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研究与当代女大学生的培养_社会性别论文

女性主义研究与当代女大学生的培养_社会性别论文

女性学研究与当代女大学生的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女大学生论文,性学论文,当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7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98(2004)01-0001-06

女性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起源于美国20世纪60-70年代的女权运动。至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68%的大学都开设了女性学方面的课程,6所大学可授予跨学科博士学位。到2000年,全美已有妇女与社会性别研究所250家,1000多所大学有700个女性学中心(与妇女研究中心不同,相当于“系”,可开设各级课程),每年开设3万多门与女性有关的课程。除了在本科生中开设女性学导论课外,还培养大量女性学科方向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跨学科的女性学系和博士点也逐年增长。西方的女性学蓬勃发展,作为一个正规的学术分支,在制度和组织上已经学科化。在北美特别是美国,女性学已经成为主流学科。[1]在亚洲,70年代中期,女性学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学科进入大学,韩国在亚洲首创女性学。1974年,韩国梨花女子大学开设了多学科的女性学课程,1985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90年代开始培养女性学的博士生。[2]在日本,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处于初创期,80年代中后期是大规模的女权主义理论介绍期,90年代则是社会性别和本土化研究期。

在中国,“女性学”一词最早出现于1982年的《国外社会科学》杂志上。1984年底,全国妇联召开妇女问题研讨会,提出的研究课题之一,就是关于创建女性学的探讨(包括性质、对象、内容、方法)。1984-1985年间一些妇女刊物如《中国妇女》杂志等发表了建议开展女性学研究的文章。[2]中华女子学院早在1984年,就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妇女运动史、妇女心理学等课程。1996年,将女性学导论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面对全院学生开设。1998年,国家教育部批准北京大学将女性学作为三级学科纳入国家研究生专业目录[3],由此,北京大学在社会学系建立了第一个女性学方向的硕士点。2001-2010年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规定,将在高校开设女性学课程作为重要目标。为此,女性学已正式地进入国家的教育体制,成为高等院校以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中一个正式的教学和研究领域。

一、国内女性学研究的主要特征

国内女性学研究的发展至今仍处于初创阶段,且面临着一些困难,但总体来看其建设和发展在逐步朝着积极的方向迈进,在这一过程中,女性学研究呈现出以下一些特征:

(一)广泛分布的妇女研究机构

女性学研究机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第四次世妇会的召开而迅速增加。目前,全国已有40余所大学先后成立研究中心,形成了由妇联组织、高等院校和社科机构的妇女(性别)研究中心组成的女性学研究机构与队伍。以下选取部分高校的妇女研究中心作进一步分析(见表1):

表1 女性学研究机构一览表

机构名称 成立时间

 机构组成

北京大学中外妇女研究中心 1990年  由多学科和院系的49名研究委员组成

由分布在历史学、文学、社会学、政

天津师范大学妇女研究中心 1993年   治学、法学等领域近20名研究成员组

   由核心成员与项目参与人员组成,专

东北师范大学妇女研究中心 1993年   兼职教学科研人员有30余人

武汉大学妇女研究中心

 1993年   由多学科专业的20名研究人员组成

复旦大学妇女研究中心

 1994年

由该校人口研究所及有关院系妇女研

究的专家学者组成

中华女子学院女性学研究中 2000年

由哲学、文学、历史学等学科专业的

心  研究人员组成

从表1可以看出:

1、高校女性学研究机构大多成立于90年代,受到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以及引进西方妇女运动实践和理论等的影响,使女性学研究从一开始就具有“拿来主义”特征,这也为女性学研究的深化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全球化与本土化问题,如何根据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情况构建中国的女性学学科与理论尤显迫切,也是一个需要更多探讨的长远问题。

2、从研究机构的组成来看,研究人员涉及诸多学科和专业,说明女性学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可以聚集多学科和专业的研究者,具有极其宽广的研究领域和深入的研究前景,但同时由于研究人员大多为兼职而非专业的研究者,表明女性学研究没有像其他学科专业一样形成自己独立、稳定、系统的专业研究队伍和体系,因而,还处于边缘、分散和不成熟的状态。

(二)横跨多学科的研究课题

与大量妇女研究机构成立相应,90年代以来的女性学研究掀起一股热潮,逐步渗透到各个学科和专业。各学科和专业领域的关注妇女研究的学者争相涌入女性学研究队伍,同时,各研究机构纷纷组织各类课题,推出女性学研究成果,健全女性学学科建设。以下是一些有代表性的妇女研究机构的研究领域和课题(见表2):

