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他女性发生性关系的女性的性传播感染和危险行为

与其他女性发生性关系的女性的性传播感染和危险行为

一、与其他女性有性行为的妇女的性传播感染与危险行为(论文文献综述)

严韵文[1](2020)在《《残疾青年:关于全球社会消除性别暴力、实现性和生殖健康及权利的研究》(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联合国人口基金会2018年发布的报告Young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Global Study on Ending Gender-Based Violence,and Realising Sexual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and Rights,主要探讨了残疾青年在性、生殖、健康等方面面临的问题,以及他们所遭受的性别暴力和歧视。该报告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残疾青年的关注。本次翻译实践活动以该报告的第一章为翻译材料,希望能为中国残联和其他残疾人组织的工作提供参考资料。该联合国报告的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残疾的概念,残疾青年在享受性和生殖健康服务时所受的歧视,以及他们所遭受的暴力等等。文本类型为公文文本,语言严谨客观,逻辑性强。主要的翻译难点在于多义词和普通词汇的取义、长难句的翻译以及原文风格的再现。本报告以语境理论为指导,从言内语境和言外语境两个方面,对文本中词、句和风格的翻译进行探讨,认为多义词、普通词汇和长难句的翻译可以从言内语境出发,词汇的翻译方法分为词性转换法和词义引申法,句子的翻译方法分为增译法、拆分法和包孕法。原文风格的再现可以依靠言外语境,以语式、语旨和语场为依据,从词汇和与语篇的角度来达到这一目的。本翻译实践报告探讨了公文文本的一些翻译方法,以期为公文翻译的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杨燕[2](2019)在《童年期性虐待经历与高校护理专业女生成年后性行为的关联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中国高校护理专业女生不同时期童年期性虐待以及性行为情况的一般人口学流行特征,进一步探讨高校护理专业女生童年期性虐待经历与成年后性行为的关系,为高校护理专业女生性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自编的“安徽省大学生健康相关行为问卷”调查了4所医学院校的2549名高校护理专业女生,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童年期性虐待、性行为等情况。本研究使用SPSS 23.0软件进行基本统计学分析,使用c2检验分析定性资料组间差异,使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探索高校护理专业女生童年期性虐待经历与性行为之间的关联性。结果本次调查的2549名护理女学生中有143人(5.6%)报告18岁后曾发生过性行为,其中141人报告与异性发生过性行为,6人报告与同性发生过性行为,有4人报告与同性和异性均发生过性行为。本科院校高校护理专业女生性行为报告率(3.9%)低于专科院校高校护理专业女生(6.8%);二年级高校护理专业女生性行为报告率最高(7.8%),一年级最低(4.0%);高校护理专业女生与父母关系较好者性行为报告率均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童年期不同时期有过非接触性和(或)接触性性虐待经历者(除高中接触性性虐待者),其性行为报告率均高于没有性虐待经历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童年期不同阶段、不同类型性虐待经历(除高中接触性性虐待)均增加了高校护理专业女生成年后性行为的发生风险,调整控制变量后的OR值范围为1.683.60(P值均<0.05)。结论童年期性虐待对成年期性行为产生显着影响,预防童年期性虐待,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俞秋嫣[3](2019)在《非婚非商业异性性行为者无保护性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异性性传播是当前影响我国艾滋病流行最主要的因素,其中非婚非商业异性性行为(Non-marital and Non-commercial Heterosexual Contact,NMCHC)已成为近年艾滋病经异性性传播重要的传播方式之一。国内有关NMCHC与HIV感染风险的研究大多局限于HIV感染者(People Living with HIV,PLHIV)的流行特征分析,尚未见研究描述和分析NMCHC人群无保护性行为具体表现形式以及与HIV高危相关的表现特征,也没有研究探讨NMCHC人群无保护性行为的影响因素。目的:了解NMCHC人群无保护性行为表现特征,确定与HIV暴露密切相关的主要社会环境维度和描述每一维度内包含的特征表现;分析NMCHC人群无保护性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分辨出无保护性行为最频繁的特定亚人群,为如何综合以及针对性提高一般人群艾滋病预防意识和能力提供依据。方法:第一部分是2015-2017年病例报告数据库分析,描述调查现场报告经NMCHC传播感染的PLHIV社会人口学特征分布,采用潜在类别模型(Latent Class Analysis,LCA)识别和比较不同内在亚人群的人群特征;第二部分为定性研究,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指导设计访谈提纲,收集个人访谈资料,描述出NMCHC人群无保护性行为表现特征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特征;第三部分为定量问卷调查,以定性研究结果为指导设计调查表,以VCT求询者为调查对象收集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LCA、和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e Equation Model,SEM)分析无保护性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报告经NMCHC传播感染的PLHIV中,15-59岁占77.2%(1617/2096),男性占58.8%(1232/2096),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42.0%(880/2096),有婚姻史占78.8%(1651/2096),务工者占29.1%(610/2096),非婚性伴3人及以上占 15.9%(334/209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10.35,95%CI:8.25-12.98),年龄越小,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OR:1.61,95%CI:1.06-2.46),餐饮服务基建务工(OR:1.51,95%CI:1.18-1.95)与报告经NMCHC传播具有统计相关性。LCA识别出4个亚人群:较高文化非务农青年(39.2%)、务农男青年(20.9%)、有婚史的务农女青年(20.7%)和老年务农者(19.2%),其中发现较高文化非务农青年(OR:2.34,95%CI:1.71-3.19)经VCT确诊发现的可能性是老年务农者的2倍。2018年3-6月完成了二轮共计67人的个人深入访谈,15-59岁占95.5%(64/67),男性占53.7%(36/67),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26.9%(18/67),有婚姻史者占61.1%(41/67),进城务工者占68.7%(46/67),NMCHC性伴3人以上占35.8%(24/67),NMCHC从未使用安全套占46.3%(36/67)。通过二轮访谈资料分析,无保护性行为特征包括是否使用安全套、性行为“下身出血”、肛交和多人同时性行为;NMCHC艾滋病感染风险认知、个人外出流动经历是NMCHC人群在个体水平的主要表现特征;与家庭成员、同辈亲朋和NMCHC性伴性健康信息交流少、网络交友是NMCHC人群在人际关系环境上的主要表现特征。对“农村留守儿童”经历者、“空巢老人”、“农村留守妇女”、“网络交友/网络约炮”、“失足妇女”、被“性侵”的女性、“青年大学生”、“公职已婚或离异者”所处的社会环境进行了描述和无保护性行为影响因素的分析。2018年8-12月完成调查的VCT求询者中,15-59岁占96.3%(1045/1085),男性占73.6%(798/1085),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 10.5%(114/1085),有婚姻史占62.2%(675/1085),经历过外出流动者占81.6%(886/1085),HIV确诊阳性者占4.9%(53/1085),报告近一年至少有一种无保护性行为占37.6%(408/1085)。青少年时期父母与子女性健康交流少、与同辈亲朋娱乐聚会或性安全交流、网络交友敏感图影传递以及与NMCHC性伴交友性安全交流少、校园性教育少与调查对象报告近一年有无保护性行为具有统计相关性。LCA识别出5个亚人群:社会交往密切亚人群(28.9%)、网络交友密切亚人群(25.0%)、社会交往弱关联亚人群(18.7%)、社会交往弱性健康支持亚人群(17.4%)、社交环境认识模糊群(10.0%),并发现网络交友密切亚人群发生无保护性行为的可能性显着高于其他四个亚人群。SEM结果发现网络交友密切独立或间接通过个人低水平的感染风险认知增加了近一年无保护性行为发生的可能性。结论:无保护性行为形式多样、低估艾滋病经NMCHC传播的风险、社会生活环境性健康支持缺乏、网络交友是NMCHC人群性行为HIV暴露风险增高的特征和影响因素,并强调网络交友已对NMCHC人群HIV感染和传播造成重要影响。

