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接听对驾驶安全的影响分析论文_于秀涛, 段金群

手机接听对驾驶安全的影响分析论文_于秀涛, 段金群

摘 要:驾驶时使用手机,尤其是进行通话时,事故发生概率是正常驾驶状态下的四倍左右。本文使用驾驶模拟器进行实验,研究使用手机通话对驾驶行为以及安全的一系列影响。

关键词:手机通话,驾驶安全,驾驶行为,实验设计

1研究背景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成为了当今世界的最主要交通工具,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便捷生活的同时,也使人们面临着其带来的巨大风险,导致了巨大的人财损失,因交通事故而死亡的人数逐年递增,车祸已成为继癌症后人类死亡的第二大因素。我国汽车保有量和驾驶员数量迅速增加,中国成为了汽车大国,但交通安全问题也尤为严重,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和迅速增加的交通量不匹配,以及有待提高的驾驶员素质水平等问题,导致了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水平居高不下,引起交通事故的原因很多,其中驾驶员对交通状况的及时观察和判断很重要,观察不足就会造成其对必要交通信息无法及时获取,不能进行及时判断和决策,影响了对车辆的控制,增加了事故风险,驾驶时拨打手机是导致驾驶员观察不足的一项重要诱因。手持电话使得驾驶员只能单手持方向盘,对车辆的控制能力下降。据公安部交管局自2008年至2015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情况通报统计发现,近几年虽然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有逐年下降趋势,但与其他国家相比,,交通安全状况仍令人堪忧。国家安全委员会研究报告指出,每年由于驾驶时使用手机造成的交通事故占所有事故的6%,同时研究表明,驾驶时使用手机发生交通事故概率是正常时的四倍。

2研究目的及意义

1.从理论层面建立手机通话对驾驶安全的影响分析,为研究干扰因素对驾驶安全的影响提供较为系统的理论基础。

2.从应用层面分析手机通话对驾驶员驾驶行为的影响,为分析驾驶行为和驾驶安全受其他因素干扰时的影响研究提供参考。

3国内研究现状

在使用手机通话时,驾驶员有两种可选方式,一种是手持手机进行通话,另一种是使用免提方式进行通话。大多数交通法规,对于驾驶时使用手机的规定都集中在手持方面,而对免提通话没有明确规定。两种方式对驾驶员的驾驶安全影响是否存在不同。针对这个问题,国内的研究人员刘畅等利用驾驶模拟器通过比较手持和免提手机通话时进行不同驾驶任务,得到免提可以轻微改善手机通话可能引发的交通事故,但不能有效改善负面影响,两种方式对驾驶可靠度的影响都很显著。

4使用手机通话的道路驾驶模拟实验设计

4.1实验内容设置或任务

本实验应用SCANERDT软件开发设计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的实验场景,驾驶模拟器作为本次实验的平台进行测试。 以驾驶人正常驾驶为控制组,监测并对比驾驶人在不同通话方式、不同通话内容以及拨号、编辑短信等驾驶情况下的速度保持、车辆横向偏移、踏板力与位移等驾驶行为指标。其中,通话方式是指驾驶人在进行通话时所使用手机的方式,本实验考虑手持或免提这两种方式。通话内容分为两类:1、一般性通话内容,此类问题难度低,一般无需思考,如驾驶人生日、手机号码等;2、干扰性通话内容,这类问题会引起驾驶人进行深入的思考,需要在大脑中进行记忆。本实验设计为由易至难的加法、乘法等数学计算题。为了减少实验受到的其他外界干扰因素,提高严谨性。本实验的手机通话过程,都是通过驾驶模拟器的声音子系统进行输出,利用语句定义输出手机通话内容,将录制好的手机通话内容,通过车辆内置音箱播放,从而实现在模拟驾驶的同时,各个被测驾驶员之间获取一致的手机通话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2实验设定场景

