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式发展”应坚持以中国特色军事改革思想政治方向为中心的三个有机统一_政治论文

“跨越式发展”应坚持以中国特色军事改革思想政治方向为中心的三个有机统一_政治论文

“跨越式发展”要坚持三个有机统一——论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思想政治导向的着力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着力点论文,思想政治论文,要坚持论文,中国论文,跨越式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E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815(2004)04-0024-04

以“跨越式发展”为目标的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思想政治导向,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 期我军政治工作的重要历史性课题,也是“两个提供”的题中应有之义。在世界格局急 剧变动,社会主义处于低潮,霸权主义恶性膨胀、咄咄逼人,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处在攻关抢滩的历史关节点上,这样的国内外大小气候下兴起的这场中国特色 的军事变革是中国军事领域的一场深刻的革命,其所产生的影响和冲击也将是全方位、 多层面和长时段的,它的完成也将是极其艰难而伟大的系统工程,绝不会自然、平安、 一帆风顺地实现。没有政治工作强而有力的思想政治导向是绝对不可能完成的。怎样进 行这种思想政治导向呢?我认为,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中的思想政治导向在面对诸多矛 盾中要抓住三个基本着力点,突出解决三个基本矛盾,坚持三个有机统一。

一、坚持军事变革与军魂不变的有机统一,确保军事变革的正确方向

首先,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全过程中必须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当前最突出的是维护 中央权威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问题。任何时代、任何国家成功的军事变革都没有也不可 能是无领导、无组织、无权威、无政治路线指引的。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中的“中国特 色”的首要之点就是党的政治领导,具体涵义就是党中央的领导,就是党的基本路线的 领导。邓小平、江泽民多次指出,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也都再三重申,党中央 的权威必须加强,党中央的权威必须坚决维护,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必须坚持,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和怀疑。这是中 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题中必备之义,也是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胜利实现最根本的政治保证, 是我们的命根子。正因如此,国内外敌对势力和敌对思潮常常集中火力攻击党对军队的 绝对领导,丑化党中央及其领导集体、领导核心的人格形象和权威,诬蔑党的基本路线 或使之为人们所遗忘。在历史转变和军事变革中尤其甚嚣尘上。他们利用国际互联网的 话语优势,利用人们对某些地摊小报的猎奇消遣心理,利用口传心授的流言蜚语,捕风 捉影,移花接木,造谣中伤,无所不用其极,其罪恶企图,就是以此为突破口,在大变 革中搞掉我们的党魂军魂。而我们队伍中的某些意志薄弱者,也在大变革中丧失清醒头 脑,人云亦云,道听途说,动摇怀疑。其结果,造成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中央 权威流失,政令不通,令不行、禁不止等不良现象,直接影响了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进 程。我军政治工作要搞好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中的思想政治导向,就必须坚持“军事变革 ”与“军魂不变”的统一,坚决维护党中央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权威,不断进行党的政治 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的再学习再教育。要使全军将士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真正明白, 党中央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命根子,也是中国特色军事变 革的命根子,不可朦胧,不可动摇,不可淡化,更不可遗忘。特别是在与中国特色军事 变革相伴而行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人权与国权, 民主与专政,自由与法纪,自主与权威,个人与社会的统一,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 维,既坚持重点论,也坚持两点论,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

