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O后我国远程高等教育的对策研究_中外合作办学论文

加入WTO后我国远程高等教育的对策研究_中外合作办学论文

加入WTO后我国远程高等教育的应对策略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教育论文,应对策略论文,我国论文,WTO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79(2002)01-0005-06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我国在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加快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教育的社会需求随之激增,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理论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到上世纪末,我国高等教育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获得发展,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现代远程高等教育方兴未艾。据有关资料表明,2001年秋季招生后,我国参与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的45所高校在校生(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已超过40万人。就技术支撑而言,目前我国教育与科研网(CERNET)已开通了5个CERNET地区网络中心的4条2.5G线路和通达11个省会城市CERNET地区主节点的13条155M线路,建立的36个节点通达全国140多个城市。中国教育电视台宽带多媒体传输平台基本建设完成,具备了播出8套电视、8套语音、20套以上IP数据广播的能力,并实现了卫星网与CERNET的高速链接。仅以CERNET为例,目前全国已有770所大学连接到CERNET,其中有近100所高校通过100M以上高速通信线路链接,所有参加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的高校都建成了先进的千兆校园网,基于校园网上的教学软件与教育信息资源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我国的远程高等教育就是在这样一个快速发展之际迎来了WTO(World Trade Organvzation)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一、WTO有关原则和条款及其对远程高等教育的影响

根据WTO《服务贸易总协定》关于服务业的规定,教育服务是其11项服务类型之一。在《服务贸易总协定》之国际服务贸易分类表中,教育服务包括初等教育服务、中等教育服务、高等教育服务、成人教育服务和其它教育服务五个项目。

《服务贸易总协定》是乌拉圭回合协议的服务贸易一揽子成果的核心规则。其中国民待遇原则、市场准入原则等受到WTO成员在各自减让表中就具体服务内容所承诺的义务的限制。在服务贸易减让表中,值得注意的是服务的四种提供方式,即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以及《服务贸易总协定》第三部分对市场准入、国民待遇和可能的附加承诺的基本要求。从WTO的基本原则和《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具体内容看,教育作为服务贸易内容之一,其受影响程度大小受到国家对教育的承诺、本国教育市场对外开放程度和对外开放节奏的限制。从已加入WTO的国家对教育服务的承诺情况看,并非所有国家在教育领域都毫无限制地对所有服务提供方式开放。尽管WTO遵循最惠国待遇、市场准入等原则,但也允许每个国家根据自身实际有选择地开放某些领域。从目前我国作出的承诺情况看,加入WTO对我国教育服务的直接影响,现在主要在“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这三种方式上,因为我国政府对“境外消费”没有限制,而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已经作出如下承诺:允许境外机构、个人在中国境内进行中外合作办学;允许外资拥有多数控股权;允许外国人在中国提供教育服务,但需获得中国国家外国专家局和国家教育委员会(现教育部)颁发的许可证,且必须具有学士或学士以上学位并具有相应的资格证书或专业职称,从事本专业工作两年以上。因此就目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开放程度看,中外合作办学和人员的交流将明显增加。当然,对于不作承诺的方面并不是没有影响,再加上远程高等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从四种服务提供方式看,它们都会对我国远程高等教育带来影响。根据服务贸易的四种提供方式,我们可以相应地列出以下可能出现的远程高等教育服务形式,见下表:

跨境交付

境外消费

商业存在 自然人流动

国外远程

学生出境

其它国家的机构

国外人才进入中

教育服务

求学在中国境内办中

国市场就业、工

外合作的远程高

等教育机构国内人才流向境

 外

对于上表,我们作出以下分析:

1.以跨境交付方式看,我国政府对此不作承诺,但在通讯上有受话方支付方式存在的可能,这就使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远程教育存在着跨境支付的可能。当然,考试或考核要跨境支付就更有难度。但是,从总体上讲,跨境支付这一方式在远程教育比其它教育似乎更有“突破”的可能。

2.以境外消费方式看,我国政府对出国留学没有限制,如出国留学人员增多,多少会影响我国远程高等教育的生源。

3.以商业存在的方式看,表现在境外在华远程教育机构的增加。据统计,上海市2000年已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00项,其中非学历教育64项,高等学历教育27项,其它为普教项目。这些办学项目往往具有较强的国际通用性,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会更具吸引力。

