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文本的语言文化学基本单位论文

作为文本的语言文化学基本单位论文

作为文本的语言文化学基本单位

张颖 江苏师范大学

摘要: 巴赫金讲到人文科学的研究对象时,强调可用文本一言以蔽之,意谓学术研究就是同文本打交道。语言文化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研究的基本单位就是处于对话关系之中的文本。人、语言文化学基本单位(文本)、民族文化语义构成三位一体的对话空间,阐释的过程即是对话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作为文本的语言文化学基本单位扮演着对话媒介的作用。

关键词: 语言文化学;基本单位;文本;对话性

巴赫金通过对人的存在问题的思考,认为人类对自身存在的认识是在无限延绵的对话语境中不断深化的。对话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语言就是对话的中介,是认识世界,乃至真理的中介单位。语言是民族的灵魂,语言是人类的存在。文化首先在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是文化的真正现实,语言将人类引领到文化中。“对话”被看做是开启新的人文科学方法论的钥匙。对话是表现的和说话的存在,即人的现实存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在本质上又是一种语言学理论,这是与人的存在息息相关的超语言学理论。在巴赫金的所有著述里,语言是使人成为人的关键。

一、语言文化学的文本对话性

语言文化学基本单位作为语言与文化的两面实体,既不是单一的语言单位,也不是单一的文化单位,而是一种语言文化单位,具有语言与文化双重性质,是阐释(对话)的中介单位,是语言事实和文化现实之间的媒介。语言文化学研究秉持对话的思维,将语言文化各层级的基本单位视为对话媒介,挖掘潜藏的民族文化语义。我们以作为文本的语言文化表意单位为中介,以对话的思维形成创造性的、开放的阐释空间,在对话的接触点上产生新意。“每一个语言文化学表意单位都是一个文本,一个符号,它的使命就在于揭示深藏在文本内部或语义结构深层的作为知识存在的意义世界。”(彭文钊,2011)

语言文化学实质上就是对文本的分析、理解与阐释的过程,各个层级的语言文化学基本单位(如先例现象、语言文化单位、语言信息单位等)就是在对话中对语言的某种理解过程,目的都是对民族文化语义做出阐释,而这种理解与阐释就是解释者以文本为媒介与历史和现实进行对话,由此形成开放的、多义的、创造性的空间。语言与文化研究者正是从基本单位入手,以基本单位这一文本为媒介与过去的和现在的历史文化知识实现时空对话,由此达到对隐藏在文本背后的人类精神的阐释。

二、作为文本的语言文化学基本单位

文本对话是语言文化学的研究方法论,我们应以对话的精神为学术研究的导向,这样才能在彼此对话关系中产生新思想,挖掘出真意。“语言是文化看待宇宙及其自身的固定视角。整个语言都渗透着文化历史内容,语言是文化的条件也是文化的产物。”(Маслова,2001)世界与人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语言关系,语言是认知的媒介和手段,语言揭示了世界,而文本是语言存在的主要形式。语言文化学就是以文本为语言中介,在对话中对文本背后的民族文化语义做出阐释。而这一切都是基于人的认识、理解与阐释活动的语言性,由此形成开放的解释空间与意义空间。

(一)语言信息单位—对话的最直接媒介

语言信息单位是反映文化本源的文本,是语言使用者与历史进行对话的媒介,使知识和文化观念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得以复活,执行语言对文化知识的载蓄功能。语言信息单位作为历史知识的碎片,我们从话语进入历史,从文本出发,从表层进入深层意义,窥探隐藏的民族文化语义。语言信息单位由此成为我们与历史文化进行对话的最直接媒介。“语言信息单位是联系语言与文化的媒介,是语言中承载的知识和文化的总和。”(刘宏,2012)

语言信息单位是浓缩的文本,保留了原文本的主要信息和民族文化含义,成为强烈的文化符号,保存对民族文化的记忆。因此语言信息单位可谓是文本对话中最活跃的中介单位,是人类经验经久不息的运动单位。在文本对话与阐释的过程中,语言信息单位不断被赋予新的含义,不断被放置于新的语境下,在文本对话中产生新的意义。语言信息单位无可厚非是人与文化对话、人认知世界的最直接的媒介。对话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语言就是对话的中介,是认识世界,乃至真理的中介单位。

