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狐腹腔积液和疥疮的防治_白狐论文

北极狐腹腔积液和疥疮的防治_白狐论文

北极狐腹腔积水、疥螨病的防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北极狐论文,腹腔论文,积水论文,疥螨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北极狐腹腔积水病的防治

北极狐腹腔积水是一种慢性传染病。患狐后期腹腔内有积水,腹围比健康狐的腹围明显增大,病狐死亡率高。近年来随着养狐业的不断发展,该病在各地养狐场中有所发生,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应引起养狐者高度重视。

1、病因:北极狐腹腔积水是由病毒性肝炎、慢性肾炎、结核病及血吸虫病为主要病因。病狐由于肝外门静脉血管受阻,血流郁滞,导致门静脉压力增高,脾脏肿大,胃底与食管下端静脉扩张,渗出液体积于腹腔内而形成腹腔积水。

2、症状:病狐初期症状不明显,食欲时好时差,饮水增多,精神不振,鼻镜发绀,常出现慢性肝炎、慢性胃肠炎等症状变化。随着病程的发展,体况渐进消瘦,精神沉郁,食欲减少,饮水量明显增多,体温升高40℃以上,鼻镜干燥,腹部膨大,用手触摸时,无弹性,有液体波动感觉,将病狐提起时,病狐腹部有移动性浊音,并变形,呼吸困难,有痛感,根据病理剖检可确诊。

3、治疗:病狐确诊腹腔积水后,应立即隔离,查明腹腔积水性质,即淡黄水为肾炎;脓血水为肝炎,改善饲养管理,限制饮水,可选用丙酸睾丸酮5ml每日1次肌注,以促进蛋白质的合成,饲料中加入维生素E、C每日2次,每次1片,替硝唑胶囊2粒,每日2次,每次1粒。

4、预防。养狐场每年应定期用病毒肝炎疫苗对狐群进行防疫,在日常饲养中要经常添加适量土霉素粉,维生素E、C等抗坏血酸药物,不喂变质高脂肪的动物性饲料和发霉变质的植物性饲料,这样能有效防止北极狐腹腔积水症的发生。

二、北极狐疥螨病的防治

北极狐疥癣又称螨虫病,多寄生在北极狐的口、鼻、眼、耳的周围、四肢、腹部及尾巴,主要侵害北极狐的皮肤,使皮肤剧痒,发炎、脱毛、直至局部溃烂,严重损坏皮肤,疥螨病是危害北极狐生长与繁殖的寄生虫病。

1、病原体:疥螨成虫呈椭圆形,背部隆起,乳白色,雌虫体较大,雄虫体较小,颚部短小。位于前端的鳌肢呈钳关,尖端有齿。躯体背部后有刚毛,腹部光滑,腿4对短粗,圆锥状。患疥螨的病狐或带有疥螨的各种毛皮动物是传染源,通过直接或间接感染。狐场潮湿,密集饲养,卫生条件差也会引起疥螨病的发生。

2、症状:患狐表现剧痒,烦燥不安,皮肤发炎,脱毛,严重时局部溃烂,患狐经常用躯体在笼网上磨擦蹭痒,时常用后爪搔患处,造成患处皮肤损伤,有毛团及皮屑脱落在地面,头部、四肢、腹部、尾根部有明显结痂。

3、治疗:发现疥螨病后先用双氧水反复清洗患处,而后用10%硫磺杀虫软膏涂于患处,再用北农大生产的阿福丁(虫克星)针剂,成年狐用量0.1ml/kg体重,肌注,未成年狐每只用量0.2~0.3ml,用药过量会出现精神发呆,两眼发直,躯体因药力作用而发生轻微抖动,站立不稳等症状,但很快消失。用药7日后再重复一次,患处痂皮开始慢慢脱落,并长出新毛,食欲明显增大,体质恢复正常。

4、预防:发现患狐应隔离饲养,要定期对狐场及笼具进行彻底清理消毒,禁止外界各种皮毛动物进入狐场内。当狐患皮肤病时,要立即对全狐群逐只进行检查,以便确诊有无螨虫的存在。对疥螨病采取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降低发病率,螨虫病完全能根除。

222124 江苏省赣榆县毛皮动物研究所 顾绍发 电话:0518-6311727

标签:;  ;  ;  

北极狐腹腔积液和疥疮的防治_白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