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历史试题对全国文献复习的启示_高考论文

2009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Ⅰ历史试题给我们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给我们论文,国文论文,启示论文,历史试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9年高考尘埃落定,其中全国文综卷Ⅰ历史试题给了我们什么重要启示?我们在未来一年的高三历史复习中应注意些什么?这成了广大中学历史教师和高三文科学生关注的话题。笔者认为,该卷历史试题的命制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突出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给我们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试卷呈现了“相对稳定”的特点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一是整套试卷中的历史试题在结构模式、题型、题量和所占分值上与去年完全一样,如第12~23题为历史选择题,共48分;第37题为材料题,32分;第39题为政、史、地综合题,各占20分等。二是所有历史试题,除选择题第16题外,全部为材料题,与去年相比没有差别。三是所考查的内容基本上是《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文科综合考试大纲·历史》所列举规定的,高中历史教材中的主干知识。

透过2009年高考全国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Ⅰ的历史试题,我们发现,人们常说的高考命题所谓“稳中求变”的基本涵义是:从知识的考查角度来说,就是考查教材中的主干知识和基本史实——通俗地说,就是考查教材中的宋体字内容、重大事件,同时渗透一个历史和文化常识题;从能力的考查角度来说,就是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并以材料题的形式来呈现;从试题命制的角度来看,选择题与非选择题的结构不会变,其分值分配比例不会变,材料题占绝对的统治地位不会变,考查隐性主题的组卷方式不会变,隐性关注热点不会变,多种命题范式并存不会变,着眼新课程改革和试题创新的方向不会变,科学体现学科内综合和跨学科综合的方向不会变。就“变”的内涵来说,主要体现在试题的选材、立意、呈现形式、命题范式、综合程度方面的创新。因此,“依纲扣本”复习历史知识和培养解题能力,仿照2009年高考全国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Ⅰ的命题方式、原则选择试题或问题引导练习,是下一年高三历史教师和文科学生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那种不顾实际,盲目追求“新”、“奇”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二、坚持考查学生的历史和文化常识,但命题花样翻新

2009年高考全国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Ⅰ历史试题与往年一样,第12题考查了一个历史和文化常识问题——“姓氏的渊源”,不少考生因教师平时没有讲此类知识和自己从来没有思考过这类问题而不知从何做答。实际上,从命题方式来说,本题并没有什么新意。因为,从2007年开始,全国文科综合卷Ⅰ历史选择题中的第12题,基本上为固定考查历史和文化常识性试题。2007年高考考查的是皇帝的“谥号”,2008年高考考查的是传统文化中的“阴”“阳”问题。真可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题不同”,在历史和文化常识考查上,命题者可谓匠心独具。

本题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在平常的历史复习过程中我们就要重视历史与文化常识问题,有机地理解和掌握相关历史与文化常识,努力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实事求是地说,从2007年高考考查皇帝“谥号”以来,广大中学历史教师和高三文科学生是比较重视历史与文化常识复习的,有些甚至在历史复习过程中专门花几节课时间讲述“谥号”、“庙号”、“尊号”、“年号”、“阴阳五行”等历史和文化常识性问题,但这无疑超出了传统《高中历史教学大纲》和现行《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即使从应对高考的角度来说,这些做法也未必有效。因为,有关历史和文化常识的内容相当丰富,远不是我们盲目跟风可以解决问题的。笔者认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将相关的历史和文化常识问题有机地融入到日常的历史知识复习过程中。如“司马”、“司徒”等姓氏在《中国古代史》教材中本来就有(如史学家司马迁、司马光,权臣或帝王司马懿、司马炎、司马睿等),只是我们在接触这些历史知识时没有注意深入理解和认识而已。

三、材料选择题占统治地位,突出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09年高考全国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Ⅰ历史试题与2008年的试题一样,全卷12道选择题只有一道为非材料选择题,其他选择题都向考生提供了新材料,突出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解材料、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上表统计情况可以看出:历史选择题所提供的材料,除第13题和第18题我们在平时可能有所了解外,其他试题所提供的材料对于广大中学生,即使是对于中学历史教师来说,也是全新的。考生要从所提供的材料中得出正确答案,就必须运用所学历史知识理解材料,只有在这一基础上,综合分析设问、备选项与所提供材料之间的关系,才能作出正确选择。