(二)语言文化场—对话域

课程建设离不开课程标准的指导。原有的《自动化生产线综合实训》课程标准全部立足于理论讲解和实训,不能反复拆卸以及反复实训操作的部分只能通过理论讲解说明方法,学生无法实际观看操作过程,更无法实际操作,所以在课程标准里这些内容仅限于了解,学时也按此设定,因此我们应研究《自动化生产线综合实训》课程标准,分析哪些实训课题可以直接通过实训操作直接完成,哪些实训课题无法让学生反复拆装练习或者随意编程调试,需要采用虚拟实训的方式以及观看视频学习的方式来完成,从而拟定适合信息技术与实训教学相融合的课程标准。

交通量是指一定时间间隔内各种类型车辆通过道路某一横断面的数量。道路设计主要使用全年的日交通量观测结果的平均值—年平均日交通当量轴次进行荷载计算。

冗余分析及方差分解结果显示,水分因子和能量因子两者能解释科尔沁沙地物种丰富度65.5%的变异(图5:a + b + c);水分和能量因子的单独解释率分别为2.1%和16.2%。

语言文化单位是语言文化场的构成单位,是语言与文化研究拥有的共同媒介。语言文化单位具有语言与文化双重性质,是语言内和语言外内容的辩证统一。语言文化单位是历史文本,每一个语言文化单位作为文本都是在语言文化场中与其他文本建立起组合关系,而组合关系在整体上又构成了聚合关系,由此窥见该单位的民族文化实质,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分析的总和构成了语言文化单位在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的内容。在语言文化场这个层级系统内部,各个语言文化单位作为文本彼此之间形成对话互应的关系,使这一层级系统具有强大的功能和生命力来揭示语言与文化的相互关系。

按照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并不是一个对话可以与其他别的任何对话发生对话关系,对话性的显现还需要一个对话的接触点,这样的接触点的最直接的表现,便是话语的指物内容即话题。在语言文化场内部,正是由于拥有共同的话题各个语言文化单位才能进入语言文化场当中,彼此之间构成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反映一定的文化片段。语言文化场的结构语义要素最关键的是场心,各个语言文化单位以此场心为对话的主题,解释者参与其中,形成三位一体的对话空间,由此语言文化场形成了对话域。只要有自然语言的地方就有对话存在,对话关系存在于对话领域。人作为主体参与到这一对话域当中,以语言文化单位为中介,由此萌生新的理解与共识。

(三)先例现象—跨越时空的对话

“先例现象理论与文本性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处。先例现象与互文本是异质同构的关系。”(李向东,2009)先例现象的超个性特征是该民族语言文化共同体所有成员对某现象有共同的认识和最基本的看法。先例现象中特别是先例文本是一个民族的原型文本,没有先例文本的必要知识,就谈不上对该文化文本的深刻理解,无法解读该民族的文化。因此先例现象之间跨文本、跨时空的解读,就是跨越时空的对话。

法国后结构主义批评家茱莉亚·克里斯蒂娃认为,每个文本的外形都是用马赛克般的引文拼嵌起来的图案,每个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先例现象作为语言与文化的中介单位—文本彼此之间的联系是已知文本(片段)直接映射到再生文本中,现成文本的利用能使人联想已有的形象,并使再生文本与前文本产生一定的联系。先例文本在人的语言意识中是以片段和碎片的形式存在,先例名和先例情景作为先例文本浓缩的象征成为先例文本接受准则形成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接受恒量模式。在解读文本时只有与之前的文本联系起来,才能诠释其中的意义,实质上就是文本之间的对话,而这种对话是跨越时空的。先例现象是先前文化的文本和周围文化的文本之间的对话,文本之间永远有言语存在。

三、结语

语言文化学研究的基本单位实质就是文本,且是对话中的文本,语言信息单位是对话的最直接媒介;语言文化单位进入语言文化场由此构成对话域;先例现象是互文对话中穿越时空的对话。可见整个语言文化学的阐释就是人与历史文化知识对话的过程,阐释即对话。语言文化学基本单位作为文本参与对话,对话就是一种创造过程,共同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得到发展。对话没有结局,是开放的,由此形成开放的、创造性的、阐释的对话空间。语言文化学研究者应该秉持对话的精神,学科之间、学者之间应该积极交流与对话,以便更加接近真理。

参考文献:

[1]В.А.Маслова.Лингвокультурология[J].Москва.Академия,2001.

[2]彭文钊.语言文化学研究的基本单位问题[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05).

[3]刘宏.俄语语言与文化: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4]李向东.论先例现象与文本[J].中国俄语教学,2009(01).

作者简介: 张颖(1989.08-),女,吉林桦甸人,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江苏师范大学教师,研究方向:俄语语言文化学。

标签:;  ;  ;  ;  ;  

作为文本的语言文化学基本单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