张晓阳[4](2019)在《南非生活技能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生活技能(life skills)泛指各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及作出积极行为的能力,目的是使掌握技能的个人可以有效地应付日常生活的需求,懂得做出恰当的选择和决定。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生活技能教育在国际机构的支持和宣传下成为了教育部门应对性健康和艾滋病的关键措施。南非是世界上艾滋病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持续流行了25年的艾滋病、结核病和性传播疾病带来了一系列复杂的社会问题。其政府试图从各个角度解决这些流行病的预防和治疗问题。对于非洲的经济状况和医疗水平而言,最好的应对措施是提前预防。与此同时,正规学校教育被证明一直都是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的重要途径,基础教育中的生活技能教育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99年,南非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艾滋病教育的国家政策,政策的目标对象为学校的学生和教育工作者。南非也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制定艾滋病、性传播疾病和结核病教育政策的国家,把艾滋病教育纳入了义务教育内容范畴,以教授“生活技能”为核心,开展综合艾滋病教育。生活技能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将有关艾滋病等传染病和与之相关的生活技能融入学校课程中以达到预防和减少艾滋病等传染病毒传播的效果,并为已感染的学生与教师提供护理和支持。课程内容有关艾滋病、结核病和性传播疾病等流行病全面、科学、准确、现实和非评判性的知识与信息,以及需要掌握的各种技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之外,通过创新将生活技能教育引入课外活动中。相关研究认同,撒哈拉以南非洲学校的生活技能教育更好的帮助了儿童和青少年避免被艾滋病毒等流行病感染。但同时存在着许多资源被浪费的情况,例如专项资金、相关材料和培训方案并没有发挥作用。学校相关生活技能教育效果并非特别理想,很多重要且敏感的话题并没有被提及,例如,学生本身没有太多机会参与表达对课程的意见,其他相关组织进入校内的教育空间有限,对于少数族裔、性小众和南非社会多元文化影响的敏感度不足等。因此,如果生活技能教育被当做针对青少年开展的艾滋病相关预防工作的受国际认可的新范式,则需要在生活技能教育的相关性和有效性方面进行更多的研究和投入。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南非生活技能教育的兴起和发展,生活技能的概念最早源于英国精神分析领域,后经世界卫生组织倡导应用于学校艾滋病预防教育领域。第二部分分析了南非政府及教育部制定的与以生活技能为核心的艾滋病教育相关的政策,分别为基础教育综合战略,南非艾滋病、结核病和性传播疾病国家战略计划,与基础教育部艾滋病、结核病和性传播疾病国家政策。第三部分全面介绍了南非生活技能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情况,包括南非生活技能教育的基础、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最后的结语部分强调了南非社会具有多元文化的特点,青春期是一个人生理和心理均发生重要发展的时期,容易被文化形成的压力所影响,对此阶段青少年的教育需注意南非特殊的多元文化社会氛围的作用。