其次,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全过程中贯穿党的思想领导,当前比较突出的是坚持马克 思主义战争观问题。马克思主义战争观是党领导军队,搞好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理论基 础和思想指导,离开了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指导,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不仅不会成功, 还会走到邪路上去。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例如,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首要问题是对战争 的起源和根源进行政治经济思想的全面分析,认为帝国主义就是战争,霸权主义就是战 争。当代世界上发生的各种战争的起源和根源是多种多样的,但从总体上看,全球霸权 主义与世界人民的矛盾是当前世界的主要矛盾,美国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的全球称霸战 略是战争的主要危险,也是对我党我军和我国各族人民生存发展的最大威胁,因而是我 军作战的主要对手、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所要瞄准的头号目标。我们在外交上有时要韬光 养晦,但完全没有必要在政治教育中也对我们的官兵使用外交辞令进行隐瞒和“犹抱琵 琶半遮面”式的羞羞答答,必须使全军将士明白我们的主要对手是谁,以此来激发官兵 搞好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这是增强居安思危和忧患意识,为 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提供强大精神动力的必然的和最佳的途径。世界军事革命的历史经验 表明,明确敌情,瞄准对手是搞好军事变革的必要前提,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什么不 讲敌情,模糊对手的所谓“纯粹”的、为变革而变革的军事变革。我军政治工作必须在 这方面发扬优良传统,在瞄准对手上狠下功夫。再如,马克思主义战争观要求我们对战 争的性质本质进行阶级分析和利益分析,认为战争是政治的继续,从来没有什么超阶级 、超政治、超利益的“纯粹人道主义”的战争。当前美国新干涉主义所鼓吹的所谓“人 道主义”、“正义战争”旗号不过是美国垄断资产阶级称霸世界,攫取超额利润的遮羞 布,毫无正义性可言。不是美国人民要打仗,而是美国大资产阶级需要在战争中发财。 这就是美国军费开支达4000亿美元以上,是全球军费开支一大半的根本原因。把近期的 几场美国发动的战争看成是和民主与暴政、恐怖与反恐、人权与反人权的战争,是天真 的、表象的。当前,在某些角落场合里,对战争性质本质的超阶级论比较流行,当年赫 鲁晓夫所鼓吹的“全民国家”、“全民党”等谬论大有死灰复燃之势,值得政治工作者 警觉。我们说,阶级斗争虽已不是国内的主要矛盾,但也并没有熄灭,国际上的阶级斗 争还将是长期的、曲折的,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当前的突出表现形式是称霸与反称霸 的斗争,对国家、民族、政党、军队和战争的本质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阶级分析 仍然是我们观察问题的锐利思想武器和解剖刀,是我们观察当代世界问题的望远镜和显 微镜,不仅没有过时,反面日益显示出其高屋建瓴的指导作用,不可须臾离开。要保持 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明确科学适当的选择标准,必须坚持马克思 主义的阶级分析和利益分析的方法,为全军将士提供锐利的思想武器。又如,马克思主 义战争观要求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的决定因素进行辩证分析,在诸要素中抓住根本,明 确方向,认为不管武器装备如何变化,决定的因素归根到底是人,是人的全面素质。未 来战争是高技术信息化战争,但这丝毫也没有改变人的因素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相 反,在信息化战争中,人的因素的地位作用不是小了,而是大了,不是下降了,而是上 升了,近期的几场战争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原理。在新军事变革中,我军政治工作要不 断进行战争进程和结局决定因素的再宣传、再教育,使官兵明白我军编制体制和作战形 式诸方面的与时俱进绝不能进到“唯武器论”的老路上去。战争中的“唯武器论”不仅 为古今中外的战争实践所驳倒,也为军事变革走在前列的西方发达国家军界的主流观念 所普遍抛弃。必须明确方向,认清形势,增强信心,在军事变革中抓紧提高每个官兵的 全面素质,这是克敌制胜的治本之策,也是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中思想政治导向的一个重 要问题。

再次,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中坚持党的组织领导,当前其具体内容就是坚持政治工作 的三大制度和党规军纪。政治工作三大制度和我党我军的一系列党规军纪是党的组织领 导的具体化,也是进行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依法从严治军,完成中国特色军 事变革的组织保证,不能动摇,更不能放弃。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新军事变革首先是 在西方发生的,是与西方军队的组织指挥体制相适应的,要搞好军事变革,就必须把西 方军队的组织体制一并拿来。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我们绝不拒绝学习并吸取西方军队 组织体制上的好东西,但学习要结合我军实际、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强我之基、固我 之本,绝不能忘本丢根、照搬照套,必须与那种鄙视我军的三大制度以为不足道,以为 无出路的错误思潮作斗争。依据我军政治工作的三大制度和党规军纪改革创新,这既是 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取得成功的组织保证。

