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研究进展论文_尹新生

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研究进展论文_尹新生

[摘要]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上肢骨折,目前该类骨折的最佳治疗方式仍存在争议。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包括保守及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包括经皮克氏针闭合复位术、外固定支架固定术、钢板螺钉内固定术、腕关节镜手术、小切口微创手术、髓内钉内固定术、骨或骨替代物填充术及人工腕关节置抱换术等。上述方法的治疗效果及适应证各不相同,本文就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距离桡骨远端关节面3 cm以内的骨折,约占前臂骨折的72%,占四肢骨折的8%~17% [1];其治疗原则包括解剖复位、坚强固定以及早期功能锻炼,预防骨折畸形愈合或长时间固定导致的并发症。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包括保守及手术治疗,本文就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经皮克氏针闭合复位术 经皮克氏针闭合复位主要适用于不稳定性关节外骨折伴有背侧移位、干骺端粉碎或者严重软组织损伤者,也可作为石膏外固定和外固定支架的辅助治疗方式。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后存在再次移位的风险,此时如果先予以经皮克氏针固定断端骨折块,可防止复位后骨折再次移位的发生。但经皮克氏针不能承受过大的负荷,故在维持及支撑干骺端粉碎骨折时的能力有限。此外,经皮克氏针还可能导致针道感染、软组织刺激、Brodie脓肿等并发症发生[2]。

2、外固定支架固定术 外固定支架通过对骨折断端持续地轴向牵拉来完成复位,可避免断端发生嵌插或重叠移位,主要适用于开放性或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具有操作简单、允许腕关节早期活动、创伤小和费用相对低廉等优点,临床上被广泛使用。外固定支架还可对抗骨折断端轴向应力,维持复位后桡骨长度,但其无法完全矫正成角畸形,故常与其他固定方式联合使用。程慧等[3]研究显示,外固定支架联合有限内固定治疗复杂型桡骨远端骨折能最大程度地减轻手术创伤,为骨折端提供良好复位和坚强固定,还能保护骨折端 周围血供,术后并发症少,功能恢复满意。但外固定支架可能会导致一些并发症的发生,除了常见的针道松动和感染,还有深层组织感染、肌腱断裂、神经源性疼痛及畸形愈合等; 假关节的形成也可能与外固定支架治疗有关。

3、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 Hung等[4]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 随访临床、影像学及功能结果证明该方法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Lutz等[5]认为,掌侧和背侧手术入路均可为骨折端提供有效复位和固定,但掌侧入路术后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更好。

4、腕关节镜手术 目前腕关节镜手术主要用于处理一些桡骨远端骨折的合并伤,如软骨损伤、骨骺损伤、关节腔松弛以及韧带损伤等。腕关节镜不仅能够直接评估关节面的损伤情况,检查关节周围韧带;还能直视下进行复位和固定,保留骨膜的完整性,对软组织损伤小,有助于关节功能恢复。骨折复位后关节面不稳定可导致关节炎的发生,关节镜辅助复位和固定关节内骨折能够对受损关节面进行彻底检查。

5、小切口微创手术 小切口微创手术具有切口小、术中剥离组织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骨折不愈合率低及可以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可与关节镜、钢板螺钉内固定以及经皮克氏针等联合应用,多用于治疗大部分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Lebailly等对144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15 mm的小切口微创手术,随访结果显示治疗效果较好,优良率较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Zemirline等回顾性分析了关节镜辅助联合15 mm的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20例桡骨远端骨折,4个月随访发现,患者VAS、DASH评分、握力和关节活动度均良好。

6、髓内钉内固定术 髓内钉是一种新型的微创髓内固定装置。髓内钉内固定术具有切口小、软组织剥离有限、软组织刺激风险小、内固定物不突出于骨面和术后腕关节活动度大等优点,主要适用于AO骨折分型A、B型患者。Nishiwaki等采用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31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1年随访显示其优良率达93.5%。随着材料学的发展,弹性髓内钉逐渐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其远期治疗效果仍需要进一步观察。

7、骨或骨替代物填充术 对于严重的粉碎性骨折、干骺端压缩、腕关节面有塌陷倾向、复位后存在缺损、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单独使用内固定或外固定有时难以提供坚强固定,易出现骨折碎片再移位,造成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如辅以骨或骨替代物填充则可减少上述并发症的发生。CPC具有生物相容性,优点在于可注射、即刻固化、固定牢靠、可塑 性强、成骨的同时可同步降解等,可以与微创手术结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8、人工腕关节置换术 人工腕关节置换术能够 矫正关节畸形、消除关节疼痛并改善功能,尤其适用于腕关节严重创伤、创伤后关节炎及关节僵硬者。Herzberg等]对11例严重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老年患者采用人工半腕关节置换术治疗,随访结果显示患者疼痛减轻、腕关节活动范围及握力等均良好,并有效保留了假体周围的骨质。人工腕关节置换术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腕关节外观、功能及生活质量,但目前尚处于发展阶段,且存在一些潜在并发 症,如假体松动、脱位、关节磨损等。

综上所述,随着骨科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临床已经逐渐实现可视化骨折重建。医师通过数字化技术可进一步了解骨折内部解剖结构,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优化手术方式,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Asadollahi S, Keith PP. Flexor tendon injuries following plate fixation of distal radius fracture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J Orthop Traumatol, 2013, 14(4): 227-34

[2] Rajakulendran K, Picardo NE, El-Daly I, et al. Brodie's abscess following percutaneous fixation of distal radius fracture in a child[J]. Strategies Trauma Limb Reconstr, 2016, 11(1): 69-73

[3] 程慧,邵为,仲海燕,等。外固定支架辅以有限内固定治疗复杂桡骨远端骨折[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22 (22): 2059-65

[4] Hung LP, Leung YF, Ip WY, et al. Is locking plate fixation a bet ter option than casting for distal radius fracture in elderly people [J]. Hong Kong Med J, 2015, 21(5): 407-10

[5] Lutz K, Yeoh KM, MacDermid JC, et al. Co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operative versus nonsurgical treatment of distal radius fractures in patients aged 65 years and older[J]. J Hand Surg Am,2014, 39(7):1280-6

论文作者:尹新生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  ;  ;  ;  ;  ;  ;  ;  

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研究进展论文_尹新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