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胡克对历史规律与人的自由的重释论文

悉尼·胡克对历史规律与人的自由的重释论文

悉尼·胡克对历史规律与人的自由的重释

张大圣/国防大学政治学院

摘 要: 自由与必然之间的关系贯穿于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始终,并成为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永恒矛盾。实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悉尼·胡克基于其所理解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通过区分“历史上的规律”与“历史规律”来深化对历史规律特性的理解,认为历史规律的特性以及历史中的偶然性、可能性的根本源自于人的自由,源于自由是人内在的本质属性。他批判了对完全的必然规律、完全的意志自由以及二元平行论,展现出了人与世界相互开放相互融合、自由意志与历史规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理论图式。

关键词: 历史规律 自由 悉尼·胡克

历史的规律性与人的自由选择是人类历史中的一对永恒矛盾,也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永恒动力。实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悉尼·胡克从马克思恩格斯“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1]的观点出发,强调“历史事件或社会事件决定于人类和环境的物理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2],“交互作用”就是生成于人与环境间以人的精神活动为纽带所构成的“经验”。由此胡克在历史规律问题上凸显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本主义”特性,在人的经验视域内,阐发了他有限度的自由意志的主张。

胡克认为,历史发展具有趋势且存有可能,既源自历史上的自然、生物等皆具有运行的规律,又在于作为参与者的人的心理、认知等具有发挥的自由;既源于已发生过的历史对正在发生着的历史的禁锢,又充满各色人的选择、行动使历史的未来充满变数。历史中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自然、社会等规律的运转,但人一旦掌控可这些规律,就能使历史的发展在一定范围内不取决于原来的一系列规律。

一、历史规律的特性及与其它历史上的规律间的相互影响

胡克通过区分“历史上的规律”与“历史规律”来深化对历史规律特性的理解。历史上的规律就是存在于各组事件之间的一种决定性关系,这种关系本身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但人们发现了这种关系,就能依靠它来解决问题、克服障碍和预测未来。历史上的规律包括物理规律、生物规律和历史规律等。历史规律的特性在于:第一,它关涉人类的行为模式;第二,所关涉的人生活在有组织的社会团体中;第三,社会团体是由各种理想、习惯、传统和文化等凝聚在一起的。因此,历史规律的主题总是包含着作为社会成员的人们协同的和相互的行为或文化。

历史的来看,物理规律、生物规律等具有一定的意义,在于同人的行为或利益放生关系。例如地下所蕴藏的贵重金属和石油,其特性受到物理规律的支配,但对于生产力十分落后的原始社会其一点价值意义都没有,但是对于如今的社会它们所蕴含的物理规律具有重大的价值。因此,我们在考察物理规律、生物规律等控制的环境和事变来解释历史活动时,必定的要考虑进去属人的历史规律的影响。

历史事件决定于人类和环境的物理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当我们要认识历史和社会之前,必须对自然有个认识。因为,无论人们的欲望、技巧、目的、信仰是怎样的,只有当这些同物理条件(比如地理、气候、工具、机器等)联系到一起,才能产生实际的改变,在历史上产生现实的影响。因此,历史的发展是行驶在物理规律和历史规律交互作用所铺设的道路上,历史规律受物理规律制约的同时,历史中的人通过认知、意志和行动利用物理规律在一定限度内改造着历史规律。

自由是动机上的,也是结果上的。因为“人类事务上的理智所需要的,不止是一种要求一惯性的热情。行动的源泉是冲动和欲望、野心、希望以及恐惧。探讨信仰意义的理智可以支配、调节、加强或遏制行动的源泉”[3]。人在内心中产生需要和愿望,就会在行动上使其在现实世界中得以实现。而现实世界的开放性、生成性,也为人将自由动机现实化提供了可能。

二、自由是人根据自己的本质做出的选择

为了更加准确、全面地反映北京二号卫星影像对地物的识别能力,本次分析过程中,与同时相的GF2号卫星影像数据进行对比,采用人机结合的方式进行变化区域检测,分别准确识别变化区域,并对识别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主张意志自由是绝对的、本源的,人和世界都是自由意志的载体或外化的产物。这种观点在现实中是站不住脚的,因为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展现出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且具有某种规律性的过程。况且,胡克进一步指出,人的内部世界中的意志也不完全是自由的。因为人的意志不仅是内驱的,而且受人的生理、心理影响,也受到外部感性刺激和知识灌输的影响。

抓斗清底法能有效清除清除槽底残渣,但仅限于泥浆密度和含砂量不大的情况。如果孔底部沉渣厚且含砂率较大,可以采用气举反循环辅以泥浆净化系统滤砂,具体操作过程如下:①下放钢筋笼后,测量孔内泥浆比重和孔底沉渣厚度,符合要求则可以直接进行砼灌注,若泥浆密度超标或沉渣量过大,则需采用气举反循环法清孔;②安装钢管,同时将高压气管绑在钢管内部,高压气管插入至钢管底部以上2~4 m;③将高压气管与空压机连接;④开启空压机进行气举反循环清渣。

