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脑炎的特点及护理对策论文_韩艳

病毒性脑炎的特点及护理对策论文_韩艳

韩 艳(江苏省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南院) 江苏盐城 224001)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并针对其开展护理,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 年4 月~2014 年4 月收治的100 例病毒性脑炎患儿,根据患儿临床表现探究其临床特点,并开展有效的一般护理、对症护理等整体化护理,观察患儿临床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100 例患儿中,治愈79 例,占79%,留有后遗症21 例,占21%,其中继发性癫痫6 例,智力减退12 例,肢体瘫痪3 例,无1 例死亡。患儿住院时间最长为27d,最短为8d,平均住院日为13.7d。100 例患儿家长中,有94 例表示满意,护理总有效率为94%。结论:对病毒性脑炎患儿开展临床护理有助于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患儿家长对该疾病的认识,进而起到控制疾病发展的作用,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临床特点;护理

我院则选取10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临床特点和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 年4 月~2014 年4 月收治的100 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男性患儿59 例,女性患儿41 例,年龄3~13 岁,平均年龄7.53岁。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100 例患儿中有78 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抽搐、颅内高压、意识障碍、脑疝、瘫痪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1.2 方法

1.2.1 临床特点及原因此病临床特点多为昏迷、肢体瘫痪、抽搐、嗜睡为首发症状,并多发生于1~3 岁患儿,而4~12 岁患儿多以呕吐、发热及头痛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居多,所有患儿的体温均在38℃以上。产生上述症状原因为,病毒性脑炎的病理基础多为中枢神经系统弥漫性充血水肿,由于患儿大脑发育尚未成熟,髓鞘是和神经细胞发育都不完善及为安全,一旦出现病灶较易激化,病毒感染易引起炎性扩散,引发脑功能代谢絮乱【1】。年龄较大的患儿在出现颅内高压时容易压迫血管神经,进而引发强烈的头痛及呕吐症状,颅内压增高到一定程度时其代偿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

1.2.2 护理对策:1)一般护理;首先密切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患儿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瞳孔、意识等情况,及时掌握患儿病情动态,重点观察危重患儿的呼吸节律变化,可每隔15~30min 一次测量患者指标,若血压升高,心率减慢,则说明颅内压增高,患儿会出现频繁呕吐、剧烈头痛等,此时护理人员提高床头帮助患儿颈内静脉血液的回流,从而可有效减轻脑水肿现象。此外,若患儿从神志模糊或嗜睡转为昏迷,应立即报告值班医生并做好抢救准备。

其次饮食及口腔护理;除了给予不能进食或昏迷患儿正常生理需要量外,应给予高维生素,高热量及高蛋白等全流饮食。鼓励清醒患儿经口进食,饭后勤漱口,避免发生口腔溃疡,昏迷患儿每日2 次口腔护理,可涂抹液状石蜡防止口唇干裂【2】。

2)对症护理;首先高热预防处理;小儿病毒性脑炎会在发病初期出现高热且持续时间较长,高热会引发脑水肿、惊厥和意识障碍等情况发生,所以,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关键环节就是采取合适的方法有效控制体温。给患儿多补充水分,降低室内温度,头部冷敷,高热患者使用冰帽放置于头部,使用前观察患儿头部皮肤情况,防止冻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需要给予布洛芬混悬液解热剂。其次惊厥预防处理;病毒性脑炎的主要发病机制是各种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程初期惊厥现象会频繁发作且持续时间较长,严重可危及生命,因此,有必要开展护理措施保持呼吸道顺畅。当患儿发生惊厥时,护理人员可将患儿头部偏向一侧并放置压舌板在口中,避免患儿因惊厥导致下颌关节脱位。对抽搐肢体予以适当的约束措施,防止骨折和脱臼,在使用镇定药物时应观察其治疗效果及后续不良反应。

第三瘫痪护理;对大小便失禁患儿,可在每次排便排尿后及时更换尿湿的衣裤、被褥、用温水清洗臀部,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臀部出现压疮。保持床铺干燥,清洁,平整,2h 翻身一次并按摩磨骨隆突处,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待患儿病情稳定后,可督促患儿进行主动肢体功能锻炼。

1.3 观察指标观察患儿临床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检验结果采用SPSS 15.0 统计软件,患者临床效果指标及护理满意度用%表示,用X? 检验,如果P <0.05,则表示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100 例患儿中,治愈79 例,占79%,留有后遗症21 例,占21%,其中继发性癫痫6 例,智力减退12 例,肢体瘫痪3 例,无1 例死亡。

患儿住院时间最长为27d,最短为8d,平均住院日为13.7d。100 例患儿家长中,有94 例表示满意,护理总有效率为94%。

3 讨论病毒性脑炎大多数为肠道病毒感染,常见传染病毒及单纯疱疹病毒所致。病原学研究认为,肠道病毒是引起小儿病脑的主要因素,而国内外研究文献认为小儿病脑的主要病原是单纯疱疹病毒,在某些条件刺激下,单纯疱疹病毒1 型初次感染人体潜入三叉神经节和嗅束处,逐渐侵犯邻近的额叶,进而引发脑组织出血或坏死【3】。大部分患儿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发热、头痛、呕吐,严重者可出现昏迷或惊厥。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昏迷型:患儿发病后迅速出现严重的意识障碍,两侧大脑半球损害者强表现为睁眼昏迷和去皮质状态,基底节受损患者可出现震颤,舞蹈样作等锥体外系不自主运动,上脑干受损出现大脑强直,患儿因昏迷会并发尿路感染、昏迷等。2)精神障碍型:主要变现智能障碍、思维障碍、行为障碍、情感障碍等,根据患儿的主要精神症状可划分为类精神分裂症、紧张综合症等。一般在病程中均可检测出如偏瘫、阳性锥体束征神经系统体征,实验室检查,脑电图、脑脊液、头颅CT 等有一定改变。

针对临床特点开展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本文研究则集中在一般护理、对症护理两个方面。如一般护理中的饮食护理,是为了促进患儿每天进食热量能达到12.54kJ,遵医嘱予以鼻饲营养,叮嘱患儿卧床休息,观察患儿精神状况、体质量有无改善。再例如对症护理中的高热预防护理,是以维持患儿体温正常,使其心率和呼吸处于正常范围,无脱水和电解质絮乱表现。

经护理后,则重点观察患儿体温是否下降或恢复正常,其他临床症状是否得以改善。本文所研究100 例患者中,治愈88 例,占88%,有94 例患儿家长表示满意,护理总有效率为94%。

综上所述,对病毒性脑炎患儿开展临床护理有助于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患儿家长对该疾病的认识,进而起到控制疾病发展的作用,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1]张美玲.病毒性脑炎患儿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z1):95.[2]徐海平,洪丽娟,刘清宁等.系统护理干预对小儿病毒性脑炎治疗效果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6):7-9.[3]吕晓春,赵桂林,张润芳等.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康复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4,(20):131-133.

论文作者:韩艳

论文发表刊物:《卫生部公告》2015年第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1

标签:;  ;  ;  ;  ;  ;  ;  ;  

病毒性脑炎的特点及护理对策论文_韩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