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想政治课中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论文_沈景申

在思想政治课中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论文_沈景申

吉林省扶余市三义学校 131200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与研究。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一些不良心理现象,学校除了专门开设心理健康课外,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十分必要的。实际上,各科教材中都蕴藏着不少适合于心理健康辅导的内容素材,教学过程中还会经常出现有利于实施心理健康辅导的教育情景。只要教师细心挖掘、善加利用,一定可以收到心理健康辅导的实效。而思想品德课教学由于其特定的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更有利于深入关注学生的心灵,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我国中学生中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据有关部门对吉林省松原市的400名初中生进行“个体心理健康状况”的抽样调查发现:有100%的学生认为自己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调查结果显示:有36.84%的学生存在学习障碍,有16.17%的学生存在人际关系障碍,有12.78%的学生存在逆反心理,有11.65%的学生存在性格障碍。这说明: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中学生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教育者不仅要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身体健康,更要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

2.心理健康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明确提出:新课改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并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不断发展。而要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最基本的途径就是在学科教学中、特别是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利因素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穿插心理健康教育应是重要的途径之一。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有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如初一的《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初二的《我们维护正义》……从不同的方面渗透着对学生的人格要求,特别是初一的知识直接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关,是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资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渠道,教师应该结合所授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实现“1+1>2”的整体效应。

1.教师用自己的积极情感感染学生。

热爱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奠定学生心理安全的基础。以自身的良好形象感染学生,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坚持把微笑带进课堂,给每个学生以宽松、尊重、支持、鼓励的发展空间,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使他们在课堂中感到身心愉悦。教师要用积极的情感和真诚的爱心去感染和打动每一位学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的思维活动和健康的心理状态。

2.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目的和内容与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很多的相似性,故可以充分利用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中涉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适时地进行心理指导。如:在“做意志坚强的人”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提到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此处教学,我就介绍相关的心理常识:如不良情绪容易导致心理障碍,从而影响学习和生活。在持续的消极情绪反应作用下,首先受到影响的是神经系统的功能,抑制大脑皮层高级心智活动,破坏大脑皮层兴奋性与抑制的平衡,使得正常的判断力下降,甚至使人的大脑功能严重失调。出现常见的抑郁症、神经衰弱等生理、心理疾病。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让学生从中体悟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是何等重要。

3.探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法。

在每一堂课的开始,都准备5分钟时间让那些成绩差的学生进行一个小品表演,内容主要是围绕最近发生的热点事件。成功的表演可以使这些学生获得成就感,并提高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在这一过程中成绩差的学生的自信心得到增强,心理潜能被挖掘出来,他们开始是生疏的、笨拙的,表演是不协调的,表达是不流畅的,但教师以宽容的心态、极大的耐心包容他们的不足,并给予适时的点拨、鼓励和纠偏,必将增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勇气和信心,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也有助于引导其他学生关注国内外热点问题。相信在这一活动中全体学生会逐步地学会认识自己,悦纳自己,肯定自己,敢于表露自己的情感。进而在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中茁壮成长。

根据思想品德课知识容量相对较少的特点,在课堂教学的主体环节中,教师要多采用看书提问、分组讨论、辩论、点拨等不同形式,营造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提高情感目标、心理素质目标的达成度。在提问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给学生提供均等的回答机会。自身的优势要被充分地挖掘并得以展示才符合人的心理需要。所以上课时老师按问题的难易程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问,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以避免学生产生退缩与自卑,增强其学习自信心。对学生的点滴成功都予以及时具体适度的激励。任务难度切合学生实际,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获,学生每天体验成功,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被赞美被尊重被接纳。学生就会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产生满意、愉快、羡慕、互谅、互助等积极的情感和体验。学生还能充分认识自身的价值,能够比较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

论文作者:沈景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5月总第24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31

标签:;  ;  ;  ;  ;  ;  ;  ;  

在思想政治课中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论文_沈景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