4.以自然人流动方式看,教育领域人员的国际流动数量会大幅度增加,中国与国外人才培养机构的交流也将增多。人员国际流动的增加,一方面有助于我国远程高等教育机构获得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另一方面对我国远程高等教育领域已有的从业人员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有关我国政府1994年的承诺具体内容在1995年国家教育委员会(现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发布〈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的通知》中作了反映,其主要精神如下:

对于办学主体 中外合作办学,指外国法人组织、个人以及有关国际组织同中国具有法人资格的教育机构及其它社会组织,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以招收中国公民为主要对象的教育机构,实施教育、教学的活动。

对于办学领域 中外双方可以合作举办各级各类教育,但义务教育以及国家有特殊规定的教育、培训除外。国家鼓励在职业教育领域开展中外合作办学。

对于依法办学 中外合作办学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贯彻中国的教育方针,符合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和人才培养的要求,保证教育质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不得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对于机构设立 中外合作建立的教育机构必须具备规定的办学条件,教育机构的设置要经有关主管部门的审核,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独立设置的合作办学机构需报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在获得办学许可证后方可按我国规定正式招生。

对于机构领导 合作办学机构的校(院)长或其主要负责人,必须由在中国境内定居的中国公民担任,并报审批机关核准。

对于证书发放 合作办学机构经国务院学位主管部门批准,可以颁发相应的中国学位证书。颁发外国学历、学位证书的,应由中国国家学历、学位主管部门核准,但中国对其学历、学位的承认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以上可见,尽管中国的服务贸易自由化程度仍相对较低,但随着WTO的加入,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将迈得更大,开放的领域与方式也将会作适当地调整。

二、加入WTO后我国远程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面临的挑战

挑战之一:运作机制产业化

国外远程高等教育的教学资源(包括印刷教材、多媒体软件等)比较丰富,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最近宣布,计划在今后两年里,将500门课程内容上网;到2010年底,将讲座笔记和阅读目录等相关材料上网,提供的课程类别将达2000种以上。现在,各种形式的中外合作办学日趋增多,国外各类教学软件力图涌进中国教育市场。这种软件一般由两类单位制作,一类是企业制作的,其中包括营利性的企业、教育公司等,另一类是学校制作的。除了以营利为目的的教育公司(学校)外,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学校在本土含有非营利性投入成份,这部分教学软件的高开发成本中的相当一部分仍带有社会福利性质。前一类当然要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后一类,一般也会严格地将本土公民的利益与境外利润的追求区分开来。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境外的远程教育资源输入我国,谋求的是经济回报,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

挑战之二:证书和文凭的认定渐趋社会化

根据我国有关规定,合作办学机构“可以颁发外方合作者本国或国际认可的相应的资格证书”,经过核准的合作办学机构还可以颁发外国的学历、学位证书。由于中国良好的经济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需求,加入WTO之后,中外合资或外方独资的单位或办事处会日益增多,这种单位大多有比较灵活的用人自主权,同时国有企事业单位或私人企业的用人也更趋于真才实学,我国某些机构对外方学历、学位承认与否的制约性可能逐渐减弱。对学历、学位的承认与否问题,体现了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的办学主权问题,在我国加入WTO后,对证书、文凭的认定将渐趋社会化,这是我们必须加以研究和关注的新问题。

挑战之三:教学软件精品化

教学软件包括印刷教材、音像教材、多媒体教材等。在我国加入WTO后,境外远程高等教育在这方面较之境内有着明显的优势。如英国开放大学在运作之初,就对课程材料的设计、制作十分重视,其精心设计开发的“学习包”(或称教学包),将各单元主教材在教学设计时与作业等其它补充印刷教材(以上总称印刷教材),以及相对应的广播电视教学节目或录音录像带(以上总称视听教材)密切配合,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包单元,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对本单元教学目标和内容的掌握程度,诊断并帮助解决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调整和控制自己的学习进度。这类教学软件和设计制作流程受到世界各国远程开放教育学校和机构的认同。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大量应用于教育领域,境外远程高等教育在教学软件方面的“精品化”优势将更加明显。究其原因,在过去的150年间,几乎欧洲所有的远程教育教材都是有预制的、以个别学习为主的,他们对教材的设计与制作有其独特的要求。这被某些西方有识之士认为是——“在未来输出教育服务时有竞争优势的领域”。