王苏平[5](2019)在《性病患者无保护性交与自杀意念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以上海某专科医院为例》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性传播感染(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STI)是指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的疾病。近年来,STI发病率持续居高不下,已成为我国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对于STI患者,他们具有无保护性交(Unprotected Intercourse,UI)比例高的行为特征以及较高的社会心理问题和自杀意念(Suicidal Ideation,SI)的社会心理特征,不仅影响着STI患者的身心健康,还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造成总体健康损失。因此,本研究旨在对性病患者的无保护性交及自杀意念现状进行调研,为政府及社会了解该人群的社会心理和生理健康提供一线真实可靠数据。同时,对两者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为后期对提高该人群的整体健康水平的干预策略提供政策支持和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在2018年1月至12月,由专业培训的调查员,在上海市皮肤病医院的进行横断面调研。问卷内容包括调研对象的人口学信息、安全性行为相关知识等、社会心理学情况以及UI和SI。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研究UI和SI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本次调研对象平均年龄38.72±13.03岁。449人(49.3%)在近半年内有UI,218人有SI(24.0%),在抑郁、困顿感、挫败感、自尊、孤独、社会支持、人际需求和性冲动八个有社会心理问题中,有共疫(同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调查对象占54.2%。在无保护性交方面:人口学信息中,性别、年龄、性取向、门诊类型和此次就诊疾病类型对无保护性交有影响。单因素分析发现安全套使用态度(ORu=1.96,95%CI=1.48-2.60)、安全套使用技巧(ORu=4.11,95%CI=2.96-5.71)、安全套主观规范(ORu=1.52,95%CI=1.17-1.98)和安全套自我效能(ORu=3.08,95%CI=2.27-4.19)对STI患者的无保护性交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在调整人口学基本信息的影响后,这四个影响因素仍对STI患者的无保护性交有影响且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发现安全性行为相关知识(ORm=0.66,95%CI=0.49-0.90)、安全套使用态度(ORm=1.41,95%CI=1.03-1.93)、安全套使用技巧(ORm=3.11,95%CI=2.15-4.50)、安全套自我效能(ORm=1.91,95%CI=1.35-2.71)对STI患者的无保护性交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在纳入对5个人口学因素后,这四个影响因素仍对无保护性交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的结果分析,结合IMB模型,将安全性行为相关知识、STI预防相关判断纳入信息维度,将安全套使用态度、安全套主观规范纳入动机维度,安全套使用技巧、安全套自我效能纳入技巧维度,无保护性交则纳入行为维度,以信息-动机-行为为核心,得到STI患者无保护性交影响因素模型主要观察指标为路径系数、相关系数及因素负荷量。模型拟合的适配度指数如下:c2/df=2.465,RMSEA=0.040,GFI=0.993,CFI=0.990,表明模型适配度良好。在自杀意念方面:单因素分析发现自尊(ORu=2.41,95%CI=1.77-3.29)、孤独(ORu=2.68,95%CI=1.95-3.68)、抑郁(ORu=7.53,95%CI=4.96-11.45)、困顿感(ORu=6.08,95%CI=4.38-8.48)、挫败感(ORu=4.10,95%CI=2.95-5.70)、人际需求(ORu=2.00,94%CI=1.44-2.78)、性冲动(ORu=1.77,95%CI=1.17-2.68)对STI患者的自杀意念有影响。在调整人口学基本信息的影响后,这七个影响因素仍然对STI患者的自杀意念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发现抑郁(ORm=4.51,95%CI=2.87-7.09)、困顿感(ORm=3.33,95%CI=2.31-4.78)对STI患者自杀意念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在纳入对自杀意念有统计学影响的7个人口学因素后,自尊(AORm=1.55,95%CI=1.07-2.23)、抑郁(AORm=4.00,95%CI=2.52-6.25)、困顿感(AORm=2.92,95%CI=1.99-4.30)对STI患自杀意念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以抑郁、困顿感为核心,得到STI患者自杀意念影响因素模型(模型拟合的适配度指数:c2/df=3.741,RMSEA=0.055,GFI=0.982,CFI=0.983,表明模型适配度良好。讨论与建议:由于医院接触到STI患者时,他们已经罹患疾病,根据四级预防策略,人群中有着更加广泛地未就医的患者以及感染而不自知人群,不仅要做好二三级预防的防病、防残,更要注重一级预防的重点人群筛查和零级预防全人群的健康促进,在全人群中做好生殖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只有防患于未然、预防第一的医学才是公正公平的医学,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医学。根据政策传导理论,性传播疾病的防治及疫情的控制,必须由政府主导,发动全民参与,构建健康社会环境。因此,每一位医务人员,每一位医疗决策者,都肩负着使命,将掌握的临床证据转化成预防疾病的决策和政策。每一个居民,要把促进社会整体生殖健康和心理健康的任务作为一种社会责任和义务,人人对自己的健康负责,防微杜渐。然而,目前在整个STI患者医疗体系和后续管理体系,以及全人群的生殖健康和心理健康的促进还存在很多可以改进的方面,也为我们后续根据具体问题去进行研究打开了新的思路。

刘玉婉[6](2019)在《新加坡性教育计划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性教育在教育领域是一项前沿项目,在国际上已有许多国家形成了较为科学的性教育计划。从2000年开始,新加坡教育部也陆续针对小学五年级至预科阶段的学生颁布了两个适合不同年龄阶段需求的性教育计划——成长岁月计划和授权青少年计划。本研究首先运用历史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梳理了新加坡从1965年建国以来性教育的历史脉络: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性教育不仅独立于政府管理,同时也处于学校的边缘地带。学校主要教授学生工业化发展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仅一些处于国家中心地带的社区承担开展性教育讲座的任务。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性教育进入学校领域,并隐含在道德教育、宗教教育及中小学的普通教育课程中。在这个阶段,学校性教育刚刚起步,仍归入社会服务部门,并不属于政府部门。二十一世纪,新加坡性教育进入到转折时期。在这个时期,新加坡教育部制定了涵盖“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性教育框架和“成长岁月计划”、“授权青少年计划”两个性教育计划。至此,新加坡性教育步入正式的发展轨道。新加坡性教育计划规定了性教育的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框架与主题、主体内容。同时,两个性教育计划的目标和主题都会分为小学、中学和预科三个阶段。另外,新加坡教育部为每个阶段学生的性教育制定了具体的性教育课程标准、编写了丰富的性教育教材、培养了专职的性教育教师。新加坡性教育计划通过包括级任教师辅导课、科学课、品格与公民教育课等相关课程、家庭和社会组织等三个途径及跨学科教学法、案例研究法、现实生活场景法及叙述法(故事法)等多种方法付诸实施,以确保新加坡性教育计划在实施中取得最大的效果。综上所述,新加坡性教育计划具有以下几个特征:推崇婚前禁欲的性教育模式;确定三方参与的性教育指导方针;依托学校的课程标准、教材和师资;突出政府对性教育的监督与管理等。进而在充分了解我国性教育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归纳出新加坡性教育计划给予我国性教育事业的启示:制定专门的性教育指导方针;提供课程标准、教材和师资;促使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加强对性教育的监督与管理。

