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测度与评价研究

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测度与评价研究

孙金花[1]2004年在《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测度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济全球化和新信息技术革命的影响对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已成为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发展的基本决定因素之一,并且一个地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保持也成为构建和完善该地区创新系统的关键。我国目前创新体系建设才刚刚开始,知识和技术仍呈点聚集在一些主要的城市中,对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测度与评价研究还很少,本文正是基于以上考虑,才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首先综述了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测度与评价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对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理论进行分析。然后在奥斯陆手册推荐的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发展趋势,构建了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测度与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测度与评价问题,本文应用改进的模糊积分综合评价方法对所选定的主体指标进行静态评价,采用此方法首先由专家根据给定的重视度与值的设定原则来辨识模糊测度,用模糊测度来处理每个层面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然后利用模糊积分进行综合评价值的计算,以提高评价结果的正确性与可接受度。将通过模糊积分综合评价所得测评结果,采用改进的二次相对效益评价的方法进行动态的测度与评价,以此消除评价对象之间客观基础条件不同对测评结果的影响。改进的二次相对效益评价方法,首先是采用模糊积分综合评价方法确定参考指数、指数状态、指数状态可能集,然后建立以参考指数为输入,当前指数为输出的DEA模型,进而确定被评价地区的二次相对效益,以此来衡量各地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进步速度。通过对12个地区的实证分析,提出提高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与建议。本文通过对我国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研究及进行测度与评价,一方面可使不同地区创新能力的空间差异进行比较,进而了解自身的技术创新优劣势,提出完善本地区创新系统的具体措施;另一方面各地政府也可根据现有的测评结果找出区域内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不足,较好地把握区域技术创新的活动规律,为指定相关的经济政策提供量化依据。

朱娟[2]2003年在《中小企业产品创新测度与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地创新,及时开发生产新产品,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取得市场竞争的有利地位。因此,产品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市场竞争的客观需要,也是技术进步的必然选择。在市场经济发展中,中小企业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它不仅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而且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技术创新成果。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及我国加入“WTO”后,中小企业在产品创新过程中将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影响因素,要加强对中小企业产品创新状况的管理,使企业科学地定位自身的产品创新状态,对其进行正确的评价与分析就很有必要。由于我国中小企业产品创新研究起步较晚,因而对我国中小企业产品创新测度与评价研究还较少,本文正是出于对这方面研究需要的考虑,研究中小企业产品创新测度与评价。本文首先综述了中小企业产品创新测度与评价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接着对中小企业产品创新理论进行分析,并发现中小企业产品创新研究所存在的问题。作者在奥斯陆手册推荐的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产品创新趋势,构建了中小企业产品创新测度与评价指标体系。针对中小企业产品创新测度与评价问题,本文应用遗传算法,并通过模糊积分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来构建基于模糊积分的综合评价方法。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层面的权重,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来辨识模糊测度,用模糊测度来处理每个层面中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并利用模糊积分进行综合评价值的计算,以提高评价结果的正确性与可接受度。通过对黑龙江省20个中小企业的实证分析,提出提高中小企业产品创新能力的对策与建议。本文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产品创新研究及进行测度与评价,一方面可使企业了解企业竞争实力,从而采取有效的策略,不断促进产品创新活动的有序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政府把握产品创新活动规律,为制定相关经济政策提供依据。

毕克新, 孙金花, 张铁柱, 冯英浚[3]2005年在《基于模糊积分的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测度与评价》文中指出针对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测度与评价问题,在已建立的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测度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改进的模糊积分评价方法提出了基于模糊积分的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测度与评价的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对5个地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进而为政府制定相关经济政策以及中小企业采取有效策略提高其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依据.

谢瑾岚, 马美英[4]2010年在《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模型及实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将企业技术创新理论、区域创新环境理论和系统理论有机结合,依据企业技术创新的基本内涵和发展趋势,结合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一般特点和规律,开发利用全国工业企业首次创新调查资料,研究构建了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模型;并以湖南为实例,进行了模型的实证检验与案例的评价分析。最后,依据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进一步提升湖南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谢吉亮[5]2012年在《长叁角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与发展对策》文中指出长叁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实力最强、科技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而长叁角地区的中小企业则是推动该地区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长叁角地区的经济和科技能否持续、快速和健康地发展下去,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长叁角地区的广大中小企业能否卓有成效地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从而涌现出一大批创新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经济效益好的创新型中小企业。显而易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因此,准确把握长叁角地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现状和问题,进而有的放矢地制定和采取相应的对策,以有效提高长叁角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对于促进长叁角中小企业的快速、健康和持续发展,对于实现长叁角地区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目标,具有重大而紧迫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综述了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对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理论进行了分析。在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初始的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经过隶属度分析、相关分析和鉴别力分析,设计了最终的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的特点,通过对各种评价方法的比较与选择,最终确定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法。运用因子分析法建立了表征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知识流动水平、技术创新环境和技术创新经济效益因子得分模型,通过计算长叁角地区16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实现长叁角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弱程度的总体评价和横向排序。然后,在因子分析基础上,对长叁角地区16个级以上城市的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聚类分析,划分为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一般、弱叁类,进而针对每一类提出提高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与建议。通过对长叁角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一方面可使不同地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空间差异进行比较,发现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优势与劣势,进而提出完善本地区创新系统的具体对策;另一方面各地政府也可根据评价结果找出区域内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不足,较好的把握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活动规律,为制定相关经济政策提供量化依据。