挑战之四:办学模式系统化

在学历、学位教育方面,境外的远程高等教育有三种模式较具有代表性:独立设置的远程大学、双重模式大学和助学中介机构。境外的三种模式在我国是同时发展,兼而有之。在独立设置的远程大学方面,我国有中央广播电视大学1所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的广播电视大学44所。在双重模式方面,我国众多普通高校过去在举办全日制高等教育的同时举办了不少函授学院和夜大学,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现在又发展了网络学院。在助学中介机构方面,我国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构,由于该机构的推动,目前自学考试社会助学已形成一个巨大的教学网络。尽管同时有几种办学模式在我国获得相当程度的发展,也适应了我国高等教育面向大众的发展需要,但是由于我国的底子还比较薄,能集中的人力、财力、物力还比较有限,如果力量分散,那么其面临的挑战是可想而知的。另外,教育作为一个大系统而言,内部应有更好的沟通。学分互换,学历互认,上海教育系统近年来打通“立交桥”的试点,目的就是强化办学模式系统优势,这种可行性的办法值得一试。

(二)面临的机遇

机遇之一:政府职能的转变

“入世”不仅是经济层面上融入世界经济,更是体制、机制层面上与世界经济相衔接,反映在服务贸易领域中也是如此。我国加入WTO后,政府在远程高等教育方面的规划、管理、指导、监督和服务的功能必定会进一步强化,从而为远程高等教育的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机遇之二:办学机构运行模式的改革

我国原有的办学机构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较深,如招生依赖于国家计划,经费寄希望于政府拨款,工作人员竞争意识不强且难以流动等等。进入WTO后,形势迫使办学机构进行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

机遇之三:“进”“出”机会均等

WTO的原则首先是“无歧视待遇原则”,境外的远程高等教育可以“入境”,我国的远程高等教育也可以“出境”。如随着中国国内的市场逐步开放,为了做好贸易和其它交流工作,海外也掀起了学习中国文化、中国语言的“热潮”,这对远程高等教育而言不能不说是一个机遇。

机遇之四:教育需求将进一步扩展

随着“入世”,各行各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会逐步提高,岗位竞争也更趋激烈,这就迫使广大从业人员或参与竞聘的人员必须学习更多的知识与技能,而教育培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远程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这一点。

三、我国发展远程高等教育的应对策略

(一)关于政府的应对策略建议

1.关于指导思想

我国在远程高等教育方面应对策略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思想为理论基础,以《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中的指导方针为具体指导,抓住我国加入WTO的契机,从境内外远程高等教育的实际出发,促进我国远程高等教育快速、健康、持久地发展。

坚持以发展为主题 我国远程高等教育应对“入世”挑战的核心问题是教育的发展问题。如前所述,我国远程高等教育在“入世”后仍将进一步发展。在其发展中,我们要坚持强调速度与效益的统一,其效益一是体现在有市场需求上,二是体现在保证质量上。只有适应市场需求,坚持较高的质量,发展才能做到快速、健康、持久,才能在与境外远程高等教育的竞争中赢得主动。

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 结构调整的内容之一是逐步实现多种力量办学的结构。过去我国多由国家举办的学校提供远程高等教育,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有中外合作办学,随着我国加入WTO,中外合作举办机构将增多,境内的社会力量办学机构也将涉足。调整内容之二是办学模式的结构调整,使独立设置的远程大学、双重模式大学和助学中介机构三种模式分工明确,扬长避短,集聚力量,迎接挑战。调整内容之三是办学内容的制定,其中包括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结构等,以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某些远程高等教育机构已有这方面的成功经验,要采取措施大力推广。