朱靖[7](2019)在《中越边境地区暗娼与嫖客人群艾滋病流行病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异性性接触传播是目前我国HIV感染的最主要途径,暗娼(FSWs)与嫖客不仅是HIV感染的高危人群,也是HIV向普通人群蔓延的桥梁人群。在我国云南省中越边境地区尚缺乏FSWs与嫖客在HIV感染及相关因素上的相关性,以及对区域HIV疫情影响的研究资料。研究目的了解20052015年期间越南籍FSWs、云南省中国籍FSWs,以及嫖客的HIV感染和变化趋势;了解位于中越边境地区的云南省河口县境内FSWs与嫖客的HIV感染现状和变化趋势;分析FSWs与嫖客感染HIV的相关因素;探讨FSWs与嫖客在HIV感染及相关因素等方面的关联;评价FSWs与嫖客中的HIV感染对河口县HIV疫情的影响;为HIV防控措施的改进以及后续研究提供参考资料。研究方法计算机检索英文数据库包括:Web of Science,PubMed,ScienceDirect;中文数据库包括: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中国知网,收集文献信息。Meta分析计算3组人群的合并HIV感染率及变化趋势。2014年6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每隔6个月开展一次横断面调查,共开展4次调查,纳入河口县中国籍FSWs、越南籍FSWs,以及嫖客作为调查对象。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特征、流动现状、生殖健康与求医行为、性行为,以及毒品使用等信息。采集调查对象的静脉血样本进行HIV、HSV-2,以及梅毒血清学检测;采集尿液样本进行吗啡、氯胺酮,以及苯丙胺检测。对数据资料采用非条件和条件Logistic回归和累积比数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IV/STIs相关因素;GIS绘制调查对象空间分布图;分类树和Web节点模型分析各变量与HIV感染之间的关联强度以及相互关系;Spectrum/EPP模型计算调查对象在HIV感染率方面关联以及对当地HIV疫情的PAR%。主要研究结果1.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收集符合要求的越南籍FSWs相关研究文献13篇,独立研究31项;云南省中国籍FSWs相关研究文献47篇,独立研究95项;中国嫖客相关文献32篇,独立研究39项。越南籍FSWs的HIV感染率合并估计值为4.26%(95%CI:3.045.65%);中国籍FSWs与嫖客的HIV感染率合并估计值则分别为2.65%(95%CI:2.542.78%)和1.41%(95%CI:1.101.76%)。越南籍FSWs与中国嫖客的HIV感染率呈现缓慢上升后缓慢下降的趋势;云南省中国籍FSWs的HIV感染率则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2.越南籍FSWs:越南籍FSWs主要来自于毗邻河口县的越南北部省份。检测越南籍FSWs合计1036人,HIV感染率为2.12%(22/1036)。越南籍FSWs的HIV感染率在连续横断面调查期间的变化趋势无统计学意义。经多因素分析,HSV-2感染(OR=3.83,95%CI:1.3710.76)、HIV知识知晓不合格(OR=10.40,95%CI:3.7728.66)、与客人部分时间使用安全套(OR=5.82,95%CI:1.4423.59)、接受过干预服务(OR=0.27,95%CI:0.080.84)等因素是越南籍FSWs人群HIV感染的相关因素;越南少数民族(OR=0.64,95%CI:0.490.83)、被客人包养(OR=1.50,95%CI:1.002.24),以及与IDU发生性行为(OR=5.20,95%CI:2.0513.20)是调查对象感染1项或多项STIs的相关因素。分类树模型则判定调查对象的HIV知识知晓与HIV感染的关联最为密切;Web节点模型结果表明自己或亲人既往有被绑架经历史与HIV感染的关联最强。3.中国籍FSWs:本研究的中国籍FSWs绝大多数来自云南省内且主要来自河口县所属的红河州,在连续横断面参与调查的人数规模持续减少。共检测216名中国籍FSWs,其中1人HIV阳性。经分析,中国籍FSWs中的HIV感染者从事商业性性工作不足1个月,基本排除经商业性性行为感染HIV。4.嫖客:河口县的嫖客大多数来源于云南省,且主要分布在河口县周边地区。检测嫖客776人,16人HIV阳性,HIV感染率为2.06%(16/776)。嫖客的HIV感染率在连续横断面调查期间无显着变化。经多因素分析,年龄50周岁及以上(OR=8.11,95%CI:1.2652.16)和吗啡尿检阳性(OR=7.35,95%CI:1.4238.06)是增加男性嫖客HIV感染风险的危险因素。婚姻状况(同居或在婚:OR=2.43,95%CI:1.065.56;离异或丧偶:OR=4.86,95%CI:1.8212.93)、年龄分布(40:OR=2.22,95%CI:1.174.22;50:OR=2.65,95%CI:1.305.37),以及付费性伴偏好(其他:OR=3.99,95%CI:1.878.50)是调查对象感染1项或多项STIs的相关因素。分类树模型则判定年龄>50周岁与男性嫖客的HIV感染之间关联最为密切;Web节点模型分析结果则表明吗啡阳性与HIV感染之间关联度最强。5.对比研究及HIV疫情PAR%估计中国籍FSWs与越南籍FSWs在性服务收入和每月接客数上的差异显着。3组人群并无共同的HIV感染相关因素。经模型计算,越南籍FSWs对河口县≥16周岁的女性HIV疫情的PAR%为2.97%;嫖客对河口县≥16周岁的男性HIV疫情的PAR%为0.68%6.41%。越南籍FSWs每月至少令1名男性嫖客感染HIV的概率为23.12%;嫖客每月至少感染1名FSW的概率为0.85%4.27%。主要研究结论1.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结果表明3组研究人群的HIV感染率在2012年之后均呈现逐年缓慢下降趋势,越南籍FSWs的HIV感染率最高。亚组分析则说明来自我国西南地区的FSWs以及嫖客仍具有较高的HIV感染风险。2.越南籍FSWs的HIV感染率较既往研究报道有所下降,然而高频率的流动以及商业性性伴交换使得她们仍然是影响我国中越边境地区HIV疫情的重要人群。部分调查对象对HIV/STIs相关知识的缺乏以及对感染风险识别的不足是增加她们感染风险的主要因素。3.河口县的中国籍FSWs人群的HIV感染率与既往报道基本一致。相比云南省其他地区的同类人群,河口县的中国籍FSWs感染HIV的风险较低,其主要收入来源是从事娱乐场所的服务工作,而非专门提供商业性性服务。4.嫖客的HIV感染率低于既往研究报道,商业性性行为的安全套使用率有所提高。老年嫖客中的HIV流行需要重点关注,该人群的HIV感染受到毒品使用与商业性性行为的共同影响。5.中国籍与越南籍FSWs之间在性服务收费及其行为特征方面差异显着,提示2组人群的客人可能来自完全不同的总体,尚不能认为嫖客是连接中国籍与越南籍FSWs人群HIV感染风险的纽带。PAR%分析则说明嫖客与FSWs对河口县的HIV疫情贡献比例相对较低。为进一步探讨FSWs与嫖客在HIV感染上的关联,开展HIV分子流行病学及分子网络研究是可以考虑的方案之一。

