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第七中学 277100
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其基础性主要表现在它的工具性方面:一是人们生活交流、传达思想感情的工具;二是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工具性也就要求他的学习者通过语文的学习,达到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而语丈阅读教学在这种基本能力的形成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语文阅读教学的新思路
未来的时代赋予现代青少年学生的使命绝不仅仅是继承前人创造的一切,更重要的是具有发现和创造世界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要建立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核心的教学观念,力求使语文的教育功能和应用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不但能让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能力,而且要通过语文能力的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在继承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学生的创造思维空间,使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尊重,并得以充分发展。基于这种指导思想,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在以下方面寻找新的思路。
二、根据时代需要,树立现代阅读教学观
改革使中国发生着极其深刻的变化,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现代化说到底是人的素质现代化。什么样的人在未来能应付自如、游刃有余?可以肯定,未来的人才应该是有高度的思想觉悟,能够敏锐地接受各种新的信息,并能 作出判断、作出正确的反应;能说会写,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做为以培养人的听说读写能力为主的阅读教学也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树立现代阅读教学观。
现代阅读教学观的树立必须既要符合时代的需要又要不能忽视学习的主体一一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符合这种指导思想的阅读教学观念应该是: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核心是思维和语言训练;基本内容是丰富的阅读活动。
1.培养学生的能力是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
所谓的培养学生的能力,也就是通过语文阅读的教学,把教材中知识性的例子转化为能力。能力的转化即由阅读能力转化为写作能力,由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内在能力。培养这种方法最关键的是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为在阅读教学中,无论是解调、诠句、祈段、解篇、明理,还是对文章大意的提取、阐释、组合、调整、加工都离不开积极的思维。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也是构成阅读能力的要素。阅读教学离不开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丰富的阅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内容,阅读包括课内阅读也包括课外阅读,而且课外阅读是语文阅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能力的形成需要有丰富的实践知识作为桥梁,而语文阅读教学能力的实践便是广泛的阅读。丰富的阅读对一个人阅读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它可以锻炼阅读技巧,积累阅读经验,储备阅读图式,熟练掌握各种阅读方法,从而有效地提高阅读能力。
2.正确处理教材,注意阅读能力的培养。
教材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凭借,教材的这一职能决定了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只能把教材作为一种由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桥梁,而不应该把研究文章作为使用教材的归宿,误把手段当作目的。我们的语文教育之所以总是停滞不前—一投入大,收益小,主要原因就是我们没有正确处理好教材。要想处理好教材,要求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驾驭能力:以课文文本为基础,以教学大纲的目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课文文本升华,变成蕴含培养的各种能力的文本。当然,这种升华需要一定的技巧,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能力,需要有一个对教材加工提炼的过程,需要一个转化创造的过程。
那么,怎样对教材进行加工提炼呢?首先,教师应该对大纲和教材深入研究,吃透大纲,洞悉各类课文的个性,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然后根据知识的强度和学生的接受水平,剪裁教材的内容,巧妙配置讲和练的内容。
那么,怎样对教材进行加工提炼呢?我们在对教材加工提炼中,要重视两个环节:一是选择,二是转换。所谓“选择”就是依据教学目标和课文内容,对课文进行筛选,精选几个可以辐射的点,取点成面。所选的点要恰当:在文章中有“点睛”之用;语言要经得起推敲,内涵丰富;思想上要有启迪作用;能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所谓“转换”就是以课文为依托,通过对课文的品读,将文章所蕴涵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能力,达到丰富视野,提高素养,培养能力的目标。
3.优化教法,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
上阅读课,习惯于将学生带到阅览室,任其自主地阅读,当然,在内容方面,学生应该广泛涉猎,博览群书,只要是健康的,有益的,就应该大胆地让学生去读。但在阅读方法方面不能听之任之,放手不管。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教给学生怎样去精读,怎样去略读,怎样去做读书笔记,怎样写点评。这样学生才能会阅读,才能在上阅读课时有内容可读,有知识可学;让学生学会带着问题去阅读,在阅读前让学生感觉自己的“差距”,读后能够完成差距的弥补,这就是好的阅读效果。
总之,中学语文教学正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应该在新的教改的指导下,深入研究阅读教学的规律,把握阅读教学的实质,用以指导学生的阅读,并以此为突破口,推动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论文作者:马红英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6月总第1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7
标签:能力论文; 阅读教学论文; 教材论文; 学生论文; 语文论文; 课文论文; 自己的论文; 《教育学》2017年6月总第1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