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时代下林业管理策略分析论文_孙振军

信息技术时代下林业管理策略分析论文_孙振军

尚志市国有林场管理局尚志林场

摘要: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情况下,信息时代快速到来,电子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了各行各业之中。我国的林业正是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下开始使用信息技术对林业进行系统的管理。信息技术应用在了林业的各个方面,改善了从前林业管理模式所拥有的弊端,并且能够将所需要的信息进行快速的整合与共享,极大地方便了整个林业系统的控制与管理。

关键字:林业管理;信息技术;林业信息化;

众所周知,林业管理的工作量是很大的,如果仅仅是靠人工来进行管理难度很大。而现在信息技术的出现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林业的管理中,可以准确的进行资源的记录,灾害的监测与预防,以及日常信息的统计。本文则针对信息技术时代下的林业管理策略进行了简要分析。

一、林业管理信息化带来的好处

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有利于更好的发展现代的林业建设,而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项有力工具能够极大地帮助我们实现这一目标。林业管理的信息化使得林业管理更加科学精准,协调了林业管理结构,优化了林业资源配置,改革了传统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打破了传统林业管理的局限和弊端,大力开展了林业业务。在林业管理中融入了信息技术,能够优化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方案,细化工作内容,从而提高林业管理的工作质量。

(一)节省了人力与时间

传统的林业管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资源的统计,还要经常性的进行实地考察,以预防各种自然灾害,还要详细的记录各项数据进行保存。不仅需要各地实地测量来获得数据并且对这些数据进行相应的计算,而且还需要经常性的重复勘察来保证数据的更新与准确性。这种信息的统计方式不仅工作量巨大,所采集的数据准确性也不高,极其消耗人力物力且效率低下。

在使用了信息技术之后,我们使用了先进的测量设备,结合网络技术,可以让工作人员迅速准确的获得大量相关数据,在计算机的帮助下直接进行计算,既节省了人力物力,又能够保证准确性,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实时进行监测,随时预警

影响着我国林业行业快速发展的还有一项重要的因素,就是自然灾害与一些人为灾害。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如地震、火灾等不仅会使得我国林业行业面临巨大损失,还会威胁到森林看护人员的人身安全。

传统的监控方法一直都是靠人工巡视,但是这种方法并不能起到预防灾害的作用。一是因为在发现灾害隐患后才启动应急方案采取解决措施,工作量很大,效果却不佳。二是因为森林的面积广阔,而人力却有限,自然会有不能及时发现灾害的情况,而在这种情况下,还有可能会伤害到正在森林里巡视的工作人员。

在信息技术诞生后,这个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例如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电子计算机监控站,在不依靠人力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空中的卫星进行时监测,监控覆盖每个角落,实时反映出林业资源的状况,一旦发现火情可以及时采取合理的应对方案,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促进林业发展

我国林业产业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有经济用林、绿化林、观赏林、药用林等等,将信息化管理应用到这些产业中有利于掌控市场价格的走向,以及更好的了解进出口贸易的态势,并对企业的运行进行分析、预测、评价等。在目前网络普及的情况下,人们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产品交易。

在信息交流上,林业工作者们也可以将网络作为一个林业技术信息的传播平台,为广大的林农提供技术普及以及技术咨询等服务。

二、林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人才不足

信息化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技术保障,专业人才是保障林业管理信息化推广的关键。但是当前我国事业单位对于职员的选拔要求较多,加之没有诱人的待遇,许多的专业型人才并没有在林业系统就职。使得我国技术方面较为薄弱,不能支撑林业管理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二)资金投入不足

充足资金投入是保证林业管理信息化的重要物质保障,资金的充足确保了各项技术的顺利研发.我国目前在林业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上资金的投入渠道单一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各省市地区针对该项投入的差距显著,还有些地区对电子信息技术的投资缺乏强有力的保障。

(三)思想没能与时俱进

林业的管理者的思想还停留在旧的管理模式中,缺乏信息化管理的思想观念,对于科技时代的到来没有明确的认识,不积极的去接受新兴事物,不够重视信息化的重要性,没能察觉未来信息化的潜力以及必然的发展趋势。林业工作者们思想上的束缚阻碍了我们提高工作效率,更是阻碍了林业管理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三、林业信息化的改进方法

(一)加强人才培养

在专业型人才稀缺的情况下,我国应当加强对这类人才的培养,并且鼓励这类人才在林业系统里就业。现在已经在林业部门就业的工作人员应当适当增加培训,使他们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争取做到让林业工作人员能够认真的学习相关技术,而不仅仅只是将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局限于表面。

(二)加大投资力度

各级林业管理部门设立信息化专项资金,争取将国家和地方林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纳入国家和地方信息化总体规划,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扶持。

建立全国林业电子政务规划、预算、审批、评估综合协调机制。加大各级林业部门电子政务建设资金投入,同时加强对电子政务建设资金的审计和监督。明确已建、在建及新建项目的关系和业务衔接,逐步形成统一规范的全国林业电子政务财政预算、基本建设、运行、维护管理和绩效评估制度。

(三)提高认识

针对提高林业工作者们对于信息技术应用于林业系统的认识,我国应当加大宣传力度,各级领导应当主动学习并意识到全面推动林业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意义。对于相关人员,应当加强培训,着重于思想教育与专业技术指导两个方面,定期进行考核,全面推动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四、结语

森林资源是维持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人类延续及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可再生资源,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管理、促进森林资源再生是我政策的重要一环。我国有着广袤的森林面积,林业资源丰富、种类繁多,这在一定方面导致了我国的林业管理体系一直不够系统。为了加强我国对林业的管理与控制,相关的部门与林业工作人员应当意识到信息技术对于加强林业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性。应当尽快的将各项信息技术应用到林业系统中,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对信息数据进行管理,加强林业管理的工作效率,提高信息的准确性,真正实现林业管理的信息化。

参考文献:

[1] 于长江. 信息技术时代林业管理策略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 2015(5):190-190.

[2] 豆俊波, 廖松林. 信息技术时代林业管理策略浅谈[J]. 华东科技:学术版, 2015(11):110-110.

[3] 王胜岭, 孙燕英. 浅谈林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 环球人文地理, 2014(16):94-94.

论文作者:孙振军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9

标签:;  ;  ;  ;  ;  ;  ;  ;  

信息技术时代下林业管理策略分析论文_孙振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