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新理念,落实新课改论文_严小芳

运用新理念,落实新课改论文_严小芳

严小芳 湖南省华容县治河渡镇中心小学 湖南 岳阳 414200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0)01-005-01

新课改像股强劲的春民吹遍了祖国大江南北,教师们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显著的转变,以创新教育为主的素质教育替代了以往的传统教育,符合当今发展的湖流。在学校的引导和鼓励下,我认真学习数学新课标理论,学习数学新课程与旧课程的区别以及其特点,井且在学习过程中渐渐地树立起新课标的理念,认识到新课程和旧课程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理念。

新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知识,同时是经验、是活动。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知识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自我建构的过程,教材、教师、学生、环境四因素相结合,师生形成学习共同体。数学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数学来源于实践而又应用于实际生活。新课程中突出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生活化”,使数学的学习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现实,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同时新课程中更强调数学语言、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广泛地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学生真正进入到“处处留意数学,时时用数学的意境”。在课本教学实践中,若能始终抓住课本这个“纲”,在课本教学上狠下功夫:减少复习资料,不搞题海战术,既减轻学生负担又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由此真正地体现出课程多元化和信息化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认同教改,还要认真地投入,在教学中我觉得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充分发挥数学教研组的集体智慧和力量

面对新课标,在教学中不断遇到新的问题,不是一个人就能解决的。为此,我们教研组起学习《新数学课程标准》,积极地寻找些有关课改的新信息,听市教研员精心准备的重点发言,与兄弟学校同行集中讨论,相互合作,共享信息,通过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充分开发和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实现我们自己专业的成长和发展。

二、做好教学反思和体会

教学反思是指对自身的教学理念、教学目的、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反省和批评,并进行处理思考的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们通过对教学的反思,形成自我教学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发现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探讨,直至最终解决,达到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型和带动学生学习方式及时转变的目标。在教学中除了课前认真备课、写出教案、准备课件外,还做到课后认真反思,及时回顾和总结每一节课的心得体会,通过写教学后记可以记录自已的成功教学经验、教学失误,从而真正架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在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教学反思有很多其它教学手段所不具备的好处,它有利于促进数学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自觉地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来自我剖析,指导自己的教育和教学工作,有利于优化自己的教学策略,最终实现教学目标创新和教学工改进教学方法,实观课堂教学方式的将变,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良好的发展,有利于培养教师的教学思考能力,使教师从只会积累经验的教书匠上升为善于进行理性思考的学者型教师。

三、重视师生交往,互动、和谐、提高

教学是师教和生学的统一,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更是离不开师生的相互配合,数学新课程教材设计了很多话题。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话题创设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因此,要充分扮演好一个组织者的角色。同时也参与其中,和学生起“动”起来,创作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情景对话和一幕幕的情景剧,让学生真正学会应用数学。

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用一支粉笔、一本教材统领整个教学的传统做法已无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信息技术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现代教师,信息技术多媒体的运用是必然。但是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个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因此,我们上课时应利用好课件,适应新形势:例如在三垂线定理的教学中,由于内容比较抽象,我充分运用现实生活和工程学等方面的图像,通过多媒体让图像动起来,使图像会说话,让学生在观察分析过程中自己发现规律,激起学生探讨数学定理的激情,这样他们带着独特的感受,积极参与课堂进行交流,学习气氛比较浓厚,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由此真正地体现出课程多元化和信息化的特点。总之,每一个教师的教学和教育行为是受到一定的教学理念支配的,没有科学的教育理念,就没有科学的教育行为。教育的理念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随着认识的不断升化而升化的。因此,是与时俱进的。一旦我们的教育理念落后了,那么,必将导致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落后。所以,我们一定要按照新课标、新理念的要求去做,在新的形势下营造出新型的课堂氛围,以一种新的形式把知识传递给学生,在课内外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成为一个有良好适应能力的全方位人才。

论文作者:严小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1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9

标签:;  ;  ;  ;  ;  ;  ;  ;  

运用新理念,落实新课改论文_严小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