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院前急救的临床分析论文_李青平,王巍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院前急救的临床分析论文_李青平,王巍

(河北省涉县医院 河北 涉县 056400)

【摘 要】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院前急救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实施系统的院前急救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结果:实验组经治疗后,总体好转率为78%,对照组总体好转率为58%。结论:系统的院前急救可以有效缓解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症状,维持其生命体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院前急救;碳氧血红蛋白;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6-0649-01

含碳物质在燃烧不充分的情况下会产生无色无味的毒性气体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被人体所吸收后,容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失去携带氧气的能力,导致人体组织缺氧而窒息[1]。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在冬季最为常见,且会对大脑皮质造成严重影响,若患者中毒后昏迷时间超过4小时,则其神经系统将受到损害,导致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更严重者将威胁患者生命安全。针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积极有效的院前急救措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病情,减少并发症,本次研究主要对此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所收治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中随机挑选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表现出明显的中毒症状,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100例患者均匀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患者中包括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在12-58岁之间,平均年龄(32.3±2.4)岁,其中6例处于深度昏迷状态,32例处于浅昏迷状态,12例处于昏睡状态。对照组患者中包括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在14-57岁之间,平均年龄(30.3±2.8)岁,其中8例处于深度昏迷状态,29例处于浅昏迷状态,13例处于昏睡状态。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中毒程度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治疗措施,实验组实施系统的院前急救措施,具体如下:

1.2.1现场急救

第一,在接到呼救电话后,护理人员应嘱咐患者家属将其搬离现场,注意保暖,保持患者取平卧位,并将其置于通风处,松开衣领、裤头等束缚身体之处;第二,医护人员到达患者中毒现场之后,注意使患者呼吸顺畅,若患者陷入昏迷,可将垫枕置于患者肩下,将肩部抬高,使患者颈部保持伸展,防止其昏迷后舌根后坠。若患者因中毒而呕吐,需将其头部偏向一边,及时清理呼吸道内的异物,避免堵塞呼吸道造成患者窒息[2]。保证患者呼吸通畅,并给予一定的吸氧治疗。第三,判断患者的中毒程度,重度中毒的患者需实施气管内插管,并利用呼吸机以满足患者的呼吸需求,同时适当给予患者抢救药物以维持其生命体征。若患者呼吸停止,心跳骤停,则需及时给予心肺复苏治疗,若患者出现休克现象,则需及时进行抗休克治疗,使患者的生命体征能尽快恢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转送过程急救

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完成现场急救后需将其尽快转送医院接受全面的治疗,在转送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时刻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借助各种仪器观察患者呼吸频率、呼吸节奏等是否存在异常,并根据患者唇色、指甲颜色等对其是否缺氧进行判断,若患者生命体征出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并对患者的各项症状进行记录。随时检查患者在转送途中的呼吸是否正常,若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较多,应及时吸痰,在痰量相对较少的情况下可保持每2-3小时吸痰一次的频率。转送过程要持续给予患者吸氧治疗,对于使用呼吸机的患者,注意其所用呼吸机与气管插管之间的连接是否正常,防止连接脱落导致患者缺氧而出现窒息。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经相应治疗后的恢复情况,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收集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上述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以X2检验,P<0.05为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经系统的院前急救治疗后,39例患者病情迅速好转,生命体征基本恢复正常,11例患者病情恢复速度较慢,总体好转率为78%; 对照组患者经常规治疗后,29例患者病情好转速度较快,生命体征基本恢复正常,21例患者病情恢复速度较慢,总体好转率为58%。对比两组治疗情况,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人体吸入一氧化碳气体后,体内血红蛋白与之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失去携带氧气的能力,导致患者缺氧。一般脑组织和心肌对氧气的敏感程度较高,在缺氧状态下,患者出现脑水肿和急性心肌坏死的几率会显著上升,其组织代谢和系统循环也将处于紊乱状态,并且缺氧导致患者肺部的通气量骤减,容易产生肺部感染、肺水肿等并发症[3]。

急性一氧化碳患者在院前的急救治疗对其整体的治疗效果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可以显著提高急救成功几率,所以不管是家属还是医护人员都应对比给予高度的重视。院前急救进行得越早,患者的中毒症状可以越快得到缓解,并且预后效果更好,致死率和致残率也可以大幅度降低。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急救工作需遵循早发现、早脱离、早给氧三大原则[4],并且急救人员在急救过程中应保持沉着冷静,细心观察,严谨操作,保证急救工作有序进行。

实验证明,系统的院前急救治疗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实验组患者经院前急救后,78%患者的病情快速好转,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治疗情况优于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

综上所述,系统的院前急救可以有效缓解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症状,维持其生命体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的康复和预后的意义重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桂兰.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院前与院内急救及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5):47-48.

[2]黄泽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6):4256-4257.

[4]彭朝林.系统的院前急救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6):64-65.

[7]李爱霞.急性一氧化碳中毒58例院前急救护理分析[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2,17(5):379-380.

论文作者:李青平,王巍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5年6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9

标签:;  ;  ;  ;  ;  ;  ;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院前急救的临床分析论文_李青平,王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