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我国代际会计核算体系的关键是如何预测政府税收的增长_税收论文

建立我国代际会计核算体系的关键是如何预测政府税收的增长_税收论文

建立中国的代际核算账户体系的关键是对政府税收增长如何预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账户论文,税收论文,体系论文,关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按照国际上人口老龄化的标准,中国已经开始步入老龄化的阶段,而且老龄化进程加快。在人均收入不高的情况下,中国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对社会保障体系的压力将很大,人口老龄化对于经济发展也将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在中国目前的条件下,一部分社会保障,包括巨大的养老保障体系的成本要由财政承担,因此这方面的隐性债务及其对财政的影响是分析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应用了许多国家公共财务学家分析这类问题的方法,建立了中国的代际核算账户体系来分析这些问题。

代际核算方法从收入在政府和公民之间的流向入手来考虑问题,更好地反映了代际之间的福利状况。另外代际核算方法不但考虑财政政策和代际分配政策的短期影响,更衡量他们的长期影响。代际核算方法是一种研究财政问题的新方法,也是从代际平衡角度研究养老保险制度和整个财政体系的一种新方法。这种方法既能回答在目前的财政体系下,代际平衡是否能够实现,又能够解决如何调整才能达到代际平衡的问题。因此我们试图从代际平衡的角度来研究养老保险制度,以及其他中期的公共财政学问题。

为了建立中国的代际核算账户体系,必须建立一套中国税收的代际账户值,这是给出中国完整的代际账户值,进而进行代际核算分析的一个基础性工作。而这一问题解决的关键是对政府税收增长的预测。有些国家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是简单地设定一个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因为国外的大多数税额依赖于这个比率增长),或按照GDP的增长率增长。显然这些假设的方法都不符合目前中国的现实,因此我们希望找到其他的方法来解决税收增长预测的问题。我们目前有一些非常初步的想法。

按照国民核算的原理,对GDP的核算可以从生产法角度进行,因此需要产业部门的分类,例如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等。另一个核算的角度是支出法,将GDP分为消费,投资等。第三个角度是收入法,分为劳动收入,资本收入,利润等。这三种方法的核算可以内部一致地包含在一张投入产出表中。右上象限体现的是支出的变化,左上象限体现的是部门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左下象限体现的是劳动收入,资本和利润的变化。如果能够将不同税收按照不同产业部门与投入产出表的各个部分相互对应,那么就可以将税收的增长与经济的增长在部门层次对应起来。如果我们能够预测经济的增长,特别是对投入产出表的预测能够实现,我们就可以同时对税收加以预测。

我们已经与国家统计局共同研究建立了过去20年的投入产出表时间序列。在此基础上,我们正在研究以此为基础外推预测投入产出表的方法,如果能够有足够详细的产业部门层次的税收数据,并建立起税收与投入产出表之间的数量关系,就可能在投入产出表预测的基础上,预测税收增长。如果真正建立起这样的预测模型可以考虑两种可能的前景,一种是维持目前的税收制度不变的预测结果,可以将这样的预测结果看作比较分析的基础,另一种是考虑到各种可能的税收制度的变化,如果能够同时做这两种场景的预测和分析,将对公共财政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新的分析视角。

标签:;  ;  

建立我国代际会计核算体系的关键是如何预测政府税收的增长_税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