刘艺, 王赞新[6]2007年在《区域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基于湖南的测度与分析》文中提出在构建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测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模型对湖南各市州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进行了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湖南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整体思路。

毕克新, 孙金花[7]2004年在《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指标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吸取众多区域技术创新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区域技术创新网络化、绿色化、产学研相结合的融合创新等区域技术创新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构建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及原则,并按照系统整体性、科学性与现实性、可操作性及动态连续性等原则构建了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指标体系,测度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知识流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环境及创新经济绩效等四个主要方面。

何九[8]2013年在《区域中小企业创新要素集聚模式与绩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创新要素的区域集聚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并于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关注,这些在不同区位集聚的人才、资金、技术和政策环境等创新要素以政府、高校和企业为载体,通过有效整合后进行知识生产、扩散转移和技术创新,推动了区域产业乃至整个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成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强大动力。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以来,浙江省不同区域的中小企业创新要素逐渐以产业集群为单位,以政府科研机构和高校为依托,形成了不同特征的集聚模式。研究表明,创新要素集聚源于产业集聚理论,区域创新要素集聚状况显着影响创新绩效,“产学研”是提升区域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绩效的有效模式。本文的研究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研究背景及意义,简要介绍文章的研究方法、内容及思路,并对国内外的产业集聚、创新网络等创新要素集聚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以此作为文章的理论研究基础。第二部分主要提供了创新要素集聚测度和指标体系,阐述了创新要素集聚、形成理论机理和创新要素、区域创新能力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第叁部分主要说明了浙江省创新要素集聚的特征、现状,研究了集聚的主导因素。同时,以产业集聚模式为基础,说明了中小企业创新要素集聚的演进过程。第四部分是文章的实证研究,首先,根据聚类分析法对不同区域创新要素集聚状况进行分类;其次,采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各区域创新要素集聚水平(技术要素集聚、项目研发和创新合作)及创新绩效水平的因子得分并进行分类,并对不同区域创新要素集聚模式进行了划分;最后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区域创新要素集聚水平和绩效水平进行了实证研究。

刘凤婷[9]2016年在《区域创新能力与中小企业景气关系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发展阶段,我国中小企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格局,区域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促进中小企业景气提升的关键所在。本文认为区域中小企业景气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区域经济结构是影响区域创新能力和中小企业景气关系的重要情境因素。目前区域创新能力与中小企业景气关系的研究尚未得到学界关注,因此,研究区域创新能力对中小企业景气的作用,并引入区域经济结构作为调节变量,探讨其对区域创新能力与中小企业景气关系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以应用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统计数据,利用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及合成指数等方法实证测量了各区域的创新能力及中小企业景气指数,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区域创新能力与中小企业景气的关系及区域经济结构对二者关系的影响。具体结果包括:(1)区域创新能力对中小企业景气具有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2)区域经济结构对区域创新能力和中小企业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其叁个维度的子变量对区域创新能力与中小企业关系的调节效应不一,即区域产业结构对区域创新能力与中小企业景气关系有显着的负向调节作用;区域企业结构对区域创新能力和中小企业景气关系的影响不显着;区域所有制结构对区域创新能力和中小企业景气关系具有显着的正向调节作用。该研究结论深化了对区域创新能力、区域中小企业景气及区域经济结构之间关系的理解,揭示了区域创新能力对中小企业景气的影响机制,验证了区域经济结构对区域创新能力与中小企业景气关系的调节作用,为政府从如何加大各区域创新投入、改善创新环境和提高创新产出能力及如何协调和优化区域经济结构等方面来提高区域中小企业景气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孙金花, 毕克新, 冯英浚[10]2005年在《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与建议》文中研究指明在分析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本文对目前我国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技术创新主体不突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较小、知识流动性较弱及缺乏有利的技术创新环境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进而提出了促进区域中小企业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参考文献:

[1]. 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测度与评价研究[D]. 孙金花.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04

[2]. 中小企业产品创新测度与评价研究[D]. 朱娟.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03

[3]. 基于模糊积分的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测度与评价[J]. 毕克新, 孙金花, 张铁柱, 冯英浚.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5

[4]. 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模型及实证分析[J]. 谢瑾岚, 马美英.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5]. 长叁角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与发展对策[D]. 谢吉亮.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2

[6]. 区域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基于湖南的测度与分析[J]. 刘艺, 王赞新.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7

[7]. 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指标体系研究[J]. 毕克新, 孙金花. 中国科技论坛. 2004

[8]. 区域中小企业创新要素集聚模式与绩效研究[D]. 何九. 浙江工业大学. 2013

[9]. 区域创新能力与中小企业景气关系研究[D]. 刘凤婷. 浙江工业大学. 2016

[10]. 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与建议[J]. 孙金花, 毕克新, 冯英浚. 中国科技论坛. 2005

标签:;  ;  ;  ;  

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测度与评价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