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竞争力视角下的企业文化建设研究_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核心竞争力视角下的企业文化建设研究_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核心竞争力视角下企业文化构建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文化论文,核心竞争力论文,视角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基础

(一)企业文化相关理论概述

企业文化,看似简单的单一概念,却有两种不同角度的解释——广义和狭义。广义上来说,企业文化即企业外在发展形式上的简单叠加,它包含一系列的企业外在形象宣传,具体包含企业统一价值观、集体口号标语,甚至广告商标等表现形式。这种精神文化难以显现但凝聚人心,就如文章中的暗线一般,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并从深层次的角度整合整个企业的资源。它没有立竿见影的功效。但一旦企业文化开始发生作用并且是积极向上的作用,那么这种聚变性的能力是会让企业焕然一新的动能。

企业文化是个性与共性的集中体,不同企业有不同的企业文化,但由于其存在的时代、经济布局等同位的影响因素,难免存在共同的企业文化因子。因此,一些理论认为个性才是企业文化的存活之道。仔细研究国内大中型企业我们不难发现,出众的模仿能力是他们共同的特点,快速的模拟翻版形成自己的产品到达一时的辉煌,但这种昙花一现的经济效益实时制约着中国企业的发展路子,因此,充分挖掘个性,淡化共性的束缚才是企业真正发展的王牌所在。另外,企业文化产生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价值观的合理融入,只有企业员工之间,管理人员之间,上下层之间的合理沟通、共同认知,对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正确理解,对企业文化的自觉维护,将个体意念融入企业整体并自觉带入。企业才有竞争的底气,才有进一步选择发展方向的基础。

企业文化能够促使企业创新。企业文化的创新一直以来都从根本上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无论是企业各个层次员工价值观的创新,或者是管理层管理理念的创新都从质的方面改变着企业核心竞争力。一些企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仅依赖于技术上的创新,更是一种体系一种制度创新带来的结果。这种创新具有短时期内的不可模仿性。因为技术可以在短期被超越,但制度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与积累,而且不同的背景导致不同的结果。

(二)核心竞争力相关理论概述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发展也仅仅是三十年的历史,但由于其对企业重大的作用导致了众多专家学者的不断研究并提出了众多理论。核心竞争力又叫“核心专长”或“核心能力”。核心竞争力理论的鼻祖虽无从考证,由于众多理论时间轴的相似及提出内容的相似程度太高,难以界定理论的发源,但各个理论的共通点还是存在的。突出理论都普遍强调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所在,由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存在,提升企业全方位的发展可以从此着手并产生明显的效应;另外理论研究都重视核心竞争力的定义,由于定义不同而导致的派系分别也越演越烈。

传统的企业竞争力理论认为,企业竞争力是一种外部现象,有别于企业自身能力,典型理论代表即是波特的竞争理论。这种将企业竞争力定义为外部的理论一度统治相关理论,正确性暂不讨论,但其说明了这种传统理论的代表意义。

在当时的背景下,可以说传统的竞争理论还是有它历史性的存在意义,但在当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知识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背景下。企业的核心竞争理论就呼之欲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区别于传统理论的主要方面就是它强调企业内部自身的核心能力,包含企业文化、企业创造力、企业生产力等综合性能力,立足于企业内部的框架性探讨企业整体实力。核心竞争力理论还处于一个理论研究的阶段。事实上,理论本身就是在不断实践中探索前行的,广大企业只有敢于运用,并结合企业自身实际进行改变套用,才真正能够实现理论的价值最大化。

二、企业文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企业文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企业文化有利于提升企业整体素质,这其中包括企业家素质,也包括全体员工素质;包括科技文化专业素质,也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正是这些素质的整体提升才系统性的发展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可能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的事业,相反,它是系统性的工程,远到领导者的战略眼光,近到车间工人的熟练程度。各个层次员工的素质都是系统性工程中的因子。因此,只有真正了解并重视到这一整体素质的系统工程,再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行之有效。

