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空间对新闻媒体的现实挑战(一)_网络新闻论文

虚拟空间对新闻媒体的现实挑战(一)_网络新闻论文

虚拟空间对新闻媒体的真实挑战(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闻媒体论文,虚拟空间论文,真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网络对于不同的国家、社会和人群,有着不同的含义。比如,网络是一个赚钱的商业机会;网络弥补了传统媒体在采集和传播新闻上的缺陷;网络改进了电信的基础设施;网络是打破媒体霸权的舞台;网络是公民们在一个封闭社会里讨论政治话题的公共论坛。只有理解了网络在全球性传播中的这些作用,才能深入研究网络新闻和网络记者在全球不同文化和社会传播中的潜在作用。

而对于我这个新闻学教授来说,网络的等式是这样的

网络=媒体

网络=信息

网络媒体=新闻媒体

新闻是提供给不同观点人的共享信息。新闻媒体的作用就是制作并发布供广大公众共享的信息。新闻记者职业是一种崇高的使命,是一种社会责任,是把事物的真相发掘出来并公诸于世。就象一轮灿烂的太阳一样,试图照亮每一个阴暗的角落。

随着有线电视台和互联网的出现,新闻的出口越来越多元化。但是,无论新闻怎么变,新闻媒体的根本属性是不会改变的为不同思想和观点的人提供共享的信息环境。

挑战1:新闻出口的多元化环境和信息源的多元化

过去中国的媒体只有各级宣传部领导或监管下的报纸、杂志、出版、电台和电视台等信息出口。而今天,除了2000多家传统报纸、900多家电视台外,中国国内有近万家网站发布信息,其中包括新闻站点、专业信息站点、公司站点、机构组织站点、个人网页和电子邮件等等发布或发送新闻。而这些新闻的出口都无需新闻出版部门的审批。海外更是有无以计数的网站供国内网民自由浏览。过去,中国的公众通常是依靠一个信息源,这很容易引导舆论,培养一致的思想。以前,观看新闻联播是吃晚饭的时候唯一的选择。因此,宣传部门可以依靠新闻联播来形成宣传声势,培养一律的舆论。而今天由于互联网、有线电视的广阔的节目和频道选择,新闻联播正在失去观众,至少在失去年轻人。

长期以来,报纸和广播电视是大众传播的传统载体,互联网能否成为大众传播新的有效载体呢?Patterson说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全世界有百万计的网站,一个网站要想达到一家大电视台十分之一的观众都是不太可能的。

在极端的年代,即使有的时候向不知情的受众传递了误讯,人们也无法鉴别。长期以来对新闻信息流通、流向和新闻源的管理机制正在受到来自虚拟世界中的真实的多元化媒体环境的挑战,特别是受到新闻信息多源化的挑战。公众不再仅仅是依靠唯一的信息源形成共识和公共意见。在重大事件爆发时,公众会通过对各种不同的信息源获得的信息比较、分析和平衡后,排除信息源的偏见,形成自己的意见。

挑战2:网络新闻传播的滚动化

网络新闻的另一个特点是滚动化。世界上的著名报纸,如《人民日报》、《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等,都是差不多每隔一两个小时就更新一下新闻内容。没有任何商业象网络新闻传播那样超越空间和时间。网上的新闻传播是24小时不中断的,是没有国界的。网络新闻的诱惑力靠的不是杂志封面的大美人,或报纸头版耸人听闻的大标题,它所依靠的是内容和时效。

在网络媒体上,看不出头版头条在那里。头条往往是滚动新闻最新收到的内容。过去新闻宣传单位是通过在报纸头版头条或电视新闻联播刊登或播出先进模范事迹,形成宣传攻势,开展群众性的宣传教育。

挑战3:网络信息传播的无阻碍化

毫无疑问,互联网是人类有史以来增长最快的传播手段。互联网在中国的出现和对中国文明的意义,不亚于中国人发明纸张的意义。信息和新闻在中国的传播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全球传播阶段,进入了一个地球村。如果说,几年前人们还可以通过干扰和控制短波收音机、卫星电视的广播,通过传真机的安装来管理和控制信息和新闻的自由流通;10多年前,当时的邮电部门为了控制信息的自由流通,通过登记和审核,对安装传真机实行严格的限制和控制。而今天,对于传真机的那些管理规定迄今没有取消,但是,由于互联网的发展,邮电部门也发现再用过时的规定限制和控制传真机的安装和使用,已经是很可笑的一件事了。过去,人们可以通过频率审批,来控制广播的播出或收听。而今天,人们不再需要空中频率,可直接通过网络听广播甚至点播新闻或娱乐节目。

互联网的诞生和普及把信息流通的最后障碍给彻底消除了。阻挡网络信息的自由流通,跟一个小孩子用手指头堵住长江大堤决口一样荒唐和不可能。网络信息就像每天升起的太阳一样,它要流向和照亮每一个阴暗的角落。阻碍新闻信息传播的长城,随着互联网进入每个家庭正在倒塌。比尔·盖茨有一句名言:最有效的控制网络信息的自由流通是给每台电脑派一个警察竖立在旁监控。

网络传播的无阻碍化是由新旧媒体的特性决定的。

旧媒体(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的特点:

(1)受地域限制;

(2)受参与者人数限制;

(3)市场准入成本高;

(4)报纸杂志投递成本和国际邮费高,并且不可靠;

