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结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自身的特点,分析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环节易忽略事项,笔者给出一些措施建议以期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合理规划;真实客观;主导作用
前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简称小农水,主要是指为解决耕地灌溉和农村人畜饮水而修建的田间灌排工程、小型灌区、灌区抗旱水源工程、小型水库、塘坝、蓄水池、水窖、水井、引水工程和中小型泵站等规划。“小而散”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比较突出的特征,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重复多、随意性较大、半拉子多、工程纠纷多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无外乎是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环节监管不到位,而最终表现的结果。而笔者以为,一味地强调工程施工落实、搞“百日大行动”工程推进工作不可取,成了为完成任务而工作、变相的扩大了各种各样的工程问题。众所周知,工程顺利实施的根本,须拥有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案。我们解决问题还是要从根源抓起,在源头上也就是规划设计阶段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日后诸多问题的出现或发生。
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环节易忽略事项
1、缺乏合理规划,重复建设,盲目决策,随意拍板。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往往不止一个部门参与,它所涉及的管理部门比较广泛,比如,国土、农发办、水利等等。但各部门却经常忽略部门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重要性,只对自己的建设方面负责,导致本应系统化的建设的农田水利工程变得杂乱无章,毫无头绪而言。一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当中,虽然有着明确的主管单位,但是没有配备相应的专职管理人员,导致一些项目建设资金很难保证,加上粗放式管理模式的影响,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因破坏而流失的问题也日益严重。由于地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领导岗位更换频繁,加上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上没有指定详细的发展规划,导致现在很多地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出现了规划无序、施工无质、管理无度、科技含量低。
2、设计人员现场调查考察工作不细致,走马观花,应付了事。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小而散”的特征,很容易让人产生简单易做、影响度小的错感,很多设计单位往往在安排任务的时候没有重视此类项目,派任的技术人员经验、认知以及技术能力方面的能力不强,在对工程现场调查考察时没有严密合理的对现场环境进行查勘,缺乏与当地村民的沟通,只是草草走一遍,应付了事,往往是设计单位在没有完全了解项目区的情况下匆匆完成实地踏勘,使得设计成果与当地实际需求不匹配,进而导致了后续的繁琐的设计变更及行政手续。
3、当地群众多样要求,设计与实际脱节。
群众对当地的情况十分了解,为了更快了解项目区现状往往要求在工程设计前期征求当地群众的意见。然而,群众意见并非都是合理的,一个项目区一般会牵扯到若干村民组,每个村民组会基于自身利益提出自己的意见,具有局限性,不一定符合项目整体规划,有些甚至与整体规划相冲突。而在实际工作中,为省时省力,某些设计单位照搬照套类似模板,闭门造车,导致项目的设计严重脱离实际,设计内容千篇一律,且缺乏必要的依据。很多重要的设计参数没有给出,导致项目施工中无章可循,设计变更频繁,直接影响了项目的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也给项目管理增加了难度。
二、措施与建议
1、完善建设程序、建设地方特色的监督管理体制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内容广泛,要做到工程建设规划合理、施工有质、管理有度就必须组建一个完整的质量监督体系。首先,实行统一管理,完善建设程序,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先申请规划审批,再建设施工,到验收交付使用,使各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向规范有序方面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严格设计资质管理,确保聘请具有一定设计资质的、从事相应水利工程的设计单位设计严禁无资质的单位和个人通过不正当渠道获取从事水利工程设计的权力,所有审批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必须经行政主管部门招标采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具有较强的地域性质,因而照搬照套进行建设和监督管理,应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当地实情,建立和健全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监督管理体制,更有效地服务好当地的农业发展和农民日常生活。
2、政府统筹,创建扎扎实实的规划
失败项目的一个共性就是缺乏规划或者规划不切实际。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涉及方面广泛、涉及专业学科知识广泛、涉及法律法规比较复杂、各地区差异性大等,影响因素变化快。小型农田水利项目是一个繁杂的系统工程,为确保其能够带来必要的作用,落实到实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应该由省政府牵头,结合实际情况按阶段编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的规划方案,并着力整合各部门(包括国土、水利、农业、扶贫等)的涉农资金,将资金、人力、物力捆绑使用,实行统筹分配任务指标,避免部门间的项目重叠、不必要的资金浪费,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3、重视实地踏勘,确保原始资料的真实客观性
为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保障项目的顺利落实。技术人员在接到任务后,在掌握项目的内容及具体要求的基础上,必须加强基础资料的收集,并高度重视地形图的作用。在确保测绘地形图真实准确的前提下,认真开展实地踏勘工作,实地踏勘是设计单位对项目区了解的主要途径,不可草率行事。测绘地形图详尽地记录了项目区内现有的地物地貌,包括道路、沟渠及泵站等,实地踏勘就是要参照地形图确定每一个重要地物的位置及现状等,并做好记录,对不满足设计要求的部位对地形图进行补测。设计人员只有对项目区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并对其进行复查,才能判断所收集到的资料是否真实可信,只有这样才能为小型农田水利项目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外,设计单位进行实地踏勘时,还应注意与当地群众交流沟通,提高群众的参与意识。设计方案要在体现村民意愿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村民对设计方案的负面影响。对于村民合理的建议,设计单位应当虚心采纳;但对于村民不甚合理的意见,应及时与村民进行沟通,阐述其不合理之处或者其要求不能实现的原因,尽力说服,为项目后期顺利实施扫清障碍。
4、设计单位端正心态,提高综合能力水平
设计单位应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保证设计质量的前提,亦是设计单位谋发展的生存之道。设计单位应对员工加强思想上的教育工作,引导设计人员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定期做好技术培训工作,作为专业的设计人员必须要高质量的完成设计工作。从源头上杜绝抛开项目区实际凭空杜撰的华而不实的设计方案的产出。
结束语:
实践中可以看到,规划设计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最具主导作用的一个环节,规划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项目能否顺利实施及其安全实用性。一直以来,国家每年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都是很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业用地生产能力的最基础条件,也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时面对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多发水旱灾害情况,健全的农田水利建设体系和完善的管理措施,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的不便,减少农业生产的损失。因此,在未来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工作,严格把关规划、设计、施工及管理等关键环节,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最大化的发挥出其工程效益。
参考文献:
[1] 庄文婷.陈鹏宇.浅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J].科技视界.2012(14)
[2]马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情况调研报告[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1)
[3]邵维强.李宏.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8(20)
[4]徐太平.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9(19):240.
论文作者:张孝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农田论文; 农田水利论文; 项目论文; 单位论文; 规划设计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