韦焘,马艳玲,罗红兵,贾曼红,陈敏,陆林[8](2018)在《云南省部分边境地区新报告外籍HIV感染者性行为相关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云南部分边境地区新报告外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性行为相关性特征。方法对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取的2015-2016年云南省全部外籍2 102名感染者的相关人口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于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间,在云南省德宏州、红河州和版纳州经连续抽样纳入新报告外籍HIV感染者106名,收集和分析其性行为频率、性伴数量、与性伴的关系和安全套使用等特征。结果 2015-2016年云南省报告的外籍HIV感染者男性占61. 7%(1 297/2 102),年龄在20~39岁占75. 6%(1 590/2 102),农民占68. 3%(1 436/2 102),异性性传播占70. 7%(1 486/2 102)。现场调研显示外籍HIV感染者年龄(31. 1±7. 7)岁,男性50人(47. 2%),每≤3天有1次性行为的占29. 2%(31/106),有2个及以上性伴的比例为34. 9%(37/106),女性(76. 4%,42/55)、异性性传播(65. 4%,53/81)感染者的第一性伴以配偶多见,男性[39. 6%(19/48)、25. 0%(12/48)、20. 8%(10/48)]和静脉吸毒传播[40. 0%(8/20)、35. 0%(7/20)、20. 0%(4/20)]感染者的第一性伴以配偶、同居和女性性工作者为主。男女性感染者的第一性伴为中国籍的比例分别为8. 2%(4/49)和45. 5%(25/55)(χ2=17. 920,P <0. 001)。性活动全程使用安全套比例较低,与第一和第二性伴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比例分别为14. 6%(15/103)和31. 4%(11/35)。结论云南边境部分地区外籍新报告HIV感染者性行为活跃,性伴数量、与性伴的关系在不同亚群中有差异。性伴中相当一部分为中国籍,总体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低,构成HIV传播风险,需要特别引起重视。

吴小琼[9](2018)在《云南省青年学生性与生殖健康公共服务实证研究》文中提出在青少年高危性行为、非意愿怀孕、人流和性病高发,青年学生艾滋疫情严重,青少年SRH公共服务备受关注的背景下,研究云南省青年学生性与生殖健康(SRH)公共服务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法对897名青年学生、242名学校卫生人员和63名学生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对10名有流产经验、性病/生殖道感染的青年学生和3名校医院院长进行深入访谈。结果显示,97.1%赞同“无论性别/年龄/种族/结婚与否,人人享有性/生殖健康权利”的服务理念,49%的学校卫生工作人员和54%的学生工作人员自愿参与参与性教育/咨询/转介。2015-2018年的青年学生性与生殖健康公共服务的全球和云南省政策/战略分别为4条和8条,2011-2018年的全国政策/战略共12条。50%学校卫生工作人员和92.1%的学生工作人员表示所在学校开设了青年学生性教育课程,为青年学生提供SRH咨询、转介和HIV初检服务的学校卫生人员和学生工作人员分别为55.8%和31.7%、28.7%和23.8%、30.2%和4.8%。学校提供避孕药具自动售卖机、HIV尿液检测包售卖机、口腔黏膜试剂的比例分别为64.9%、24.8%和5.4%;47.5%和50.8%的学校卫生人员和学生工作人员表示学校有性与生殖健康公共服务经费,学校卫生人员和学生工作人员接受过性与生殖健康公共服务培训者分别为47.5%和82.5%。37.6%认为性/生殖健康公共服务超出校医的本职工作。云南省教育厅、卫计委和计生协公布的青年学生性与生殖健康公共服务信息分别为1条、10条和15条,学生工作人员表示学校有性教育工作的分管领导、有明确分工和明确的绩效考核标准的分别为36.5%、36.5%和28.6%。发现青年学生性与生殖健康公共服务提供者积极性不佳、歧视、不尊重青年学生;政策职责分工不清晰,执行部门单一,没明确资金来源和考核标准;开设公共选修课的学校少,卫生公共服务不足,性健康设备不完善,资金不到位,培训单一;政府信息公开幅度小,学生参与少,监督评估少等问题。介绍了英国、欧洲、南非、摩尔多瓦、爱沙尼亚、旧金山、津巴布韦和斯威士兰、莫桑比克及哥伦比亚的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公共服务做法和经验。最后从公共服务理念、角色定位、职能转换和制约机制四个方面提出改善青年学生性与生殖健康公共服务的对策建议。

杨娟[10](2017)在《深圳市坪山新区外来女工生殖道感染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文中指出背景生殖道感染(Reproductive Tract Infections,RTIs)不仅是现今影响育龄期妇女自身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困扰,已成为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流动人口生殖健康问题突出,是RTIs的高危人群,并且总量庞大,因此有必要对其展开RTIs相关研究。深圳坪山新区流动人口较多,给当地卫生部门生殖健康管理带来较大压力。但目前该地未有针对RTIs状况方面的研究,无法对其开展有针对性的生殖健康服务。通过RTIs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能为当地部门采取针对性措施更好服务于当地流动人口,减少RTIs的发生提供依据。目的了解深圳坪山新区外来女工RTIs的患病状况,并探索影响该人群RTIs患病的相关因素。为当地有关部门针对流动人口采取相关措施以减少RTIs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共抽取8个制造业工厂,并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如年龄、文化程度、月收入等)、工作和生活情况、个人卫生习惯、性相关行为、人工流产以及RTIs症状(如白带异常、外阴瘙痒等5种)等。其中将有过多1种症状的视为患病。使用EpiData3.0软件创建数据库,并采取双人双录入的方式整理数据。统计分析时使用SPSS21.0软件和SAS9.1软件完成。其中一般统计描述中定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定性资料采用构成比、率等指标。影响因素分析中单因素采用χ2检验,多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等;同时,采用多水平模型进行“工厂”水平的聚集效应检验,以判定该数据是否适用于Logistic回归分析。另外,由于有、无性行为对RTIs患病影响大,故分析时按“无性行为女工”和“有性行为女工”分别进行了统计描述,并分析了两人群RTIs的影响因素。本研究的显着性水准为 a=0.05。结果1437名研究对象中,48.71%自我报告患RTIs。“白带异常”和“外阴瘙痒”报告率最高,分别为31.87%和27.35%;“非经期下腹疼痛”、“阴道疼痛灼烧感”和“阴道不明原因出血”三种症状报告率相对较低,依次为12.46%、6.82%和5.64%。在报告有过该病症状的女工中,50.57%报告1种;报告同时存在2种和3种以上症状的分别为35.43%和14.00%。多因素分析显示,无性行为人群中,文化程度较高(OR=2.086,95%CI:1.390~3.131)、在深圳居住时间较长(OR=1.720,95%CI:1.129~2.621)以及存在混洗内裤外衣行为(OR=1.609,95%CI:1.092~2.371)的外来女工RTIs患病可能性更大;与日工作时间短的女工相比,每日工作时间较长(OR=0.190,95%CI:0.050~0.717)的患病风险更小。有性行为人群中,混洗内裤与外衣的女工患RTIs的概率是无混洗行为的1.355倍(95%CI:1.023~1.794);有经期性行为的女工患病可能性是无经期性行为的2.189倍(95%CI:1.432~3.346);报告有过1次人流的女工患RTIs的可能性是无人流史女工的2.256倍(95%CI:1.608~3.165),有过2次以上的是无人流史女工的3.086倍(95%CI:1.693~5.626)。结论深圳坪山新区外来女工自我报告RTIs患病率较高,性相关行为和个人卫生习惯是与RTIs患病相关的主要因素。需要加强对该人群安全性行为、良好个人卫生习惯以及其它相关卫生防治知识等方面的健康教育。