(5)旧媒体的传播是单向的:内容提供商把信息传输给消费者,消费者把金钱交给信息提供者。不存在信息或金钱逆向流动的机制,消费者是完全被动的;信息提供者严格控制消费者需要的阅读和视听信息;

(6)形式比内容更重要。内容和形式无法分开,媒体就是信息。

新媒体:如果我们打开万维网,我们看到的是与传统媒体某些属性正相反的东西:

(1)参与的人数是不受限制的;

(2)进入网络媒体的市场准入只需要:一台电脑、一个调制解调器和一根电话线或网线;

(3)网络媒体不受地域的限制。在网络世界里,网络媒体与每个网民之间的距离、网民与网民之间的距离都是相等的,无远近之分;

(4)网络媒体的本性决定其双向传播的特点:消费者是主动的;

(5)内容比形式更重要。内容和形式是分开的,消费者提供自己的媒介,网络媒体只负责提供内容。

挑战4:网络传播的逆反心理

旧媒体时代总有些人试图逼迫新媒体重落旧媒体的窠臼。这些旧世界的人忧虑地预感到,只有新媒体看上去跟旧媒体差不多,他们就可以控制它。但是,对新媒体的控制不仅在技术上难以做到,而且更引起了巨大的逆反作用和逆反心理。

根据人们的逆反心理,政府越是限制人们去看什么内容,网站读者。因此,那些被限制入境的网站充满了大量的批评政府的言论和讨论。

目前,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国对那些不友好的信息和网站制定了限制网络新闻传播的法规和政策。

在西方国家,媒体在内容上不受控制,但在商业运行上受到各种法律的限制。媒体市场,如广播电视节目是受到严格监管的,因为人们把传统媒体当成文化产品,当成国家的主权完整。但是,唯有互联网是真正开放的媒体,是迄今没有受到法律控制的市场。

当然,政府可以通过实行电信垄断,提高电话费和上网费,以控制上网的人数。但这种控制限制信息流通的有效办法也同时控制和限制了中国新经济的起步和腾飞。

挑战5:新闻传播的全球化

网络媒体=全球媒体

网络传播=国际传播

印刷媒体与广播电视汇聚在网络商提供的网上世界里了。这种合并和越来越多的上网人口将如何改造我们这个世界,特别是如何改造我们传统媒体观念?

网络传播把世界上的一切事情都同时地方化和全球化了。人们在认识媒体、新闻传播和政治宣传和意识形态教育等问题上,要培养一种创新的方案,以适应人们在网络时代对信息的需求。

我们首先需要的是一个崭新的、有开拓精神的新新闻学,这种新闻学要求媒体从业人员要有一种全球眼光报道新闻,即使这样的事件本身是国内新闻或仅局限于地方、甚至一个社区的。因为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地球村里,网络已经把人们紧紧地连接在一起了。

媒体的全球化可以用三个英文字母"C"来表示,内容(content)、社会(community)和商务(commerce)。在这个人类的新世界里,新闻和信息的内容的索取、社会交往和商务活动都是通过互联网这个有生命的和互动的空间得以实现。在互联网世界里生存的是一个新的人类,这个人类生活在一个基于共同的兴趣而形成的一贯虚拟社会。

互联网带来的媒体地方化和全球化正在缩短时间和距离。我生活在北京郊区的寓所里,但是,我每天看到的北京出版的《人民日报》或是《南方周末》上的重要文章多半是我在美国的一个有共同兴趣的朋友给我电邮过来的。而我也经常把我在《华盛顿邮报》或是英国的《经济学家》上面看到的重要文章,加上批注,发给我在华盛顿或是日本的朋友。如果我们进入《人民日报》电子版的《强国论坛》或是《环球时报》的《论坛》,我们会发现来自中国、北美等世界各地的读者正在对在美国、中国或是车臣刚刚发生的事件或是大发议论,或是在上面散布自己收罗来的信息;而与此同时,《纽约时报》也在它的网页上,就同一个事件开辟了同样话题的论坛,同样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读者在上面发表议论。

生活在北京、哈尔滨、成都、乌鲁木齐、西宁、拉萨的人,跟纽约、东京、罗马、莫斯科的人同时在网上目睹了刚刚发生的突发性事件的新闻报道,这种报道是文字和音像的混合体,同时还有难以穷尽的事件背景、人物等等方面的介绍。

网络新闻的全球化还表现在地方报纸的全球化。一个居住在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人,如一个居住在美国新英格兰的人在《哈尔滨日报》还没有上摊之前,就通过网上抢在哈尔滨当地人之前看到了这家万里之外出版的报纸。

网络新闻的这些新特点,要求网络新闻的从业人员要用一种崭新的模式来工作。所有这些与山东人和西藏人同时看到当天的《大众日报》或《西藏日报》。

带来了由于广告商强调网页的点击率,网络公司越来越关注内容的全球性。

从全球化的视角看,网络新闻传播是否真得会形成一个全球化的公众?公众和公共舆论本来是一个社会和政治体制里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网络已经把某个社会或国家的“公众领域”转变成全球化的公共领域。这个领域是超社会的全球化的公共社区。

网络新闻如何把网民变成一个全球性的公民?比如在Yahoo!或新浪的网站上,围绕一个全球性的新闻事件展开讨论,通过问题和回答,在全球的环境里煽动互动和思想的撞击。

标签:;  

虚拟空间对新闻媒体的现实挑战(一)_网络新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