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检修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_陈雄文

变电站检修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_陈雄文

(国网娄底供电公司检修公司 湖南娄底 417000)

摘要:供电公司目前常用的检修方式为状态检修与故障检修相结合的模式。随着电网的迅速发展,变电站数量不断增多,为了提高检修效率,需要明确各种检修技术的优缺点,提出适应当前检修需要的新检修方式,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鉴于此,本文就变电站检修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变电站;检修设备;关键问题;解决对策

1、变电站检修技术概述

从实际情况来看变电站检修技术主要以故障检修与状态检修两种检修手段为主。故障检修主要是对变电站变电设备所暴露出来的缺陷进行检修。状态检修主要是结合在线监测和带电检测手段,收集设备的状态量,根据状态量评价结果合理安排检修周期和检修类别的检修。在检测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出现了一些新型技术如红外检查、超声检测、特高频检测等,这些技术能发现设备缺陷,同时也能对变电设备的变化趋势有个了解,为合理安排检修提供了技术支撑。

2、变电站检修存在问题分析

2.1、制度问题

变电站检修工作在责任性以及严谨性两个方面有着很高的要求,因此需要一个健全完善的制度作为检修工作开展的驱动力。目前在变电站的检修制度方面,许多电力企业尚存在一定不足,主要体现在没有明确规定设备的检修周期,导致检修工作无序进行,使得检修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了随意性,这无疑不利于检修工作质量的提升。检修周期过长或过短对变电站的正常运行都有影响。检修工作的间隔时间过短,会导致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检修工作的间隔时间过长,有可能导致设备带病运行,影响变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有必要将检修时间的规律性在制度中得到进一步体现,以及完善其他细节,通过完善检修制度,使检修制度能够将自身效用充分发挥出来。

2.3、检修安全风险大

变电站配置的电力设备众多,不同设备运行环境不同,并且运行周期不同,相应所造成的磨损程度也就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决定了检修工作需要按照一定的周期来进行,而不是同时进行。设备检修时变电站不全停,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例如检修人员在不了解情况的状态下进入到带电区域,很容易出现触电安全事故。如果设备处于运行状态下出现故障,很容易出现避雷器爆炸或者电流互感器爆炸等事故,为该区域工作人员带来安全隐患。即便是设备同时进行,也不会对变电站进行全停,这样很容易因为频繁操作、安全操作耗时过长而对电网运行安全性造成影响。此外多班组、多专业一起作业时还有因交叉作业引起的风险,风险管控要求高。

3、变电站相关检修技术分析

3.1、变电站设备状态检修技术

变电站的状态检修技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对设备状态进行监测、对设备的故障进行诊断、对设备的状态进行预测,三种系统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状态检修技术在实际维护过程中能够有效地降低检修的资金投入,大量缩减人力和物力上的消耗,但同时状态检修又能够发挥出其他检修技术相同甚至更优化的作用,通过状态检修可以有效地稳定电网的运行情况,使得电网的供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3.2、状态检修的原则

状态检修的原则需要电力企业的系统规划和规模管理,其一,电力企业应当根据状态检修的具体情况来制定相应的制度,可以制定全面的检修管理周期制度,使得状态检修能够按照一定的周期有序开展;其二,在状态检修的过程中应当进行一定的档案管理,对于任何一次的状态检修来说都应当在检修的过程中将电网发生问题的具体区间,具体发生问题的原因进行详细的记录,最后总结为档案保存在电力企业当中,为后期的规范化管理和审核奠定良好的基础;其三,想要保证应修必修和修必修好两大原则还需要变电站能够构建系统全面的监管部门,对相关检修人员和检修部门进行定期的检查和审核,保证检修工作的规范进行,确保电网的问题都能够按照规范化的程序进行,降低电网问题的复发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变电站检修工作优化方向

4.1、加强检修工作人员培训工作

若要让变电站检修工作能够发挥作用必然需要构建出一支专业性的工作队伍,因此企业内部应当重视检修工作人员培训并构建出科学的培训体系让相关人员的专业素养以及综合素养水平得以提升。培训过程中要求每位检修人员能够按时、按质完成任务,实施考核制以作督促,让培训人员的技能水平能够不断提升。在工作人员上岗前要做好岗前培训工作,在工作期间对工作人员的身体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工作人员可维持良好的身体状态以及心理状态,保持工作效率。

4.2、制度优化

通过制度方面的优化来对变电站检修工作的实施进行约束管理,确保可以满足检修工作对严谨性与责任性的要求。针对变电站实际应用检修模式进行分析,对设备周期维护进行明确规定,保证所有行为均能够满足专业规范要求,降低检修工作实施的随意性,提高所有检修计划的落实度。需要编制合理的检修方案,合理分配不同种类电力设备检修的时间,相隔时间不宜过短,以免检修次数过于频繁而导致变电站无法正常运行。合理完善的制度还可以对检修人员行为进行约束,保证所有人员均能够满足实际工作要求,减少出现的不规范行为,做好每个细节的管理。

4.3、优化安全工作

电力企业可以通过制定健全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来优化安全工作,为变电站的检修营造一个相对安全的检修环境。在检修过程中,检修人员应首先综合性研判设备危险点,并认真分析人为因素、管理因素,尽可能排除主观因素所导致的安全隐患。其次检修人员要注意结合过去检修实践经验来对重点安全防范要点予以确定,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对这些安全防范要点予以有效控制,最终实现安全事故降低这一目的。

4.4、加强检测技术在检修中应用

运维人员在对变电设备的日常维护中,要加强红外测温、超声检测、特高频检测等技术的应用。对检测结果有异常的,要分析异常原因,视故障的严重程度,及时开展跟踪检测或停电检修。综合检测技术的应用,正确搜集变电设备的状态量,为状态检修工作制定合理的检修周期提供佐证材料。

4.5、开展整站集中检修

单间隔、分散性的检修工作具有效率低、安全风险大的缺点。若在变电站检修中,根据状态评价的结果合理地安排整站全停检修,检修效率将极大提升,高压触电的风险也将降为零。由其是在变电检修人员数量匮乏,而变电站数量大量增加的形势下,整站全停检修是检修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据不完全统计,往年一个常规110kV变电站的检修时间为1个月左右,而采取变电站整站全停检修后,检修时间缩短为12天左右,耗时仅为先前的1/3。

结束语:

随着电力事业的逐渐发展,相应的电力设备也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分布,变电站的检修问题发展成为了制约电力事业进步的阻力。只有有效的解决变电站检修工作中的人员问题、安全问题和制度问题,完善变电站检修的对策,才能使变电站的检修工作跟上电力事业发展的步伐,为电力事业,为社会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由桂红.变电站设备的状态检修探析[J].中国设备工程,2017,(04):92-93.

[2]宋志利,张磊,杨晓冬.智能变电站建设与运维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电子世界,2017,(02):56+58.

[3]庞亚红.电力二次设备检修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6):190.

[4]蒋丽.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实施的问题和处理对策分析[J/OL].电子测试,2016,(20):111+108(2016-12-01).

[5]黎恒烜,蔡勇,陈宏,张侃君,文博,洪梅子.智能变电站不停电检修时二次设备安全隔离研究综述[J].湖北电力,2016,40(11):8-12.

论文作者:陈雄文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1

标签:;  ;  ;  ;  ;  ;  ;  ;  

变电站检修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_陈雄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