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PX危机中的新媒体力量_厦门市民论文

厦门PX危机中的新媒体力量_厦门市民论文

厦门PX危机中的新媒体力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厦门论文,危机论文,力量论文,媒体论文,PX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边是厦门市百万市民由于对自己生存环境担忧而做出的种种尝试和行动,一边是厦门市政府希望通过所有渠道与民意达成共识,消除舆论危机。2007年3月至6月,一个在建的大型石化项目在厦门引起轩然大波。4个月里,民意与执政意志进行了数轮博弈,因为这些博弈,厦门市突兀地闯进了全国人的视野。

引起危机的在建大型石化项目是个年产80万吨二甲苯(英文为Para-Xylene,PX即其缩写)的生产线。而要弄清楚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则要回溯到2004年。

105位政协委员的提案

2004年2月,国务院批准同意建设厦门PX项目,由台资企业翔鹭化纤及其关联企业投资建立的腾龙芳烃(厦门)有限公司投资108亿元人民币,在厦门市海沧开发区建立年产80万吨二甲苯的生产线。

2005年7月,国家环保总局审查通过了厦门PX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2006年7月,国家发改委通过了将厦门PX项目纳入“十一五”PX产业规划7个大型PX项目之中的申请报告。这个号称全世界最大的PX项目及其下游产业,一旦建成,将至少每年为厦门的GDP贡献800亿元,相当于厦门现有GDP的四分之一强。

看似即将水到渠成的基建项目突然在今年3月份遭遇危机,峰回路转。

今年3月的“两会”期间,供职于厦门大学的中科院院士赵玉芬联合另外104名政协委员提交了“关于厦门海沧PX项目迁址建议的提案”,成为全国政协头号提案。

随后,媒体采访纷沓而至。一时间,“厦门PX项目惹争议”等类似的文章和言论占据了全国不少主流媒体的重要版面,且经过网络转载,立刻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关注。一场突然而至的公共舆论危机就这么摆在了厦门市政府面前。

厦门市政府紧急公关

一场危机的发生肯定是有征兆、有前奏的。遗憾的是,在厦门PX项目这场危机中,政府显然对征兆和前奏估计不足、重视不够。其实,早在2004年10月,PX项目通过立项后不久,厦门市环保局下属的一家杂志就曾刊文指出,PX项目今后会引起民众担忧,其时项目刚通过审批,正处于立项和筹建的关键阶段,因此政府并未及时告知公众。一直到今年“两会”,105名政协委员联合署名反对PX项目的提案被媒体曝光,当局政府仍然没有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采取沉默的态度,希望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但事态并没有按厦门市政府希望的方向发展,且前期应对的失误也让厦门市政府丧失了处理危机的最佳时机,很快,事件的发展超出了很多人的意料。

5月下旬开始,厦门市民互相转发一条关于PX危害性的短信,反对PX项目。市民的这次自发行为吸引了包括《南方周末》在内的更多主流媒体的关注。至此,危机全面爆发。

如果说,在危机前期,由于经验不足,意识不够等各方面原因,政府丧失掉处理危机的绝佳时机,那么在危机全面爆发后,厦门市政府和相关领导部门还是表现出了解决问题的态度和决心以及民主执政的诚意。

5月28日晚,《厦门晚报》专辟两个重要版面,刊登万字长文,以环保局负责人答记者问的形式,正式就海沧PX项目进行全方位介绍。

从5月30日到6月7日。厦门市政府有关机构相继召开了4次新闻发布会,发布已经暂缓PX项目、重新进行区域规划环评的信息,并公布了征集市民意见和建议的联系方式。6月1日和3日,又将以上内容两次向厦门市民群发短信。此外,6月7日和8日,由厦门市科协和厦门日报社合编的市民科普读物《PX知多少?》广泛派发。

6月14日,厦门市政府通过厦门网,就政府征求群众对海沧PX项目的意见与建议情况作新闻发布,对市民意见进行归类和致谢。

与此同时,政府也积极与专家学者进行沟通,并取得了对这件事起决定性作用的部分专家的谅解。6月2日下午,事件引爆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赵玉芬发表声明,表示厦门市政府做出缓建PX项目并进行区域规划环评决定是实事求是的,充分表明了市委市政府尊重科学、尊重民意、重视环保的态度。

我们看到,危机全面爆发后,当局在第一时间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项目暂缓的决定;通过各种渠道征集市民意见,承认前期规划有失误,向市民表示感谢;环保局局长出面对PX致癌进行辟谣,对公众进行PX知识普及。通过一系列迅速、有效的反应和行动,厦门市政府在很大程度上平息了舆论危机。

