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零一年第一季金融市场运作报告_国债论文

二零零一年第一季金融市场运作报告_国债论文

2001年第一季度金融市场运行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第一季度论文,金融市场论文,报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1年第一季度,国内金融市场运行基本平稳。主要特点为:股票一级市场筹资额大幅度增加,二级市场股指由弱到强,成交额下降明显;债券市场发行平稳,但结构有所变化;银行间市场交易规模继续放大,市场利率先升后降;公开市场操作继续发挥明显作用;票据市场继续快速发展;外汇市场交易大幅增长、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金融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居民储蓄本币增长较快、外币增幅减缓;货币流动性在强势基础上有所下降;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继续保持“双快”增长态势;再贴现利率走向成为票据市场发展的关键。

一、金融市场运行的基本情况

(一)资本市场

1.股票一级市场融资速度加快,筹资额大幅度增长。

第一季度,企业在股票市场上累计筹资额为559.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4%。其中,发行A股36只,比上年同期多23只,累计筹资额为282.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3%;发行H股2只,比上年同期多2只,累计筹资额为1.8亿美元;A股配股74只,比上年同期多41只,累计筹资额为262.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9%。截止到3月底,沪、深两市共有上市公司1122家,比去年年底增加34家,增长3.13%。

2.股指由弱转强,交易额下跌明显,B股市盈率急速上升。

股票指数在前两个月大幅下挫之后,3月份出现快速上扬行情。第一季度,受证监会出台了允许境内自然人投资B股政策的影响,B股成为投资者竞相追捧的对象,股价上涨迅猛,收益率最高达300%。由于目前市场资金相对比较宽裕,开放式基金在短期内即将出台和对市场本身下行空间不大的预期,以及3月份对股票发行制度的改革,部分一级市场资金回流到二级市场,促使A股市场出现先抑后扬的行情。第一季度,沪指突破去年8次所创历史新高成为新的历史高点。3月末,上海综合指数以2112.78点报收,比去年末上升39.3点,增长1.9%;深证综指以642.11点报收,比去年末上升6.4点,增长1%;深证成指以4965.98点报收,比去年末上升213.23点,增长4.5%。

股票成交总额下跌明显,股票交易印花税锐减。第一季度,沪、深两市股票成交金额为10059亿元,日均成交为186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47%。其中,A股成交8599亿元,日均成交159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54%;B股成交1460亿元,日均成交27亿元,是去年同期的26倍。受股票交易额大幅下降的影响,股票交易印花税大幅下降,第一季度,股票交易印花税累计收入为77.56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52%。

市场受政策影响,B股市盈率急升,投资者开户数大幅增长。3月末,A股、B股加权平均市盈率,沪市分别为60.88和44.95,深市分别为53.71和32.51,沪市A股加权平均市盈率比上年末上升了1.74,深市比上年末下降了5.02;沪、深两市B股加权平均市盈率分别比上月上升了19.72和19.46。3月末,投资者开户总数达6134.95万户,比去年底增长5.8%。其中,A股投资者开户达到6036万户,比去年底增长4.5%,B股投资者开户达到98.95万户,是去年底的3.6倍;机构投资者开户数比去年底增长5.5%,个人投资者开户数增长5.8%。

3.债券市场发行平稳,但结构有所变化,国债发行略有下降。

第一季度,累计发行国债500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67亿元。其中,向个人投资者发行凭证式3年期国债240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80亿元,5年期国债60亿元,比去年同期多14亿元,向银行间市场会员发行浮动利率记账式国债200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累计兑付国债654亿元。第一季度,财政通过发行国债向全社会净融入党资金比去年同期减少821亿元。季末,国债余额为13520亿元,比去年底下降1.1%。

政策性金融债发行有所增加。第一季度,累计发行政策性金融债35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70亿元;累计兑付220.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60.5亿元。第一季度,政策性银行通过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向金融机构净融资129.5亿元,比去年同期多9.5亿元。季末,政策性金融债余额为7512.8亿元,比去年底增长1.8%。

(二)货币市场

1.货币市场交易总量小幅增加,市场利率先升后降,证券公司和投资基金融资总额有所减少。

银行间市场交易规模继续放大,但增速有所下降。第一季度,银行间市场运行61个交易日,累计成交9568亿元,日均成交量157亿元,比上年第四季度增长2.9%。其中,拆借成交2401亿元,日均成交39亿元,比上年第四季度增长9%;现券成交107亿元,日均成交1.8亿元,比上年第四季度下降21%;回购成交7060亿元,日均成交118亿元,比上年第四季度增长1.4%。拆借、现券、回购交易金额的量比,由上年第四季度的16:1:51扩大到今年第一季度的22:1:66。

短期品种交易活跃,市场利率水平升高后有下降迹象。第一季度,拆借市场交易最为活跃的品种为7天品种,占市场份额的59.6%;其次是20天品种,占市场份额的15.2%。债券回购市场中最为活跃的品种为7天品种,占市场份额的76%;其次是14天品种,占市场份额的13%。第一季度,货币市场利率继续回升,但升中有降。3月份,银行间市场月加权平均拆借利率和回购利率分别为2.58%和2.50%,较上年末分别上升了0.07和0.05个百分点,但与2月份相比,分别下降了0.03和0.04个百分点。

