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空间与植物景观的营造探讨论文_付伟强

园林空间与植物景观的营造探讨论文_付伟强

摘 要:植物配置在城市景观工程中的形式多样,合理的植物配置对景观空间的构建非常重要,对城市绿地风格、意境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本文主要对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原则及水生植物的应用造景方法进行分析,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植物;园林空间景观;应用

一、园林植物对景观空间的重要性

不同的植物配置形成不同的景观效果,在园林空间中,植物与地形相的结合可以消除由地形变化所形成的空间感;园林中通过岛屿、堤岸及水中的植物造景,则可丰富水面空间的色彩和层次;建筑与植物相互配合,除了可软化建筑的硬直轮廓外,还能使其空间感得到丰富和改善。例如高大的乔木,不仅构成幽静凉爽的空间环境,还创造了富有变化的光影效果;浓郁的树冠,形成了建筑与山水的背景,而层次深远、起伏层叠的林冠线,则打破、遮蔽了由建筑物顶部与园林界墙所形成的单调的天际线,使园林空间四周的变化丰富,更有自然情调。 另外还可以协调景观空间环境及丰富园林空间 ,因此,植物造景对景观空间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二、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原则

(一)符合园林绿地的性质和功能要求

进行园林种植设计,首先要从该园林绿地的性质和主要功能出发。园林绿地功能很多,具体到某一绿地,总有其具体的主要功能。

(二)考虑园林艺术的需要

(1)总体艺术布局上要协调

规则式园林植物配置多对植、行植,而在自然式园林中则采用不对称的自然式配置,充分发挥植物材料的自然姿态。根据局部环境和在总体布置中的要求,采用不同形式的种植形式,如一般在大门、主要道路、整形广场、大型建筑附近多采用规则式种植,而在自然山水、草坪及不对称的小型建筑物附近采用自然式种植。

(2)考虑四季景色变化

园林植物的景色随季节而有变化,可分区分段配置,使每个分区或地段突出一个季节植物景观主题,在统一中求变化。在重点地区,四季游人集中的地方,应使四季皆有景可赏,即使一季节景观为主的地段也应点缀其它季节的植物,否则一季过后,就显得极为单调。

(3)全面考虑植物在观形、赏色、闻味、听声上的效果

(4)配置植物要从总体着眼

在平面上要注意配置的疏密和轮廓线,在竖向上要注意树冠线,树林中要组织透视线。

(三)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满足植物生态要求

按照绿地的功能和艺术要求选择植物种类,例如行道树满足主要功能蔽荫的同时,要求选择树干高,容易成活、生长快、适应城市环境、耐修剪、耐烟尘的树种。水边植物要求能耐湿,且与水景相协调。在纪念性园林中,可以种些象征纪念对象性的树种和被纪念人所喜爱的树种等。要满足植物的生态要求,要使植物能正常生长,一是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使种植植物的生态习性和栽植地点的生态条件基本上得到统一,另一方面就是为植物正常生长创造适合的生态条件。选择植物应以当地乡土植物为主,也可采用引种驯化成功的外地优良植物种类,或能够创造满足所要求生态条件的外地植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应结合园林绿地的经济要求。

城市园林绿地在满足使用功能,保护城市环境、美化城市面貌的前提下,还可结合生产,选择一些具有经济价值的观赏植物,增加经济效益,以充分发挥园林植物种植的综合效益,达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

三、水生植物在园林水系中的应用情况

20世纪90年代初水生植物在泰州园林景观中的应用主要以荷花、睡莲为主。2005年,泰州市随着凤城河景区的开工建设,不断引进千屈菜、水葱、菖蒲、小香蒲、再力花、芦苇、芦荻、蒲苇等水生植物品种,翌年效果颇佳。目前凤城河风景区水生植物傍水而生,风姿秀逸,其与生俱来的天然恬静满足了人们渴望回归自然的愿望。2009年泰州市在园博园建设中,从外地引进水生植物20余种,梭鱼草、西伯利亚鸢尾、灯芯草等被大量应用,挺水、沉水、浮叶、湿生植物交相错落、姿态万千,组成众多清新自然、景色怡人的水生植物景观。据初步统计,目前泰州市应用在园林中的水生植物达20余种。

四、水生植物的造景手法

(一)变化与统一

指水生植物的体形、体量、色彩、线条、形式、风格等方面,要求有一定的相似性或一致性,给人以统一的感觉。如同一池塘的睡莲,花色有红、有白、有紫,也有蓝;花梗出水的高度不一、错落有致,这样有了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其多样性;但它们生长状态、叶型及花态保持一定的相似性,使得景观既丰富多彩,又和谐统一。

(二)协调与对比

水生植物的造景设计,按调和的原理,应注重水生植物之间、水生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协调,给人产生柔和和舒适的美感。在古典园林植物的配植中,荷花与垂柳成为一种传统程式。“如水面上架设一座虹桥,与岸边的垂柳和湖面的睡莲等水生植物形成强烈的对比,使水生植物景观更富有诗情画意;又如白云、蓝天与湖塘的荷花相映,色彩反差大,对比强烈;而在荷塘运用水柱或喷泉亦能产生明显的对比效果。

(三)对称与平衡

在植物景观空间中,均衡是指植物之间的各种要素的平衡状态。均衡可以分为对称的均衡和不对称均衡两种。植物景观的对称均衡是非常明显的,在构图中心设置焦点,左右两边形成植物重复,构图就会很稳重;利用中心两旁的垂直形象也可以起到强调均衡中心的作用,通常具有引导作用。

园林中的水池形式以几何形状居多,如在正方形的水池中,配植对称的睡莲、菖蒲等水生植物,就连岸上的花木也排列整齐均衡,给人产生一种平衡、整齐、稳定的感觉。

(四)空间深度表现。

“景贵乎深,不曲不深”,说明幽深的园林空间常具有强的感染力,而曲折则往往是达到幽深的手段之一。运用园林植物能够营造出园林空间的曲折与深度感,如一条小路曲曲折折地穿行于竹林之中,能使本来并没有多大的空间显得具有了深度感。另外,运用植物的色彩、形体等合理搭配,亦能产生空间上的深度感,例如运用空气透视的原理,配植时使远处的植物色彩淡些,近处的植物色彩浓些,就会带来比真实空间更为强烈的深度感。

五、结束语

植物景观在人化的第二自然中,已成为绿化的主体,植物景观配置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环境景观的质量及艺术水平。运用植物材料来营造园林空间景观,已不能再停留在以往那种平面的,完善图纸的观念中,而应该用积极的,"立体"的空间意识进行构想和设计。只有具备良好的空间意识,重视植物材料在园林空间景观中的作用,综合考虑,合理配置,才能营造出丰富多彩、舒适宜人的园林景观空间。

参考文献

[1]柴素荣,赵小菊.水生植物在兰州园林景观中的应用与前景初探[J].甘肃林业科技,2008,33(2):37-41,45.

[2]郑益群.水生植物在校园水景中的应用[J].南方农业(园林花卉版),2008(3):14-16.

论文作者:付伟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7

标签:;  ;  ;  ;  ;  ;  ;  ;  

园林空间与植物景观的营造探讨论文_付伟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