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西北回族服饰的文化传播功能论文_马丽艳 赵春华

浅谈西北回族服饰的文化传播功能论文_马丽艳 赵春华

(北京服装学院,北京 朝阳区 100029)

摘要:西北回族积淀着回族历史的、社会的、习俗的、文化的、诸多内涵,是回族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承载体。而服饰文化作为传播的实物媒介本身就是文化传播与交流互鉴的媒介以及衍生物。本文以西北回族的服饰文化为主要线索探讨回族服饰文化的传播功能。西北回族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从古至今一直是各国文化尤其中亚文化的交汇于传播地带,服饰与文化的相互融合,让回族的历史文化通过服饰体现出来,并传承下去。

关键词:西北回族服饰;丝绸之路;文化;传播

Abstract;There are many connotations ofhistory, society, custom and culture in the northwest Hui nationality, which are the carrier of the spiritual culture and material culture of Hui nationality. As the material medium of communication, costume culture is the medium and derivative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mmunication function of the costume culture of the Hui nationality in Northwest China. The northwest Hui nationality is located in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which has been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cultures of all countries, especially the culture of Central Asia, in the spreading zone since ancient times. The integration of clothing and culture makes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Hui nationality manifest and pass on through costumes.

Keywords; Northwest Hui costume; Silk Road; Culture; Communication

一、引言

回族是中国56各少数民族中仅次于壮族、满族,人口基数较大的一个民族,目前广泛的分布于中国大多数区域以“大杂居,小聚居”为主。然而西北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位置是回族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以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以及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等地的回族最多,回族在西北的分布可谓广而多之,并且形成以清真寺为主要的聚集点,“大分散,小杂居”的居住方式。本文以西北的回族服饰为线索探讨服饰在文化传播中的独特功能。服饰是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是文化交流传播的媒介,也是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必要存在物,它本身就是民族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载体。

二、西北回族的起源于发展

“中国的回族族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在华侨居的“番客”。当时建立了西频大西洋、东至中国西部边陲的“大食国” 。中国和保持着陆很多的地区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保持了密切往来。随着“大食国” 的使节和“恭使” 前来中国的还有大批商人,由于他们以经商为目的中国人称他们为“番客” “番商” “胡商” 等。他们有不少人留居中国不归。回族的主要来源,则是13世纪由成吉思汗以及继承者西征而随之东迁的中亚人这些人大多数留居在西北地区,并学习汉语融入中华民族。回族在明朝的时候与就分布于中国的许多地区但就其形成之初的情况来看,回族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因为自唐朝以来十分重视与中亚各地的交往因而中亚西亚各国的商人,使臣,都通过“丝绸之路”与中国进行交往。

西北成为各少数民族以及多元文化、佛教文化、最为广泛传播的地区之一。而回族也是其中主要的民族之一。“丝绸之路”对于中亚、西亚、与中国经济文化的交流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各地文化聚集于此。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如今党中央重新规划“一带一路”使得经济文化、信息科技交流更加便易。在推动西部经济文化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沿线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国一直在文化经济发展的历程中肩负着自我的责任。而回族的服饰文化也是由于“丝绸之路”的开拓与贸易才得以繁荣与发展。

三、西北回族服饰文化的特点与内涵

“服饰作为族群区别的标志,是随着氏族、部族、民族的产生而产生的。”[1]“我国有56各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区别于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这种传统的民族服饰不仅仅是一种实用的物品和美观的装饰,而且是民族历史及文化传统积淀的产物。任何一个民族服饰都与这个民族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历程紧密联系,从而表现出自身鲜明的独特性。”[2]西北回族地处于丝绸之路的沿线地带服饰文化受到多种文化的影响。追随回族服饰文化的发展脉络回族服饰文化与其历史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早在唐宋时期中国与中亚地区通过丝绸之路贸易经济往来密切,当时阿拉伯地区的大批商人来中国从商,当时称为“番客” 唐朝风气开放,因而他们的着装依旧保持着原来的样式,而且唐朝时“胡风盛行”各民族服饰文化相互借鉴吸收。知道元代回回人依旧保持着先民的着装特点,男子是缠头布,长袍,女子一般都要穿长袍戴盖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明代中后期,西北回族与区域内的民族尤其是汉族交往密切服饰已基本汉化,但是在民族聚居区依旧保持着民族特色,头戴小白帽,身穿白布短衣,中年人多穿白布衬衫,老人多穿黑灰色坎肩。现代回族服饰以简洁著称,“西北地区回族服饰一直保持了自我的特色,保留着独特的民族传统风格。男子多穿白色对襟上衣,外套黑色坎肩,扎腰带。着长裤,喜欢穿白布袜,黑布鞋,戴白色或黑色的无檐小圆布帽。女子好穿右衽短上衣,有的外套及膝长坎肩,着长裤。”[3]女子基本上穿袍子,从头到脚基本全要覆盖包裹住身体,衣袖长度基本要至手虎口位置。因为在回族的文化观念中中身体是“羞体” 一般只能让在最亲近的人面前方可穿着随意。出行必须头戴盖头,盖头可分为,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三种款式,颜色多以素色为主,黑白两色的使用率最高。因为回族以质洁为本。但是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汉化程度的加深所以就现在而言,回族服饰以及盖头的色彩更加趋向于多元化,多以植物纹样为主,也有少量的动物纹样,但是动物纹样必须不锈眼睛。因为回族人认为万物有灵在礼拜时动物的眼睛必须予以去除,因为它不符合教义与教规。

