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110kV电缆外护套故障查找方法论文_王建伟,边海林,童启云,张栋辉

王建伟 边海林 童启云 张栋辉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昆明供电局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各种电力电缆在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中的运用也变得越来越普遍,在地铁供电系统中用到的同轴电缆主要有110kVXLPE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110kV电缆有多层保护,外护套是保护电缆的第一道关口,一旦受到破损击穿,在电缆金属屏蔽层上的感应电势就会出现不平衡,导致涡流和局部过热,严重影响电缆的长期寿命和短时运行安全。因此出现电缆外护套损伤或接地时,应及时查找并修复故障点,以尽快恢复供电。而110kV电缆一般都埋入路面地下,线路长,开挖困难,所以电缆故障点查找为最关键点。

关键词:110kV;电缆外护套;故障查找方法

一、方法和原理

1.1外护套绝缘故障的预定位法

根据电缆结构的特点,电缆外护套绝缘破损后,可先用直流电桥法进行预定位。直流电桥法原理是在电缆线路测试端,将良好相和故障相导体分别作为电桥的两个桥臂接在测试仪上,将另一端导体跨接构成回路。当电桥平衡时,对应桥臂电阻值乘积相等,而作为电桥两个桥臂的电缆导体的电阻值与长度成正比,所以可以把电缆导体电阻值之比转换成电缆长度之比,根据电桥上可调电阻和标准电阻数值,即可计算出电缆故障点初测位置。图1为直流电桥法预定位原理图。图中R1为电桥的标准电阻,L为电缆长度,x为测量处与故障点的距离。设单位长度电缆金属层电阻为R0,调节电阻R2使检流计指示为0,此时电桥平衡,有:[L+(L-x)]R0/xR0=R1/R2,解得:x=2L/(1+R1/R2)。

图1 电桥法原理图

电桥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缺点是需要电缆的准确长度等原始技术资料。另外由于电缆的金属屏蔽层单位长度电阻R0较小,一般为0.01~0.1Ω/km,与接触电阻相近,因此,接触电阻的大小对故障距离的测量精度有很大的影响,测量时应采取措施以减小接触电阻,从而提高测量精度。

1.2精确定点

在故障点附近用跨步电压法精确定点。跨步电压法原理:在电力电缆中加入特殊信号,当电力电缆对大地产生泄漏时,会在地面上故障点周围产生由强到弱的有向电场梯度。沿电缆路径用测量设备可测得信号的幅度和方向。在故障点前后,检流计指针所指的方向相反,可据此找到电缆的故障点。

二、110kV电缆外护套故障的排查

110kV电缆外护套故障的排查有多种方法,包括直流电桥法、电压比较法、跨步电压法等,其中,前两种方法可以用于测距,后一种方法可精准确定故障的位置。但是因为故障现场整体的情况较为复杂,所以工作人员需根据出现故障的原因及类型,选择恰当的排查方法,下面就对直流电桥法与跨步冲压法有关内容进行分析。

图2 电桥的连接方式

直流电桥法与跨步冲压法的融合,是电缆外护套故障排查最常用的方法,其方法如下:

选择仪器:GZD-400A的电缆故障定位电桥,它会产生较大的高压,用于确定故障的位置,便于操作;选择HD-2008定位电源,它可以按照直流、脉冲两种方式输出,前者可以检查电缆绝缘层是否被破坏,测出故障点的阻值,并对修复后的绝缘层进行检查,后者是与HDK-1电压指示灯配合使用,确定故障点;HDK-1跨步电压指示灯,其与碳棒连接,通过电压大小、方向的选择,确定出现故障的位置;使用多功能精度表,与HD-2008定位电源共同使用,选择故障定位。故障定位的原理:其可以利用Murray电桥定位,这一方法经过了多次验证,可以准确定位。运用电桥定位时,线圈内的电阻必须是均匀的,并确定最佳的长度比例。

该电桥连接中,长度用L表示,在L1的位置外护套有一个位置被击穿,随后,在整个连接中输入电力,测量不同位置的电阻,形成一个电回路,同时需保持电平衡。由此,只要电桥保持灵敏,且电力平衡,即可使操作人员用较短的时间完成定位。确定故障出现的范围后,随即可以用跨步电压法精确出现故障的点。跨步电压法的操作原理是,在电缆上做标记,当电缆出现电力泄露后,可在故障点的周围出现强弱不断变化的向电场梯度,随后,根据电缆路径的走向,可以检测到电信号。待靠近故障点后,检测仪器指针指向的相反方向,即为出现电缆故障的位置。精准测点应注意以下两点:1)当了解电缆的具体走向后,可以探针顺着方向探测,当接近故障点后,电位的差值迅速增加,待到出现故障点的周围后,差值达到最大,位于故障点的正上方时,差值为0,如果超过,指针将指向相反的方向。2)如果电缆长度的测量受到地面的限制,很难展开测量工作时,可根据电流在故障周围的发散,完成定位,即以故障点为中心,在周围多个方向中选择2个等电位点,随后画出两点的垂直平分线,与垂直平分线相交的点,即可确定为故障点。用跨步电压法定位的优势是,原理简单,容易操作,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定位过程具有直观性,可在铺于泥土地面的电缆故障中使用。而如果探针无法插入路面测量,可以用湿毛巾把探针的头部包裹住,放置在路面上,完成测试。另外,排查故障时也可以使用脉冲检测法。其运行原理是借助线路中电磁波的传递,测量故障点的阻值,即把脉冲式施加到电缆的屏蔽上,在终端与屏蔽器的两端来回反射,得到相应的数据,然后,工作人员可根据数据计算出故障点的距离。但这一计算方法的不足是故障点反射波反射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最终导致计算结果有较大的误差。

三、结语

总之,110kV电缆外护套出现故障的原因包括电缆施工、白蚁腐蚀、接地线被击穿、接地箱进水四点,出现的故障类型为封闭故障、短路故障、闪络故障与接地故障,所以需要运用有关的方法对电缆外护套故障进行查找,以尽快解决有关故障问题。

参考文献:

[1]张煜荣.110kV电缆故障查找方法以及对策分析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4(18):181+240.

[2]林如虹.浅谈110kV电缆外护层故障定位方法及实际应用[J].天津科技,2015,42(07):66~67.

[3]邬德文.浅谈110kV电缆故障原因分析及故障现场查找方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4):180~181.

作者简介:

王建伟1985.07,男,内蒙古赤峰人,东北电力大学本科,单位: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昆明供电局,研究方向:高压电缆运行维护。

边海林(1988.01-),男,山东济南人,昆明理工大学本科,单位: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昆明供电局,研究方向:输电线路运行。

童启云(1980.09-),男,云南昆明人,南京政治学院,大学本科,单位: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昆明供电局,研究方向:高压电缆运行维护。

张栋辉(1993.02-),男,甘肃省武威市人,东北电力大学,双学士学位,单位: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昆明供电局,研究方向:高压电缆运行维护。

论文作者:王建伟,边海林,童启云,张栋辉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8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7

标签:;  ;  ;  ;  ;  ;  ;  ;  

探究110kV电缆外护套故障查找方法论文_王建伟,边海林,童启云,张栋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