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论文_马俊苹,刘巍,王晓娟

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论文_马俊苹,刘巍,王晓娟

内蒙古通辽市医院 028000

上消化道出血是为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疾病引起的出血,临床主要症状为黑便【1】。本科曾收治2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现在将护理体会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24例,男性18例,女性6例,入院年龄最小的为24岁,最大的为59岁,住院天数最短的为3天,最长的为20天,痊愈18例,好转6例。

2临床表现

2.1呕血与黑便 24例患者均以解黑便为主,其中8例有呕血的现象。黑便属中医便血范畴。祖国医学认为是血不循经而外溢于胃及肠腔中所致;且便血常并发于胃、十二指肠、慢性胃炎、浅表性胃炎患者,这些病常缠绵不愈,反复发作,故病人以脾气虚弱,气不摄血居多。

2.2 舌象 多表现淡舌质胖、色红、苔黄或黄腻,少数患者舌质淡红,苔薄白。

2.3 脉象 表现为数、弦、细。

2.4 其他 原有胃痛患者,这次出血后胃痛症状缓解,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头晕、眼花、腹胀闷、胃脘嘈杂。

3护理体会

3.1 病情观察及护理 1望诊。面色苍白无华多位急性出血者,面色萎黄多位慢性失血者,面色潮红为肝火犯胃致出血者。患者精神萎靡,头晕、眼花、应注意补充营养,卧床休息。设想表现为舌质胖,苔黄,色红属脾虚挟热性,舌质淡,苔白属脾胃虚寒性,舌质偏红,苔黄或口干,属热象;应做好口腔护理,嘱患者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注意观察大便情况,黑便越稀、出血量越大,而伴有呕血者比单纯排黑便者出血量大。同时还要随时观察患者面色、神志意识、脉搏、血压的变化情况。偌大便由稀变稠,次数有多变少,血压、脉搏平稳说明出血以渐少,若面色苍白,脉细数且弦、血压降低,伴头晕眼花,应考虑出血未止或有再次出血的可能,应及时报告医生,做好抢救准备,在观察大便时应注意某些药物、食物对大便的影响。2闻诊。失血患者由于身体虚弱,平时少言、懒言、声音低弱,因此绝对卧床休息。如果患者肠鸣音亢进,肠蠕动增快,提示有出血为止的可能;如果发生在恢复期,要警惕再次出血。3问诊。问疼痛。中医认为“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一般病人解黑便后,胃痛不明显,若出现疼痛难忍,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脉细数,血压下降,则有可能发生胃穿孔。4切诊。患者四肢湿冷,胃痛喜安,多位虚痛,腹痛拒按且如硬板样,要考虑胃穿孔。若患者脉搏由快为慢、平稳,表示病情稳定。若脉搏又慢转快、脉弦时,应注意血压及全身情况,可能出血加重或再次出血所致。

3.2 神志护理 患者多因肝气郁结,神志不畅引起,且均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紧张或情绪悲观因素,故情志护理十分必要。应向病人对做解释、疏导动作。经常安慰并解除患者的思想负担,使病人正确认识疾病,配合治疗。对呕血病人,应尽快清除一切血迹,让病人安静,说明休息和安静有利于止血。

3.3 饮食护理 饮食对本病的治愈起着积极的作用。由于病人脾胃虚弱,应选择温凉、清淡无刺激的流食,原则上给与适量易消化、高营养食物,当大便潜血转阴后,可以从无渣半流食过渡到软饭。忌生冷、硬粗、辛辣食物。特别对有呕血史病人,应少量多餐,且不可过饥过饱,以防再次呕血,加重病情。

3.4 给药护理 服中药时应宜凉服或温服,以避免过凉过热刺激胃黏膜导致出血,服粉剂时,先让患者和少量温开水,湿润口腔在将药粉放在舌上,用温水送下。也可与汤剂同服,使散剂成为药糊,保护胃粘膜,达到止血作用。服药后应嘱病人平卧,胃部要保暖。若服药呛咳时,应让病人坐卧,病轻拍其背部,给温水润喉。服药期间忌辛辣、油腻及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疗效。

3.5 出院指导 对病人进行卫生宣教,指导患者学会自我护理,如发现黑便时,应及时就医。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38-488.

论文作者:马俊苹,刘巍,王晓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6

标签:;  ;  ;  ;  ;  ;  ;  ;  

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论文_马俊苹,刘巍,王晓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