二、坚持吸取借鉴外国经验与弘扬中国特色的有机统一,传承我军的优良本色和作风

一是在军事变革中坚持实事求是作风,把军事变革的普遍规律与中国的特定国情军情 结合起来。我党我军历来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这 就要求我们在军事变革中潜心研究军事变革的普遍规律,立足我们的国情军情运用这些 规律,大胆地、理直气壮地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在军事变革中先行一步所积淀出来的文明 成果和有用经验,例如新的军事思想和军事观念、信息化战争的战略战术、现代作战指 挥方式以及现代化战争的编制体制等等有用东西。但绝不能盲目攀比,原样照搬,例如 西方所谓“非党化”、“非政治化”的一整套组织体制,个人主义的意识形态,以物质 刺激为主的激励方式等等,有的我们根本不能学,有的我们学不了,也学不起,必须引 导官兵克服盲目攀比情绪,从我们的国情军情实际出发借鉴学习。

二是在军事变革中大力弘扬群众路线的优良作风,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本色 。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群众路线的作风,相信和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 众中去,发扬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这是我党我军性质、宗旨、作风的具体体现 ,也是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取得成功的必备条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特色的军事变 革是“后发型”、“应对型”,甚至在某些方面还带有某种“赶超型”特征的军事变革 ,以某些方面的“顶层设计”来总揽全局,宏观调控是绝对必要的,也是防止一哄而起 打乱仗,避免曲折和反复的重要措施。但是必要的“顶层设计”与动员全军将士的参与 投入也是相辅相成的,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绝不能把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搞 成少数人“象牙塔”中的行为,政治工作既要防止变革中的极端民主化和各行其是,也 要克服拒广大指战员于千里之外的冷冷清清。蔑视群众的官僚主义和运动群众的形式主 义都是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大敌,当在我军政治工作大力克服之列。

三是在军事变革中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坚持我军的政治本色。艰苦奋斗的 优良传统与作风是人民军队本色的具体体现,也是反腐防变的重要保证。中国特色的军 事变革要参考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军队的某些成功经验,例如薪金制度、福利制度、优抚 制度、医疗制度等等方面的积极成果,但是,我军艰苦奋斗、勤俭建军的本色绝不能丢 。我国目前处在而且还要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全彻底解 决全国十三亿人口的温饱问题,这将是一个需要下大力气长期解决的大问题。在这种国 情民情军情条件下搞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我们的武器装备、福利待遇等还不可能改善 提高得尽如人意,任何过高过快的要求都是不可能的,是违背国情民情军情和我军性质 宗旨的,政治工作要引导官兵明白,我们的物质条件绝不能与别人盲目攀比,不仅不能 与发达国家盲目攀比,因为人家的许多条件我们不仅不能学,也学不了,学不起,而且 即使是像俄罗斯等前社会主义国家,甚至是周边的发展中国家,有许多东西也比不了, 比不起,因为国情民情军情不同。一定时期和一定问题上的暂时忍耐也是免不了的,艰 苦奋斗的政治本色任何时候都不能丢。