二、与其他女性有性行为的妇女的性传播感染与危险行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与其他女性有性行为的妇女的性传播感染与危险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1)《残疾青年:关于全球社会消除性别暴力、实现性和生殖健康及权利的研究》(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翻译任务描述
    1.1 任务背景
    1.2 任务意义
第二章 翻译文本分析
    2.1 文本内容
    2.2 文本特征
第三章 翻译过程描述
    3.1 译前准备
    3.2 译中过程
    3.3 译后审校
        3.3.1 自我校对
        3.3.2 他人校对
第四章 翻译案例分析
    4.1 语境理论
    4.2 言内语境与词义信息的准确传递
        4.2.1 词义的选择
        4.2.2 词性的转换
        4.2.3 词义的引申
    4.3 言内语境与语句信息的逻辑重组
        4.3.1 逻辑内涵的增译
        4.3.2 复杂结构的拆分
        4.3.3 后置修饰成分的包孕
    4.4 言外语境与原文风格的再现
        4.4.1 词汇风格的一致性
        4.4.2 语篇情景的还原
第五章 翻译实践总结
    5.1 翻译实践中的收获
    5.2 翻译实践中的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翻译任务原文及译文文本
附录2 术语表
附录3 翻译辅助工具及平行文本列表
致谢

(2)童年期性虐待经历与高校护理专业女生成年后性行为的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对象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综述:青少年女性性行为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 青少年女性性行为流行特征
    2 青少年女性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3 青少年女生性行为的危害
    4 青少年女生性行为的预防控制
    5 研究展望
    6 参考文献

(3)非婚非商业异性性行为者无保护性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
    1.1 艾滋病经异性性传播的流行现状
    1.2 国内艾滋病经非婚异性性传播的流行现状
    1.3 NMCHC人群无保护性行为研究进展
    1.4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无保护性行为研究进展
2. 研究目的
3. 研究假设
4. 研究内容与方法
    4.1 研究内容
    4.2 研究设计
    4.3 技术路线
    4.4 研究现场
    4.5 研究对象
    4.6 样本量估算
    4.7 调查表的制定和考评
5. 资料收集和分析
    5.1 数据资料收集
    5.2 定量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5.3 定性文本分析方法
6.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6.1 设计阶段
    6.2 研究实施阶段
    6.3 定量数据录入和分析阶段
7. 研究结果
    7.1 经NMCHC传播感染的PLHIV社会人口学特征
    7.2 经NMCHC传播感染的PLHIV潜在亚人群识别
    7.3 定性访谈资料分析结果
    7.4 定性访谈典型案例分析
    7.5 调查表设计及预调查结果
    7.6 调查对象多维特征分布
    7.7 调查对象潜在亚人群的识别及比较
    7.8 网络交友密切人群结构方程模型拟合结果
8. 讨论
    8.1 NMCHC人群无保护性行为特征
    8.2 网络交友与无保护性行为发生的相关性
    8.3 感染风险认知与无保护性行为发生的相关性
    8.4 NMCHC性伴交友与无保护性行为发生的相关性
    8.5 线下社交环境与无保护性行为发生的相关性
    8.6 人口流动与多维因素的相互作用
    8.7 报告经NMCHC传播的影响因素
    8.8 研究方法的应用意义和评价
    8.9 研究的创新点和局限性
9.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艾滋病经异性性传播的流行特点及防控策略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个人简历
致谢

