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可尔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多发性跖疣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周琳

伊可尔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多发性跖疣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周琳

周琳

【摘 要】 目的 观察外用伊可尔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多发性跖疣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案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为伊可尔联合中药内服;对照组为中药内服。结果 治疗组60 例,痊愈40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60例,痊愈24例,总有效率80.00%。结论 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痊愈率比较 P=0.038<0.05 ,总有效率比较P=0.044<0.05 。 说明伊可尔联合中药内服可明显提高治愈率, 降低复发率, 减少不良反应,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伊可尔; 中药内服; 多发性跖疣

疣是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跖疣系发生于足底的寻常疣,是皮肤科临床上的常见病,主要由 HPV- 1, HPV- 2, HPV-4 和 HPV- 7 型引起[1]。初起为一细小发亮的丘疹,后逐渐增大,表面角化,粗糙不平,灰褐或污灰色,呈圆形,境界清楚,周围绕以稍高增厚的角质环,中心可见细小黑点,单个圆形或多个融合。好发于足跟,跖骨头或趾间受压处,单发或多发,有时在一较大跖疣的四周,有散在性细小的针头大的卫星疣。疣的特征性病理改变是颗粒层下棘细胞的空泡样变性,变性细胞内含有嗜碱性包涵体和嗜酸性角蛋白,同时常常伴有棘层肥厚或乳头瘤样增生。目前跖疣的治疗方法很多,均有一定疗效,但其痛苦大,不宜祛除,且极易复发。我院皮肤科门诊于2011年 3 月至 2015年 3月采用伊可尔联合中药内服治疗跖疣12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入选 120例均为本院皮肤科门诊确诊的多发性跖疣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案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 60例,男 32 例,女 28例;年龄 16~40 岁,平均 28 岁;病程1 个月 ~4 年,平均 24.5 个月。 对照组 60 例,男30例,女 30 例;年龄 16~38 岁,平均 27 岁;病程 3 个月 ~4 年,平均 25.5 个月。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05) ,具有可比性。

2.诊断标准 (参照张学军主编的 《皮肤性病学》 第 7 版拟定)[2]

生于足底部, 皮损初起为细小发亮的丘疹,渐增至黄豆大小或更大,因受压而形成淡黄或褐黄色斑块或扁平丘疹,表面粗糙,界限清楚,边缘绕以稍高的角质环,去除角质后,其下方有疏松的角质软芯,可见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而形成的小黑点,挑之易出血。

3.纳入与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 ① 符合诊断标准;②无严重的系统性疾病; ③入选前 2 周内未行电离子、 冷冻、 外用药治疗措施者, 入选前 3 个月内未接受系统治疗者; ④认知功能完整, 自主同意并可配合试验者; 年龄 ≥15 岁。 排除标准: ① 妊娠、哺乳期妇女;②合并严重的心、肝、肾等系统性疾病; ③ 治疗过程中接受其他方法治疗者; ④ 治疗过程中发生影响有效性及安全性判断者。

4.治疗方法

两组均口服中药治疗:处方为紫草 25g , 薏苡仁12 g , 紫花地丁 30 g ,马齿苋30 g,板蓝根 30 g , 三棱 12 g , 莪术 12 g , 桃仁 12 g , 红花 10 g , 生牡蛎 30 g( 先煎 ) ,珍珠母 30 g( 先煎 ) , 甘草 6g , 水煎服,口服,每日 1剂,分 2 次服药, 4 周为 1 个疗程, 2 疗程后观察疗效。治疗组外用伊可尔液治疗, 浸泡后用已消毒的刀片刮除表面发白的疣体表层, 勿刮至出血, 取消毒棉片蘸取足量伊可尔原液 (北京派特博恩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生产 ) , 敷于处理后的皮损表面, 上覆盖一层塑料薄膜, 再用医用胶布封包, 1 次/d, 在晚上临睡前进行, 每次 8 h 左右, 晨起取下胶布时将沙棘油擦剂 (伊可尔包装附送 ) 涂在皮损处, 防止感染并加速表皮愈合。疗程 8 周。对照组,仅热水浸泡。

两组疗效比较使用 SPSS 17.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 α=0.05 为检验水准。

5.疗效标准

痊愈:皮损消退,无新皮损丘疹出现。 显效:皮损消退 70% 以上,无新皮损丘疹出现。 好转:皮损消退 30%~70% 。 无效:皮损消退 30% 以下,或有新皮损丘疹出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6.治疗结果

治疗组 60例,痊愈 40 例,显效14 例,好转 4 例,无效 2 例,总有效率 96.67% 。 对照组 60 例,痊愈 24例 ,显 效 14 例 ,好 转 10 例 ,无 效 12例 ,总 有 效 率80.00% 。 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痊愈率比较 P=0.038<0.05 ,总有效率比较P=0.044<0.05 。

