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解决”能力和品格培养的写作教学方法探索论文_刘仙龙

基于“问题解决”能力和品格培养的写作教学方法探索论文_刘仙龙

摘要:正如教育部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所言:从双基目标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的提出,可谓是中国教育从“教书”直接指向“育人”,从1.0版、2.0版到3.0版的推进和提升(《中国教育报》2016年4月28日第2版)。纵观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三个方面、六大素养、十八个要点,笔者认为其中在“实践创新”素养里提到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品格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写作教学中,如果未能采用基于“问题解决”的方式进行系统性教学和学生自主训练,往往会事倍功半,甚至是徒劳无功。

关键词:写作教学 “问题解决”能力 自主提升方式

一、什么是“问题解决”能力和品格

关于“问题解决”的能力和品格,《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表述是“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能依据特定情境和具体条件,选择制订合理的解决方案;具有在复杂环境中行动的能力等”。笔者认为,相对于过去老生常谈的“问题意识”,“问题解决”这一表述更科学、更深入、更有意义,其中包含三重内涵、六种品格:

一是从前提和基础看,不仅要有问题意识,更要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即上升到思想品格、情感品格。问题意识本身是一个哲学命题,是人们对客观矛盾的敏锐感知和认识。应该说,到高中阶段,随着知识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但往往是或“三分钟热度”,或“眼高手低”“纸上谈兵”,最后致使问题的解决“无疾而终”。那么,“兴趣”和“热情”如何培养和维持?这无疑给广大教育工作者留下了一个更加深刻的问题。

二是从过程和方法看,不仅要能提出问题,更要有解决问题的合理方案,即上升到科学品格、实践品格。矛盾具有普遍性,更具有特殊性,所以需要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亦即要能够依据“特定情境和具体条件”去研究和解决问题。近几年高考的命题也越来越重视要求学生能够在特定情境中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这是我们必须要研究的一个教和学的重难点:知识如何应用?知识在什么情境和条件下可以应用或不可以应用?这需要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辨能力和生活观察能力,明白解决问题的条件化、情境化和结构化。

三是从发展和结果看,不仅要有问题解决的行动,更要有在复杂环境中解决问题所需的创新精神和行动能力,即上升到创新品格、意志品格。“思维起源于问题情景”(苏联心理学家鲁宾斯坦),面对复杂问题时,我们唯有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打破常规框架,突破惯性思维,才能寻找到出路。我们唯有拥有良好的意志品质,才能穿越重重挑战,确保到达成功彼岸。

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无疑是信息时代,思考的是信息时代中青年学生应该拥有什么知识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从百度百科的解释来看,“信息”是指音讯、消息、通讯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人通过获得、识别自然界和社会的不同信息来区别不同事物,得以认识和改造世界。总体而言,所谓“信息”更多是以文字的方式呈现,因此拥有良好的语言技能、读写能力和文化素养等无疑是新时代青年不可或缺的。因此,笔者认为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品格至关重要。

二、基于“问题解决”的写作自主提升方式探索

基于“问题解决”的写作教学,即定期对学生在写作前、写作中和写作后存在的障碍和暴露的问题进行跟踪调查和分析研究,并由老师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或合作解决。之所以要求学生“自主”,一是写作过程更多是内在的心理和思维活动,学生自己才是最了解自己问题和障碍的;二是如果教师简单粗暴地取代学生的作用,会导致学生养成依赖的习惯,无法真正形成习惯、能力和品格,不利于长远特别是终身发展。因此,笔者在此过程中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解决问题的热情、针对问题设计方案的能力、养成良好问题解决意志:

1.制定“写评改”自主分析表格,便于师生定期对写作障碍和问题进行跟踪和分析。笔者主要采用以下的表格进行:

2.对学生在分析表中反馈的问题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学生写作障碍一般来说可以分成三大类:

一是写作心理障碍,主要是自我效能问题。“自我效能”指一个人在特定情景中从事某种行为并取得预期结果的能力,它在很大程度上指个体自己对自我有关能力的感觉。自我效能也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简单来说就是个体对自己能够取得成功的信念,即“我能行”。如果出现写作自我效能障碍,就会出现“头脑一片空白”、“望而却步”等问题。

二是写作思维障碍,主要是联想思维、归因思维、辩证思维、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不强。语文思维是指具体在读写听说活动中与言语同步展开的思维活动与思维能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中也强调了“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并专门提到直觉与灵感、联想与想象、实证与推理、批判与发现四。写作是一个复杂、高级、高强度的思维过程,拥有良好的写作思维,才能写出质量高的作文,我们很有必要通过“分步骤、微作文”进行强化思维训练。这方面可以借助冉正宝教授主编的《语文思维论》中的量表或托兰斯创造思维测验对思维问题进行诊断,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

