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R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腺瘤的护理观察论文_冉妙惠,袁悦,颜琴

冉妙惠 袁悦 颜琴

潼南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402660

摘要:目的:探讨观察 EMR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腺瘤的护理。方法:选择近5年于我院实施EMR的结肠侧向发育型息肉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临床路径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45例,观察患者的疾病知晓率、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结果:临床路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疾病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 (P<0.05),总并发症减少,住院时间缩短。结论:临床路径护理全程应用于采用EMR治疗大肠年粘膜内侧向发育型腺瘤的患者,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大肠侧向发育型息肉;EMR;临床路径护理;

EMR 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腺瘤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 1 类新[1]技术,因其效果好、易操作、较安全,逐渐在临床推广普及 。但因患者缺乏对侧向发育型腺瘤的粘膜内切除术的认识常影响其临床疗效。本研究将临床路径护理应用于 EMR 治疗侧向发育型腺瘤的患者,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 2009 年 1 月至 2014 年 1 月于我科实施EMR 手术治疗的结肠侧向发育型腺瘤患者 90 例,男性 58 例,女性 32 例,患者有腹痛、便秘、解稀烂便或便血等临床症状。病灶直径1c m~2c m者32个,2c m~3c m者8个,直径≥3c m者2个,最大病灶直径3.5 c m.病灶。病灶位于直肠38个,乙状结肠30个,降结肠14个,横结肠4个,升结肠4个。所有患者经检查均未见癌变组织,且均签署同意书。将 90 例结肠侧向发育型腺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两组临床资料对比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常规护理组对45例患者采用肝癌患者围手术期常规护理。由病区护士实施,包括向患者及其家属简单介绍疾病、临床表现、术前检查的目的及准备、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及预防方法,常规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腹部及大便情况、指导患者饮食和下床活动等内容。

1.2.2 临床路径护理组

护理时间 临床路径护理内容 介绍病房环境、作息时间、主管医护人员等一般情入院时 况。

强调心理护理:术前应开导安慰病人,让其了解EMR的相关知识,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治疗过程,治疗前、后入院后前二 注意事项。 天(含肠道准肠道准备:讲解术前肠道清洁准备的目的、注意事备) 项并指导其服用泻药,介绍肠镜下EMR的过程、目的、优点、存在风险、可能的并发症及预防和处理措施等,告知手术前晚九点后禁食带渣食物。 再次告知手术风险并签订手术知情同意书,术前动态监测生命体征、准备好电凝电切设备,指导摆好肠镜检查体位,常规结肠检查确定息肉位置、大小及个数等,协助手术医师固定患者体位及肠镜视野,手术当天

术中密切配合其电切息肉、并观察手术有无出血和[2]穿孔及腹部等情况,术后予切口电凝或钛夹止血 。手术当天禁食,并继续监护生命体征、观察腹部及大便情况,及时向主管医师汇报病情并协助处理。术后责任护士加强床边巡视和护理,告知术后常见术后一到三 的不适和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并交代注意事项。对天 出血倾向的观察:护理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腹胀,肠鸣音及大便次数及颜色、性状。若出现腹胀、腹部轻度疼痛、大便少量带血、恶心呕吐等情况,安慰病人不要过度紧张,排空肠道气体可减轻以上症状;若以上症状加剧,应及时报告医生,采取相应措施。

指导饮食注意事项,宜进食易消化清淡食物,忌烟酒,出院当天 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适当加强锻炼提高抵抗力,如腹部出现异常,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1.3 观察项目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有无感染、出血、穿孔及其它并发症和住院时间,应用调查量表评估患者的疾病知晓度和护理满意度。0-1分为舒适,2-4 分为基本舒适,5-6 分为不舒适。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l 6.0 软件处理分析数据,计数资料 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检验水准 a=0.05,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临床研究显示临床路径护理组患者的术后总并发症2例,对照组 7 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表一)。临床路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疾病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将近 1 天( P<0.05)。 表一 两组患者术的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的比较

3 讨论

结肠侧向发育型腺瘤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是一种[3]高风险性癌前病变 。需行手术切除,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使得肠道腺瘤的内镜下发现率和切除率均提高,且大多数结肠腺瘤可在非经腹腔镜的结肠镜下微创切除。结肠镜下EMR是目前临床 应用于侧向发育型腺瘤最广泛的方法之一,其优点为操作简单、创伤小、术程短、出血和并发症少、安全经济可靠。但手术仍有[4]出血、感染、穿孔及术后复发等风险 ,这与腺瘤大小及切除完整性、血供和基础疾病等多因素相关。此外,本研究发现临床路径护理应用于 EMR 治疗期间能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护理[5]质量、临床疗效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临床路径护理全程应用于结肠侧向发育型腺瘤采用 EMR 治疗的患者,能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和 EMR 的知晓率、护理满意度和住院舒适度,减少手术并发症和缩短住院时间。

4 结论

通过对 90 例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经 EMR 治疗后的护理,认为E M R具有微创、简便、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患者易接受。按临床路径护理,护士配合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及肠道清 洁,术后密切观察,精心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 EMR的成功率,该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徐黎. 结肠息肉电凝电切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性护理 [J]. 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36):364-365.

[2] 刘宇虎,柳娟,陈桂权等.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内镜诊断与治疗[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2,17(5):264-267.

[3]杜莹.内镜下载膜切除术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护理[J].实用医药杂志,2011,28(11):1009一1010.

[4]周燕凤,柳娟黄,雪雯.内镜下载膜切除术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9(11):539-540.

[5]李洁凌,吴振华,陈赞雄,等.内镜下载膜切除术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35例护理体会[J].北方药学,2011,8(8):111一112.

论文作者:冉妙惠,袁悦,颜琴

论文发表刊物:《卫生部公告》2015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5

标签:;  ;  ;  ;  ;  ;  ;  ;  

EMR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腺瘤的护理观察论文_冉妙惠,袁悦,颜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