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园主任对幼儿视觉教育的改革与保健医学_视力论文

园长、保健医谈幼儿视力教育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园长论文,教育改革论文,视力论文,幼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编者按:幼儿期是视觉器官发育、视力发展、视力保健意识及视力卫生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某些眼疾矫治的有利时期,做好这一时期的视力教育工作,必将使儿童终生受益。北京市东城区幼儿健康教育改革实验课题组在幼儿视力教育改革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刊特将他们第一阶段的研究成果呈献给读者,以期幼教工作者更加关心、重视并努力做好幼儿期的视力教育工作。

要关心和重视幼儿视力和视力卫生习惯

李荣箴(北京市东城区回民幼儿园园长):目前全社会都很关注中小学生视力下降问题,而对幼儿的视力问题尚没予以普遍重视。幼儿视力并非没有问题,关键是重视不够,没有深入调查。我区一所参加这次视力教育改革实验的幼儿园在预测视力中请专业大夫对幼儿视力进行全面细致检查,检查结果(见表1)一公布,教师和家长都大吃一惊。

表1 81名幼儿视力检查结果表

年龄人数正常视力人数异常视力人数可疑视力人数

4—5 29 8(27.5%) 8(27.5%) 13(44.8%)

5—6 52 7(13.5%) 5(9.6%) 40(76.8%)

注:异常视力包括屈光不正、弱视、斜视、色弱等。

刘德凤(北京市东城区卫生局第三幼儿园保健医):我园在预测中同样也发现了幼儿的视力问题。1995年大班幼儿视力不良率右眼为63%,左眼为60.5%;而1994年大班幼儿视力不良率右眼为59%,左眼为58%。幼儿视力不良率不仅高,而且有上升趋势。还应引起注意的是幼儿的视力习惯问题。通过调查大班有65%的幼儿阅读、绘画时坐姿不正确,眼物距不符合要求;15%不稳定。在家看电视每次50—80分钟的幼儿占28.9%,超过90分钟的占22.3%。这些不良视力习惯,对幼儿视力是一种慢性损害。

付春香(北京市东城区分司厅幼儿园副园长):这次改革实验对幼儿视力卫生习惯做了全面调查,结果让我们大吃一惊。全园116 名幼儿绘画和阅读时眼睛与字画的距离均小于30厘米,绘画时眼物距为7—5厘米的竟达到56%。在家看电视每次50分钟以上的占62%。常玩游戏机的幼儿有44%的人每次在45分钟以上。

不良卫生习惯对幼儿视力是慢性损害,现在称不健康行为。平时看不出其危害,但日积月累,一旦造成视力不良,就难于矫正,后悔也晚了。陈鹤琴先生说得好:“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都在幼年养成的……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累……所以我们应当特别注意儿童所要养成的种种习惯。”

洪霞(北京市东城区回民幼儿园保健医):检查不仅要检查视力现状,更重要的要检查形成这些结果的原因。视力卫生习惯是影响视力发展十分重要的因素。建议今后检查、验收应增加视力卫生习惯这一指标。

幼儿视觉器官发育不完善,易受损害,自我保健能力差,更需要成人关心、照顾和教育。幼儿期还是某些眼病矫治的有利时期,如斜视和弱视在幼儿期治愈率较高,错过这个时机就很难矫治了。家长和教师在发现幼儿有这些疾患时要及时帮助他们治疗。

史明(林业部幼儿园课题组负责人):我认为有些教师和家长对幼儿视力和视力卫生习惯问题重视不够的主要原因是:1.对视力不良和不良的视力卫生习惯对幼儿现在和将来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对幼儿视力不良的严重情况了解不够。2.视力教育没有在幼儿园课程和卫生保健工作中占有应有的位置。3.疏于检查。《幼儿园工作规程》虽规定每季度检查一次视力,但落实情况很不理想,有的幼儿园尚没有购置合乎规定的检测仪器,视力卫生习惯和视力卫生教育活动更少有检查。因此,要真正对其引起重视,一要加强宣传,提高认识;二要提高它在保教工作中的地位;三要加强检查,查视力,查卫生习惯,查视力物质环境,查视力教育活动。视力教育改革实验阶段,我园实验班按调查方案全面自检后,了解了情况,提高了认识,引起了重视,大家主动地搞改革,收到很好的效果。

