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1受体阻滞剂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研究进展论文_符远迪,郑伟,廖志武,伍晓雯

α1受体阻滞剂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研究进展论文_符远迪,郑伟,廖志武,伍晓雯

广西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535000

【摘 要】良性前列腺增生属于老年常见疾病,其中下尿路症状属于此病的主要表现症状,最近几年以来,下尿路症状一直对广大老年男性患者产生着十分严重的影响,现在认为患者出现下尿路症状和前列腺α1受体相关,α1受体阻滞剂是现在临床中公认用于治疗前列腺增生和存在下尿路症状的主要治疗药物。本文对于α1受体阻滞剂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应用方法以及效果开展综述。

【关键词】α1受体阻滞剂;良性前列腺增生;下尿路症状

良性前列腺增生属于老年患者中十分多见的一类疾病,会导致患者尿流梗阻,对膀胱产生刺激,到现在为止,有关良性前列腺增生疾病和膀胱排出道梗阻、患者自觉症状之间的联系还不是非常明确[1-2]。通过大量临床实践显示,针对一些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虽然将其前列腺切除,消灭产生梗阻的因素,但是各类刺激症状依旧存在,通常这类症状被称之为下尿路症状。现在认为下尿路症状和前列腺α1受体密切相关,能够采取α1受体阻滞剂缓解括约肌的紧张程度,从而缓解前列腺增生程度,使患者的临床症状获得缓解。α1受体阻滞剂是现在临床中普遍公认可以用于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和下尿路症状的主要药物,但是由于其作用机理还不是非常明确,通过临床研究显示,当患者不存在膀胱排出道梗阻时,α1受体阻滞剂能够显著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表现症状,同时能够缓解女性患者下尿路症状,由此可见,下尿路症状不但和前列腺组织中α1受体密切相关,还和各类前列腺组织,其中包含膀胱、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后尿道中α1受体相关[3-4]。

1 α1受体组织分布情况

成人前列腺组织中具有丰富的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大多数出现在前列腺基质平滑肌中,通过试验显示,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基质成分和α1受体密度与正常前列腺组织对比显著提升[5]。因为前列腺、后尿道以及膀胱三角区的胚胎起源一致,所以这三类组织中α1受体亚型组成成分类似,通过研究显示,和前列腺组织类似,后尿道组织中α1受体其中主要为α1A亚型,其中含量与前列腺组织比较显著增多,通过开展原位杂交技术显示,男性以及女性后尿道组织全部为α1A受体,仅在女性后尿道组织中存在α1D受体,而在两种组织中没有出现α1B受体[6]。和前列腺组织类似,输精管中也存在比较丰富的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其中最多见的为α1A,同时输精管收缩运动主要是受到α1A受体介导,通过实践显示,α1受体阻滞剂能够对于输精管组织的收缩起到抑制作用。膀胱逼尿肌肾上腺素能受体分布和膀胱三角区、前列腺以及后尿道分布存在显著差异,β受体在逼尿肌中优势明显,其中所含有的α1受体含量低,针对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下尿路症状患者,开展α1A受体阻滞剂治疗之后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尿流率,但是对下尿路症状的缓解程度不显著[7-8]。

2 α1受体阻滞剂的临床应用

α1A受体阻滞剂对于增强患者尿流率方面治疗效果理想,但是对于缓解下尿路症状的效果不显著,关于α1D受体阻滞剂治疗情况相关报道比较少。有文献显示,采取α1D受体阻滞剂治疗下尿路症状,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尿频、尿不尽以及尿急等膀胱刺激症状,由此可见,α1D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倾向于储尿期症状,α1A倾向于排尿期症状[9]。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为α受体存在于人体全身,具有非常关键的生理功能,所以难以获得药理学理论中所说的尿路高选择性,虽然采取不同种类的α受体阻滞剂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疗效果类似,但是患者在耐受性方面具有显著的差异,因为α受体阻滞剂具有的各类副反应,包括眩晕以及体位性低血压等,在治疗其它类型抗高血压药物中也会时常出现,所以部分人认为上述并发症主要是因为血压下降产生,但是通过最近的一些研究试验显示,在使用α1受体阻滞剂期间,对于伴随高血压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血压下降程度显著高于正常血压患者,但是两组间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没有显著差异,由此可见,此类并发症不但和患者血压下降相关,还会由于一些其它致病因素引起眩晕等相关并发症的出现[10]。

3 小结

α1受体阻滞剂是目前公认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和下尿路症状以及膀胱排出道梗阻的主要药物,α1受体阻滞剂不但可以对前列腺组织发挥作用,还能够针对前列腺之外的组织在形成下尿路症状期间发挥巨大作用,即使α1受体阻滞剂的主要作用机理现在还不是非常明确,但是各类试验显示,α1A以及α1D受体能够有效缓解下尿路症状,所以需要进一步了解各类受体亚型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和下尿路症状出现过程中产生的作用,才可以有效的通过α1受体阻滞剂治疗,使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症状获得最有效的缓解。

参考文献:

[1] 沈柏华,金晓东,蔡松良,陈军,陈戈明,赵伟平,孙欣.α1受体阻滞剂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及机制[J].中华男科学杂志,2014,159(6):1810-1815.

[2] Taniguchi N,Ukai Y,Tanaka T,et al.Identification of alpha 1-adrenoceptor subtypes in the human prostatic urethra[ J].NaunynSchmiedebergs Arch Pharmacol,2013,355(3):412-416.

[3] 马艳民,李磊.单独应用α-受体阻滞剂与α-受体阻滞剂联合5α还原酶抑制剂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效果的比较:来自10年的研究结果[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4,367(2-3):291-298.

[4] Nomiya M,Yamaguchi O.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RNA expression of alpha 1 and beta-adrenoceptor subtypes and their functionalroles in human normal and obstructed bladders[ J].J Urol,2013,170(2 Pt 1):649-653.

[5] Yamamoto T,Ghosh R,De Groat WC,et al.Facilitation of transmitterrelease in the urinary bladders of neonatal and adult rats via alpha1-adrenoceptors[ J].Eur J Pharmacol,2012,414(1):31-35.

[6] Yashiyama M,De Groat WC.Role of spinal alpha1-adrenoceptorsubtypes in the bladder reflex in anesthetized rats[ J].Am J PhysiolRegul Integr Comp Physiol,2012,280(5):R1414-1419.

[7] Hayashi T,Sakai Y,Saito K,et al.A comparative study assessingclinical effects of naftopidil and tamsulosin hydrochloride on benignprostatic hyperplasia[ J].Hinyokika Kiyo,2014,48(1):7-11.

[8] Lepor H,Jones K,Williford W.The mechanism of adverse eventsassociated with terazosin:an analysis of the Veterans Affairs cooperative study[ J].J Urol,2012,163(4):1134-1137.

[9] Michel MC,Flannery MT,Narayan P.Worldwide experience withalfuzosin and tamsulosin[ J].Urology,2013,58(4):508-516.

[10] Roehrborn CG.Alfuzosin:overview of pharmacokinetics,safety and efficacy of a clinically uroselective alpha-blocker[ J].Urology,2013,58(6Suppl 1):55-63.

论文作者:符远迪,郑伟,廖志武,伍晓雯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5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9

标签:;  ;  ;  ;  ;  ;  ;  ;  

α1受体阻滞剂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研究进展论文_符远迪,郑伟,廖志武,伍晓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