(4)南非生活技能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概念界定
    (四)研究现状
    (五)研究内容、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南非生活技能教育兴起的背景与现状
    (一)生活技能教育的出现
    (二)生活技能教育的发展
    (三)南非生活技能教育现状
二、南非生活技能教育政策
    (一)基础教育综合战略的制定
    (二)南非艾滋病、结核病和性传播疾病国家战略计划
    (三)基础教育部艾滋病、结核病和性传播疾病国家政策
        1.政策背景
        2.政策目标
        3.生活技能教育课程(Life skill/Life orientation)
        4.教师培训和支持
        5.安全的教育环境
三、南非生活技能教育:阶段教学与参与式教学法
    (一)生活技能教育:知识、态度与价值观
        1.知识
        2.态度和价值观
    (二)南非生活技能教育:以年龄为基础的阶段教学
        1.R-3 年级的生活技能教学
        2.4-6 年级的生活技能教学
        3.7-9 年级的生活技能教学
        4.10-12 年级的生活技能教学
    (三)参与式教学方法
结语:南非文化与青春期对生活技能教育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中文文献
    2.外文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性病患者无保护性交与自杀意念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以上海某专科医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立题依据
    1.2 全球和我国STI流行现状
        1.2.1 STI种类及其流行现况
        1.2.2 STI是全球及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1.2.3 上海STI的流行趋势
    1.3 STI患者特征
        1.3.1 STI患者的行为特征
        1.3.2 STI患者的社会心理特征
    1.4 无保护性交相关理论模型
        1.4.1 知信行理论
        1.4.2 健康信念模式
        1.4.3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
        1.4.4 本课题拟采用模型
    1.5 自杀意念相关理论模型
        1.5.1 痛苦哭喊自杀模型
        1.5.2 人际关系理论
        1.5.3 综合动机-意志模型
        1.5.4 本课题拟采用模型
    1.6 相关政策理论研究
        1.6.1 冰山现象
        1.6.2 四级预防体系
        1.6.3 政策传导理论
    1.7 本研究创新点
        1.7.1 统筹考虑被忽视的STI患者群体身心健康情况
        1.7.2 国内首次在STI患者中进行无保护性交的IMB模型拟合
        1.7.3 国内首次进行自杀意念IMV模型的修正
    1.8 研究假设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研究设计及伦理
    2.2 研究对象的选取
        2.2.1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
        2.2.2 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
    2.3 样本量计算
    2.4 质量控制
        2.4.1 研究过程及信息收集的质量控制
        2.4.2 技术路线图
    2.5 研究工具
        2.5.1 研究对象人口学信息
        2.5.2 无保护性交
        2.5.3 自杀意念
        2.5.4 无保护性交的信息
        2.5.5 无保护性交的动机
        2.5.6 无保护性交的技巧
        2.5.7 社会心理问题
    2.6 统计方法
        2.6.1 统计软件
        2.6.2 数据分析
        2.6.3 评价指标
第三章 结果分析
    3.1 STI患者人口学信息与人群特征
        3.1.1 STI患者人口学基本信息
        3.1.2 STI患者的信息-动机-行为
        3.1.3 STI患者社会心理问题
    3.2 无保护性交的影响因素
        3.2.1 人口学与无保护性交的相关性
        3.2.2 信息-动机-行为与无保护性交的相关性
        3.2.3 无保护性交影响因素模型
    3.3 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
        3.3.1 人口学与自杀意念的相关分析
        3.3.2 社会心理问题与自杀意念的相关性
        3.3.3 社会心理问题的共疫情况
        3.3.4 自杀意念影响因素模型
第四章 本次研究讨论与总结
    4.1 STI患者基本信息
        4.1.1 人口学基本信息
        4.1.2 无保护性交情况
        4.1.3 社会心理学问题情况及共疫现象
        4.1.4 自杀意念情况
    4.2 STI患者无保护性交的影响因素
        4.2.1 人口学因素
        4.2.2 信息-动机-行为影响因素
        4.2.3 STI患者无保护性交影响因素模型
    4.3 STI患者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
        4.3.1 人口学因素
        4.3.2 社会心理学因素
        4.3.3 STI患者自杀意念模型影响因素模型
    4.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本研究核心发现
        6.2.1 在STI患者中,HIV状态对UI和 SI影响不大
        6.2.2 国内首次在STI患者中进行无保护性交的IMB模型拟合、修正
        6.2.3 国内首次进行自杀意念IMV模型的拟合
        6.2.4 需要统筹考虑STI患者生殖健康和心理健康
    6.3 政策建议
        6.3.1 完善STI患者的医疗体系和管理机制,减少健康损失
        6.3.2 关注全人群心理健康和生殖健康,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6.3.3 关注影响健康效果全方面因素,注重传导作用
    6.4 课题研究方法上存在不足
        6.4.1 横断面调查难以确定因果关系
        6.4.2 样本量代表性有局限性
        6.4.3 自我报告和回忆的偏倚不可避免
        6.4.4 关注自杀意念而非自杀行为或实际自杀
    6.5 后续研究展望——对不同人群拓展性进行针对性研究
        6.5.1 性取向少数人群
        6.5.2 女性
        6.5.3 青少年
        6.5.4 老年人
    6.6 后续研究展望——继续挖掘UI和SI影响因素的协同和共疫作用
        6.6.1 共疫在对无保护性交的影响作用
        6.6.2 共疫在对自杀意念的影响作用
        6.6.3 探索STI患者的行为和心理的交互作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6)新加坡性教育计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研究背景
        (二)理论需要
        (三)现实需要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性教育
        (二)性教育计划(sexuality education programme)
    四、文献综述
        (一)性教育的相关研究
        (二)对已有成果的评价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六、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新加坡性教育的历史脉络
    一、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边缘期
    二、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初步发展期
    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高速发展期
第二章 新加坡性教育计划的本体
    一、新加坡性教育计划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新加坡性教育计划的指导思想
        (二)新加坡性教育计划的总体目标
    二、新加坡性教育计划的框架和主题
        (一)新加坡性教育计划的框架
        (二)新加坡性教育计划的主题
    三、新加坡性教育计划内容——成长岁月计划和授权青少年计划
第三章 新加坡性教育计划的实施
    一、新加坡性教育计划实施的原则
        (一)家庭性教育的原则
        (二)学校性教育的原则
        (三)社会性教育的原则
    二、新加坡性教育计划实施的途径
        (一)学校
        (二)家庭
        (三)社会
    三、新加坡性教育计划实施的方法
        (一)跨学科教学法
        (二)案例研究法
        (三)现实生活场景法
        (四)叙述法(故事法)
    四、新加坡性教育计划在学校实施的个案
        (一)白沙小学(White Sands Primpary School)
        (二)莱佛士女子学校(Raffles Girls' school)
        (三)国家初级学院(National Junior College)
第四章 新加坡性教育计划的特征
    一、推崇婚前禁欲的性教育模式
    二、确定三方参与的性教育指导方针
    三、依托学校的课程标准、教材和师资
    四、突出政府对性教育的监督与管理
第五章 新加坡性教育计划的启示
    一、制定专门的性教育指导方针
    二、提供课程标准、教材和师资
    三、促使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
    四、加强对性教育的监督与管理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7)中越边境地区暗娼与嫖客人群艾滋病流行病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
摘要
Abstract
研究背景
提出的研究问题
技术路线
第一章 FSWs与嫖客HIV感染率的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
    前言
    1.研究目的
    2.研究方法
    3.研究结果
        3.1 越南籍FSWs人群HIV感染率的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
        3.2 云南省中国籍FSWs人群HIV感染率的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
        3.3 中国嫖客HIV感染率的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
    4.讨论
        4.1 越南籍FSWs人群HIV感染率的评价
        4.2 云南省中国籍FSWs人群HIV感染率的评价
        4.3 中国嫖客人群HIV感染率的评价
        4.4 研究结果的局限性
    5.本章小结
第二章 越南籍FSWs人群HIV感染及相关因素连续横断面调查
    前言
    1.研究目的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性行为相关特征
        3.3 HIV/STIs感染以及毒品使用检测结果
        3.4 干预服务接受现状
        3.5 不同特征调查对象分析
        3.6 HIV/STIs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3.7 对HIV疫情及HIV传播的影响
    4.讨论
    5.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籍FSWs人群HIV感染及相关因素连续横断面调查
    前言
    1.研究目的
    2.材料与方法
    3.研究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性行为相关特征
        3.3 艾滋病相关干预服务
        3.4 HIV/STIs及毒品检测
        3.5 不同特征FSWs对比分析
        3.6 HSV-2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3.7 与越南籍FSWs对比分析
    4.讨论
    5.本章小结
第四章 嫖客人群HIV感染及相关因素连续横断面调查
    前言
    1.研究目的
    2.材料与方法
    3.研究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性行为相关特征
        3.3 HIV/STIs以及毒品检测
        3.4 不同户籍来源调查对象对比分析
        3.5 HIV/STIs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3.6 对HIV疫情以及HIV传播的影响
        3.7 与FSWs人群的对比分析
    4.讨论
    5.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
    1.对研究问题的回答
    2.研究的新发现与局限性
        2.1 研究的创新点
        2.2 研究的局限性
    3.对干预工作及后续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暗娼与嫖客人群HIV感染及相关因素流行病学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

