_牟代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