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乡村公共空间解析与思考论文_石大伟

传统乡村公共空间解析与思考论文_石大伟

石大伟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 100124

摘要:按照乡村用地情况来看,乡村是具有大面积的农业或林业土地利用,或有大量的各种未开发土地的地区。”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城市化城镇化的不断深入,现代性在乡村的引入,使得乡村在功能上产业上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乡村的类型也不断丰富,乡村不再仅仅是以农业为主,随之产生了工业主导、商旅服务业主导的特殊乡村。长期以来,我国的乡村公共空间建设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城镇化”建设思维冲击了乡村公共空间原有的乡村性。乡村振兴的提出为乡村公共空间发展带来了机遇。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传统乡村公共空间进行解析与思考分析。

关键词:传统乡村;公共空间;解析思考

1、前言

乡村公共空间对于改善村民生活质量有着显著影响。但目前乡村公共空间缺乏现代化的公共设施和科学的规划设计。如何丰富乡村公共文化生活,合理规划设计乡村公共空间,让每一个村民平等的参与到农村公共活动当中,成为目前乡村建设工作者的责任和追求。

2、传统乡村公共空间解析

2.1传统乡村公共空间概念解析

传统乡村公共空间作为乡村空间的核心组成,是村民日常生活交往的重要场所,是农民的社交中心,涉及农民日常的经济、政治、文化与生活的诸多方面。乡村公共空间在满足社会交往需求和承载乡村文化与活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2传统乡村公共空间组成解析

传统乡村公共空间包括了历史发展进程中自然形成的街巷开放空间、村头活动场地、村中闲散空地、村庄周边自然空地等。

2.2.1传统街巷公共空间

传统街巷公共空间是村民的生活空间,是农村长期的演进过程当中,根据村民生活习惯自然形成的沟通空间、社交空间、生活空间,与人们的各项生活内容息息相关。伴随现代化生活的改变,例如汽车的使用驱使原先道路宽度的拓宽,人们居住质量的提升导致每家每户都盖起了独栋的洋房,这些改变都会引起农村街巷公共空间机理的改变。但是其独有的,代表着农村文化的空间符号已经作为一种人文景观特色成为了乡村永远的印记。农村有别于城市空间形态的特殊空间气质是属于农村共同的骄傲和珍贵的象征。目前,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仍然保留着较多的传统街巷公共空间,它是农村生活的标志,在现代的农村规划设计当中,应该被我们尊重和传承,但是也应注意现代生活方式改变对农村传统街巷空间带来的影响。

2.2.2村头活动场地

村头活动场地是村中重要宗教、文化、政治集中场所,对于一个村庄来讲,是重要的标志和精神象征。他们不仅是举办乡村重要节庆活动、宗教活动、政治活动的空间场所,也是见证乡村历史变迁的精神文化载体,是许多农村人身份识别和精神寄托的来源,是各村庄相互区别的要素之一。它的空间形态一般是一个开阔的广场或者平地,其中包括了最核心的村庄符号,如庙宇、古树、牌坊、石碑、村委会等等。在现代乡村公共空间设计当中,对这些文化符号的保留和传承显得尤为的重要,他是村民精神的依托和归属感的来源,也是村民公共行为发生最密集,最集中的地方。因此在设计中,对于当地居民生活习惯的观察和记录显得尤为的重要。

2.2.3村中的闲散空地

村中闲散空地主要是房屋之间,房屋和耕地的衔接处,在田间地头也有一些场地可以作为村民的开放空间进行使用,比如一些生产用的平台,田间道路相交处的场地,休憩平台等等,这是居民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场所,它一般面积较小,内容单一,但是由于较好的便捷性和可达性,村民闲聊、停留、短时休息或孩童打闹等行为活动会发生在此,这些场地同时兼顾村民生产使用功能。其零散的空间分布在设计时可以作为整个村庄公共空间系统的有效补充。这些场地的设计要注意功能复合性,在农忙时可作为村民晾晒谷物或者对谷物进行粗加工或放置农业工具的场地,平时也具有休憩休闲的公共空间的功能,所以在设计时,应该注重功能的复合性,根据活动需要辅助一些基础设施的设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4自然式空地