三是语言表达障碍,主要是语感、模仿、情景转录、创造性表达等问题。写作的最终体现是语言,语言表达的过程可以笼统分为模仿性表达、再现性表达和创造性表达。模仿性表达是学生借鉴别人的语言进行加工处理,最后形成自己的书面表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再现性表达是学生把生活中的某些情境进行准确、全面、有序的转录,最后实现情景的书面再现。创造性表达是更高级的表达,主要是学生通过自己经验的总结、理性的思考、直觉的感受等,最后完全用自己个性化的语言进行表达。对我们的学生来说,主要是要强化前面两类的训练。为此,笔者目前采取以写作为中心日常教学,即阅读教学、语言综合实践教学等均指向写作,在读中品、思与积累,在读中写、评与改进,让写作与其它内容的教学和技能紧紧结合在一起。

3.采取“一大一小”轮替进行的方式进行写作教学和自主训练。“大”即进行集中的大作文,按高考要求进行有一定难度的800字以上的写作训练;“小”即根据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组,并指导学生自主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提升方式方法,真正让学生得以发展和成长。这里要强调的是,老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学会进行基于“问题解决”的自主发现、自主分析和自主解决,才能让学生形成具有长远发展潜力的习惯,切不可轻易由老师取代学生的作用。自主训练主要有四个步骤:

一是明确“问题-目标”,要精准掌握自己存在的写作问题,提出一个个解决的小方案和小目标,最终全面提升自己。

二是明确“能力-意志”,要建立在自己的个性、能力、兴趣基础上,扬长避短,选择一条适切发展、有发展远景的写作之路。

三是明确“条件-方案”,要从客观条件出发,选择最有可能辅助自己提升的条件、方式,并制定可行、可靠、有效甚至高效的方案。

四是明确“巩固-提升”,要有长期坚持、啃硬骨头的思想和心理准备,问题的解决不是简单、一帆风顺,更不是一劳永逸、能够毕其功于一役的,必然有其反复性、艰巨性和挑战性,因此要有螺旋式定期回看和整固、提升自我的预案。

4.遵循身心发展规律和“大语文”学习规律,辅助学生自主根据自己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升写作能力。笔者目前主要采取“四个融合”的方式:

一是注重日常教学与写作训练的融合(即渗透式),往往会从教材中引出写作话题、素材积累、能力训练等;

二是注重读、听、写、说等多能融合的大语文写作提升方式(即立体式),目前已完成三个单元的训练教材编辑工作;

三是注意应试化作文、模式化作文与创新作文、个性作文,封闭式写作与开放式写作的融合(即多元式)。从章法角度来说,应试化、模式化是“收”,目的是让学生有章可循,作为起步的有效方法;创新化、个性化是“放”,目的是训练语言和思维的联想性、丰富性,实现有话可说、有话说好。从过程角度来说,封闭式是“收”,让学生严格按应试时间和闭卷要求完成,给予学生压力和规范训练,方便老师诊断能力;开放式是“放”,目的是让学生有充裕时间和条件去选择、对比、积累,即形成能力,而不是诊断能力。

四是注意竞赛与写作的融合。笔者把竞赛作为激发学生去挑战和解决的动力之一,鼓励学生不断勇攀高峰(即激励式)。为此笔者按学生写作水平进行定位和分组,并给予他们的一定的奋斗目标。目前主要粗糙分成三个组:一是高阶组,奋斗目标是区级或以上比赛获奖;二是中级组,奋斗目标是校级比赛获奖;三是基础组,奋斗目标是写好考场作文、在基础组内能够获奖。

与成人相比,高中生在思想高度、社会洞察力、文化涵养等方面整体上相对不足,同时诚如哲学家黎鸣先生所说:“逻辑理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琴声中最弱的一根琴弦。”高中生作文中经常出现论据与论点不匹配的情况。为此,笔者要求学生对症下药,比对升格叙议语段,以提升思维能力。

三、对于写作教学模式的再思考

经过一个学期的探索、试验和完善,总的来说主要取得三个方面的进展:

一是从长效性来讲,学生自主发现、分析和提升、解决的能力在不断提升,良好习惯和品格逐渐养成,优生取得很大进步,中层生也渐入佳境。学生有自主解决问题的意愿、能力和习惯,才具有长远发展甚至终身发展的品格;

二是从科学性来讲,通过运用一些量表、借用一些软件进行测试和分析,大大提高了写作教学的科学性、直观性和针对性,无论学生还是老师,都能够比较深入地了解问题、有力地采取方案和措施;

三是从系统性来讲,通过这样有规划、有步骤、有梯度、有奖罚地实施写作,效果明显比零散地、无明确目的和计划性地教学好了许多。

但是笔者在探索过程中也遇到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从教师工作量来说,前期的分析和中期教材的编辑无疑是繁琐和很累的,有时也会出现教师跟不上节奏变化的问题;

二是从学生角度来说,中后层的学生因动力、态度和惰性问题,往往不能较好地配合,需要老师投入更加时间和情感;

三是从工作精细化来说,笔者感觉无论是理念储备还是实例储备都比较欠缺,需要增大个人的眼界,以进一步提升实效性和创新性。

参考文献:

1.王宁 巢宗祺主编.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10月

2.冉正宝.语文思维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

(本文为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三五课题《生本档案促进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实践探究》(2019YQJK304)研究成果)

论文作者:刘仙龙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8月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

标签:;  ;  ;  ;  ;  ;  ;  ;  

基于“问题解决”能力和品格培养的写作教学方法探索论文_刘仙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