自由是形而上的、抽象的,更是情景中的、具体的。胡克不否认对自由进行形而上学的思考是人的求知天性,本身也是人的一种思考的自由,且对人追求自由、理解自由有益,但更强调任何抽象的自由必然会在具体的自由中有所体现,不然就是一个毫无意义的概念;同样任何集体的自由也要体现在每个人的自由,否则只能是披着自由外衣的专制社会。

这种观点认为人的意志和意识是自由世界,外在的世界则是由规律支配的必然世界。胡克认为,这种观点会导致两个消极的后果:认为现实物质世界的一切都已被决定的宿命论;违背自然规律的行动才体现出人的自由意志的非理性主义。胡克指出,人不是脱离自然而是生活在自然之中,自由非但不是存在于自然规律之外,恰是共生于自然规律之处。人类的自由正是在控制、引导及否定事物规律发生的条件和运行的模式中实现的。

胡克认为历史规律的特性以及历史中的偶然性、可能性的根本源自于人的自由,源于自由是人内在的本质属性。但他并没有把自由绝对化、抽象化,而是将自由至于具体的历史、现实的社会框架之中。

三、历史发展离不开社会规律同人的意志自由交互作用

例如,在学习传染病及与免疫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动画的方式为学生展示传染病。比如,流行性感冒是如何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进行传播的,同时向学生讲解讲卫生与否对于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性,而且向学生讲解个人身体素质对于疾病防范的重要性。这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针对传染病的防范意识以及卫生状况的改善都有着极大的帮助。

(一)对世界规律与意志自由二元平行论的批判

自由追求崇高的同时,也是一种冒险。自由往往同人的尊严和社会的公平联系在一起,但“一个自由的生活并不一定是善的生活,一个自由的社会也不一定是善的社会”[4]。因此在胡克看来,人类对自由的追求是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是一个社会和个人不断成长的过程,也是一种生机勃勃的冒险。

(二)对整个世界都是意志自由产物观点的批判

自由是伦理的、心理的,也是自然的。人的自由不仅仅是单独个人的事情,而是出于具体的情景之中,是自然地理条件、社会历史条件、人文心理条件等共同影响、相互协调的结果。但自由的原则是通行于上述的各个领域的,人们都能够运用理智的方法,对它们各自的情况和规律加以理解、控制,实现人的自由意志。

胡克首先对意志自由与规律之间关系的三个不同观点进行评判:

(三)对包括自由意志在内世界一切都由必然规律支配的观点的批判

这种观点由于否认人具有自由意志,认为人的意愿和行为都是被人以外的力量所支配,导致人不必为自己的任何行为承担道德和法律上的任何责任和义务。显然这种观点不仅有悖于常理,因为相似的情况下人的行为常有很大的差异,人类也切实按照自己的意愿参与了自然和社会的改造。

第三,管理模型方面。边慧敏等(2004)在借鉴国内外对员工素质模型的相关研究基础上,探讨如何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组织员工素质模型,提出了四种构建模型的理论假设,并提出该模型建立的基本思路。胡杨成(2005)综合应用模糊数学(Fuzzy Mathe-matics)和层次分析(AHP)等方法,构建了基于 BSC 的非营利组织绩效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结合实例说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和有效性。李小宁等(2003)利用委托—代理模型研究了社会组织的激励效果。毛刚等(2004)根据 Holmstrom 团队理论建立了社会组织团队激励机制模型。

2.6 香菇普通粉、超微粉持水性比较 由图6可见,香菇普通粉和超微粉的持水性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这是因为随着粉体粒径的减小,粉体分子变小,其对水分子的束缚力也变小,因而持水能力下降。此外,超微粉碎后粉末,由于破壁效应,水溶性分子变多,也会使持水能力下降。

通过对完全的必然规律、完全的意志自由以及二元平行论的批判,胡克展现出了人与世界相互开放相互融合、自由意志与历史规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理论图式。在此基础上,他指出:取得自由源自对规律的认知。“人类自由……不是一种天赋,而是习惯或伦理上的习得,某种通过认识和分析得来的东西”[5];心灵自由在于对规律的接受。心灵对自由的感知和认同源于对所认知的必然性规律的接受;自由生活建立在客观历史条件之上。

四、评析

胡克从人本主义的维度出发,在历史的必然性中强调偶然性对人行动的意义,在社会的规律性中突显自由意志的价值。难能可贵的是,他对偶然机遇、意志自由、的推崇不是为了抬高某个人的个人主义或是某类人的精英主义,而是论证了通过努力人们可认识和掌握规律,为个人自由和社会自由创造更多机会和条件。可以说胡克在其中所做的批判与澄清、理解与创新对我们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群众观、自由观等,很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但胡克否定历史规律的客观必然性,强调历史发展的可能性、偶然性和个人的自由意志,使他的历史发展观带有很强的相对主义色彩。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5.

[2][美]悉尼·胡克.历史中的英雄[M].王清彬,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174.

[3][5]《哲学研究》编辑部 ,编 .资产阶级哲学家资料选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134,109.

[4]汪秀丽 .胡克自由观探要[D].上海:复旦大学,2017.

标签:;  ;  ;  ;  

悉尼·胡克对历史规律与人的自由的重释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