表2 视力教育调查分析表

要改革视力健康教育

田彩棉(北京市东城区分司厅幼儿园园长):实验第一阶段我园全面调查了全园的视力教育,从教育目标、教材、教育方法到评价工作都做调查。在区课题组帮助下我们做了初步分析,见表2。

我们认为3个问题比较突出:

1.旧:教育思想旧,重知识传授,轻行为习惯培养,没意识到自我保健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不注意发挥幼儿在学习和发展中的主体作用。

2.低:对培养幼儿自我保健能力的要求太低,不适应幼儿的发展需要和接受能力。

3.少:教育时间少,教育内容少,指导帮助少,教材太单调。

魏娟娟(煤炭部幼儿园副园长):通过视力教育改革试验我感到改革实验方案提出的观点是正确的、可行的。要用新的健康教育观建构包括视力教育在内的整个幼儿园健康教育体系。建立新体系关键是更新教育观。

一、要改变消极的保护观,建立积极的健康教育观

以往提出的“保护幼儿视力”的要求是必要的,但用现代医学观和教育观来看,还值得认真反思。现代医学观强调的是预防为主,预防又强调培养自我保健意识与能力。现代主体教育观强调发展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意识和主体作用,培养儿童的自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只提“保护”显然不够积极。视力教育改革方案提出的要在获取知识技能基础上,培养科学用眼、护眼和炼眼的教育目标观是积极的,从我国改革实践来看也是可行的。

二、要改变单纯依靠教师灌输的教育观,建立发挥四方主动性的大健康教育观

过去视力教育基本是教师(或保健医)课上灌,课下管。而幼儿园视力教育实际涉及到家长、保健医、幼儿、教师和保育员四方。四方协同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益,单靠教师孤军作战,效果甚微。改革方案提出的要发挥四方主动性,要建立能发挥四方主动性的大健康教育体系是及时的、正确的,是符合新的医学观与教育观的。

孙玉琴(北京市东城区府学幼儿园副园长):实验证明改革方案提出的积极的健康教育观非常重要。改革实验前我园包括视力教育在内的健康教育确实是教育改革中“被遗忘的角落”。语言、计算、音乐、美工教育改革活动热气腾腾,生机勃勃,健康教育冷冷清清,死气沉沉,依然如故。新健康教育观帮助教师从旧的教育模式中解放出来。实验班老师主动把在其它教育活动中的改革经验迁移到健康教育活动中,教师主动编儿歌、编故事、编游戏,用新观念设计教育活动:幼儿看别人的眼、看自己的眼、看眼模型、画眼睛、下视力棋、做发展视力的游戏,生动活泼,身心受益。幼儿在活动中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很好发挥,提高了认识眼睛、了解和发展视力的兴趣,获得了眼睛和视力卫生知识,培养了眼保健意识,学会了锻炼视力的游戏。

程冰(北京市东城区卫生局第三幼儿园副园长):要发挥四方主动性的观点是从幼教工作者多年的卫生保健教育经验中提炼出来的,有很强的指导性,我园实验班的改革实践显示了它的生命力。根据这一观点设计和组织的幼儿视力与视力环境调查和自查活动,一下子就把四方动员起来了。查物质环境,也查教育环境;查幼儿园,也查家庭;查孩子的视力与视力卫生知识与行为习惯,也查教师和家长的教育。查出的问题不仅动了四方的心,也动了园领导的思想。很多家长主动配合教师,帮助纠正幼儿不良的视力习惯,帮助解决桌椅不合格问题,在家既注意言教,又注意身教。孩子视力不良的家长在保健医帮助下主动到医院去矫治。保健医增强了教育意识,不仅检查治疗,而且主动向家长、教师和幼儿做宣传,指导炊事员调配营养,探索视力教育经验。旧的由教师一方“灌”、“管”的视力教育模式被冲破,出现了四方主动、协同一致的新的视力教育模式雏型。第一阶段实验显示了改革方案提出的建立发挥四方主动性、培养一个意识(自我保健意识)和三个能力(使用、养护、锻炼身心能力)、发展幼儿身心的大健康教育模式设想的现实性与生命力。“

(北京东城区教科研中心幼教研究室志丹整理)

标签:;  ;  ;  ;  

浅谈园主任对幼儿视觉教育的改革与保健医学_视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