讨 论

多发性跖疣是人类乳头瘤病毒选择性感染皮肤的良性赘生物,四季皆可发生, 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或缺陷、被污染鞋袜直接接触传染、 足底或趾间外伤以及足部多汗者容易发生该病。对于该病的现代治疗方法较多, 如冷冻、激光 、各种治疗机和治疗仪, 药物腐蚀等多种疗法。 杨自娟采用环切法治疗跖疣 [3], 效果满意。 但对发于甲周及甲下较大跖疣和多发性跖疣, 目前疗效不够理想。 张秋枫用针头刺入疣中央, 有落空感后回抽 1~ 2 mL 缓慢注射封闭液( 2%普鲁卡因2 mL, 5-氟尿嘧啶1mL, 聚肌胞 2 mL) 直至疣体变白, 7~ 15天疣体可自行脱落, 若无效, 1 个月后重复注射 1次 [4]。 郭淑兰用 90 Sr治疗多发性跖疣,给予 90 Sr 贴敷治疗, 3 g d, 每日 1 次, 总剂量为 18~ 21 Gy [5]。 靳培英用平阳霉素 10mg, 以 1%普鲁卡因 20 mL 稀释备用, 根据疣体大小每次在疣的基底部注射 0. 2~0. 5 mL, 每周 1 次, 连续治疗 2 ~ 3 次[6]。Naples在激光、冷冻后局部注射天然干扰素α -n [4] 。 为探讨中药内服外用治疗难治多发性跖疣, 笔者根据祖国医学理论, 辨证施治, 对症下药, 中医认为跖疣发病是属风热毒邪侵于肌肤, 血淤肝旺,或因肝血不足, 筋气外发, 气血凝滞而成 [7] 。治以清热解毒、活血化淤、疏肝理气、软坚散结、引血止痛为治则。方中三棱、莪术行气止痛,桃仁、红花、生牡蛎、珍珠母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促进疣体脱落和改善微循环,促进皮肤修复,板蓝根、紫花地丁、马齿苋、紫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紫草除以上功效外, 还具有去腐生肌、抗菌消炎。薏苡仁清热健脾,并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8] 。本方用于治疗跖疣,通过调理气血、纠正脏腑等的功能失调,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力,抵抗病毒,从根本上改变了疣赖以生存的内环境,达到了“治本”的目的,且副作用少。配合外用伊克尔效果更佳。

伊可尔是中国科学院研制, 北京派特博恩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纯中药复方制剂, 主要含有苦参、 金银花、 大青叶、 五倍子、 鸦胆子等中药。苦参清热燥湿, 金银花清热解毒, 大青叶清热凉血;五倍子有败毒抗癌、 医疮消肿之效;鸦胆子有祛腐生肌之功效, 自古就是除疣之首选。现代药理认为苦参含有多种生物碱和黄酮类物质, 具有抗肿瘤作用。金银花具有较强的抗病毒和清热消炎作用。大青叶主要含有靛蓝、 靛玉红及喹唑酮等物质,具有抗炎、抗细菌、抗病毒及免疫调节作用 [9]。鸦胆子含有多种生物碱、 苦味素及油酸等, 对 HPV 病毒有抑制增殖和清除作用 [10 ],除清热解毒, 清肝胆湿热外, 还有腐蚀疣体的作用。五倍子鞣质能凝固破坏癌细胞, 对病毒有抑制作用, 能收敛止血, 减少炎症后色素沉着 [11] 。

我们观察发现,中药内服外用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较好,优于单纯中药内服。内外兼治,该疗法无痛苦,费用低廉,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不易复发,治疗期间不影响日常生活工作。

参考文献

[1]赵辨 . 中国临床皮肤病学 .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414- 417.

[2]张学军 . 皮肤性病学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65.

[3]杨自娟. 环切法治疗跖疣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3; 19( 5) :501.

[4]张秋枫. 三种药物混合做局部封闭治疗跖疣 66例. 皮肤病与性病 2000; 22: 43-44.

[5]郭淑兰.90 Sr 治疗多发性跖疣. 中华皮肤科杂志 1999; 32(6): 410-411.

[6]靳培英. 皮肤病药物治疗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7]文海泉, 朱晓明. 实用皮肤病性病手册[M]. 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15- 17.

[8]李同度 , 刘爱国 , 牛旗 , 等 . 康莱特抗癌症恶病质实验研究. 中国肿瘤临床 , 1998, 25(2):131-133.

[9]武彦文, 高文远, 肖小河. 大青叶的研究进展. 中草药, 2006, 37(5):793- 796.

[10]冯怡, 邓远辉, 陈碧芬, 等 . 鸦胆子抗人乳头瘤病毒的作用研究. 中成药, 2006, 28(12):1819- 1820.

[11]朴春梅 . 五倍子的研究近况 . 中国民间疗法, 2005, 13(2):63- 65.

论文作者:周琳

论文发表刊物:《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年2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5

标签:;  ;  ;  ;  ;  ;  ;  ;  

伊可尔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多发性跖疣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周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