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超声结合胆管造影术在胆管癌中的诊断效果与临床应用论文_邱玉英

探讨超声结合胆管造影术在胆管癌中的诊断效果与临床应用论文_邱玉英

邱玉英

讷河市人民医院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161300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结合胆管造影术在胆管癌中的诊断效果与临床应用,对其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8月一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疑似胆管癌患者60例,对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胆管造影术检查诊断,并对其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将诊断结果与患者的病理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对超声结合胆管造影术在胆管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超声结合胆管造影术诊断为胆管癌者56例,经病理证实,实际胆管癌患者53例,误诊3例,总误诊率为5.0%,没有一例患者漏诊。结论:超声结合胆管造影术对胆管癌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合了两种技术的优点,使得超声结合胆管造影术在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上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胆管造影术;胆管癌诊断

胆管癌起病隐袭,位置特殊,早期诊断困难,一但明确诊断,病人多属中、晚期,因此提高胆管癌的早期诊断率,不仅关系到临床中详细的手术评估,以确定根治性手术切除的可行性和术切除的范围。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患者治愈的机会和延长生存期,但是由于常规超声影像学检测并不能完全知道相关和胆道疾病的信息,因此临床上为进一步确诊胆道内部一些疾病会采用常规超声检查之后加做进一步胆道造影,这样对于进一步提高手术切除率及患者的生存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我院2013年8月一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疑似胆管癌患者,其中男性疑似胆管癌患者有35例,占58.33%,女性疑似胆管癌患者有25例,占41.67%,患者的年龄段在43-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7士2.5)岁。病程为2个月-1.5年,平均为7±1.6个月。其中临床症状出现上腹部不适以及疼痛情况的患者有24例,占40.00%,出现乏力以及消瘦情况的患者有14例,占23.33%,出现恶心以及呕吐症状的胆管癌患者有11例占18.33%。研究中51例患者出现黄疸,并呈逐渐加深的持续性,大便灰白,尿色深黄。

1.2方法

对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胆管造影术检查诊断,并对其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将诊断结果与患者的病理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对超声结合胆管造影术在胆管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患者在进行超声检查前应禁食8-12 h,同时对患者进行常规的胆以及肝系统的扫查,还有对于患者胆道的管壁、走形、官腔以及周围组织回声等进行观察。采取Siemens Sequoia 51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其中探头的频率为2.5-5.0MHz之间,通过精确的脉冲形成技术及发射控制来生成复杂的发射波形。因此,可以在所有的应用程序中优化成像性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之后使用SonoVue造影剂,将5 ml生理盐水注入造影剂内,使造影剂完全溶解,生理盐水与造影剂之间的配比为300:1,制备30-60m1备用。最后进行图像的综合分析。

2.结果

对自2009年一2011年间患者的影像资料与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最终,应用超声结合胆管造影术进行诊断的疑似胆管癌患者56例,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经病理证实,实际胆管癌患者53例,应用超声结合胆管造影术进行诊断的疑似胆管癌患者56例中诊断为肝内胆管癌患者35例,肝外胆管癌21例。56例患者经病理诊断后,确诊为肝内胆管癌患者33例,肝外胆管癌20例。误诊3例,总误诊率为5.0%。其中,被误诊的患者为胆管炎1例,转移癌症1例,肝脏病变1例,没有一例患者漏诊。

3.结论

3.1胆管癌的诊治分析

胆管癌是在肝外胆管、包括肝门区至胆总管下端部位之内的恶性肿瘤。胆管细胞癌为原发性肝癌的一种病理类型,根据其所在部位可将其分为肝内胆管癌与肝门部胆管癌,由于其发生于胆管上皮细胞,除沿胆管壁浸润扩散外,还常以病变胆管为中心向周围肝组织浸润,这种以浸润为主的侵犯方式导致肿瘤境界在二维超声上显像不清晰,加上其常合并结石,更易使超声检查者局限于结石的诊断而忽略了胆管细胞癌的存在,以致延误治疗。