在远离宅基地的自然环境中,也存在一些大片的开阔场地可以作为村镇的开放空间,村民会自发的在上面进行一些露营、野餐、休闲活动,例如高山草原、疏林草地等等都可以作为乡村公共空间进行使用,但是在规划设计时,应该注意到这些敏感地带涉及到乡村的生态功能和安全,在对场地进行充分的生态调查评估之后,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一些低影响开发的设计,只需要满足人最基本的活动需求即可。

3、传统乡村公共空间提升建议

3.1强化传统乡村公共空间体系概念

传统乡村公共空间一般包含了村头、村内、村尾几个部分,在不同部分分别对应了村民不同的社会行为。传统公共空间点、线、面的形式反映了村民不同活动空间的形态需求,有节点型空间,也有连接型空间。对传统乡村公共空间体系的构建可以更好的方便村民开展公共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3.2尊重传统乡村公共空间文化属性

传统乡村公共空间不仅是村民社会活动发生的场所,还是乡村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展示的场所,因此在现代乡村公共空间建设时因注重对其文化属性的保留和传承。

3.3贴近传统乡村公共空间生产生活需求

现代乡村公共空间参照城市建设方式进行大面积广场建设,这严重脱离了乡村本身的生产生活尺度。我们在规划设计时应该充分理解村民的实际生产生活需求,例如集会、交谈、晾晒谷物等,并提供与之相匹配的乡村公共空间。

4、某村公共空间的改造

4.1村落整体空问的整治

该村整体空间形态是形成村落意象的重要的物质载体,在村落自然生长的过程中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化中。在传统农业社会,这种变化是非常缓慢的,并且在漫长的过程中,由于经济技术和宗族制度的制约,这种变化是有序进行的。然而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村民的无序建房和村集体的破坏性建设使该村传统的、宜居的村落空间受到了极大的破坏。

村落整体空间的整治包括第一,拆除严重影响历史建筑空间形态完整性的后期加建的附属建筑;第二,拆除违章搭建的棚屋、严重残毁的民居:第三.拆除严重影响交通和公共空间整体性的饭堂、商店等公共建筑+第四,清理村落内部闲置用地:第五,对严重影响村落整体空间形态的建筑立面进行改造:第六,对严重影响安全的台基、沟坎进行整治。

4.2水系的治理

该村的水系维系着该村几百年来的生存和发展,但现代交通方式的改变和集中供水和排水的建成,使村落对外交通联系和村民生活用水不再依赖环绕村落的玉带河,村落水系的交通功能、生活功能、防卫功能已基本丧失。由于村落周边工业区的工业污水的排放、水塘的填埋、村落原有自然排水系统的损毁,该村的水系已受到严重的破坏。对于该村水系的治理首先是玉带河的节污和清淤,恢复其自净功能。其次是设定村落水资源保护红线,在保护红线内,禁止排放污水和填埋水塘。第三是修复村落原有的排水系统,将部分生活污水引入村边水塘。第四是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和教育,提高村民环保意识。

4.3公共设施的完善

公共设施的完善是提高公共空间质量的重要措施。该村公共设施的完善包括公共活动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两个方面。该村公共活动设施的完善应包括活动场所的提供和活动器具的完备。在生活服务设旌方面,建议在该村增设消防系统和必要的消防设施;在玉带河靠村落一侧安装安全护栏:增加夜间照明;设置邮政信箱和银行自助服务设施:设置垃圾回收设施和一处公共卫生间。

5、结语

我们在日益关注乡村发展和生活质量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对乡村公共空间的建设,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中延续文化传统的精神,回应乡村对现代化生活的需求,积极探索鼓励乡村公共活动的开展,将乡村公共空间从标示性、符号化的表面包装引向真正体现乡村特色、继承乡村传统、宣扬乡村精神的正确发展轨迹中来。

参考文献:

[1]董磊明.村庄公共空间的萎缩与拓展.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5).

[2]张良.乡村公共空间的衰败与重建--兼论乡村社会整合.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3(11).

基金项目:18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建设-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类)(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科研计划一般项目-运用传统文化遗产催化古镇文化 项目号:03500054631xxxx

论文作者:石大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4

标签:;  ;  ;  ;  ;  ;  ;  ;  

传统乡村公共空间解析与思考论文_石大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