表2 国内主要妇女学研究机构的研究领域及研究课题

机构名称

主要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课题

北京大学中外

女性学基本理论、性别

1、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当代中国

妇女研究中心

社会学、妇女与经济发

的发展;2、中国城市妇女的职业

展、妇女法学、女性教

发展;3、妇女组织在社会建设中

育、心理、人口、健康

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法研究;4、

、文学、妇女史、女性

中国婚姻法修改中的热点问题;5

现实问题的调查与研究

、当代中国性别定型观念的形成与

 发展;6、中国农村妇女剩余劳动

力回流问题研究;等等

天津师范大学

妇女史研究、妇女学学

1、影响华北农村妇女的文化因素

妇女研究中心

科建设、农村妇女发展

;2、“妇女发展与贫困”口述史

和教育 ;3、高等教育与妇女参与;4、“

亚洲妇女学课程”总课题中的大部

分课题;5、农村妇女通俗读本及

其培训推广;6、发展中国的妇女

与社会性别学

东北师范大学

性别社会学、女性教育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中国妇女

妇女研究中心

、女性心理、女性学与

发展;2、中国妇女解放道路及其

女性学学科建设、婚姻

特征研究;3、高校知识女性心理

与家庭、中国女性现实

素质结构及其培养;4、东北地区

与发展 高校女研究生双重角色冲突问题调

查研究;5、关于中国农村贫困地

区妇女素质教育问题的思考

大连大学性别

性别研究方法在现行高

1、从性别角色分析现行教育体制

研究中心等教育体制中的渗透、

中的问题;2、对大学女生进行专

跨学科的性别研究门教育的相关研究;3、妇女/性

别研究在高等教育中的课程渗透与

建设;4、青春期性生理(心理)

发育对学生择科(择业)的影响;

5、“20世纪妇女”口述史;6、亚

洲妇女/性别研究联网

中华女子学院

妇女与高等教育、妇女

1、面向21世纪的中国女性高等教

女性学研究中

学理论、妇女学教学法

育;2、女性学导论教材建设;3、

 、大众传媒与妇女发展

熟视无睹的性别偏差——媒体中的

性别;4、举手投足中的性别差异

;5、民俗中的性别等等

从表2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目前女性学研究范围相当广泛,涉及哲学、历史、社会学、文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众多专业领域。

2、相当一部分课题的运作采用跨校际、跨学科专业的多层次、多层面的组合方法,实行群体合作。

3、对女性学学科的探讨和研究,特别是女性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建设议题,还处于初步阶段,但已经受到关注。

(三)多种专业的课程设置

伴随大量妇女研究机构的成立和女性学研究的发展的同时,许多高校开始向学生(包括研究生教育层次)开设女性学课程,作为选修课或必修课,试图将女性学课程纳入教育主流。以下是部分高校课程设置的情况(见表3):

表3 “妇女与社会性别基础”领域(2001-2002年)

课程名称

开课高校

性别研究导论北京大学

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

 中共中央党校

社会性别导论

北京师范大学

社会性别与妇女发展

 天津师范大学

妇女/社会性别研究

 上海复旦大学

妇女学概论

 华中师范大学

女性学导论

 中华女子学院

社会性别导论

首都师范大学

女性、性别与民族云南民族学院

女性主义思潮导论广州中山大学

妇女学概论

 华南师范大学

妇女与社会性别研究

 天津师范大学

性别与社会 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

表4 “社会性别与历史学”领域(2002-2003年)

课程名称

开课高校

妇女与社会性别史导论

天津师范大学

中国妇女历史与传统文化

 北京大学

女性/性别史

天津师范大学

近代妇女与性别 天津南开大学

近代妇女史

 上海复旦大学

妇女性别史

 广州中山大学

历史与文学中的女性和性别南京师范大学

表5 “社会性别与教育学”领城(2002-2003年)

课程名称

开课高校

社会性别与教育导论

 北京师范大学

性别与教育(网络课程) 北京师范大学

社会性别与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高教所

性别教育/心理学华南师范大学

女性心理学

 西北师范大学

从课程设置的情况看,有以下特点:

1、除了在中华女子学院和个别专业将女性学课程作为必修课外,其他高校多是将此作为公共选修课。

2、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主要有两种形式:1)从不同专业角度按照不同专题(社会性别理论、女性与婚姻家庭、女性文化、女性教育等)系统全面地教授;2)利用各校学科优势和社会学术资源,以讲座形式聘请校内外女性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讲课,内容涉及面广,且具有学术前沿性。

3、由于女性学课程开设时间不长(有许多课程的开设在2001年至2002年),大多没有现成的成体系的女性学教材,女性学的系列教材尚处于摸索和编写的过程中。

二、女性学课程及对女大学生的培养

在中华女子学院,女性学课程的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有诸多共性但更有自己鲜明的特点。树立或塑造正确的女性人格是女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女性学教育的主要特色之一。教学中,教师深刻认识到女性学课程对女大学生未来成长所赋予的重要意义,将自己既有的研究成果及由此转化的知识和认知方式带进课堂,女生亦在以下几个方面产生了令人可喜的变化:

1、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填补了学生的性别盲点。性别视角是现今世界观察、思考、分析和评价社会现象的极其重要的思维方式。如果女院的学生缺乏性别视角,就谈不上提高素质,更谈不上全面发展。在女性学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通过历史分析和现状比较,对学生进行思想启蒙,促使学生发生思想转变。如一女生在课后感想中写道:“学了这门课,我才发现性别视角是多么必要,它是一种思维的能力,不仅拓展了我的视野,让我关注到以前没有关注的领域,而且使我学会在这些领域如何思考问题。”学前教育专业的一名女生在课后感想中这样写道:”以前我并没有意识到男女性别角色分工的问题,在幼儿园实习期间分配玩具时我也总是让男孩玩皮球、手枪,女孩玩毛毛狗、娃娃。学了这门课以后,当我再去幼儿园实习时,我就会自觉地带着性别视角,在孩子玩角色扮演游戏的时候我会让他们自由地选择角色,可能女孩扮演大灰狼,男孩扮演小白兔,而不局限于传统的角色分工。”

2、提高了学生的性别觉悟,促使她们的性别平等意识觉醒。当学生学了这门课,意识到性别视角的重要性,逐渐理解认同教师的观点并对社会现实重新认识,她们就会对自己身边所发生的类似事情善于思考并提出质疑。如2002级人力资源管理系的一名女生在一节课的讨论发言中说道:“以前家里每逢有客人来,吃饭时我和妈妈总是在厨房吃饭,从来不能上桌,而我弟弟和我爸爸却可以和客人坐在一起吃饭,我并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正常。现在再看这件事情,我的眼光就变了,我会自觉地问为什么会这样?这是谁定的规矩?为什么要定这样的规矩?”

3、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课堂上,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女生认识女性过去和现在对社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为女生树立亲切的性别角色榜样。女劳模、女知识分子和女政治家等社会形象的涌现和其所具有的风采深深感染着现代女大学生,让她们提高自信。在“女性与身体”这一专题的教学中,一名女生在作业中写道:“体重只有102斤的我由于觉得自己身材不好而倍受折磨。在吃了减肥药不管用后,我又尝试食物疗法,经常一餐只吃一根黄瓜和一个西红柿。当我学习了社会性别理论,我醒悟了,美是多元化的,我的身体属于我自己,为什么要按照男性的标准来束缚自己?我健康我快乐!”

4、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学中,教师欣喜地发现,当学生逐步学会并善于运用社会性别理论去观察、分析和批判某一社会现象时,她们已经产生了改变不平等现状的积极愿望。女性学课的教学不仅内化了她们的性别平等意识,更充分调动了她们内在的主体性去积极参与社会,从而使她们的社会责任感明显增强。有许多女生在上课期间屡屡提到:“过去我看电视广告,一出现那些女性搔首弄姿的性感画面,我就会从心底本能地腾起一股怒火、一股屈辱感,立刻避开那些画面。有了性别视角之后,我会主动去关注那些广告,认真分析其中的内容,大声呼吁:还女性应有的尊严和地位……我以后要做体现性别平等的广告设计人。”

5、自立能力的提升。女性学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是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素质,该素质是个人在现代多元化、日益复杂的社会中生存所必备的。通过对不同专题的深入学习,学生逐渐提高了自立能力。以前许多女生存在这样一种思想:学得好、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经过学习后她们逐渐转变了观念。99级学前教育专业一名女生在作业中写道:“在女性学课上我学到了很多,感谢老师让我来到这个学校,让我学到怎样做一个新女性,让我意识到女性自立意识的重要性。我是一个保守的人,总想依靠别人——父母、丈夫、儿女,上了这门课后,我醒悟了,我所能依靠的只有我自己,所以自己要更加努力。”