试验场景以直线道路为主,驾驶员根据提示口令,左转或者右转方向盘,在使用手机和不使用手机的情况下各测试3次,试验员记录下转向时间。

4.3车速的改变

超速驾驶是导致交通事故的重要起因之一,而在高速公路上过慢的行驶速度又会导致追尾事故。实验要求驾驶人将速度保持在80km/h 匀速行驶,当驾驶人车速小于70Km/h 或大于90Km/h,视为车速保持失误,记录次数。对实验统计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比较不同驾驶条件下使用手机对驾驶员注意力分散产生车速保持失误的影响程度。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为组间 F=36.987,Sig.=000<0.05,说明t-检验是显著的,即不同驾驶条件下车速保持失误的均值有显著差异,从表1中可以看到,使用手机会引起车速保持失误的增加,带来安全隐患,其中尤以编辑短信的危害程度最大,而拨号有时比通话的危害程度还要大。究其原因,驾驶人在编辑短信或拨号时会将视线从观察路况转移到手机屏幕上来,造成注意力分散,影响到对车辆的操控,增加事故风险。较之手持通话,免提通话能从一定程度上提高车速保持的能力,但通话内容对车速保持的影响更大,尤其是干扰性通话,会引起驾驶人进行深入的思考,需要在大脑中进行记忆、演算甚至三维重构,占用了大量有限的认知资源,造成观察不足,进而影响到车辆的操控行为。

5驾驶时使用手机的安全度总结

现实中驾驶人的使用习惯往往趋向于频繁的短时通话,而不是单次的长时通话。利用可靠性模型,根据通话时间和通话频率对模型进行分段,来比较最终时刻的可靠度情况。当驾驶人的通话间隔短,且多次的通话情况下,驾驶可靠度变得比长时间单次通话的可靠度更加低,即更具有危险性。也就是说,频繁的使用手机与长时间手机通话的可靠性同样非常低。驾驶人往往低估连续单次短通话的危险,但其实它的危险性是很大的。手机是通过电磁信号接收和发射来传递信息的,而电磁波会对脑细胞的活动造成一定的抑制及破坏。严重时会抑制脑细胞的活动。而且会随着通话时间的增长,而使这种抑制作用加剧,导致大脑处于严重抑制状态,其危害尤为严重。此时驾驶员对行车环境、行车路线、交通信息等都是被动接受的,以致处在低迷的行车状态。降低了驾驶的安全性。具体频繁通话的可靠度随着通话间隔和通话时间的变化而改变,间隔较短的多次通话往往具有更大的危险性,通话时间越长的多次通话也更具有危险性。

6总结与展望

(1)任何形式的手机通话方式,对于驾驶行为的影响均不能忽视。

(2)相比手提电话,免提时能略微减小危险性,但效果不显著。在长时间的通话后,不同通话形式的危险性趋于一致,都有非常高的危险性。

(3)使用手机同时完成双重任务的干扰性远比单一任务的干扰性影响大,在驾驶中强烈建议不要进行高危险性的复杂干扰性对话。

本研究由于条件限制,导致结果可能存在偏差,有待进一步研究。

若想减少手机接听对驾驶安全的影响,具体应做到以下两点:

1、加强对驾驶员的驾车培训和交通法规及交通安全常识的教育,使其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驾驶员驾车时,应自觉做到不主动打手机,将手机调成静音,避免被动接听电话,停车后再回电话。同时应对耳机接听和车载电话进行相应的立法控制。

2、鉴于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健全,有关部门应尽可能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法律制度。并利用媒体宣传交通安全常识和交通法规知识。

参考文献:

[1]驾车打手机导致事故风险比正常高出四倍[N].当代生活报,2017-06-13(5).

[2]吴桂华,桂玉峰,刘畅.《基于驾驶模拟器的不同驾驶条件下手机使用的可靠度分析》[J].交通与运输.2011,27(B12):176-180.

[3]刘彦宇,李宏汀,徐伟丹.《驾驶中使用手机对驾驶员行为绩效影响》[J].

论文作者:于秀涛, 段金群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8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0

标签:;  ;  ;  ;  ;  ;  ;  ;  

手机接听对驾驶安全的影响分析论文_于秀涛, 段金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