三、坚持有形硬件的更新与精神支柱的再铸的有机统一,在明确优势的基础上,进一 步强化官兵敢打必胜的信念信心。

第一,在抓紧武器装备更新换代的同时,重铸我军政治优势的坚定信念信心。马克思 主义的军事辩证法告诉我们,发挥优势原则是克敌制胜的根本原则,扬长击短是打败敌 人的不二法门。我军历史上之所以能以劣势装备打败优势装备的敌人,归根到底依靠的 是我军政治上的强大优势,进而转化成为打倒敌人的综合物质力量。我军的政治优势既 不空洞也不抽象,而是非常具体实在的。在政治上,我军从事的战争是反分裂、反侵略 、反恐怖、反颠覆、反霸权的正义战争,代表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并 不想欺负别人,干涉别人,更不想消灭其它国家;我们的战争完全是自卫的,这就一定 会赢得全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和智慧,调动广 大人民群众的力量。而霸权主义、分裂主义、恐怖主义的战争则是反人类、反人民、反 民族的非正义的战争,虽然可能蛊惑某些人于一时,但归根到底是不得人心、难聚人力 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我们必须坚信这个真理。这是我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打好舆 论战、法律战、心理战,创新现代化人民战争的基础和前提。那种鄙视政治优势,只看 重武器装备优势的观点是片面的。当然,随着我军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特别是制敌于 死命的“撒手锏”武器的到位,与主要对手的差距将逐渐缩小,将使我们的政治优势更 优,在武器装备上也可以形成我们的某些局部优势,再加上我们立足于本土作战,有地 理民情上的优势和长处,这就完全可能在反分裂战争的进程中造成某种局部上的综合力 量优势,所有这些优势综合起来,克敌制胜不仅具有理论上的可能性,也具有现实的可 能性。建立在这种扬长补短的辩证思维基础上的敢打必胜信念是坚实可靠的,而不是子 虚乌有的。

第二,在更新全军军事观念的同时再造我军思想理论优势的坚定信念信心。中国特色 的军事变革必然伴随着全军军事思想和军事观念的更新。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探索十分 活跃。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再造我军思想理论优势的坚定信念信心。我们有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理论指引,有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的望远镜和显微镜,有与帝国主义和反动派长期斗争的丰富经验,这使得 我们对未来斗争会有一个客观的明智的看法。与霸权主义、分裂主义者的主观唯心论, 因武器拜物教而陷入强权崇拜,暴力迷信,因迷信而自大,因自大而狂妄,又因狂妄而 愚蠢,经常昏头昏脑地错估形势,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的窘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轻视 我党我军思想理论上的巨大优势以为不足道,是完全错误的。确立思想理论优势的坚定 信念,是树立敢打必胜信念信心的重要内容。

第三,在更新编制体制的同时,确立我党我军组织优势的坚定信念信心。中国共产党 是一个有着六千多万党员的全球第一大党,领导着一个有着十三亿人口,占人类总数四 分之一的东方大国,我们实行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有党中央统一的 民主集中制的坚强领导,全国一盘棋的国家体制和政体形式,这就使我们有集中力量办 大事的组织资源优势,可以避免当代许多国家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分散主义,甚至四 分五裂的组织弊端。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我们的组织优势是客观的,强大的,这一点对 于克敌制胜至关重要,绝不能妄自菲薄,视而不见。那种忽视和低估我们组织优势的观 点也是不正确的。

第四,在更新战略战术的同时,进一步坚定官兵现代化人民战争必胜的坚定信念信心 。新军事变革不可避免地会有战略战术的更新,但信息化战争不仅没有减少我军传统的 人民战争优势,反而为现代化、信息化人民战争提供了更广阔的可能性和更加现实的道 路。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电脑大国,第一手机大国,网络普及率也正以两位数的 速度增长,网民和手机用户已达数亿人次,这就为全民族现代化网上人民战争提供了一 个广阔的空间,为我们充分发挥正义战争优势,开展舆论战、法律战、心理战、宣传战 ,开展现代化、信息化人民战争新战法提供了舞台和前提。近期几场网上作战实践表明 ,打好信息化的人民战争不仅存在必然性,也存在现实可能性。真理必然战胜谬误,正 义能够战胜邪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卖国投降不得人心,叛徒活命哲学没有市场, 正如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认清了这一点,全军将士会更加坚信未来反霸权、反分裂、 反恐怖作战必胜。

收稿日期:2004-05-08

标签:;  ;  ;  ;  

“跨越式发展”应坚持以中国特色军事改革思想政治方向为中心的三个有机统一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