(8)云南省部分边境地区新报告外籍HIV感染者性行为相关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和抽样方法
    1.2 调查内容和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人口学特征
    2.2 性行为频率
    2.3 性伴数
    2.4 与性伴的关系
    2.5 性伴国籍
    2.6 安全套的使用
3 讨论

(9)云南省青年学生性与生殖健康公共服务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背景及问题提出
        (一)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问题突出
        (二)青年学生艾滋疫情严重
        (三)政府高度重视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公共服务
    二、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公共服务政策研究
        (二)青少年性教育研究
        (三)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咨询服务研究
        (四)青少年避孕和流产保健服务研究
        (五)青少年HIV抗体检测服务研究
        (六)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友好服务研究
        (七)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综合服务研究
        (八)简要述评
    四、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三)数据来源
        (四)研究方法
        (五)概念界定
第一章 青年学生性与生殖健康公共服务现状
    一、青年学生性与生殖健康公共服务获得现状
        (一)基本情况
        (二)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现状
        (三)性与生殖健康卫生服务现状
        (四)学校性与生殖健康资源状况
    二、青年学生性与生殖健康公共服务提供现状
        (一)基本情况
        (二)服务理念
        (三)角色定位
        (四)职能定位
        (五)制约机制
第二章 青年学生性与生殖健康公共服务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服务理念
        (一)服务理念和态度
        (二)制度/公共政策
    二、角色定位
        (一)宣传教育
        (二)卫生服务
        (三)性健康设备和资源
    三、职能转换
        (一)服务提供者职责认知的前后矛盾
        (二)服务人员认为的最佳公共服务提供者与学生的选择相悖
    四、制约机制
        (一)政府信息公开幅度小,公开内容单一
        (二)公共服务方案、提供和评估缺乏青年学生参与
        (三)缺乏公共服务的事前事后评估和考核标准
第三章 国外做法及成功经验
    一、政府主导型
        (一)英国工党政府十年“青少年怀孕战略”
        (二)欧洲青少年性和生殖健康公共服务纳入初级保健战略
        (三)经验借鉴
    二、社会主导型
        (一)南非私营部门提供青少年避孕服务政策
        (二)摩尔多瓦、爱沙尼亚和旧金山的青少年中心和诊所
        (三)非政府组织提供青年学生性与生殖健康公共服务
        (四)经验借鉴
    三、多部门合作型
        (一)厄瓜多尔青少年差异化服务和综合保健模式
        (二)莫桑比克青少年性和生殖健康多部门计划
        (三)哥伦比亚青少年友好服务模式
        (四)经验借鉴
第四章 改善青年学生性与生殖健康公共服务的对策建议
    一、倡导优质服务理念,制定针对性的公共政策
        (一)倡导优质服务理念,改善服务态度
        (二)制定专门的性与生殖健康公共服务政策和行动方案
    二、明确定位公共服务角色,提供资源和设备
        (一)以高校为主的青年学生性教育,提高知识和服务知晓率
        (二)以学校卫生为主的卫生服务,提高公共服务可及性
        (三)提供学校资源和设备,加强服务提供者培训
    三、明确公共服务职责,重新定位公共服务供给
        (一)加强服务提供者培训,强化责任意识
        (二)重新定位公共服务供给,协同合作
    四、政策和公共服务信息公开,学生参与公共服务监督和评估
        (一)加强政策和公共服务公开力度,促进社会监督
        (二)促进青年学生参与,满足青年学生公共服务需求
        (三)制定公共服务评估方案,监督公共服务实施和效果
结语
    一、创新和不足
    二、研究展望
附录
    附件1:青年学生SRH公共服务调查问卷
    附件2:青年学生SRH公共服务调查(学校卫生人员)
    附件3:青年学生性教育调查(学生工作人员)
    附件4:学校卫生人员访谈提纲
    附件5:青年学生卫生公共服务访谈提纲
    附件6:3名校医院院长访谈记录
    附件7:8名学青年学生访谈记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深圳市坪山新区外来女工生殖道感染现况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样本含量与抽样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资料整理与统计分析
    1.5 质量控制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的特征
    2.2 女工RTIs状况
    2.3 女工获得生殖健康服务情况
    2.4 无性行为女工RTIs影响因素分析
    2.5 有性行为女工RTIs影响因素分析
3 讨论
4 局限性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的成果

四、与其他女性有性行为的妇女的性传播感染与危险行为(论文参考文献)

  • [1]《残疾青年:关于全球社会消除性别暴力、实现性和生殖健康及权利的研究》(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严韵文. 湘潭大学, 2020(02)
  • [2]童年期性虐待经历与高校护理专业女生成年后性行为的关联研究[D]. 杨燕. 安徽医科大学, 2019(08)
  • [3]非婚非商业异性性行为者无保护性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俞秋嫣.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9(10)
  • [4]南非生活技能教育研究[D]. 张晓阳.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 [5]性病患者无保护性交与自杀意念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以上海某专科医院为例[D]. 王苏平.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1)
  • [6]新加坡性教育计划的研究[D]. 刘玉婉. 南宁师范大学, 2019(01)
  • [7]中越边境地区暗娼与嫖客人群艾滋病流行病学研究[D]. 朱靖. 东南大学, 2019
  • [8]云南省部分边境地区新报告外籍HIV感染者性行为相关特征分析[J]. 韦焘,马艳玲,罗红兵,贾曼红,陈敏,陆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8(22)
  • [9]云南省青年学生性与生殖健康公共服务实证研究[D]. 吴小琼. 云南大学, 2018(01)
  • [10]深圳市坪山新区外来女工生殖道感染现况及其影响因素[D]. 杨娟. 武汉大学, 2017(06)

标签:;  ;  ;  

与其他女性发生性关系的女性的性传播感染和危险行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