企业文化力是企业长期发展道路上的重要引擎。凯伦斯·科特在《论企业持续力》一书中讲道:“企业的持续力并不仅仅是企业长寿的关键所在,更是企业能否在未来道路上告诉奔跑的引擎保障”,哈佛商学院出版的《企业持续力的战略影响》,第一章标题为“企业文化的力量”,说“企业持续力的集中影响需要透过企业文化来体现”,并突出强调了文化因子对其贡献,可以说是语重心长的告诫企业家要重视企业文化的作用,虽然在众多因素中,孰优孰劣的争论早已不能引起我们的兴趣,但是真正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带来积极影响的因素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另一方面,无需研究这些论断是否有多少夸大的成分,有一点毫无置疑,那就是企业文化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可避免的关键途径,这是一条“绕不过去的捷径”。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长寿之道。《财富》杂志评的500强企业,平均寿命40多岁,不到50岁,10年有1/3被淘汰。把企业寿命问题同企业文化联系起来,这是对企业研究的一大进步。它有卓越的企业文化,诚信原则很有名。无数事例证明,只有“活着”才有生产力,而企业文化正是企业活着的保障,追求卓绝的企业文化可能短期没有实际收益,也可能暂时难以收回成本,但将此成本放在整个企业发展史的长河中就很容易看出企业文化投资的高收益性了。因而,企业文化带来的企业长寿永久性的作用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这种提高并不是短期内经济效益提高那种立竿见影,也许一代领导人难以体味其重要作用,但在企业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它里程碑式的作用会被企业的发展历史牢记。

三、京府八尺沟煤矿企业文化对其核心竞争力的影响

(一)京府八尺沟煤矿企业历史及现状

陕西省府谷县京府八尺沟煤矿(原陕西省府谷县五一煤矿)属陕西省府谷县地方国有煤矿,下辖4对井口,即府谷县京府八尺沟煤矿(内部称五一井口)、府谷县京府八尺沟煤矿八尺井口(简称八尺井口)、府谷县京府八尺沟煤矿七一井口(简称七一井口)、府谷县京府八尺沟煤矿槐树塔井口。

随着煤炭市场日趋形势好转及国家能源产业政策的调整,原来落后的采煤方法已不能满足目前煤矿安全生产发展的需求。按照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矿产资源整合方案的批复》(陕政函[2010]214号)文件精神,陕西省府谷县京府八尺沟煤矿、陕西省府谷县京府八尺沟煤矿七一井口、陕西省府谷县京府八尺沟煤矿八尺井口三处矿井整合为陕西省京府八尺沟煤矿,年生产能力150万吨/年,井田面积8.2787平方公里。

(二)企业文化对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表现

通过京府八尺沟煤矿企业的地理环境及历史发展我们不难发现,企业发展是波段式的轨迹,有过高潮落过低谷,在具体文化方向通过调研采访及数据回收,我们主要发现以下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评判其文化对核心竞争力的作用表现:

1.管理文化方面

陕西省府谷县京府八尺沟煤矿经过50年来的发展,由原来的5万吨/年小矿井到今天,其管理制度日臻完善,在府谷县地方煤矿行业中管理,运营尚属规范和完善,组织机构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已形成体系,基本胜任当前煤矿安全生产规模,在近年来先后被评为榆林市百强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纳税模范先进集体。

2.技术文化方面

陕西省府谷县京府八尺沟煤矿下辖井口,都采用传统的采煤模式,一对斜并开拓、房柱式采煤方法爆破落煤、机械装煤、防爆胶轮车运输,地面采用自然落差筛选分类,井上下人工排矸、不用洗煤设备。近年来在安全管理上先后装有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矿井监测监控系统、压风自救系统、通讯系统、井下防尘洒水供水系统,这些现代化的设备在使用和管理过程中,本矿现有技术人员逐渐暴露出管理不到位,技术人员素质不高等缺点。

3.制度文化方面

陕西省府谷县京府八尺沟煤矿管理采用二级管理模式,矿井的主要行政领导及职能科室全部设在机关总部,生产矿井除管理人员外,并未设职能科室,由于历史形成原因,该种模式沿用了近五十年,生产矿井在人力资源、安全投入等方面全部由机关管理部门决策,生产矿井负责人在生产过程中随着管理正规化以来,内部或潜在矛盾时有发生。

四、企业文化及其核心竞争力的相关建议

1.优化人力资源。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形成京府八尺沟煤矿企业各类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拓展市场资源,注重市场营销和配套服务建设,增强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维护好战略客户,抢占新的产品市场和服务市场。

2.提升企业的管理创新能力。京府八尺沟煤矿的管理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突出京府八尺沟煤矿企业文化建设。注重打造学习型团队,促进员工知识和技能素质的不断提高。在建设“责任型、创新型、和谐型”企业的实践中,总结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通过发挥企业文化激发经营活力和增强企业凝聚力的作用,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3.增强京府八尺沟煤矿产品创造能力。企业产品创造力,主要包括产品的数量、质量、品种、性能等的改进和提升。其中,培育企业核心产业链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应成为重点。完善产品研发机制,要根据企业产品特色,高起点、前瞻性定位,突出企业自身产品的核心工艺和技术,加强装备提升的应用性研究,加大资金和人才的投入,形成完善的产品研发体系。

标签:;  ;  ;  

核心竞争力视角下的企业文化建设研究_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