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颗粒剂处方点评分析论文_宣建芬

宣建芬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 常州 213003)

【摘要】目的:探究中药饮片颗粒剂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及干预方式。方法:自2014年1月—2016年12月两年间,每月随机抽取100张中药饮片颗粒剂处方作为研究对象。结合不同中药的性质、药性、适应症、中医诊断理论、中药理论知识以及国家《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中的相关要求和标准,判断、统计处方用药的合理性,列出不合理使用项目;成立专家处方点评组,确保点评的专业性和准确性,最后分析结果。结果:点评的2400张中药饮片颗粒剂处方中,单张门诊处方量超过7日用量的80张,占比3%;其次是联合用药不适宜、药物禁忌,占比2.9%;用法用量问题,占比2.5%;适应症不适宜0.8%。结论:加强临床药物使用管理的强度,明确各种药物的药理知识及适应症,针对性开药,是减少中药饮片颗粒剂不合理使用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中药饮片;颗粒剂;处方点评;分析

【中图分类号】R28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0-0329-02

医院对处方进行点评是根据医院相关技术规范、国家卫生部门的相关法规,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处方开具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分析并提出干预措施进行干预[1]。处方点评也是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提高药物管理质量的有效手段。中药饮片颗粒剂发展至今已经有多年历史,因其携带方便,免煎,方便服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制造工艺的升级,国内治疗各种疾病的中药饮片颗粒剂越来越多,本文对我院以往中药颗粒剂处方进行随机抽查研究,分析并进行点评。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14年1月—2016年12月两年间,每月随机抽取100张中药饮片颗粒剂处方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处方均选自我院中医科室。

1.2 方法

结合不同中药的性质、药性、适应症、中医诊断理论、中药理论知识以及国家《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中的相关要求和标准,判断、统计处方用药的合理性,列出不合理使用项目;成立专家处方点评组,该组由4名中药主管药师组成,均有多年药品管理经验,并且熟知中药药理,有足够的临床专业知识,确保点评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干预方式。

1.3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涉及的数据均用SPSS21.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χ2检验。

2.结果

我院2400张中药饮片颗粒剂处方的点评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在处方用药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用法用量问题;给药途径问题;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适应症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药物禁忌等等多个方面使用不合理。

3.讨论

中药饮片颗粒剂作为中医科室广泛应用的药物,可靠性较高,方便携带和服用,能够更快捷的发挥中药药效[1]。通过本次研究、统计和点评,我院中医科室抽查点评的2400张处方中,依旧有诸多不合理之处,本文选取几种常见的问题作以下详细分析:

3.1 联合用药不适宜、药物禁忌

这类情况主要是由于处方开具者未完全掌握不同颗粒剂的适应症,在联合用药的选择上存在着一些误区,例如风热型感冒的患者开具了治疗风寒型感冒的饮片颗粒剂。本次研究中共2张处方在此方面开具不合理,另一张则是未注意糖尿病患者的禁忌,饮片中含糖分。需要,另外对于老人、小孩、孕妇等特殊群体一样有诸多禁忌,医师在选择药物时应该尤为注意。对于一些含有毒性成分的中药饮片颗粒剂,应该严格遵照药物理论知识和适应症开具,不能过量,也不能与其它含有毒性成分的药物搭配使用[2]。

在加强针对医生的问题处方反馈的同时,需要提高调配药师的处方实时审核能力,并引入药品调配前的审核系统,可有效减少问题处方数量,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

3.2 药品用法问题

本次抽查的2400张处方中,也存在部分中药饮片颗粒剂用法用量不适宜的问题。如医生在开具处方的时候,一张方剂中存在某种单味中药饮片颗粒剂用量过大,影响了整个处方的使用效果[3]。同时调查研究还发现,在个别处方中存在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单味中药饮片颗粒剂的现象,了从而提高了整张方剂的价格。

3.3 单张处方用药剂量

本次研究中,门诊处方用药量通常不得超过7 d的用量。但是对于特殊群体、特殊疾病可以适当延长用药量,尽管大多中草药来源于生药,安全剂量范围较大,不像西药有严格的使用剂量限制,但用量得当与否,也直接影响药效的发挥和临床效果。但在医院开具处方的过程中,并没有完全按照规定的政策进行,开具过多的剂量,患者往往不明确自身的病情是否已经治愈能够不再用药,从而将开具的剂量全部服用,如此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患者长时间使用同类药物,造成药物过量,严重者甚至有毒素在体内蓄积,从而引发其他的症状[4]。故加强药物管理的强度,临床医师严格进行用药培训,全面提升处方质量,合理开具处方,对保障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3.4 适应症不适宜

在本次研究中发现存在一部分适应症不适应情况(0.8%),并再点评后及时向有关医生进行反馈,发现多数为医生未在处方中将所有诊断写出,而只是打出了主要诊断。如一位前列腺增生患者还开具了调理睡眠的中药,经询问得知患者确实有失眠多梦,但诊断未注明。因此,在后期整改过程中,需加强处方书写完整的监管。

综上诉述,加强临床药物使用管理的强度,明确各种药物的药理知识及适应症,针对性开药,是减少中药饮片颗粒剂不合理使用的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1]何新荣,严明.某三甲医院2012-2015年9149张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分析[J].中国合理用药探索,2017,(01):45-49.

[2]张丹阳.我院门诊中药房饮片调配的常见差错及中药处方点评干预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2):3157-3159.

[3]王圣泉,洪利琴.2013~2015年我院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典型案例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6,(08):104-106.

[4]王宇光,金锐,强思思,林志建等. 骨科中成药“辨证辨量辨毒”合理用药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中药杂志,2016,(02):350-353.

论文作者:宣建芬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7月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0

标签:;  ;  ;  ;  ;  ;  ;  ;  

中药饮片颗粒剂处方点评分析论文_宣建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