除了上述的易误诊为胆囊结石之外,二是急慢性胆囊炎囊壁水肿或纤维增生等均表现为胆囊壁增厚,与胆囊癌的囊壁增厚不易鉴别。三是肠管积气,肥胖等因素干扰影响超声的显示。四是晚期胆囊癌胆囊形态消失,病灶浸润肝脏合并转移形成肿块,易误诊为肝癌,病灶侵犯胰腺,胆总管下端周围,易误诊为胰头癌,胆总管下端肿瘤等。因此,在对胆管癌患者进行疾病诊断时,应及早的对患者采取较为准确、敏感的方式,从而有助于患者的疾病治疗以及预后情况改善。超声对于疾病诊断有一定的积极临床意义。

3.2临床诊断胆管癌方法现状分析

现今临床常用的胆管系统疾病的诊断监测包括磁共振胆道造影(MRC)、CT胆道造影(CTC,CT)、彩色多普勒等。

磁共振胆道造影是一种无创、安全、舒适、简俊的诊断胰胆系统疾病的方法,磁共振胆道造影诊断胆系疾病诊断效果较好,特别是对肝门部恶性病变的诊断的准确性较高。但是磁共振胆道造影本身依靠胆汁成像,在进行三维重建时,直径较小的结石特别是泥沙样结石容易被周围的高信号所掩盖,对于诊断的结果出现误差的可能性很大;而且胆囊结石或高位结石随胆汁的排泄进入低位胆道也会影响病变的诊断;CT具有的密度分辨率高,能清晰显示病灶形态的特点。但是,如果胆囊癌浸润肝脏形成肝内肿块,CT会很将胆管癌误诊为肝癌;如果胆囊壁厚度比较均匀的胆囊炎与厚壁型胆囊癌,CT鉴别就会很困难;若胆囊肿块的基底部显示不清,则易误诊为胆囊息肉;若胆囊癌出现转移,会易误诊为转移部位肿瘤等。

3.3超声结合胆管造影术的优势

应用超声表现方便、经济、无辐射、易操作等优点,但是单独应用很容易误诊为胆结石、急慢性胆囊炎、肝癌、胰头癌等疾病,也易受肠管积气,肥胖等因素的干扰而失效。因此常规超声影像学检测并不能完全知道和胆道疾病的相关信息,临床上为了进一步确诊胆道内部一些疾病,就采用超声检查联合胆道造影对胆管癌进行诊断,即是超声结合胆管造影术。

超声结合胆管造影术是将与人体组织声学特性不同的物质引入体内,以改善超声成像条件,增强组织回声对比,提高多普勒信号强度使超声应用范围增加并提高检查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彩色多普勒技术能检测到门静脉或肝动脉内异常高速湍流频谱与肿瘤符合率在75%左右,使得超声结合胆管造影术能在二维图像诊断基础上更进一步探及梗阻处胆管周围、肿块内部的血流信号及周围血管受压浸润程度,不仅能够清晰显示梗阻水平及大部分瘤组织,而且能够探测到病变局部及周围血流异常,明显提高了胆管癌的诊断率,为胆管癌患者带来了福音。

4.结语:

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学科、多种影像学检查技术的联合应用,胆管癌的早期诊断水平不断的提高,并成为改善患者预后,求得生存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超声结合胆管造影术作为一种方便、快捷、价廉、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重复性好,可多角度扫查。对于诊断胆管癌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蔡欣然.黄长玉.殷风峙.肝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的病理改变及Ki-67抗原的表达.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1 16(1):54- 55

[2]高上达.何以枚.俞丽云.等.肝内胆管结石并肝内胆管癌的超声诊断与临床价值研究.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1,10(9):542- 544

[3]高上达.林礼务.叶真.等.原发性肝细胞癌与胆管细胞癌的超声鉴别诊断研究.中华肝胆外科杂志,1999 5(4):219- 222

论文作者:邱玉英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6

标签:;  ;  ;  ;  ;  ;  ;  ;  

探讨超声结合胆管造影术在胆管癌中的诊断效果与临床应用论文_邱玉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