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的回声》教学设计论文_王松强

《友谊的回声》教学设计论文_王松强

莱西市实验小学 山东 青岛 266600

一、情景启发

师:同学们好,今天这节课,老师带领大家到广袤的大山里去看一看。大家想去吗?

生:想!

师:(指大屏幕)连绵的群山,高低起伏,像一个个巨人,英姿挺拔地矗立在我们的面前。我们跟大山打个招呼好吗?

(微课:师模仿大山轻轻地说,同学们,欢迎你们来到我的面前,我是你们的朋友)

师:大山说(师模仿):同学们,为了欢迎你们的到来,我请你们欣赏一首歌曲吧,这可是我们大山里的特产,别的地方你们可很少听到啊。

点击播放音乐《回声》。

师:这首音乐是著名作曲家拉索创作的,作品的名字叫做《回声》(点击课件)。听了《回声》,你感觉音乐美吗?你有怎样的感受和意境?

生回答,师做评价。

师:回声让我们置身于群山幽谷之中。回声,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大山的巍峨、山谷的幽深、回声的巧妙呼应、空旷遥远和神秘。

师:《回声》让我们愉快地走进了大自然,加深了和大山的友谊,你知道生活当中的回声是怎么一回事吗?

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师评价。

师:点击课件,引导学生了解回声的定义。

二、导入新课

师:刚才同学们不仅欣赏了荷兰作曲家拉索创作的《回声》,还自己模仿和表现了生活中的回声。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跟回声有关,而且也跟友谊有关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就叫:友谊的回声(板书)。——点击课件。

三、新课教学

1.克服难点:

师: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生:回答(抒情优美)

师:请同学们看挂谱,刚才的演唱中,有许多地方声音强弱非常明显,你知道这些力度记号的作用吗?

生:有f、pp等。

师:请看大屏幕。(点击课件)师对力度记号进行讲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师:了解了这些音乐力度记号,我们在音乐中再体验一下这些记号的作用和力度好吗?

f pp f pp

i 6 0 l i 6 0 l 7 5 0 l 7 5 0 ll

2.学唱歌谱:

师:大家再仔细地看一下,歌谱中出现其它形式的切分音节奏了吗?共有几种切分音节奏? 歌曲中前半拍休止的地方有两处,你发现了吗?(师对照歌谱进行分析、指唱和示范)

生回答、演唱,师对学生进行正确评价。

师:请大家和老师一起唱一唱好吗?带领大家清唱、跟琴唱、老师示范唱。

(此处教学中重点克服歌谱中切分音、弱起唱和换气及划线等处)。

3.学唱歌词:

四、课程拓展

1.作品深层蕴意探析。

师:通过学唱歌曲,你认为歌曲为什么叫《友谊的回声》?

(师结合生活中的礼貌用语、互帮互助等现象与学生进行交流,通过师生对话,使学生了解友谊的回声其实就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互帮互助的关系,此处的教学重点是师生的互动合作)。

师:通过学唱歌曲和歌词,你还从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师进行启发和引导和渗透)

(向着天的那一边,向着海的那一岸,我想到了台湾海峡那边的台湾,台湾还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两岸何时才能共同唱响友谊的回声)

师:台湾回归祖国的道路,虽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百般阻挠,但是随着中国的强大,台湾回归的日子不远了,不久之后,两岸就会共同唱响友谊的回声。

2.作品延伸。

师:接下来,我请大家欣赏台湾诗人余光中创作并朗诵的诗歌《乡愁》。大家仔细听一听,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师一一做评价。

师:当前台海局势很严峻,如果你作为台海两岸的和平小使者,你打算对台湾当局说些什么呢?

(根据自己的感受回答,师引导学生延伸到祖国的强大,台湾的回归主题上。)

师:同学们,你们回答得非常好,你们关心国情,了解台湾,热爱祖国,你们的民族情怀和报国之志溢于言表,老师为你们自豪。

师:下面,我们把心情稍稍平缓一些,大家仔细地回顾一下,今天的音乐课,你都有哪些收获?

(了解大自然里的回声,学会歌曲友谊的回声,了解了多种力度记号、人与人交往的常识以及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等)

师:回答非常全面。今天的课堂上,同学们表现非常出色,不仅学会了自然科学的知识,受到了艺术的熏陶,而且激起了大家的爱国之志、民族之情,可谓是收获满满。

最后,让我们满怀着希望和真情,用我们的歌声唱响海峡两岸相互召唤的回声,唱响台湾早日回归祖国的歌声,唱响我们生活中互帮互助、和谐团结的友谊之歌!

师:今天的课到此结束,同学们,再见!

论文作者:王松强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7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0

标签:;  ;  ;  ;  ;  ;  ;  ;  

《友谊的回声》教学设计论文_王松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