坚持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 我国远程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结构调整,必须以体制、机制创新与科技创新来推动。在体制方面,要大力推动中外合作办学,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同时要打破原有的条块分割以及系统内部的部门分割状况。机制创新方面,要树立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增强开拓创新精神。为使远程教育机构充满活力,必须在体制、机制方面进行改革。同时,远程高等教育本身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只有把科技进步作为自己的动力,才能不断发展。

坚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 现在在全国涌现“学习热”、“大学热”,原因主要是就业竞争激烈和一部分人生活水平提高后要充实自己。远程高等教育在高等教育面向大众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这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是完全一致的。若从政府的立场上来考虑,对远程高等教育的发展给予更多的支持是完全应该的。

2.关于制定规划

制定我国远程高等教育规划,是政府的基本职能之一。我国目前这方面的问题是:或在全国教育规划、全国高等教育规划中对远程高等教育附带过,语焉不详;或原来有某一方面的规划,但未能按变化了的形势作修改。

远程高等教育规划,涉及学历、学位教育与非学历、学位教育两个方面,涉及面广且有许多不确切的因素,难以作比较确切的规划。但综合多方面情况,政府职能部门仍应对我国远程高等教育的基本发展结构进行勾勒,由此可以看出我国远程高等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中的比例、地位,并从基本办学条件的保障及与其它教育沟通、衔接等多方面采取措施,使我国远程高等教育能更好地抓住这一历史性的机遇,去迎接“入世”为我们带来的挑战。

3.关于制定规章或规范性文件

法律、法令有国家意志的属性,具有强制性、规范性和稳定性,它的制定,酝酿的时间更长一些,制定的程序也更为严格一些。就远程教育而言,由于其发展迅速,涉及面广,许多工作尚属试点阶段,为此目前拟由政府制定相应的规章乃至规范性文件更为稳妥一些。随着我国加入WTO,远程高等教育的规章或规范性文件要抓紧拟订,实施一段时间后视必要再制定法律、法令。在当前,有以下两个问题在制定规章或规范性文件时应引起注意:

要明确远程高等教育机构的举办条件 凡符合举办条件者,就要依照有关法规赋予办学自主权;凡不符合举办条件者,就应该限期整改或不予批准。目前,普通高校举办的网络学院,因依托普通高校,故招生、考试、发证等皆可自主决定,这是应该的。但是,1979年举办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至今无单独办本科权,无发学位权,这是不妥的,在世界上这也是罕见的,使其难以参与国际竞争。

政府要转变职能 我国在“入世”后要依法行政,把握好承诺的度,凡已承诺的要坚决兑现,对境内外的远程高等教育机构、个人切实履行“无歧视原则”;凡尚未承诺的范围要继续加强领导与管理,但是这种领导与管理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要体现“三个代表”的要求。在远程高等教育方面,必须强化规划、管理、指导、监督和服务等功能。当前,一要依据WTO规则体系,自觉地贯彻实施依法行政原则、法制统一原则、行政公开公正原则和已作承诺领域内的无歧视原则;二要同WTO其它成员国那样,对政府举办的远程高等教育确保必要的办学条件,其中包括提供必要的校舍和经费投入,为我国远程高等教育创造参与国际竞争的必要条件。现在的问题是,对政府赋予的远程高等教育的职能要通过法规的形式来予以确认,否则会出现随意性。在教育领域中,政府的职能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弱化,而应该是转变,是积极引导办学机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在政府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逐年增加。对远程高等教育的支出不应存在“断皇粮”的问题,存在的应是如何用好现有的或增加的经费问题。

4.关于监督检查

有法必依,令行禁止,这是法治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我国加入WTO后,政府一定要加强监督检查工作,使已出台的法规得到贯彻落实。首先,对学历、学位证书的认定要有严肃性,对专业资格证书的认定也要有严肃性。在这方面不能丝毫退却。现在的问题是确保、提高我国学历、学位、专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其次,要加强监督检查,其核心问题是对违法违规的处罚,一定要依法治教。凡不依法处罚的,一经查出,要追究有关执法机关和责任人的责任,触犯刑律的还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关于改进作风

远程高等教育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其有自身的特点,对其认识也是一个过程。在当前社会变革之际,各级政府工作人员要深入实际,切实了解远程高等教育的历史,现在与未来,为远程教育机构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二)关于远程教育机构的应对策略建议

