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农技推广机制论文_董娜

创新农技推广机制论文_董娜

广东省农民专业合作推广中心 广东省广州市 510500

摘要:随着我国近年来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不断深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成为重中之重的问题,如何使新的科研成果得到实施和应用,成为相关部门思考的问题。不仅要从农业技术人员上加大投入力度,科研方面也不能松懈。只有不断出现新的研究成果,提升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研究成果才能被技术人员更好地传达给农户,从而带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建设,对于加速经济和农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基层农技推广;创新机制;乡村振兴

1我国农技推广体系机制创新的做法

1.1政府主导下组织再造模式

在政府政策引导下,以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为核心,以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为载体,以服务广大农户为目标,组建新型农技服务组织,承接部分公益性机构的服务职能,政府给予这类组织一定资金和资源补偿。组织再造过程中,公益性机构借助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优势,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普及推广,并对社会化组织引导、监督和评价,提升了其在体系中位置,发挥了主导作用。如,宁夏政府主导全区推动的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站模式。2015年,宁夏农牧厅印发了《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综合服务组织的意见》,提出以种植业为主,开展农业技术社会化综合服务站建设试点,在产业集中区选择特色产业优势突出,示范带动效果好、交通便利的乡村,依托农机作业公司、农资销售公司、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和乡镇农技服务中心,采用改建、扩建等方式,充实服务内容,引导和支持建成各类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站。政府整合项目资金,支持服务站购买测土配肥机,建设田间学校和完善基础设施。按照“身份有别、目标相同”原则,派驻专业技术人员挂职,共建载体。服务站承担了技术指导、农资供应、测土配肥、统防统治、农机作业、信息服务六项基本功能,并将服务领域拓展到土地托管、金融服务、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休闲观光、创意农业等。截止2016年底,宁夏建设社会化综合服务站40个,服务总面积38000hm2。小麦、水稻机械化率100%,玉米78%,马铃薯43%;配方施肥应用率100%,统防统治率50%。

1.2社会化组织有偿服务模式

市场机制引导下,以农户需求为导向,社会化专业组织提供有偿技术服务。在服务链条上,社会化组织充当技术供应商角色,对服务资源进行整合集成和合理配置,发挥“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优势,提高了服务效率。如,山东丰信农业服务连锁有限公司,采取“互联网+连锁门店+终端服务团队”方式开展有偿技术托管服务。公司在生产的前一年向农业经营者收取农业科技指导和农资配套服务费,为农民第二年的种植全过程提供技术服务。由农村妇女、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转型农资商和保险经纪人等组成一线服务队伍,在田间地头观察作物长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借助手机线上系统快速制定应急方案。服务人员是生产管理的“护士”,线上专家作为“医生”负责开“药方”、专业团队负责“抓药”和“配送”,农民只需在“护士”指导下把地种好。这种只负责农资和技术的半托管服务方式,避免了农村里农资人情、假农资的问题,农民种地比原来轻松很多,深受农民欢迎,老会员复购率超过为75%。

1.3政府购买公益性服务模式

针对种植业生产中技术要求高的育供插秧、烘干储藏、粮食加工、基础设施配套、统一病虫防治等环节,政府部门使用财政性资金购买社会组织服务,较好地保护小农户利益,推动新型农业经营制度的建立。以江苏省射阳县采取政府购买房屋方式,扶持引导社会化组织开展联耕联种服务。由村集体组织,不改变农民土地经营权前提下,破除田埂,使“小田”变“大田”,再由社会化组织统一提供的机耕与机插秧服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政府发挥粮食高产创建、秸秆还田等非普惠制项目“撬动”作用,让农户在获得机耕机种服务时,可以享受到一定政策补贴。为确保社会化组织服务到位,政府建立了购买服务的门槛和监督机制。在农机大户或退职村组干部中选择有实力、懂经营、善管理的人担任社会化服务组织的理事长,把分散的农机集中起来组成合作社,再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和经济效益,适当购置需要配套的机械。合作社与被服务村集体签订服务合同,村两委监督服务效果。政府农技人员组成科技联合服务队,为社会化组织提供技术支撑。这一模式推广以来,射阳县农业机械化率迅速提高,联耕联种推广面积从2013年5600hm2发展到2016年66670hm2,降低了生产成本,处方药、配方肥使用,使得粮食品质显著提升,销售价格提高5%~10%。专业化组织用种、肥、药使用量减少30%以上,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2农技人员推广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2.1提升技术人员的综合实力及综合素质

近年来,各地区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农技推广工作不断取得进展。相关部门筛选出很对优良的农技项目,通过各地方部门的配合,技术人员深入乡镇基层进行技术讲解和推广,大批的民生项目得以实施。基层农业技术中心在技术推广过程中给予了大力支持,充分发挥了技术服务的效应,向科技兴农的方向又迈近了一步。

2.2深入推进公益性推广机构改革

各级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要主动适应新变化,开拓思路敞开胸怀,做好多元化服务主体的对接和融合。强化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公益性职能,明确其对新型经营主体的作用和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扶持、帮助和监督的职能,建立国家公益性农技推广与新型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有机衔接、协同推进的基层农技推广网络体系。鼓励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完成病虫测报、农产品质量监测等公益性职能以外,主动服务社会化组织。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自身要在全覆盖、有保障上多下功夫,重点在那些具有较强公益性、外部性、基础性的领域,经营性服务组织不愿干、干不了的领域积极发挥作用。以保障粮食安全目标,在比较效益不高的粮食生产领域,强化公益性机构技术服务和社会化生产性服务;在比较效益高的粮油经作、果树等产业,引导社会化组织开展技术推广和全程生产性服务;组建各种形式的农技服务共同体(联盟),探索重大农技的协同推广机制,让各成员在协作中开展服务。

结束语

面对农业农村发展新形势、新要求,我国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农技推广体系凸显诸多不适应,如公益性机构人员活力不足,社会化组织主体无序竞争,公益性机构与社会化组织协同度不高等。加强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改革,不断创新技术推广机制方法,建立政府公益性推广机构主导下、社会化服务组织协同服务的农技推广体系,成为我国农技推广事业发展的重点内容。综上所述,以上内容就是对创新农技推广机制,全面助力乡村振兴的论述。

参考文献:

[1]吴登飞,曹开蔚.创新农技服务机制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江西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创新试点的实践[J].江西农业,2018(19):9-11.

[2]陈俊红,田有国,龚晶,杜洪燕,刘哲.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主体的行为实践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8,39(04):567-575.

[3]罗敏,王晓娟,谢振宇,刘欢超,赵银燕.双峰县农技推广中心机制创新浅析[J].农技服务,2018,35(01):114-115.

[4]陈彦锋.创新服务机制多途径夯实农技推广工作[J].农民致富之友,2018(10):123.

[5].创新推广机制强化绩效考核促进农技推广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建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J].基层农技推广,2017,5(11):3.

论文作者:董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7

标签:;  ;  ;  ;  ;  ;  ;  ;  

创新农技推广机制论文_董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