四、西北回族的服饰文化传播功能

(一)服饰;文化传播的符号

服饰是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从某种意义上讲服饰是一个民族的徽志。民族服饰是该民族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表征。体现了本民族的宗教观、审美观、道德观、民族情感意志以及工艺技巧。现代符号学之父将符号定义为能指和所指构成的统一体。而在传播学的语境中符号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则是指包括传播语境中除语言外一切在人类和环境所产生的刺激,这些刺激对于信息发出者和接受者都具有潜在价值。可进一步划分为声音符号和图像符号。”[5]显而易见服饰属于非语言符号中的图像符号。回族服饰作为回族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大代言人,其样式、款式、色彩、图案、传播了回族中正、和谐、质朴的文化与精神。

(二)回族服饰所传播的文化少数民族服饰传播了少数民族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制度文化。回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汉语是他们的第一语言,早在唐宋时期通过丝绸之路贸易往来进入中国,经过漫长时期与汉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交往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共同体。其服饰本身就是其民族文化,而回族服饰不仅仅是回族物质文化更是其精神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服饰的款式以袍服为主,宽松,遮蔽身体充分借鉴沿用了汉族传统的服饰款式的,但依旧保留着最传统的伦理观。服装的主要功能是遮蔽身体既“羞体” ,因为在回族的文化观念之中中人本身就是有罪的,当你出身的那一刻你的身体发肤受之与父母带着原罪的属性。 因而个人的本身就拥有了欲念而身体发肤受之与父母要保持去最本质的样子,以服饰作为遮蔽为表达自我的可能性提供了便利。回族的服饰在这一点上保持原有的文脉以及传统的观念,必须要遮蔽身体。头戴面纱或盖头不仅可以保护自己的面部还可以起到遮挡风沙的作用。

回族服饰的色彩以及图案是回族文化与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发展而来,多以自然植物纹样为主。有些服饰以回族特有的纹样为主,如树纹,自然卷曲纹,但是随着汉化程度的加深尤其现代服饰大量的运用了汉族传统的织物纹样。“少数民族服饰以人们惯常的穿着方式、饰品等物质性的因素为前提,反映特定的民族观念、制度形态等精神文化内容。”“宗教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基,有了宗教就有了信仰,也就有了心里的归属感。宗教往往是信仰者全部的精神寄托,在一个封闭落后的现实社会中宗教成为人们生存的依靠和对未知世界的幻想。[5]”回族本身的宗教文化观教影响着回族的生活方式以及服饰文化。回族服饰的色彩多以黑白为主简单素雅。白色是回族最为崇尚的色彩,回族相信 “后世说” 而后世能够相伴的只是三尺白布。再者白色给人以素颜,简单,质洁的感觉,回族在礼拜的时候要求做到心无杂念,而衣白恰是求内心安逸、清净之意。这与阿拉伯地区的服饰色彩偏好相似白色为最尊贵的颜色。可见文化的传播是不分地域与民族的。回族服饰文化体现了回族文化以及汉族文化的相互融合。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总是要利用媒介才能得以实现,而文化传播的媒介是多种多样的,有语言媒介、文字媒介、还有电子媒介等,正是通过这些媒介才得以传播。服饰作为文化传播的媒介是实物媒介,而且主要以人际传播为主。回族服饰涵盖了回族以及中华民族文化的方方面面,体现了服饰文化的多元一体化格局。服饰是传播文化的载体与途径使得回族服饰文化更加繁荣为祖国民族服饰文化增添一抹色彩。

五、结语

“少数民族服饰是文化传播中的特殊介质,服饰与文化是相互融合的,各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通过服饰体现出来,传承下去,而当下少数民族也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并因此产生浓厚的兴趣。”[6]回族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与阿拉伯地区的服饰文化有着颇深的渊源与血脉相连。而在今天我国积极投入建设 “一带一路” 经济带顺应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增进了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推动了西部的开发带领人民共同富裕,坚持合作共建,共同创新,共同开发文化的交汇与发展。西北回族在党中央的号召与领导之下得以吸收、互鉴各国的文化使得回族的服饰文化更加的丰富多彩,五彩纷呈。

参考文献

[1]杨鹃国. 符号与象征——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M].北京: 北京出版社,2000

[2]李汉柏. 新世纪的彩霞 首届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 红旗出版社,2003.

[3]段梅. 东方霓裳[M].民族出版社,第145页.

[4]曾绮. 流行服饰文化传播中的符号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6.

[5]郝朴宁,李丽芳,杨南欧,赤陈. 民族文化传播理论描述化[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6]郑海霖,徐涛,刘松. 探析少数民族文化在传播中的体现[J].云南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0-10-02.

作者简介:马丽艳,北京服装学院;

指导教师:赵春华,北京服装学院时尚传播学院教授。

论文作者:马丽艳 赵春华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浅谈西北回族服饰的文化传播功能论文_马丽艳 赵春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