1.既要抓好产业运作,又要抓好对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与执行

远程高等教育相对于其它教育形式更具有产业化的特征和实现产业运作的可能。究其原因,主要四点:

——远程高等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范围,根据高等教育特点和成本分担原则,当然不能“义务”,也不必“义务”;

——我国远程高等教育目前只有极少数学生是对普通高校原招生计划的扩展,而绝大部分学生是不列入国家普通高校招生计划的,收费标准较之普通高校有较大的灵活性;

——远程高等教育在校舍、设施等方面受限制较少,容易形成规模效应;

——远程高等教育与信息技术关系十分密切,不少企业看到其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愿斥巨资投入,更能推动其产业运作的进程。

但产业运作并不能简单地说成产业化。“化”字放在名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况。若是产业化,就应该是以经济效益为第一位的,而不是以培养人为第一位的;若是产业化,境内外的远程高等教育将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必须认识到,境外远程高等教育有相当一部分在自己的境内与境外扮演着两种不同的角色,即在境内带有社会公益性与在境外纯产业性的两种不同角色,而我国境内的远程高等教育若仅是一种产业性质,这本身是不公平的,与WTO的基本原则精神也是不吻合的。基于这一点,在我国加入WTO后,重申我国远程高等教育要进一步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有其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

2.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变挑战为机遇

根据最近公布的我国《服务贸易减让表》精神,并参考1995年国家教育委员会(现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发布〈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的通知》,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1)允许中外合作办学,允许外资拥有多数控股权,但有一些其它方面的要求,其属于有条件的开放;(2)在学历、学位教育方面,我国也是有条件地开放,而在非学历教育方面放得较开。在当前,我国远程高等教育办学机构(学校)应该根据此精神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变挑战为机遇,促进我国远程高等教育的发展。在合作办学过程中,我们得到的益处不应仅是教学软件方面,更重要的是可以学习境外远程教育的先进理念,如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远程高等教育与其它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和相互沟通的观念与实践等等。这对发展我国远程高等教育是颇为有益的。

3.以学生为中心办出特色

特色就是生命。远程高等教育的特色前提是满足学生的需求,要以学生为中心来开展教学、管理工作,因为它与其它教育相比更少带有计划性,更多地带有市场性。进入WTO后,这一特征将更为鲜明。这方面的例子不少,如我国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从1996年开始明确把“开放”与“教育现代化”作为两大命题来落实,从1999年又开始实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使自己的“开放”与“教育现代化”的特点日渐鲜明,在全国高教系统中已经占有了自己的地位,为我国高等教育面向大众作出了独特的贡献,不仅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开放教育系统,还为进一步办成教学实体创造了条件。

4.深化内部人事制度的改革

由于现在举办远程高等教育的办学机构大多是国家事业单位,所以在人事制度上的改革就显得十分迫切。我国加入WTO,远程高等教育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方面的竞争。而用人制度改革是深层次的触及人的切身利益的根本变革之一,也是激发人的积极性的基本措施之一。当前,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建立起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精干高效的管理人员队伍与能进能出、既具有良好专业知识又善于应用现代教学技术、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教师与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只有这样,才能应对加入WTO后境外远程高等教育“入境”的挑战,才能使我们的用人机制充满活力,才能形成高素质的干部、教师和专业人员队伍。

5.加强理论研究工作

我国的远程高等教育有着悠久的传统。现在,我国的广播电视大学堪称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巨型大学。目前,普通高校网络学院又异军突起,大大地促进了我国远程高等教育的发展。同时,远程高等教育领域依然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又面临境外远程高等教育“入境”的严峻挑战,迫切需要理论创新来推动远程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此一定要加强理论研究。

加入WTO后我国远程高等教育应对策略的研究,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实践的发展常常出乎人们的预料,我们的思考要随时作调整,以更好地指导实践。我们的这一研究,期待着实践来检验。我们也期待着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有更多这方面的研究课题面世,以促进我国远程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标签:;  ;  ;  ;  ;  

加入WTO后我国远程高等教育的对策研究_中外合作办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