证券及基金管理公司融资总额有所下降。第一季度,证券及基金管理公司累计净融入资金为1625亿元,其中,从拆借市场上净拆入资金1045亿元,比去年第四季度减少87亿元,由于基金管理公司不能进入拆借市场,因此这部分资金全部为证券公司所使用;从债券市场上净融入资金580亿元,比去年第四季度减少13亿元。从拆借市场和回购市场余额的情况来看,3月末,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拆入余额为43.1亿元,比去年末减少6亿元;债券回购市场回购余额为14.1亿元,比去年末减少13.5亿元;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从货币市场融入的货币资金,由年初的76.7亿元下降为57.2亿元。

2.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相比,国债交易规模扩大。

第一季度,交易所国债交易共运行54个交易日,累计成交额为3971亿元,日均成交73.5亿元,日均比银行间债券市场少44亿元。从结构上看,现券交易额高于银行间债券市场,回购交易额低于银行间债券市场。第一季度,交易所国债交易日均额与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日均额的比例,由去年第四季度的1:1.3扩大至今年第一季度的1:1.6,这表明银行间债券市场将逐步成为国债交易的主体市场。

3.票据市场继续快速发展。

第一季度,票据市场发展迅速,截至3月末,商业汇票未到期金额为4135亿元,同比增长108%;累计发生额为2433亿元,同比增长109%。其中,贴现业务余额为1830亿元,同比增长187%,累计发生额2585亿元,同比增长217%;再贴现业务余额为1243亿元,同比增长133%,累计发生额为798亿元,同比增长117%。

(三)外汇市场

外汇市场成交量大幅增加。第一季度,外汇市场累计成交各币种折合美元167.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5%,日均成交2.7亿美元,同比美元增长80%,港元下降33%,日元增长23%。第一季度,美元成交量占总成交量的比重达98.8%,比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第一季度外汇市场结售汇量大增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移动通讯资本项下大额结汇所致。

人民币汇率继续保持稳定。在2月19日出台了允许境内自然人进入B股市场政策以后,从监测地区情况来看,非法外汇市场汇率曾一度上升至1美元兑8.8元人民币和1港元兑1.13元人民币,但市场很快恢复平稳,并没有引起更大范围的汇率波动。从外汇交易中心外汇结售汇市场来看,没有受到此项政策的影响,人民币兑美元、港元的汇率基本稳定,兑日元的汇率大幅上扬。3月末,外汇市场美元兑人民币期末汇率为8.2777,美元汇率比上年末上升3个基本点,比上月末下降6个基本点;港元兑人民币期末汇率为1.0614,港元汇率比上年末上升8个基本点,比上月末上升2个基本点;100日元兑人民币期末汇率为6.6532,日元汇率比上年末下跌5347个基本点,比上月末下降4622个基本点。

二、金融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

(一)外汇储蓄增幅减缓,本币储蓄存款回流明显

2001年2月19日证监会出台了允许境内自然人进行B股买卖政策,外汇储蓄存款增长明显下降。3月末,外汇储蓄存款余额为740亿美元,比年初增加6.7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少增加36.5亿美元。本币储蓄受股市平淡的影响,有所回升,第一季度增长9.4%,增幅比去年同期增加1.3个百分点,比去年12月末增加1.5个百分点。

(二)货币流动性有所下降

第一季度,货币流动性(M[,1]/M[,2])在高位上有所下降。3月末,货币流动性为38.2%,比去年同期上升1.4个百分点,但比去年12月末降低1.3个百分点。货币流动性有所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居民储蓄存款增长较快。

(三)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继续保持“双快”增长态势

第一季度,企业与居民直接融资总额为84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4%,其中,通过股票发行与配售筹集资金544亿元,比去年同期多融资380亿元,增长131%;通过发行凭证式国债筹集资金300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67亿元。第一季度,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10.2万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13.9%,增幅比去年底高0.5个百分点。第一季度,累计贷款3069亿元,比去年同期多贷419亿元。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双快”增长,虽满足了目前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但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带来信用膨胀的压力。

(四)再贴现利率走向成为票据市场发展的关键

由于目前的票据市场主要是在人民银行给予较低再贴现率和一定规模限制下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这在某种程度上就造成了非市场行为。这种恶性竞争的结果,使人民银行的再贴现政策面临两难境地,一方面,为减少银行间的恶性竞争,需适当提高再贴现率;另一方面,提高再贴现率又会给市场带来紧缩货币政策的预期,给刚刚发展起来的票据市场带来冲击。

三、政策建议

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和加强再贴现窗口服务,间接调控货币资金。一是要继续扩大货币市场规模,增加交易品种,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二是要加强金融监管,清理违规进入股市的信贷资金;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外汇管理,打击各种违法外汇进入B股市场,严格控制外汇的进出渠道,确保人民币汇率稳定;四是继续支持发展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例;五是采取措施,继续扩大票据市场业务。

标签:;  ;  ;  ;  ;  ;  ;  

二零零一年第一季金融市场运作报告_国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