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育教学中课堂教学效率提高途径探讨论文_徐占潮

初中物理教育教学中课堂教学效率提高途径探讨论文_徐占潮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物理教学开始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不仅注重兴趣的培养,还对实验教学也更加关注,在打造高校教学课堂的同时,也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了物理知识。本文问就如何提升初中物理教学课堂效率进行分析,希望对相关研究具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途径

学生进入到初中阶段的学习开始接触物理知识,不过由于部分初中生的理解能力较差,对物理知识的学习会存在一定难度,通过对大量初中物理教学研究分析,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紧密围绕教材制定多样化的教学策略,这样才会让学生对物理知识更加牢固的掌握。

一、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的过程中需要深入分析学生的兴趣,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比如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方法构建问题情境,让学生思考物理知识和生活之间的关系。在学习《力》这一板块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在讲解正式内容之前向学生提问:“为何人可以在地面上行走”、“苹果是由于什么原因会落到地面”,进而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确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而自身需要发挥出引导的作用,通过问题的创设调动学生去想象,进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参与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验[1]。在《摩擦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班级中的10名学生分为一组,然后在水泥地上进行两组间的拔河比赛,学生在势均力敌的过程中就会感受到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如果一方站在光滑的瓷砖表面,另一方站在水泥地上比赛,就会发现站在瓷砖表面的学生难以发力,这样学生就会摩擦力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再如讲解浮力时,《阿基米德原理》的知识是教学重点,教师同样可以提出“为何木块会漂浮在水面上,而铁球会沉入水底”的物理问题,进而引发学生思考,通过相关问题的创设,不仅有利于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构建物理知识和生活之间的桥梁[2]。

二、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认知学派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派别,主张学生对某学科的知识结构进行了解,这对于学生掌握学科知识有重要促进作用。对于初中物理的教学来说,同样需要学生实现新知识和旧知识的有效连接,这样可以不断实现知识的积累,有效提升学习效率。教师需要为学生构建学习模型,让学生在横向结构层面对物理课的理论内容进行掌握,比如能量、功率、运动等定义,在学习光的知识中,其中包括了光的折射和反射等知识,仔细分析物体在镜面成像中的关系,掌握凸透镜的折射率以及凹透镜的折射定律。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构建物理知识的横向结构,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总结学习方法,以此提升学习效果;在垂直结构方面,教师需要让学生根据物理知识去发现物理的本质,在掌握学习方法的过程中,可以对本单元内知识重点有所了解,在整个初中的学习中实现力、热、光、电之间知识体系的构建,进而为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3]。

三、把握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是从具体到抽象的深化过程,对于物理这门学科知识来说,其中很多知识都较为抽象,需要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物理实验进行掌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物理知识的学习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阶段性,每个单元的知识教学中涉及到很多的重点和难点,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认知能力进行深入了解,然后制定出科学的教学计划,最终对重难点知识进行突破,比如教学《光的折射》这一章节内容时凸透镜成像为教学难点,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多为学生举例,从凸透镜以及远望镜成像的例子为出发点,让学生分析物体成像与焦距之间的关系,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亲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不断总结出成像规律,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4]。再如教学声音的特性时,音调、音色、频率的概念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为教学的难点,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师可以拿出生活中最常见的数字作为示范,通过在桌角边的快慢滑动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音调,最后学生会发现滑动速度越快则音调越高,由于班级中不同学生理解水平不同,不能完全及时的消化教学内容,所以教师更加需要把握教学的重难点,比如教学《安全用电》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将自己的实验过程录制成微视频,进而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此外,教师可以将视频资源上传到学校的教学网站当中,让那些没有掌握重点知识的学生进行下载和观看,通过该教学方法就会让学生对支持重点和难点有效掌握,提升课堂容量[5]。

四、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物理教学

当前初中物理教学主要采用传统的语言教学方法,而多媒体和微视频等教学手段的利用可以充分发挥出其辅助的作用,这是由于部分物理现象,不便于学生的直接观察,而信息技术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并且当代学生更加愿意接受这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初中物理教学中伴随着很多的实验,部分实验的细节是学生无法观察到的,教师可以利用微视频呈现出来,让学生在观察视频的过程中逐渐解开疑惑,以此提升教学的实效性,比如学习《测量小灯泡电功率》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自己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总结出实验原理之后,教师可以将实验过程进行剪辑制作成为视频,然后结合自身的语言描述,对实验步骤进行详细解释,以此让学生对实验原理和实验过程掌握在,之后的视频播放中教师也可以及时为学生进行解答,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师生进行更加频繁的互动,减小教师的教学压力。利用多媒体教学同样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天体的运行、分子热运动等物理知识由于主观因素的影响难以呈现出实验过程,这时就需要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让那些不能操作的实验在课堂中重现,然后结合小组讨论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比如学习《机械能及其转化》这部分知识时,教材中说明的内容较少,不过教材呈现伴大量的插图,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插图内容进行活化,可以先播放出一段过山车的视频,让学生思考该部分内容与弹性势能、动能重力势能之间存在哪些关系,教师可以直接向学生提问,在视频观察中发现什么物理现象,为何过山车在迅速下降后又飞速上升,以此引发学生思考与讨论,进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势能之间的转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以往的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并且由于一些因素导致教师在课堂中很少为学生进行实验教学,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兴趣的培养,不断丰富教学策略,合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并且在教学中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以此掌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知识,这样才能打造出高校的初中物理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吴涛. 初中物理教育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 人生十六七, 2018(9).

[2]秦永贵. 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探讨[J]. 考试周刊, 2017(73):155-155.

[3]谭福聪. 探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 南北桥, 2017(10):103-103.

[4]吴建婷, 刘文旺. 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17(37):246-247.

王恩. 立足课堂评价 提升教学效率——剖析初中科学课堂即时评价的有效性[J]. 中学物理, 2018(14).

[5]丁金兵. 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时效性对策[J]. 好家长, 2017(58):37-37.

论文作者:徐占潮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9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

标签:;  ;  ;  ;  ;  ;  ;  ;  

初中物理教育教学中课堂教学效率提高途径探讨论文_徐占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