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多因素分析及治疗对策论文_虞尚明

肝胆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多因素分析及治疗对策论文_虞尚明

(梁平区人民医院 重庆 405200)

【摘要】目的:对肝胆外科手术切口感染进行多因素分析并给予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20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手术中的血清白蛋白、胆红素、谷丙转氨酶水平,手术时间、急诊治疗、住院时间以及患者年龄都会影响到肝胆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结论:有许多因素都会导致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受因素影响,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有利于预防感染。

【关键词】肝胆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多因素分析;治疗对策

【中图分类号】R6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1-0065-02

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比一般感染造成的损失更大,不仅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还会延长患者恢复时间,甚者威胁患者生命健康[1]。随着手术要求的提高和各类抗生素药物的发展,切口感染发生率相较以前有所下降,但是其危害依旧不容小觑[2]。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20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肝胆外科手术切口感染进行多因素分析并给予对策,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实施过肝胆外科手术治疗,且均有切口感染。回顾性分析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9例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年龄在22~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28±2.72)岁。患者均符合以下至少一项标准:切口脓肿;切口有清亮液体,脂肪液化;切口有局部压痛;切口有脓性分泌物;切口出现热、肿、红。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切口感染患者的检查结果、切口分泌物培养结果以及病程记录,从而分析影响肝胆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进行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标准取0.05,P<0.05 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 患者生化指标

经统计分析发现,患者血清白蛋白<30g/L时,切口感染率为13.5%,≥30g/L时,切口感染率为78.0%;患者胆红素≥171μmol/L时,其切口感染率为68.0%,<171μmol/L时,其切口感染率为30.5%;患者谷丙转氨酶<80mmol/L时,其切口感染率为28.0%,≥80mmol/L时,其切口感染率为68.0%。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意义(P<0.05)。说明血清白蛋白、胆红素、谷丙转氨酶水平的差异均会对患者的切口感染有影响。

2.2 患者手术情况

患者手术时间<120min,切口感染率为20.0%,≥120min,切口感染率为78.5%;患者进行非急诊治疗的切口感染率为 26.8%,急诊治疗的切口感染率为72.0%;患者住院时间<7d,切口感染率为24.5%,≥7d,切口感染率为75.0%;患者年龄<60岁,切口感染率为39.0%,≥60岁,其切口感染率为56.5%。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意义(P<0.05)。说明手术时间、急诊治疗、住院时间以及患者年龄都会对患者切口感染有影响。

3.讨论

3.1 手术切口感染影响因素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的生化指标,如血清白蛋白、胆红素和谷丙转氨酶水平,以及患者的手术情况,如手术时间、急诊治疗、住院时间以及患者年龄都会影响到肝胆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谷丙转氨酶在肝细胞中广泛存在,当肝组织存在异常时,其活性显著升高,是肝炎和肝细胞损害的敏感标志[3]。血清白蛋白由肝脏合成,在肝脏各项功能中均能起作用,其指标的变化也能对肝脏损伤起到协助诊断。胆红素在临床上通常用于诊断肝脏疾病和胆道梗阻。因此,此三者指标异常就代表患者术后处理或治疗效果较差,增加患者切口感染几率。

若手术时间过长,患者切口暴露在空气中时间延长,感染几率增大。患者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是否详尽与其术后的感染也直接相关,因此,急诊手术治疗较非急诊治疗患者几率更大。患者住院时间短,说明其术后恢复良好,若过长,可能是预后不良或切口太大,这都会影响患者术后感染几率。年龄大的患者由于身体机能的衰弱,免疫力也降低,相较年龄小的患者,其术后切口感染的几率更大。此外,患者手术切口和术中失血情况也会对其感染有影响。

3.2 治疗对策

为降低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几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术前充分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适应征,否则最好择期手术;年龄较大的患者,术前可通过营养支持提高患者抵抗力,同时安排技术熟练的医生,以缩短手术时间[4]。术后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及各种肝功能指标,进行无菌护理和抗感染治疗。术后注意清洗患者创口,可用灭菌生理盐水进行冲洗,以降低感染几率。此外,注意增强手术人员无菌操作观念进行强化,提升操作技能,进而降低患者感染率。

【参考文献】

[1]方东萍,吴群英,申屠琴芬.腹部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06:1494-1496.

[2]金瑞.肝胆外科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对策[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32:6581-6582.

[3]王雪华,顾娇娇,张慧玲,廖雪梅,蔡霞. 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6,08:56-58.

[4] Ornek, E., M. Tez and S. Yildiz, Treatment of superficial incisional infection [J]. Turk Kardiyol Dern Ars,2018. 46(6):514.

论文作者:虞尚明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

标签:;  ;  ;  ;  ;  ;  ;  ;  

肝胆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多因素分析及治疗对策论文_虞尚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