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中精神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思考_公有制论文

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中精神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思考_公有制论文

学习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精神 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央党校论文,公有制论文,江泽民同志论文,讲话精神论文,形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重要讲话明确提出,“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这是跨世纪期间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基本理论指导。按照这一论断进行实践,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将取得突破性进展。

近20年来,遵循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通过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慎重的探索,全国在所有制方面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一大二公”、片面求“纯”的僵化格局,以公有制为主体,国有、集体、合作、私营、个体等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生动格局已经形成并迅猛发展。深圳较早地在前三种所有制经济中推行股份制,特别是分批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已经见到成效,这说明股份制是公有制实现的好形式。深圳和各地试行股份制的实践已经雄辩地证明,推行股份制和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是积极寻找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改革探索,而不是“私有化”。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产生于资本主义的人类文明成果从来都非常珍视,对待股份制经济就是这样。马克思在经济学著作的“六册计划”中写下这样的提示:股份资本“作为最完善的形式(导向共产主义的)”。恩格斯在《1891年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批判》中,针对德国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把“资本主义生产”笼统称为“资本主义私人生产”并加以否定的问题,作过一段精彩的论述:“资本主义生产是一种社会形式,是一个经济阶段,而资本主义私人生产则是在这个阶段内这样或那样表现出来的现象。但是究竟什么是资本主义私人生产呢?那是由单个企业家所经营的生产;可是这种生产已经愈来愈成为一种例外了。由股份公司经营的资本主义生产,已不再是私人生产,而是为许多结合在一起的人谋利的生产。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那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末,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这里所以不得不大段照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是因为把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指责为“私有化”的说法,往往就是孤立静止地用马克思主义的片言只语来批判改革者的。认真细读上述论断,我们可以明白地认识到,马克思恩格斯尊重事实,尊重人类文明成果,根本没有把股份制这种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简单地看作“资本主义私有化”。

什么是“私有化”呢?也许可以找到一个参照:1992年底,某前社会主义国家将1.5亿张“私有化证券”(每张面值1万该国货币单位)发给该国公民,作为公民购买国有企业股份的“股权认购证”,由于没有限制“股权认购证”与现金的自由兑换,此举的结果并不难预测。

深圳和许多地方在对国有企业实施股份制改造的过程中,认真领会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的一系列论述,恪守社会主义公有制自我完善的原则,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防止导致两极分化,既没发放“私有化证券”,也没有造成“单个企业家经营的”“资本主义私人生产”,而是学习和借鉴股份制经济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显然,这种改革探索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根本不是“私有化”。

生产资料所有制属于生产关系范畴。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而是否适应,正如江泽民同志所强调指出的,判断的标准只能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是否有利于”。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就是先进的;束缚甚至破坏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就是必须改革的。以为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公”越“纯”,是一种传统思维定势,在理论上是“左”的,在实践中危害极大。直到1986年,东欧6 个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大多在90%以上,高的达99.9 %, 低的也在81.8%,可以说是又“公”又“纯”了。然而,这种所有制关系压抑了社会生产力,终于酿成了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东欧剧变,而且一变就无一例外地走向反面——私有化。我国的历史教训也很深刻,突出地表现在农村,为了“跑步”进入共产主义,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脱离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三五年间把所有制关系拔高了数次,“文化大革命”中又不断地割“资本主义尾巴”,极大地伤害了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以至于农民、农村、农业经济一直是我国现代化的薄弱环节;在城市也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搞一统天下的公有制。消灭私营经济的后遗症与农村生产力的严重破坏互相影响,终于导致整个国民经济在“文革”中濒临崩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对所有制结构的认识和处理,列宁却是冷静和清醒的,从战时共产主义转向新经济政策之初,列宁力排众议,积极推动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1923—1924年,苏维埃国家5 种经济成分的比重为:宗法式的农民经济0.6%,小商品经济51%,私人资本主义经济8.9%,国家资本主义经济0.1%,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38.5%。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种所有制结构上表现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混合一体、共同发展的体制,可能是相对优越的。可惜,这种寻找和试验伴随着列宁的誓世而夭折,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带头走上单一公有制的错误道路。

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在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上出问题,正说明以往对公有制的理解、建立公有制的指导思想是有问题的。因此,我们在努力寻找公有制实现形式时,必须突破传统观念,重新学习,重新思考。学习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讲话,对公有制实现形式问题,至少可以得到相互联系的两方面认识:我们要寻找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必须符合马克思主义原理,符合“三个有利于”,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实。依据上述条件,重新审视产生于资本主义的一切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对那些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要敢于大胆利用。

标签:;  ;  ;  ;  

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中精神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思考_公有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