新媒体显现巨大舆论能量

事后再审看此次危机,由于各种原因,传统媒体特别是厦门当地媒体在事件发生过程中一度集体失语。于是,新媒体成为民意诉求的主要载体。

5月下旬开始,厦门百万市民传阅着一条短信,内容如下:“翔鹭集团已在海沧区动工投资(苯)项目,这种剧毒化工品一旦生产,厦门全岛意味着放了一颗原子弹,厦门人民以后的生活将在白血病、畸形儿中度过。我们要生活、我们要健康!国际组织规定这类项目要在距离城市100公里以外开发,我们厦门距此项目才16公里啊!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见短信群发给厦门所有朋友!”

该短信结尾还涉及敏感内容:“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行动吧!参加万人游行,时间6月1日上午8点起,由所在地向市政府进发!手绑黄色丝带!见短信群发给厦门所有朋友!”

在百万短信造成舆论态势后,厦门本地媒体仍然纷纷保持缄默。在此情形下,市民们纷纷通过BBS、博客甚至MSN、QQ等转载新闻和发表评论。

在民意通过新媒体的传播形成舆论危机后,厦门市政府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危机公关动作。值得一提的是,政府在危机公关中也巧妙地利用了新媒体对民意进行安抚和疏导。

6月1日和3日,厦门市政府接连两天向市民群发短信告知缓建决定,并公布短信和网络征集意见建议的方式。6月14日,厦门市环保局局长作客厦门网,在线解读PX项目,并和市民交流。

整个事件中,我们看到普通民众通过新媒体来表达和汇聚民意,政府管理者也有意识地利用新媒体来疏导和化解民众情绪。

在这次厦门PX项目危机中,新媒体的力量强势彰显,在汇集民意方面,颇具一呼百应之势。

新媒体的新特征

除了复合型、全员性、互动性和无边界这4个新媒体必备的基本传播特点外,在PX事件中,新媒体还呈现出以下3种有别于传统媒体传播的新特征:

非理性情绪感染。市民群发的短信内容极具煽动性,“厦门全岛意味着放了一颗原子弹,厦门人民以后的生活将在白血病、畸形儿中度过”,在没有确凿事实根据的情况下,这无疑是一种情绪感染力超强的非理性表达。

在BBS上关乎PX项目的帖子中,“保卫厦门”、“还我蓝天”的字眼屡现网文标题。通过这样的传播,PX物质的毒性被无限放大,甚至到了离奇的地步。

《南方周末》5月31日刊登的有关文章中,该报记者专门就PX物质的毒性采访了中科院的化学专家。专家表示:“二甲苯就物质本身而言属于低毒,在化学专业人士看来,和一般化学物品概念无二,其危害性应该可以控制。至于毒性,可能在其燃烧不充分的时候产生。”

相比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在传播中更多的是情绪的发泄,而非对事实理性的阐述。

强烈的扩散倾向。在这次PX风波中,几乎每一条短信内容后面都会缀着这样的话:“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见短信群发给厦门所有朋友!”

在此期间,很多人的MSN签名也都是相关的内容,有的MSN后面还缀着登载相关内容的论坛网址。

基于新媒体互动性强的基本特征,其扩散倾向在这次危机事件中表现得相当强烈。

议题选择有针对性。在整个PX事件中,为了请愿,厦门市民还自发组织了一次游行活动。限于中国的舆论环境,游行的组织和传播都是通过短信、网络等新媒体载体完成。

在游行当天,甚至还有人在QQ上进行了现场报道,然后传到网上。

由此可见,那些被传统媒体排斥的议题,却有可能通过新媒体得以公布和表达,在这种情形下,舆论力量更易集中爆发。

随着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日趋普及,以网络BBS、博客、手机短信为代表形态的新媒体轮廓越来越鲜明。新媒体正在逐步渗透公众生活,改变既有的传播途径和环境。

不只是“厦门PX项目危机”,一段时间以来,从星巴克“博客门”事件到LG“翻新门”事件再到一度传得沸沸扬扬的香蕉致癌风波,新媒体已经不止一次地彰显出其在舆论传播和民意汇集过程中的越来越强势的力量。同时我们也欣慰地看到,一种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互为信源并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新闻发展的传播新格局业已形成。

标签:;  ;  ;  ;  

厦门PX危机中的新媒体力量_厦门市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