如第13题,提供的材料是典故“四面楚歌”,对此大家似乎都比较熟悉,但“楚歌”在社会上风行一时的原因则是多方面的,是不太好把握的。试题为考生准备的四个选项是:A.南方经济的影响;B.统治集团的更替;C.北方文化的衰落;D.民族融合的结果。在这里,考生最容易错选D项,因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融合是秦汉大一统局面形成的重要条件。考生怎么也没有想到,高中《中国古代史》教材与本题答案密切相关的还有一个重要隐性知识:无论是在楚汉战争中失败的西楚霸王项羽,还是胜利者汉王刘邦,他们都曾是历史上的“楚国人”,曾共同起兵推翻秦朝的统治。我们常说的“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就是指强大的秦朝就是被“弱小”的楚国人灭亡的。由于我们的考生在平时历史学习过程中忽视了西汉初年以刘邦为首的统治集团曾是“楚国人”这一历史渊源,自然也就无法将“统治集团的更替”与西汉初年“楚歌”在社会上风行一时联系起来。其他选择题,如第14、15、19、21题,都需要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历史显性和隐性知识进行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因此,2009年高考全国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Ⅰ历史选择试题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既要加强对历史显性知识的理解,并运用这些显性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历史新材料、新情境问题,又要注意对那些重要的历史隐性知识的发掘、理解和应用。

运用不同材料命制历史选择题,突出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解材料、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方向是好的,应该继续坚持。广大中学历史教师和有志于学习文科的学子,在日常历史学习过程中,也必须有意识地培养这方面的能力。但另一方面,命题者也必须注意控制试题的难度,参加高考的对象是广大高三学生,而不是大学生,更不是硕士生、博士生和专家学者。2009年高考全国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Ⅰ历史选择题第13、14、19、21题的难度太大,即使是大学生,甚至于历史硕士和博士来考,其结果也未必理想。

四、历史非选择题突出历史性、现实性、多样性、综合性的有机结合

1.对试题材料的选择突出历史性、现实性、多样性、综合性的有机结合。

如第37题,从材料的表达方式来看,既有描述的文字材料(如材料一李剑农《中国经济史稿》和材料三温家宝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又有数字性的统计材料(如材料二《中国统计年鉴》);从材料所反映的历史内容来看,既有反映中国古代史上的土地和赋税制度变化的材料(如材料一),也有反映中国现代史内容的材料(如材料二、材料三,材料三甚至可算为时政材料);从材料的出处来看,既有人们研究得来的成果材料或间接材料(如材料一和材料二),也有历史文献或直接第一手材料(如材料三)。第39题所提供的材料也大致如此,不同的是将数字统计材料换成了历史地图材料。

2.试题设问和所考查的内容突出历史性、现实性、多样性、综合性的有机结合。

如第37题第(1)问,要求考生“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税法实施前后中国古代赋税征收的特点及变化的原因”;第(2)问,要求考生“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50—1965年我国农业税占农业实产量比例的变化趋势及主要原因”;第(3)问,要求考生“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取消农业税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的认识”。本题设问所考查的内容贯通古今,不仅考查的内容综合性强,而且将历史与现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使人们深刻认识到我国取消农业税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又如第39题,基本上继承了去年的命题方式与思路,以历史上“三角贸易”问题作为试题的开篇,主要要求考生分析其历史背景和影响;然后要求考生运用地理学科知识阐析“三角贸易”涉及海区的大洋环流规律,三段航程海域洋流性质,里斯本1月份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再要求考生运用政治学科知识阐析现代贸易与历史上的“三角贸易”的区别,分析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二重性,并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和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由此可以看出,本题以历史问题为切入点,巧妙地将历史问题、地理问题和现实政治问题联系在一起,很好地实现了历史性、现实性、多样性和综合性的有机融合。

从历史学科和政、史、地三科综合的角度看,2009年高考全国文科综合卷Ⅰ历史非选择题和第39题政、史、地三科综合题命题质量不错。它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有:我们的历史复习,既要注意对每一个历史知识点的理解、分析和运用,又要关注历史学科内的纵横联系,还要关注历史学科与政治、地理学科之间的联系,从而深刻认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以史为鉴,启迪人生。

标签:;  ;  ;  

2009年高考历史试题对全国文献复习的启示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