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检验及检验常见菌耐药性分析论文_邵海鑫,王振,李红亮,于利明

(甘肃中医药大学 甘肃 兰州 730000)

【摘要】目的:探讨泌尿感染致病菌种并且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为相关病症的治疗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6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共计90例。对上述患者采用无菌方式进行标本采集,同时进行致病菌培养,观察检验情况。结果:本次研究中共分离118株菌,具体如下:大肠埃希菌37株、克雷伯杆菌21株、肠杆菌属17株、铜绿假单胞菌13株、不动杆菌10株、粪肠球菌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6株、膀胱炎棒状杆菌3株、解脲棒状杆菌2株;真菌4株。统计发现培养获得的菌株中,对临床绝大多数抗生素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对红霉素耐药性最强,达到99.2%。对万古霉素耐药性最弱,只有15.3%。结论:临床在针对泌尿系统感染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病原菌培养情况选择合适药物,并且尽可能使用窄谱抗生素,避免耐药性进一步增强。

【关键词】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检验;耐药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R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5-0203-0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临床各类疾病的发生率显著增加,其中以泌尿系统感染发生情况尤为严重。该类病症多是由于细菌感染而而引发,包括尿道炎、膀胱感染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1]。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类药物的大量使用,间接形成了选择压力,导致环境或人体中多数致病菌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给临床治疗和诊断泌尿系统感染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在上述背景条件下,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相关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泌尿感染致病菌种并且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为相关病症的治疗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9月—2016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共计90例。其中男性患者47例,女性患者43例,年龄范围为21~61岁,平均年龄为43.7±9.8岁;病程范围为3~9个月,平均病程为4.6±1.7个月;根据临床诊断,上述患者分为:尿道炎31例,膀胱炎28例,肾盂肾炎17例,其它14例。对上述患者采用无菌方式进行标本采集,同时进行致病菌培养,观察检验情况。本次研究选取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受教育程度、遗传病史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病例排除标准

(1)本次研究选取患者均符合临床对于泌尿系统感染类疾病的诊断标准[2];(2)排除患有心脏、肝、肺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患者;(3)排除妊娠期以及哺乳期妇女;(4)排除患有精神类疾病病例,所有选取病例均意识清楚,有自主能力;(5)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表示对研究内容充分知情并自愿参与,同意坚持并完成治疗过程。

1.3 方法

本次研究将采集样本置于无菌环境中进行培养,分别采用Macc培养皿、TTC培养皿以及血清培养基进行样本接种工作,具体操作流程依照全国医院检验操作规程中相关规定进行[3];本次研究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又称为K-B培养法)对菌种进行先关药敏试验,试验中质量控制采用大肠埃希菌ATCC35218以及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作为标准菌株。本次研究选用仪器试剂等均由中国天地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保证。

1.4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完成培养后,对细菌种类进行分类并记录;对感染菌种的耐药性进行统计并分析。

1.6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进行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结果

2.1 样本菌种分类情况

本次研究中共分离118株菌,具体如下:大肠埃希菌37株、克雷伯杆菌21株、肠杆菌属17株、铜绿假单胞菌13株、不动杆菌10株、粪肠球菌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6株、膀胱炎棒状杆菌3株、解脲棒状杆菌2株;真菌4株。

2.2 耐药实验

本次研究选取临床常用的10种抗生素类药物作为药敏试验内容。统计发现培养获得的菌株中,对临床绝大多数抗生素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对红霉素耐药性最强,达到99.2%。对万古霉素耐药性最弱,只有15.3%。见表。

表 泌尿系统感染菌株耐药试验统计(N=118)

3.讨论

泌尿系统感染是一类较为常见的临床病症,据相关统计表明,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分析可能与女性的生理构造以及部分生活习惯有关。本次研究对参与者进行样本采集后培养,发现以大肠埃希菌较为常,这与其它文献报道相类似[3]。在本文中,分离出了真菌,可能与长期应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有关,从而导致真菌感染,应引起临床相关人员的重视。同时,对菌株的耐药性进行分析,采用如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等临床经验药物以及万古霉素等广谱抗菌类药物进行检测,发现,菌株对红霉素耐药情况最为严重,达到99.2%,其次是苯唑西林、青霉素,这与相关研究一致[4]。推测可能与近年来药物使用情况有关,同时,万古霉素的耐药性最低,仅为15.3%,符合临床用药习惯,与上述结论相对应。

综上所述,临床在针对泌尿系统感染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病原菌培养情况选择合适药物,并且尽可能使用窄谱抗生素,避免耐药性进一步增强。

【参考文献】

[1]邱胜丰,潘世扬,顾兵等.泌尿系统感染主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2,05(2):73-76.

[2]刘晓平,蔡朝阳,邵小华等.泌尿系统感染分离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4):614-615.

[3]马华兰,付晓,黄俊等.医院内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3):3274-3275.

[4]王海君,叶爽,战春雨等.96例老年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常见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2,12(9):818-819.

论文作者:邵海鑫,王振,李红亮,于利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2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0

标签:;  ;  ;  ;  ;  ;  ;  ;  

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检验及检验常见菌耐药性分析论文_邵海鑫,王振,李红亮,于利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