6、社会交往和沟通能力的提高。通过女性学课程的系统学习,女性与婚姻家庭、女性与公共关系等主题讨论在留给学生深刻印象的同时也教给了她们整体应对挑战、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技巧,这在择业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表现出她们较普遍的自强精神和诚恳态度。比如,有的女生在择业时遇到“女生免谈”的不公平情况,不是无奈的放弃,而是以充满自信的勇敢精神,以男女平等的性别视角机智地与用人单位理论,致力于宣传先进的性别文化,并深入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善于以理服人,而最终被录用。

三、几点思考

(一)女性学教学

目前,女性学研究尚未形成特有的理论框架,讨论问题时还缺乏共同的理论基础,妇女教学本土化过程较缓慢,对现实生活中女性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的理论指导还有所欠缺。此外,教学中尚缺乏一套系统性、指导性的精品教材,虽然教师能够根据个人特点、专长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但缺乏一定的规范性和系统性。更重要的是,女性学课程内容亦尚缺少男性的思考和见解,不能和女性的观念进行很好的比较。单一性别知识和认知方式的呈现,会导致另外一种声音的缺乏。

(二)教育理念

树立性别平等意识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现代教育强调,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注重性别平等,让所有人特别是女性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能。现代教育思想必须以先进的性别文化为基础和前提。女子学院的办学理念应充分体现先进的性别文化,根据女生的自愿选择和自主需求提供给她们相应的环境、资源和条件,最大程度地促进她们的发展。

在现实社会中,可以看到接受先进性别文化培训的往往多为女性。社会的每一位成员都有接受先进性别文化的义务,共同促进社会的平等和谐的发展。不仅仅女性,男性也应该接受先进的性别文化。此外,接受先进性别文化也不仅仅是未成年学生的事情,更是全社会成人的事情,尤其是那些掌握决策权的管理者和在传播各种文化中起关键作用的教育工作者的事情。

(三)教材

许多学者对教材(语文、历史、社会等)进行过专门的性别分析,发现教材中男女比例失衡,小学以后的教材女性形象过少,男女在职业分工、活动领域、性格、行为等方面传统性别刻板印象严重,男性往往被描绘成有胆有识、有进取心、创造性较高者;而女性则是愚昧无知、爱虚荣和胆小的人。

教材应该注意渗透性别平等原则。在现今教材的编写过程中,首先应对教材编写者进行集体性别意识培训,让他们认识到教材除了要体现真实的有价值的知识外,更应对学生未来发展起一定的引导作用。教材需要保持男女性别比例的相对均衡,注重提供一些超越传统性别限制、具有现代品格的女性榜样,努力反映现代社会中女性解放和发展的成就,并力争使教师和学生特有的感受和体验及早地融入教材规划,把单纯的传播知识转化为一种激励学校教育面对多元化社会的挑战,去设计和编写适合全体学生(尤其是女生)需求的教材。

(四)教师

谁教、教谁以及如何教,将对学生产生意义深远的影响。教师对学生性别角色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从不同方面促进两性学生角色的分化。教学中,教师潜在的性别偏见观不仅影响自己的教学期望、教学态度和教学行为,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动力、情绪、学业成就、失败归因以及学业表现。

笔者认为,没有性别视角的教师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教师必须将性别平等理念融入教学实践,在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教学评价和具体的师生互动中自觉增强性别敏感度,并有意识地接受先进性别知识和文化的培训。尤其面对信息时代的来临,教师要转变“科技离女生很远”的观念,重视女生与理科学习和科学教育的关系,必须让女生深刻认识到科技、现代资讯手段对她们未来生活的重要性,不应过分强化女生的自然性别因素,应正面培养、激励女生的理性思维、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社会性别公平是当今国际世界非常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性别与教育问题更成为国际教育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如何在女性学的研究中更全面深入地体现性别公平,如何将女性学的研究成果尽快转化为系统的知识体系,从而教育和培养新一代的女大学生,促进她们树立先进的性别文化观念,进而积极付诸实践,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而艰巨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仅需要女性学研究者和教师,更需要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坚持不懈的努力争取。

收稿日期:2003-11-18

标签:;  ;  ;  ;  ;  ;  ;  ;  

女性主义研究与当代女大学生的培养_社会性别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